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凡成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耳鼻咽喉科
- 爆震性耳鸣、耳聋(间断脉冲噪音...
- 咽喉疼痛见于那些疾病
- 鼻疔(鼻疖肿)
- 鼻腔异物
- 咽喉囊肿如何治疗?
- 鼻窦粘液囊肿
-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 颈动脉炎的诊断鉴别
- 一例扁桃体良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 鼻硬结病的诊断与中医疗法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
- 鼻中隔溃疡20天不愈合
- 鼻腔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 全国各地中医耳鼻喉科知名专家简...
- 儿童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如...
- 儿童中耳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同时...
- 湖南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
- 关于煎服中药的方法问题
- 疾病治疗中的忌口问题
- 中药为主治疗常见耳鼻咽喉科慢性...
- 常用滴鼻液(喷鼻液)的分类与使...
- 电话咨询有何作用
- 高风亮节,继往开来,华夏昌盛
- 慢性鼻窦炎能不能完全治愈
- 为什么您的咨询没有被回答?
- 上呼吸道感染
- 如何看待医学专家的有效经验或医...
- 小儿有时鼻痒,有时鼻塞,偶尔喷...
- 如何认识耳鼻咽喉科的过敏原检查...
- 治耳聋鸣外治方
- 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有何临床意义
- 治疗喉返神经麻痹医案几则
- 我最怕回答:我的这个病多久才能...
- 鼻塞可见于哪些疾病
- 第一次中药处方后效果不好怎么办
- 如何预防感冒
- 论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 慢性喉炎的中医药治疗
- 前庭神经元炎
- 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 鼻硬结病
- 外耳道真菌病
- 顿服冷开水治疗鱼刺卡咽喉
- 鼻腔异物
- 干酪性鼻炎
- 急性鼻炎
- 鼻中隔穿孔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湿疹
- 鼻前庭炎
- 鼻疖肿
- 酒齄鼻
- 鼻外伤
- 复发性口疮经验方
- 有慢性鼻窦炎病史者,如何预防鼻...
- 口腔黏膜白斑
-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
- 口角炎
- 萎缩性舌炎
- 牙本质过敏症
- 嗓音疲劳
- 非化脓性中耳炎专家论著
- 怎样去看病
- 小儿咽喉不适,时欲"吭...
-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早期听力检测及...
- 慢性咽炎如何治疗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
- 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形...
- 鼻部炎症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 鼻咽炎的治疗
- 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受损,左...
- 喉炎,声音嘶哑怎么治疗
- 感冒后引起慢性咽喉炎很久了怎么...
- 过敏性鼻炎兼哮喘如何治疗
- 老妈耳鸣如何治疗
- 鼻炎引起嗅觉障碍如何治疗
- 交替性鼻塞,热天加重,如何治疗
- 小儿反复鼻塞,流鼻涕,鼻后滴漏...
- 慢性咽炎相关知识速览
- 护嗓的生活禁忌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咽异感症中医各家医案
- 慢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干燥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扁桃体炎中医各家临证医案
- 老年性耳聋耳鸣的防治
- 关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
- 咽喉病如何注意生活饮食调理
-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 如何评价中医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与小儿扁桃体肥...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单纯性咽...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如何治好急性喉炎
- 抗生素滥用的恶果
- 耳鼻咽喉科常用中成药
- 揭穿耳聋治疗中的伪科学和骗钱术
- 人生感言三两句
- 神经性耳鸣的中药经验方
- 神经性耳鸣、耳聋的饮食疗法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过敏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精神性失音
- 精神性失音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囊肿
- 咽异感症的中西医诊疗
- 精神性聋
- 精神性聋
- 声带手术后如何禁声与进行发音训...
- 耳硬化症的中西医治疗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冬病夏治法(穴位贴敷法)治疗变...
- 容易恶心作哕小单方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鼻窦囊肿
- 治疗哮喘病单方
-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
- 颈椎病与耳鼻咽喉症状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
- 口疮的中医治疗
- 耳硬化症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神经性耳鸣的药物治疗(西药、中...
-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耳鸣、耳聋...
-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
- 自我按摩法治疗耳鸣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耳鼻咽喉科三大急性炎症如何彻底...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胆脂瘤型中耳炎要不要手术治疗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如何治疗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
- 如何看待中医
- 如何看待中医
-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要求网络处方时如何介绍病情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耳科饮病案(谭敬书、徐绍勤、李...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复聪片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与老年性...
