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凡成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耳鼻咽喉科
- 爆震性耳鸣、耳聋(间断脉冲噪音...
- 咽喉疼痛见于那些疾病
- 鼻疔(鼻疖肿)
- 鼻腔异物
- 咽喉囊肿如何治疗?
- 鼻窦粘液囊肿
-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 颈动脉炎的诊断鉴别
- 一例扁桃体良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 鼻硬结病的诊断与中医疗法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
- 鼻中隔溃疡20天不愈合
- 鼻腔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 全国各地中医耳鼻喉科知名专家简...
- 儿童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如...
- 儿童中耳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同时...
- 湖南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
- 关于煎服中药的方法问题
- 疾病治疗中的忌口问题
- 中药为主治疗常见耳鼻咽喉科慢性...
- 常用滴鼻液(喷鼻液)的分类与使...
- 电话咨询有何作用
- 高风亮节,继往开来,华夏昌盛
- 慢性鼻窦炎能不能完全治愈
- 为什么您的咨询没有被回答?
- 上呼吸道感染
- 如何看待医学专家的有效经验或医...
- 小儿有时鼻痒,有时鼻塞,偶尔喷...
- 如何认识耳鼻咽喉科的过敏原检查...
- 治耳聋鸣外治方
- 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有何临床意义
- 治疗喉返神经麻痹医案几则
- 我最怕回答:我的这个病多久才能...
- 鼻塞可见于哪些疾病
- 第一次中药处方后效果不好怎么办
- 如何预防感冒
- 论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 慢性喉炎的中医药治疗
- 前庭神经元炎
- 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 鼻硬结病
- 外耳道真菌病
- 顿服冷开水治疗鱼刺卡咽喉
- 鼻腔异物
- 干酪性鼻炎
- 急性鼻炎
- 鼻中隔穿孔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湿疹
- 鼻前庭炎
- 鼻疖肿
- 酒齄鼻
- 鼻外伤
- 复发性口疮经验方
- 有慢性鼻窦炎病史者,如何预防鼻...
- 口腔黏膜白斑
-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
- 口角炎
- 萎缩性舌炎
- 牙本质过敏症
- 嗓音疲劳
- 非化脓性中耳炎专家论著
- 怎样去看病
- 小儿咽喉不适,时欲"吭...
-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早期听力检测及...
- 慢性咽炎如何治疗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
- 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形...
- 鼻部炎症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 鼻咽炎的治疗
- 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受损,左...
- 喉炎,声音嘶哑怎么治疗
- 感冒后引起慢性咽喉炎很久了怎么...
- 过敏性鼻炎兼哮喘如何治疗
- 老妈耳鸣如何治疗
- 鼻炎引起嗅觉障碍如何治疗
- 交替性鼻塞,热天加重,如何治疗
- 小儿反复鼻塞,流鼻涕,鼻后滴漏...
- 慢性咽炎相关知识速览
- 护嗓的生活禁忌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咽异感症中医各家医案
- 慢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干燥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扁桃体炎中医各家临证医案
- 老年性耳聋耳鸣的防治
- 关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
- 咽喉病如何注意生活饮食调理
-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 如何评价中医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与小儿扁桃体肥...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单纯性咽...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如何治好急性喉炎
- 抗生素滥用的恶果
- 耳鼻咽喉科常用中成药
- 揭穿耳聋治疗中的伪科学和骗钱术
- 人生感言三两句
- 神经性耳鸣的中药经验方
- 神经性耳鸣、耳聋的饮食疗法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过敏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精神性失音
- 精神性失音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囊肿
- 咽异感症的中西医诊疗
- 精神性聋
- 精神性聋
- 声带手术后如何禁声与进行发音训...
- 耳硬化症的中西医治疗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冬病夏治法(穴位贴敷法)治疗变...
- 容易恶心作哕小单方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鼻窦囊肿
- 治疗哮喘病单方
-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
- 颈椎病与耳鼻咽喉症状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
- 口疮的中医治疗
- 耳硬化症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神经性耳鸣的药物治疗(西药、中...
-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耳鸣、耳聋...
-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
- 自我按摩法治疗耳鸣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耳鼻咽喉科三大急性炎症如何彻底...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胆脂瘤型中耳炎要不要手术治疗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如何治疗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
- 如何看待中医
- 如何看待中医
-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要求网络处方时如何介绍病情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耳科饮病案(谭敬书、徐绍勤、李...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复聪片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与老年性...
- 突发性聋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
- 外耳湿疹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
- 颈动脉炎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喉炎的中医治疗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梅核气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经...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鼻出血中医证治经验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
-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治疗慢性鼻炎经验(谭敬书、李凡...
- 酒齄鼻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
- 我的导师谭敬书教授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助听器
- 感冒后遗咳嗽不止如何治疗
- 清热以治过敏性鼻炎(李凡成医案...
