- 肾性骨病
- 肾小管功能检测及其意义
- 肾性贫血的病因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
- 肾淀粉样变性
-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 微小病变性肾病
- 遗传性肾炎
- 高血压性肾损害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预后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 膜性肾病
- 肾融合(马蹄肾)的临床研究现状
- 慢性肾衰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机理...
- 慢性肾衰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机理
- 什么是肾间质病变
- 尿毒症性心肌病
-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 中药“金银花”的来历与传说
- 中药的传说??大蒜
- 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 蛋白质含量表
- 2012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哪些疾病中医更具优势
- 中医“药引”知多少
- 服中药后的饮食讲究
- 看中医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 正确煎煮中药 可以让汤剂更有效
- 为什么中药有先煎、后下、包煎和...
- 中药的命名法则,中药是如何命名...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 中药“金银花”的来历与传说
- 马齿苋名称的由来
- 王勃与中药豆豉的有趣故事
- 草本植物大蒜的传说
- 走出六味地黄丸“保健”的误区
- 钙代谢紊乱
- 铁代谢及肾性贫血中的缺铁
- 肾病患者如何掌握盐的食用量
- 慢性肾衰竭病人日常饮食必读
- 肾衰病人饮食规则
- 尿常规检查的意义
- 肾小管功能检测及其意义
- 健康长寿 贵在强肾
- 肾脏疾病的防治与保健
- 如何看肾活检病理诊断报告
- 肾脏病理与微观辨证??王永钧
- 治疗肾病 贵在坚持
- 透析患者高血压与防治
- 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再认识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控制原...
- 肾炎患者同您进行过电话咨询
- 灵兰秘典论篇??黄帝内经
- 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内经
- 金匮真言论篇??黄帝内经
- 生气通天论篇??黄帝内经
- 四气调神大论篇??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论篇??黄帝内经
- 益气通络治疗膜性肾病
- 益气养血、通络消?治疗糖尿病肾...
- 车前子??中药
- 石韦??中药
- 薏苡仁??中药
- 砂仁??中药
- 大黄??中药
- 五味子??中药
- 百合??中药
- 鹿茸??中药
- 慢性肾脏病3-5期简易菜单
- 散结消积治疗多囊肾
- 肾小球新月体
- 蒲公英??中药
- 菊花??中药
- 冬虫夏草??中药
- 黄芪??中药
- 原发性高血压的肾脏基础??林善...
-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西...
-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三七总...
-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狼疮性肾炎KDIGO治疗指南
- 醉花窗医案(八)
- 醉花窗医案(七)
- 醉花窗医案(六)
- 醉花窗医案(五)
- 醉花窗医案(四)
- 醉花窗医案(三)
- 醉花窗医案(二)
- 醉花窗医案(一)
- 陈 士 铎 医 案 ...
- 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 健脾补肾、泻浊祛瘀法干预慢性肾...
- 祛湿降浊法干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
- 名医珍言录??五官科
- 名医珍言录??儿科
- 名医珍言录??妇科
- 名医珍言录??外科
- 名医珍言录??痛证
- 名医珍言录??痰饮、痰火
- 名医珍言录??血证
- 名医珍言录??汗证
- 名医珍言录?失眠
- 名医珍言录??中风
- 名医珍言录??晕眩
- 名医珍言录??心悸、怔忡
- 名医珍言录??虚损
- 名医珍言录??遗精、阳萎
- 名医珍言录??消渴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
- 名医珍言录??肿胀
- 名医珍言录??癃闭、淋证
- 名医珍言录??肿胀
- 名医珍言录???积
- 名医珍言录??便秘
- 名医珍言录??痢疾
- 名医珍言录??泄泻
- 名医珍言录??呕吐
- 名医珍言录??肺痈
- 名医珍言录??哮喘
- 名医珍言录??咳嗽
- 名医珍言录??温病
- 名医珍言录??论 治 (三)...
- 名医珍言录??论 治 (二...
- 名医珍言录??论 治 ...
- 名医珍言录??辨证(气血、脏腑...
- 名医珍言录??为医
- 湿热的形成及与肾脏病的关系
- 中药的传说??神曲
- 中药的传说??生姜
- 中药的传说??苍术
- 中药的传说??琥珀
- 中药的传说??牛黄
- 中药的传说??蒲公英
- 中药的传说??佛手
- 中药的传说??当归
- 中药的传说??梨
- 中药的传说??麻黄
- 中药的传说-荷
- 中药的传说??白花蛇舌草
- 中药传说??白头翁
- 中药传说??何首乌
- 中药传说--黄连
- 中药的传说??仙鹤草
- 中药的传说??山药
- 学会看中药处方
- 岳美中-论黄芪
- 古人的煎药法
-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
- 果糖与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症及...