- 突发性聋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
- 外耳湿疹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
- 颈动脉炎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喉炎的中医治疗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梅核气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经...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鼻出血中医证治经验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
-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治疗慢性鼻炎经验(谭敬书、李凡...
- 酒齄鼻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
- 我的导师谭敬书教授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助听器
- 感冒后遗咳嗽不止如何治疗
- 嗅觉障碍的辨证论治(李凡成医案...
- 清热以治过敏性鼻炎(李凡成医案...
- 过敏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
- 如何治疗慢性咽喉炎
-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李凡成医案)
- 作者:李凡成|发布时间:2010-04-08|浏览量:1659次
例1
胡某某,女,48岁,护士,1984年5月15日诊。自诉先一天晚上偶感寒邪,次日晨起后声音粗糙沙哑,发音困难,无咽喉疼痛。无明显周身不适,食纳尚可。平时血压偏高,形体胖,面色?白,常有背部寒冷如掌大。检查见咽部正常,声带微充血水肿,边缘淡紫,闭合尚可。舌淡胖,苔薄,脉沉细紧。证属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予温阳散寒,宣肺开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10g,细辛3g,附片6g,石菖蒲6g,白术12g,白芍药15g,茯苓12g。三剂。每天1剂,水煎服,分二次服。服完第一剂后,声音已出,服完第二剂后声音清亮,未再服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例2
吴某某,女,44岁,干部,1984年7月28日初诊。患者声嘶月余。一月前因连食冰棍三支、冰水一杯而出现喉中不适,并逐渐声嘶。经服用强力霉素、维生素C及中药清火开音之剂等,症情反转重。来诊时语声沙哑,喉头发紧,咯痰黄稠难出,口和不渴。
检查:声带水肿,边缘色红。舌淡胖而有齿痕,苔微黄,脉浮紧。诊为喉炎,伴声带充血水肿。此为寒凉冰伏,肺气不宣,久郁化热,客于声门。
治疗:拟散寒清热,宣肺开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细辛、酒大黄各3g,杏仁、瓜蒌、茯苓各10g,生石膏20g(先煎),甘草5g。三剂,
二诊:头煎药后,喉紧即减,尽服三剂,语音渐得清晰,惟感胸闷,喉痒,咯痰转白。舌淡红稍胖,苔微黄,脉缓无力。寒热渐解,声户初开,然病久络脉不畅,水湿不运,痰浊未化。拟理气化痰,宣肺开音为主:杏仁、法半夏、茯苓、瓜蒌、桔梗、黄芩各10g,细辛2g,陈皮、蝉蜕、炙甘草各5g。续服三剂,语声清朗。检查声带,见充血水肿均消失。原方去细辛、瓜蒌、黄芩,调治三剂而愈。
按:第一例患者虽为感寒,但平时即有阳虚体质与形证,故从寒邪直中少阴论治,治疗及时,故两剂而痊。第二例声音嘶哑起于冷饮,致寒客肺胃,殃及声户。初起若以散寒温经,助阳解表为治,服麻黄细辛之剂,当可奏效。惜前医未识其理,迭投寒凉之剂,冰伏外邪,致声嘶转重,缠绵不解。据喉头发紧,口和不渴,脉浮紧等症,知寒邪未去;咯痰黄稠,舌苔微黄,又示肺经有热。辨证属客寒包热。喉内窥镜查见声带赤白相间,辨证亦为寒热夹杂之象。故以麻杏石甘汤加味疏表清里。方中麻黄、细辛温散寒邪,石膏、酒大黄清肺泄热,杏仁、瓜蒌、茯苓化痰除湿。方证相符,故一剂即知,三剂声嘶显减。二诊时寒热渐解,痰湿症状转为突出,药随证异,重在理气化痰,宣肺清热,更加蝉蜕一味以清肺开音。寒热除,痰湿化,肺气畅而声清音朗。
例3
朱某某,女,30岁,公汽售票员。1983年8月2日初诊。患者因声音嘶哑二月余前来就医。病缘工作时大声争吵引起,现觉喉内稍干而饮不多。