- 过敏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
- 如何治疗慢性咽喉炎
-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
- 嗅觉障碍的辨证论治(李凡成医案)
- 作者:李凡成|发布时间:2010-01-10|浏览量:1751次
嗅觉障碍,中医称“不闻香臭”、“鼻聋”,是因邪滞鼻窍或脏腑亏虚,鼻失所养所致,以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或伴有鼻塞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古代中医文献对不闻香臭常与鼻塞相提并论。一般认为与肺脾心的失调关系密切。如《中藏经》卷上认为属肺风。《诸病源候论》卷29“鼻瓮候”说:“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鼻瓮也。”《东垣试效方》卷5认为,肺脾虚,清阳不升,邪害空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又说:“心主五臭......因胃气失守,寒邪客于面,鼻亦受之,心不能为用而不闻香臭。”明代以后,如《明医杂著》、《医学入门》等,有认为属郁火干于清道,致鼻窒不闻香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一、病因病理
1、中医认识
(1)郁热熏鼻:肺胃素有蕴热,气血瘀滞,鼻窍失利而不闻香臭。
(2)气虚邪滞鼻窍: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上干,鼻窍失利而不闻香臭。
(3)血虚鼻窍失养:心主嗅,又主血脉,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鼻窍失养,功能失司而不闻香臭。
2、西医认识
嗅觉障碍在临床上常见者可分为三大类:
(1)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嗅觉障碍因于鼻塞,鼻腔通畅后,则嗅觉能恢复正常,可见于各种鼻堵塞性病变(见于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异物、鼻腔肿块等)。
(2)末梢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是由于嗅粘膜、嗅神经及其末梢的病变或受病变的侵犯不能感受嗅素(具有气味的微粒),如萎缩性鼻炎、病毒感染、化学损伤(如腐蚀药、表面麻醉剂、甲醛、吸烟等)、中毒性神经炎、鼻顶部外伤、肿瘤及老年性退变等,均可导致末梢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3)中枢性感受性嗅觉减退和丧失:多见于颅脑损伤、基底脑膜炎、脑炎、额叶脓肿与肿瘤、垂体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患者。有中枢病变的症状和体征,鼻腔检查正常,无嗅觉同一反应。
二、末梢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病史:可有萎缩性鼻炎、伤风感冒、化学损伤、鼻顶部外伤等病史。
2.嗅觉不同程度的减退或完全丧失。
3.鼻腔通畅或伴有轻微的鼻塞,但鼻塞解除后,嗅觉无好转或仅微有好转。
4.简易嗅觉检查法可查出嗅觉的有无;定量嗅觉检查可检测患者的嗅阈。对强烈刺激气味有嗅觉同一反应(嗅觉同一反应:即不论是受何种有气味的物质刺激,只知有气味,但不能分辨出是何种物质)。
三、治疗
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的治疗比较容易,只需解除鼻腔堵塞,嗅觉即可恢复;而中枢性感受性嗅觉减退和丧失,则需解善中枢病变。现就末梢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的中医治疗作一简介。
(一)辨证论治
1.郁热熏鼻证
主证:嗅觉减退或丧失,或伴有鼻塞,鼻粘膜暗红。口微干,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胖,苔微黄,脉弦缓有力。
治法:清肺胃热,活血通窍。
主药:加味升麻葛根汤((本人经验方:升麻6g,葛根12g,赤芍10g,甘草6g,黄芩10g,桑皮10g,地骨皮10g,生地黄15g,麦冬15g,木通6g,路路通10g)加辛夷10g,郁金10g。
附李凡成医案
陈某,男,23岁,农民。1986年3月12日初诊。 经常性鼻塞二年余,近十个月来并有嗅觉明显减退,香臭难辨,鼻息通畅时亦然。现鼻塞轻微,有时有少许粘黄浊涕,食纳时好时差,二便尚调,无其他不适。刻诊:两侧鼻腔粘膜暗红,下鼻甲轻度肿大,收缩反应好,经引流,鼻道无脓性分泌物。收缩鼻粘膜五分钟后,闻不出香水气味,闻酒精仅有刺激感。舌质红略胖,苔白黄微腻,脉弦滑,84次/min,诊为慢性鼻炎,治以清热泻肺,活血通窍。用加味升麻葛根汤加减:桑白皮20g,黄芩、地骨皮、赤芍、茯苓、白芷、路路通各10g,葛根15g,升麻、石菖蒲、半夏、陈皮、甘草各6g。4月8日二诊:服药五剂后,鼻腔通畅,对香水、菜香、 油气、臭气都能闻到,食欲已隹,按原方续服五剂。1987年4 月回信谓嗅觉完全恢复,鼻腔通畅。
