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凡成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耳鼻咽喉科
- 爆震性耳鸣、耳聋(间断脉冲噪音...
- 咽喉疼痛见于那些疾病
- 鼻疔(鼻疖肿)
- 鼻腔异物
- 咽喉囊肿如何治疗?
- 鼻窦粘液囊肿
-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 颈动脉炎的诊断鉴别
- 一例扁桃体良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 鼻硬结病的诊断与中医疗法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
- 鼻中隔溃疡20天不愈合
- 鼻腔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 全国各地中医耳鼻喉科知名专家简...
- 儿童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如...
- 儿童中耳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同时...
- 湖南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
- 关于煎服中药的方法问题
- 疾病治疗中的忌口问题
- 中药为主治疗常见耳鼻咽喉科慢性...
- 常用滴鼻液(喷鼻液)的分类与使...
- 电话咨询有何作用
- 高风亮节,继往开来,华夏昌盛
- 慢性鼻窦炎能不能完全治愈
- 为什么您的咨询没有被回答?
- 上呼吸道感染
- 如何看待医学专家的有效经验或医...
- 小儿有时鼻痒,有时鼻塞,偶尔喷...
- 如何认识耳鼻咽喉科的过敏原检查...
- 治耳聋鸣外治方
- 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有何临床意义
- 治疗喉返神经麻痹医案几则
- 我最怕回答:我的这个病多久才能...
- 鼻塞可见于哪些疾病
- 第一次中药处方后效果不好怎么办
- 如何预防感冒
- 论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 慢性喉炎的中医药治疗
- 前庭神经元炎
- 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 鼻硬结病
- 外耳道真菌病
- 顿服冷开水治疗鱼刺卡咽喉
- 鼻腔异物
- 干酪性鼻炎
- 急性鼻炎
- 鼻中隔穿孔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湿疹
- 鼻前庭炎
- 鼻疖肿
- 酒齄鼻
- 鼻外伤
- 复发性口疮经验方
- 有慢性鼻窦炎病史者,如何预防鼻...
- 口腔黏膜白斑
-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
- 口角炎
- 萎缩性舌炎
- 牙本质过敏症
- 嗓音疲劳
- 非化脓性中耳炎专家论著
- 怎样去看病
- 小儿咽喉不适,时欲"吭...
-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早期听力检测及...
- 慢性咽炎如何治疗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
- 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形...
- 鼻部炎症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 鼻咽炎的治疗
- 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受损,左...
- 喉炎,声音嘶哑怎么治疗
- 感冒后引起慢性咽喉炎很久了怎么...
- 过敏性鼻炎兼哮喘如何治疗
- 老妈耳鸣如何治疗
- 鼻炎引起嗅觉障碍如何治疗
- 交替性鼻塞,热天加重,如何治疗
- 小儿反复鼻塞,流鼻涕,鼻后滴漏...
- 慢性咽炎相关知识速览
- 护嗓的生活禁忌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咽异感症中医各家医案
- 慢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干燥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扁桃体炎中医各家临证医案
- 老年性耳聋耳鸣的防治
- 关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
- 咽喉病如何注意生活饮食调理
-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 如何评价中医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与小儿扁桃体肥...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单纯性咽...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如何治好急性喉炎
- 抗生素滥用的恶果
- 耳鼻咽喉科常用中成药
- 揭穿耳聋治疗中的伪科学和骗钱术
- 人生感言三两句
- 神经性耳鸣的中药经验方
- 神经性耳鸣、耳聋的饮食疗法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过敏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精神性失音
- 精神性失音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囊肿
- 咽异感症的中西医诊疗
- 精神性聋
- 精神性聋
- 声带手术后如何禁声与进行发音训...
- 耳硬化症的中西医治疗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冬病夏治法(穴位贴敷法)治疗变...
- 容易恶心作哕小单方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鼻窦囊肿
- 治疗哮喘病单方
-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
- 颈椎病与耳鼻咽喉症状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
- 口疮的中医治疗
- 耳硬化症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神经性耳鸣的药物治疗(西药、中...
-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耳鸣、耳聋...
-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
- 自我按摩法治疗耳鸣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耳鼻咽喉科三大急性炎症如何彻底...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胆脂瘤型中耳炎要不要手术治疗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如何治疗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
- 如何看待中医
- 如何看待中医
-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要求网络处方时如何介绍病情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耳科饮病案(谭敬书、徐绍勤、李...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复聪片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与老年性...
- 突发性聋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
- 外耳湿疹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
- 颈动脉炎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喉炎的中医治疗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梅核气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经...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鼻出血中医证治经验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
-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治疗慢性鼻炎经验(谭敬书、李凡...