检查: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粟粒大小对称小结,色淡红,声带微充血,有痰涎黏附,活动可,声门闭合不全。舌淡,苔薄腻,脉细。诊为声带小结。此系痰瘀交阻,结聚声带。
治疗:拟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当归、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山慈菇、乌梅肉各10g,生牡蛎20g,红花、黄芩各6g,党参、昆布各12g。嘱注意禁声,少嗔勿怒。
二诊:服上方四剂后,自诉发音略有好转,查见声带小结如前。原方去川芎,加参须6g,海浮石10g。
三诊:连服上方二十剂,发音恢复正常,诉多言后仍觉发音费力。查见双侧声带小结消失,声带闭合良好。改拟四君子汤加蝉蜕5g,丹参8g,法半夏6g,续服五剂而愈。
按:声带小结之成,由脏腑虚损,水湿不化,血行不畅,聚而为痰瘀,滞留声户;或因高歌号呼,声带震伤,血溢络外,发为小结。治疗重在化痰散瘀,兼扶其本。对声带局部体征的辨证认识,可以认为,凡声带小结、息肉色白者,当属痰湿凝聚;色红者则多兼瘀血或瘀热。本例全身并无不适,故辨治重在局部,以桃红四物汤行气活血,加牡丹皮、黄芩以清局部瘀热。山慈菇,《本草正义》认为“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用之与生牡蛎、昆布等配伍,以增强化痰利湿,软坚散结之功。乌梅酸涩收敛,《神农本草经》谓能“去死肌、青黑痣,蚀恶肉”,故亦伍之。入党参一味,益气而使声带鼓动有力。此外,嘱患者注意休声,亦为本病痊愈之关键。
例4
陈某某,女,44岁,营业员,1984年10月3日初诊。患者声嘶五个月。咽喉干痛不适,如有物梗,周身乏力,纳差,头晕,小便多。
检查:咽喉无异常,左声带中1/3处广基息肉,色灰白,声带活动好,无明显充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诊为左侧声带息肉,证属脾肺气虚,运化输布失司,水湿痰浊结滞声带。
治疗:拟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15g,白术、党参、当归尾、瓜蒌各10g,陈皮、法半夏、升麻各6g,桃仁、诃子各8g,昆布15g,炙甘草5g。五剂。
以上方出入(曾先后用海浮石、僵蚕、苍术、红花、茯苓等)服用二十剂后,声音嘶哑大为好转,余症亦均改善。查见左声带广基息肉消失,仅边缘稍肥厚,无充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拟方:炙黄芪15g,党参、茯苓、海浮石、昆布、海藻各10g,法半夏、诃子各6g,红花3g,续服十剂后,发音清亮,查其双侧声带色白光滑,闭合良好。予补中益气丸善后,以巩固疗效。
按:声带息肉有有蒂与无蒂之分,有蒂之息肉根基狭小,血行不畅,药力难达病所,适于手术摘除。无蒂之息肉,手术摘除干净较难,操作不熟练,尚有损伤声带之虞,故以中药治疗较宜。本例声带息肉色灰白而不红,显系气虚水湿不得运化,挟痰浊客于声门所致。用药在投补中益气汤的同时,针对局部痰湿结滞,聚为息肉的病机,选加法半夏、瓜蒌、海浮石、昆布、海藻、僵蚕、茯苓等以除痰化湿,软坚散结。邪滞日久,必碍血行,故本例虽息肉不红,且血瘀血热之象尚不明显,亦兼入桃仁、红花等活血通络之品,以改善血运。入诃子者,意在敛肺开音。诸药相伍,达到肺脾气充,痰湿尽化,息肉消散之目的。
例5
郑某某,男,58岁,1990年5月14日诊。诉声嘶半年余,多言则咽干不适,讲话费力,声嘶加重。伴睡眠欠佳,纳一般,大便畅。
检查: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声带前中1/3处有透明息肉,如绿豆大小。舌质淡嫩有齿痕,苔黄腻,脉缓滑。诊为左侧声带息肉,证属脾气不足,痰湿凝聚。
治疗:拟健脾渗湿,祛痰散结。处方:党参15g,白术、茯苓、夏枯草、桃仁、藿香、诃子各10g,炙甘草5g,生苡仁、生牡蛎各30g,黄芩、浙贝母各12g,六剂。因有效,患者自行续服四十剂而声嘶痊愈。90年8月9日检查,见声带息肉消失。
按:声带息肉透明为水肿型息肉,水湿多责之于脾,舌质淡嫩有齿痕,苔黄腻,脉缓滑为脾气不足,兼痰湿之象,故用四君子汤加苡仁健脾渗湿而治本;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以治其标;久病入络,故用桃仁活血通络;舌苔黄腻故用黄芩、藿香清热化湿;诃子敛肺开音。标本兼症同治,故久服之良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