- 清氮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
- 关于召开全省第五届中西医结合肾...
- 清利冲剂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环孢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
- 2010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二)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一)
- 腺性膀胱炎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
- 维持性腹膜透析共识
-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
-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
- 环抱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共...
- NKF-K/DOQI慢性肾脏病...
- 谢院生,陈香梅-扁桃体与IgA...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四)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四)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三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二)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一)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十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九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八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七)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六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五)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四)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三)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一)
- 刘政-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
- 蒋鹏-
- 高建东教授-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
- 张维忠教授-新型钙拮抗剂贝尼地...
-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胡昭教授-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治疗...
- 陈以平教授-肾间质病变治疗经验
- 临床上有特殊疗效的中药
- 心肾综合症:心肾交互影响的疾病
-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在中医肾脏病中...
-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 中医防治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 中医药科研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
- 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衰竭期)...
- 血液透析时抗凝剂的应用
- 调理脾胃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及应...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须知
- 高血压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
- 尿畸形红细胞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评...
- 移植背景知识(五)
- 移植背景知识(四)
- 移植背景知识(三)
- 移植背景知识(二)
- 移植背景知识(一)
- 肾小管功能检测及其意义
- 钙不是肾结石的元凶
- 如何做到低盐饮食
- 专家帮你掌握盐的用量
-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
-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尿路感染的定义与发病机理
- 警惕迅速起效的补肾保健品
- 肾移植病人的护理
- 肾移植术后的感染
- 排异反应
- 对供肾的要求
- 肾移植前的准备
- 肾移植的适应症、禁忌症
- 肾炎患者如何延缓肾功能衰竭
- 关于肾病的九个误区
- 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
- “五黑”食物能养肾
- 多囊肾
- 妊娠与肾脏病
- 腹膜透析家庭透析的培训、准备及...
- 腹膜透析的优势
- 腹膜超滤功能减退
- 腹膜透析并发的腹膜炎
-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
- 腹膜透析的方式
- 腹膜透析的插管
- 腹膜透析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
-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糖皮质激素的应...
- 肾脏疾病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分类及常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
- 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 血液透析的慢性并发症
-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
-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禁忌症
- 血液透析之前的准备
- 血液透析的原理
- 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
- 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
- 中医治疗血透并发症
- 中医治疗腹透并发症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并发症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其他方法
- 慢性肾衰中医辨治
- 肾病饮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内科...
- 尿毒症时并发的高脂血症
- 尿毒症性心肌病
- 慢性肾衰并发心包炎和心包积液
- 慢性肾衰并发神经系统损害
- 肾性骨病分类治疗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出血
- 慢性肾衰的一体化治疗
- 肾性骨病
- 肾性贫血
-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慢性肾衰容易并发心衰的原因
- 慢性肾衰容易并发高血压原因
- 慢性肾衰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
- 慢性肾衰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机理
- 慢性肾衰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机理
-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
- 肌酐(Scr)和尿素氮(BUN...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发病...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薄基底膜肾病
- 遗传性肾炎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预后
-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 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中医治疗
- 高血压性肾损害
- 糖尿病肾病病人的预防和护理
- 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肾病
- Goodpasture综合症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预后、预防、...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小血管炎性肾炎临床表现
-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
- 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
- 狼疮性肾炎
- IgA肾病的预后
- IgA肾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
-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妊娠问题
-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其他方...
- 慢性肾小球肾炎
- 中西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
-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 膜性肾病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 微小病变性肾病
- 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
- 中医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鉴别诊...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病综合...
-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降脂治疗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降压治疗
- 肾病综合征病人利尿剂的应用及副...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和营养
-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 怀疑肾病综合征时应做的检查
-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合并症
-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血尿素氮(BUN)能代表肾功能...
- 测定血清肌酐(Scr)的意义
- 肾功能检查有何意义?
-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特点、适应症...
- 环磷酰胺治疗肾脏疾病的机理、副...
-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病的作用...
- 肾穿刺前的准备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 肾活检有哪些适应症?
- 肾活检有何意义?
- 患肾病后,为什么要做肾活组织穿...
- 尿的生化检查有何意义?尿沉渣显...
- 尿液的一般形状检查有哪些,有何...
- 如何收集尿标本?
- 肾脏大小如何判断,有何临床意义...
- 肾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 患肾病后为什么血压升高?
- 血尿是怎么回事?引起血尿的原因...
- 蛋白尿是怎么回事?尿蛋白是怎样...