2.气虚邪滞鼻窍证
主证:嗅觉减退或丧失,或伴鼻塞不利,鼻粘膜色淡。并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纳差,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缓。
治法: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0g,炙甘草6g,陈皮6g,当归10,升麻6g,柴胡6g)加辛夷10g,石菖蒲6g。
各选药:补中益气丸(市售成药)。
附李凡成医案
张某,女,45岁。1986年12月12日初诊。鼻腔、咽部干燥感多年,嗅觉完全丧失山十余年。食纳一般,二便调,全身无明显甚其他不适。查见一般情况好,双侧鼻腔稍宽大,下鼻甲轻度萎缩,鼻粘膜干燥,左中鼻道及左总鼻道有少许黄痂,无臭气。咽部粘膜干燥少津,无明显萎缩。舌质淡红,脉细缓。诊为鼻槁(萎缩性鼻炎)、慢喉痹(干燥性咽炎)。治以补中益气,升清润燥。药用:黄芪、葛根各20g,当归、白术、玄参、麦冬、桔梗、黄芩各10g,升麻、陈皮、炙甘草各6g,五剂。并服鱼肝油丸, 外用复方薄荷油滴鼻。12月18日复诊:鼻、咽干燥感明显好转,嗅觉无改善,无不良反应。续服上方15剂。1987年1月17 日五诊:经服中西药与点鼻后,鼻、咽已无干燥感,嗅觉有恢复,对酒精、大蒜气味、花露水等浓郁的气味可辨知,鼻腔无痂皮,鼻甲仍呈萎缩状。处方:原方加丹参15g,姜黄10g。共服药20余剂,食物的香味多可闻到,嗅觉恢复基本满意。
3.血虚鼻窍失养证
主证:嗅觉减退或丧失,并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多梦,时有心悸怔忡,舌质淡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补益心脾,通窍聪鼻。
方药:归脾汤(黄芪15g,党参12g,当归10g,白术10g,炙甘草6g,茯神10g,远志6g,酸枣仁10g,木香6g,龙眼肉12g)加石菖蒲6g,穿山甲6g。
备选药:柏子养心丸(市售成药)、归脾丸(市售成药)。
附李凡成医案
贾某,女,59岁。1987年4月28日初诊。自诉1976年8月感冒并引起鼻窦炎后,嗅觉丧失至今。近几月鼻窦炎症状加重, 曾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之类方药20余剂,鼻已通畅,无脓涕,但嗅觉不恢复。现对花露水、汽油、煤气、酒精、麻油、菜香、腐臭等各种气味均嗅不出,偶尔可闻到生大蒜气味(不只是刺激感)。刻下:无鼻塞及鼻涕,面色萎黄不华,倦怠乏力,食欲素差,手足心热,咽喉及鼻腔干燥感,眼睛干涩,时心烦,难入眠,早上口苦,二便调。有吸烟嗜好。查见双侧鼻腔粘膜色淡微暗,下鼻甲略大欠润,各鼻道无分泌物(一个月前照片有右侧上颌窦炎及额窦炎)。舌淡显暗滞,中心苔微白黄,脉细缓。诊断为右侧鼻渊(慢性鼻窦炎)、不闻香臭。治拟益气健脾,养心通窍。用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枸杞子、麦冬、枣仁、穿山甲各10g,薏苡仁15g,陈皮、炙远志、石菖蒲、炙甘草各6g。七剂, 并嘱戒烟。服四剂即已见效,服完七剂,嗅觉满意,为巩固疗效,二6月20 日又服七剂。因未戒烟,于8月2日引起支气管炎发作,嗅觉又完全丧失如故,又按原方共服14剂,并戒烟,嗅觉恢复甚感满意,未再反复。
(二)外治
1、超声雾化: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min,经鼻吸入。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2、塞鼻:穿山甲10g辛夷6g冰片0.5g研末,加入凡士林配成20%药膏,再以适当大小纱条若干搅入膏中,取纱条塞于鼻腔顶部,每次保留1h以上,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⑴体针法:肺胃郁热熏鼻证取印堂、迎香、肺俞、第六、七颈椎旁开五分处。平补平泻法;或攒竹透印堂,针感从局部向额顶扩散,迎香透鼻通,使针感向鼻根传导,平补平泻法,运针2min,并刺百会、上星、合谷,留针15min;气、血虚证取印堂、迎香、足三里、三阴交。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
⑵水针法:取六、七颈椎旁开五分处、肺俞、迎香。药用维生素B1、B12、ATP、川芎嗪、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之类,加2%利多卡因少许,每次注入0.5~1ml,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⑶耳针法:取内鼻、皮质下、脑干、肺、心、肾、内分泌,埋针,或用王不留行贴压。
2.单方、验方:白花蛇6条,穿山甲30g研细末,每服1g,每天2次,同时配服六味地黄丸(市售成药),15天为1疗程,连续2~4个疗程。
(四)预防护理
1.戒烟、酒。
2.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长期高温、多灰尘、潮湿、有毒的空气吸入。
3.积极防治鼻病。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