- 酒齄鼻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
- 我的导师谭敬书教授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助听器
- 感冒后遗咳嗽不止如何治疗
- 嗅觉障碍的辨证论治(李凡成医案...
- 清热以治过敏性鼻炎(李凡成医案...
- 过敏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
- 如何治疗慢性咽喉炎
-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作者:李凡成|发布时间:2010-10-24|浏览量:4336次
说明:
以下治疗方法,都是经过临床应用,在医学期刊上发表,或中医药本科院校教材上反复录用的经验方。很多种外治药物病人可以自制,方便、经济、有效。
脓耳的外治法主要针对邪壅耳窍、耳痛、耳内流脓等病机或症候进行外治处理,主要方法如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1、滴鼻法:适用于脓耳见耳内闭塞,或有鼻塞不通等症。鱼腥草液、双黄连粉针剂溶液、银黄注射液或抗生素滴鼻液之类滴鼻,消除鼻窍邪毒,以免邪毒窜耳。侧卧偏头位,使药液达到咽鼓管咽口处,以宣通耳窍,促进中耳腔的通气引流。
2、止痛法:急性脓耳早期,鼓膜尚未穿孔,耳痛重,用2%石碳酸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禁用);急性脓、慢性脓耳急性复发,耳内疼痛明显者。用虎耳草汁滴耳,或鱼腥草液、双黄连粉针剂溶液、银黄注射液之类滴耳,每日3次,解毒止痛。
3、清洁法:主要针对耳内流脓情况,以及时清除耳内脓液,保持耳内干燥或耳脓引流通畅,促进邪毒消散与病情好转。可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凉开水、食用白醋各半)清洗耳内脓液,至干净为止。清洁次数应根据脓液多少而定,耳脓量多者,每日宜3~5次,耳脓液量少者,每日1~3次。清除耳脓后,再行滴药法或吹药法。
4、滴耳法:主要针对耳内流脓,采用药物滴耳的方法,根据脓液性质与量的多少,可选用不同滴耳剂。
(1)水溶性滴耳液:适用于急性脓耳鼓膜穿孔后,以及慢性脓耳复发后,耳脓稠浊、量多者,可用鱼腥草液、双黄连粉针剂溶液、银黄注射液之类滴耳,或用西药抗生素滴耳液,每日4~5次;根据临床报道,还可用自制滴耳液,如:
①参连滴耳液:苦参3份,黄连2.5份,大黄1.7份,乌梅2份,按中药注射液工艺流程制剂,每ml含生药0.1g,滴耳,每日2次。
②复方黄连滴耳液:黄连100g,水煎浓缩60ml,加冰片1.5g,麝香0.5g,甘油混合剂10ml,注射用水10ml,每次3~6滴,每日2次。
③芙蓉滴耳液:芙蓉叶、生大黄、丹参各200g,水煎浓缩致200ml,加甘油20ml,蒸馏水10ml,每次滴入2~3滴,每日1~2次。
④银连液:金银花30g、川黄连30g,黄柏、蝉蜕、地肤子、薄荷各30g,水煎浓缩备用,滴耳。
⑤螵麝冰连液:海螵蛸1g,麝香0.03g,冰片0.3g,黄连1.5g,置一小瓶内加注射用水适量浸泡,如脓液中挟有血液者加红花0.5g。每日3次,每次5滴。
⑥三鲜汁:鲜蒲公英60g,鲜生地黄30g,鲜金银花叶60g,用水洗净切碎,用纱布包好绞汁,取汁滴入耳内,1日3次。
⑦穿心莲虎耳草汁:鲜穿心莲、虎耳草适量,捣烂取汁滴入耳内,1日3次。
⑧四黄苦参液:黄柏、黄芩、黄连、黄芪、苦参,水煎,浓缩,以药滴耳。适用于急性脓耳与慢性脓耳,耳脓较多,黄浊。
(2)油剂性滴耳液:适用于急性脓耳后期,以及慢性脓耳迁延期,耳内脓液黏浊量少。常用抗生素油剂滴耳液。一次滴耳后药物在局部保留时间较长,每日滴2次即可。根据临床报道,中药油剂滴耳液很多,如:
①耳炎灵滴耳油: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各20g,冰片研面3g,麻油500ml,液状石腊1000ml。制法:先将前五味药放入油锅内,浸泡24小时,然后加热炸药至黑褐色为度,滤净药渣,加入石腊、冰片面,搅匀,过滤,分装10ml滴瓶内备用。适用于急性脓耳或慢性脓耳,耳内脓液黄浊。
②柏子仁麻油:柏子仁,以麻油(食用芝麻油)浸,以油滴耳。
③玄参滴耳油:玄参150g,百部90g,前汁次,浓缩至500ml,过滤,加枯矾粉(过100目筛)30g,加入麻油或甘油1000ml,冰片0.6g,搅匀备用。
④核桃油:核桃仁挤榨出油,每100ml加入冰片4g,以油滴耳。
⑤鸡蛋黄油滴耳:将鸡蛋煮熟,去蛋壳和蛋白,留蛋黄放锅内用小火炼出油,去蛋黄渣,取油。以油滴耳。
⑥参柏油:冰片4分,枯矾6分,苦参、黄柏各10g(研粉过筛),共研粉,麻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冷却数分钟后,将药末倒入麻油中调匀。每次2~3滴,每日2次。
⑦蜈蚣冰片油:蜈蚣1条,冰片3g,麻油30g,把蜈蚣放入油内炸微黑色,取出蜈蚣不用,待麻油未冷前,放入冰片溶解摇匀,每日2~3次。适用于慢性脓耳。
⑧黄连滴耳油:黄连素5g,甘油1000ml,石碳酸0.5ml。
(3)酊剂滴耳:主要用于耳内脓液已净,但鼓室湿润不干的状态,每日滴耳1~2次即可。最常用的是4%硼酸乙醇,硼酸可消炎,乙醇具有挥发性,可促进鼓室干燥。也有用自制酊剂滴耳,如:
①鲜地黄酊:鲜生地黄适量,60%的乙醇浸泡4周,将生地黄挤压取汁后与原液混合,每日3次,每次2~3滴。可用于急、慢性脓耳。
②白背叶酊:鲜白背叶500g,捣碎,加60%乙醇100ml,浸泡10日,过滤去渣,使用时加入氢化可的松0.2g搅拌溶解,每日3次,每次2滴
(4)动物血滴耳:用于急性脓耳。用鲜鳝鱼血、鲜麻麻雀血滴耳,每次几滴,每日2~3次。
5、吹药法:急性或慢性脓耳,鼓膜穿孔、流脓,可用药粉(研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吹入耳内(进入鼓室内)。此法应由医生操作,以喷粉器吹入最佳,薄薄一层即可,不宜太多,患者自行吹入则可能药粉太多,堵塞了鼓膜穿孔,妨碍脓液引流,反致产生变证。每日1~2次即可。常用的粉剂有:
①珠黛散:珍珠、青黛、硼砂、寒水石、冰片。
②龙矾散:煅龙骨、煅明矾。
③冰麝散:冰片、麝香、龙骨、樟丹、黄连、牡蛎。
④冰黛散:黄连、冰片、青黛。
⑤吹耳散:蛀竹屑粉、五倍子存性、枯矾、青黛、硼砂、黄连、轻粉、冰片。
⑥烂耳散:穿心莲粉0.25、猪胆汁0.25、枯矾0.5。
⑦耳疳散:五倍子存性、黄连、黄丹、枯矾、龙骨、海螵蛸、麝香、冰片。
⑧鹿角霜、海螵蛸、煅龙骨、枯白矾各15g,冰片1.5g,抱鸡蛋壳21个(焙枯),研粉吹耳。
⑨硇砂散:硇砂3g,轻粉、雄黄各1g,冰片0.1g。适用于鼓室或外耳道有肉芽、息肉者。
⑩枯轻散:枯矾、雄黄各10g,轻粉2g。适用于鼓室或外耳道有肉芽、息肉者。
此外,临床上还可用冰硼散、六神丸(研粉),以及其他很多种自制粉剂吹耳,近二十年来临床报道的此类自制用药有数十种之多,包括使用中药与西药相混合的多种粉剂。
6、药捻插耳法:红升丹60g,冰片3g,麝香1.5g,研细末,用脱脂棉搓成长2~3cm,直径1mm的棉捻,消毒备用。洗耳道后,以75%酒精浸湿棉捻,并在药粉中蘸匀放置外耳道底部,与鼓膜保持约2mm距离,每日换药1次,连续4~5日。
7、鼓膜涂药法:鼓膜中央性中小穿孔,中耳腔干燥无脓,先清洁外耳道,再在鼓膜穿孔边缘涂抹去腐膏(当归、紫草、白芷、血竭,麻油煎熬成膏,加入少许麝香即成)每周1次,连续3次左右。然后向耳内吹入聪耳再生散(三七3g,血竭6g,儿茶1g,龙骨6g,石膏2g,赤石脂6g,乳香、没药各1g,冰片少许),每次约0.01g,每日1次,以促进鼓膜愈合。
8、外敷法:脓耳耳后红肿疼痛者,局部以醋调紫金锭外敷,或芙蓉膏搽涂,干则易。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