- 患了肾炎尿毒症后要做哪些检查?
- 肾炎尿毒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 尿毒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肾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高血压性肾损害
- 关节痛、肺浸润、肉眼血尿
- 对微量白蛋白尿的重新认识
-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与Neph...
- 高血压与肾脏病
- 尿 路 感 染 的 预 防
- 中西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
-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足细胞损伤...
- 黄芪治疗肾脏病机理研究进展
-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 作者:郭兆安|发布时间:2011-03-05|浏览量:624次
恶性高血压系指一种严重的高血压状态,如不治疗病人会很快死亡,它又称为急进性高血压,其诊断条件有:①血压持续性明显升高,一般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②伴有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肾及其他组织器官,其中常以肾脏损害最为显著;③眼底检查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软性渗出,称为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此为诊断所必需;④如不经治疗将在1~2年内死亡,大多数死于尿毒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郭兆安
恶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表现为恶性小动脉肾硬化,但少部分恶性高血压并无恶性小动脉肾硬化表现,故二者的含义还不能完全等同,换言之,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可定义为一种以恶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能迅速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疾病。
诊断条件
诊断根据:①有恶性高血压(诊断条件包括眼底检查有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而且是原发性的;②有蛋白尿和血尿;③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可作临床诊断。
起病一般很急(常常能记得具体日期),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视力模糊和体重下降,其次为呼吸因难、疲劳、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多尿、夜尿增多和肉眼血尿。
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一般都超过16.0~17.3kPa(120~130mmHg),由于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之间血压数值有可观的重叠,所以,对恶性高血压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的临界血压高度,譬如原为正常血压者,如舒张压骤升至13.3~14.7kPa(100~110mmHg),可能就是恶性的,反之,亦有舒张压非常高并持续多年的原发性高血压者,一直未步入恶性状态。
恶性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表现为全身性进展性血管病,累及肾脏的时间相对比较晚(此即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其临床表现可以从无肾功能损害的少量蛋白尿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①亚急性进展(数周至数月内),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年内死亡),见于无充分治疗病例;②只有暂时的肾功能损害,见于在发病初期即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者;③发现恶性高血压时已有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严重的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④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常首先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蛋白尿,约20%病人同时伴有无痛性肉眼血尿,50%伴有镜下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2~4g、>4g者大约各占1/3。在无其他肾实质及泌尿外科疾病情况下,血尿是诊断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的一个条件。可以出现红细胞管型,75%患者有白细胞尿。肾脏的大小一般正常或轻度缩小,即使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也只是轻度缩小。
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是恶性高血压必然会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因血压升高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
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是恶性高血必然会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前已述及,它是临床诊断恶性高血压的必须条件),发生机理是视网膜血管的完全闭塞和破裂。由于视神经乳头附近神经纤维束内毛细血管破裂而出现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出血围绕视神经乳头作放射状排列。由于小动脉闭塞引起神经纤维缺血性梗塞而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荧光素血管造影证实棉絮状斑即为无血灌流区),并与出血相毗邻。另外,还常常有视神经乳头水肿,研究证实它是由于视神经乳头中的神经纤维缺血所致(动物试验结扎所供血视神经乳头血运的后睫动脉能引起视乳头水肿),如不伴有条纹状出血和棉絮状软性渗出而单独出现视乳头水肿,则应另当别论(有颅内肿瘤和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小量的条纹状出血往往是高血压进入恶性状态的第一个信号;严重的高血压虽然只伴有一个棉絮状软性渗出亦应考虑恶性高血压;这些病人的处理应与有明显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的恶性高血压患者一样而不容忽视。
鉴别诊断
(1).急进性肾炎 病情发展急剧,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成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与恶性小动脉肾硬化表现为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相鉴别,但急进性肾炎多见于青壮年,高血压并不突出(舒张压很少超过16kPa(120mmHg)),没有高血压神经视网膜病变,B超检查双肾常增大,血C3可降低(Ⅱ型),可能有前驱感染史,无原发性高血压既往史等,有助鉴别。
(2).系统性血管炎 本病系指一组以血管壁(主要是动脉)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特点的疾病,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血管炎及肉芽肿、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性动脉炎、川崎病及Takayasu动脉炎等,这些病的发病大多与免疫机制有关,都可以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肾损害表现,其中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韦格纳肉芽肿还可以继发恶性高血压,所以需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相鉴别,但各种系统性血管炎都有它们各自的临床特征(尤其是肾外表现),鉴别困难病例可作肾活检明确诊断。
(3).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的恶性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恶性高血压的病因,尤其是IgA肾病。临床诊断为恶性高血压及恶性小动脉肾硬化者,如缺乏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既往史,高血压和尿异常先后分辨不清,则判断此恶性高血压及恶性小动脉肾硬化是由原发性高血压而来还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而来比较困难,年纪比较轻(40岁以下),有贫血和双肾缩小有利于后者的诊断,必要时还要作开放性肾活检才能确诊。
不言而喻,如有慢性肾炎病史或有一段时间尿异常,而后出现恶性高血压,则慢性肾炎继发恶性高血压可能性大,如先有一段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病史,在发生恶性高血压的同时或不久出现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衰竭则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
(4).其它疾病继发的恶性高血压 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以及其它病因继发的恶性高血压,可根据各自疾病的特点,并参照上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恶性高血压的方法,与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及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相鉴别。
治疗原则
(1)恶性高血压必须迅速降压以预防严重合并症,在有高血压脑病、视力迅速下降、颅内出血、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塞、肾功能急剧下降、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出血、肠系膜血管炎引起的急腹症以及由于呕吐难进口服药的情况下,首先应静脉紧急给药,常用的有硝普钠、二氮嗪、肼苯哒嗪和柳胺苄心定,其中首选硝普钠。为安全计,一般血压开始下降幅度为20%或降至21.3~22.7/13.3~14.7kPa(160~170/100~110mmHg),然后在监测病人无脑及心肌低灌注情况下,在12~36小时内逐步使舒张压降至12kPa(90mmHg)。待病情稳定后即开始加用口服降压药,口服药发挥作用并调整好剂量后再完全撤除静脉给药。降压药物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但利尿药开始时不用。
如无上述静脉紧急给药指征,则可一开始即采用口服药治疗方案,在12~24小时控制好血压。
(2)血容量平衡的维持:前已述及恶性高血压往往存在血容量不足现象,因而降压治疗不提倡使用利尿剂,而且利尿剂能激活RAS进一步加重病情。在恶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随着降压药物作用的发挥,往往会出现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发生低血压,因而积极地静脉补充晶体对避免低血压发生,改善脏器的血流灌注具有重要意义。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部分恶性高血压可通过水及钠盐的补充得以缓解,肾素的合成和释放也减少。
(3)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恶性高血压的肾存活率与原有的肾脏疾病和就诊时的肾功能状态有关。如果肾功能减退不严重,在适当处理高血压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即使透析达2年者,也有个别病例肾功能逐渐恢复的报道。因此积极、严格的抗高血压,维持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伴随降压治疗而来的肾血流量下降,应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防止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等将能最大程度地提供肾功能恢复的机会。由于肾功能恢复可以发生在相当后期,故肾移植主张延迟于透析治疗一年后方予考虑。
(4)长期治疗:在控制了血压、危急情况已经缓解后,对病人终生的血压监测至为重要,必须紧密追踪甚至要实行强制性治疗,因为血压控制不满意,即使事隔数年恶性状态仍能复发。
影响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预后的因素
(1)血压的控制程度 如不能充分地控制血压,恶性高血压预后严重,1年死亡率达80~90%,其中绝大多数死于尿毒症。自从应用强有力的降压药后,预后已大大改观,根据1986年Yu等对1979~1985年间83例患者分析,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75%,肾脏生存率(肾功能正常的百分率)1年为66%,5年为51%,此疗效的取得归功于:①充分地控制了血压,进而防止步入肾功能衰竭;②并用透析疗法。
(2)开始治疗时的肾功能状态 Harington等曾比较治疗前BUN>10.7mmol/L(>30mg/dl)和 <10.7mmol/L(<30mg/dl)两组病人的1年生存率,前者为13%,后者为73%,有明显差异。
(3)病因 Mroczek观察到:①由肾实质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继发的恶性高血压,开始控制血压时,肾功能可以有暂时的恶化,但2~16周内又逐步恢复到原水平,另外,尽管血压控制很满意,由于原肾实质性疾病的缓慢进展,最后还是走向终末期尿毒症;②原发性恶性高血压,经过积极的降压可以改善肾功能,尤其是开始时肾功能不全仅为轻至中度者,即使重度,如能将血压保持持续性正常,肾功能偶尔亦能有所恢复,但需历时数月。
亦有不少报告预后较好,他们叙述恶性小动脉肾硬化伴有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经过严格的控制血压,最终(甚至经历了数月至数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肾功能仍能出现戏剧性的恢复,在这些报告的病例中大多数是应用了强有力的血管扩张药长压定,而且并用了β受体阻滞剂和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法常使难治性高血压或不能忍受传统降压药的病人血压降至正常。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