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凡成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耳鼻咽喉科
- 爆震性耳鸣、耳聋(间断脉冲噪音...
- 咽喉疼痛见于那些疾病
- 鼻疔(鼻疖肿)
- 鼻腔异物
- 咽喉囊肿如何治疗?
- 鼻窦粘液囊肿
-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急性鼻咽炎的治疗
- 颈动脉炎的诊断鉴别
- 一例扁桃体良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 鼻硬结病的诊断与中医疗法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
- 鼻中隔溃疡20天不愈合
- 鼻腔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 全国各地中医耳鼻喉科知名专家简...
- 儿童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如...
- 儿童中耳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同时...
- 湖南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
- 关于煎服中药的方法问题
- 疾病治疗中的忌口问题
- 中药为主治疗常见耳鼻咽喉科慢性...
- 常用滴鼻液(喷鼻液)的分类与使...
- 电话咨询有何作用
- 高风亮节,继往开来,华夏昌盛
- 慢性鼻窦炎能不能完全治愈
- 为什么您的咨询没有被回答?
- 上呼吸道感染
- 如何看待医学专家的有效经验或医...
- 小儿有时鼻痒,有时鼻塞,偶尔喷...
- 如何认识耳鼻咽喉科的过敏原检查...
- 治耳聋鸣外治方
- 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有何临床意义
- 治疗喉返神经麻痹医案几则
- 我最怕回答:我的这个病多久才能...
- 鼻塞可见于哪些疾病
- 第一次中药处方后效果不好怎么办
- 如何预防感冒
- 论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辨证论治
- 慢性喉炎的中医药治疗
- 前庭神经元炎
- 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 鼻硬结病
- 外耳道真菌病
- 顿服冷开水治疗鱼刺卡咽喉
- 鼻腔异物
- 干酪性鼻炎
- 急性鼻炎
- 鼻中隔穿孔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湿疹
- 鼻前庭炎
- 鼻疖肿
- 酒齄鼻
- 鼻外伤
- 复发性口疮经验方
- 有慢性鼻窦炎病史者,如何预防鼻...
- 口腔黏膜白斑
-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
- 口角炎
- 萎缩性舌炎
- 牙本质过敏症
- 嗓音疲劳
- 非化脓性中耳炎专家论著
- 怎样去看病
- 小儿咽喉不适,时欲"吭...
-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早期听力检测及...
- 慢性咽炎如何治疗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
- 鼻敏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I...
- 鼻敏片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形...
- 鼻部炎症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 鼻咽炎的治疗
- 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受损,左...
- 喉炎,声音嘶哑怎么治疗
- 感冒后引起慢性咽喉炎很久了怎么...
- 过敏性鼻炎兼哮喘如何治疗
- 老妈耳鸣如何治疗
- 鼻炎引起嗅觉障碍如何治疗
- 交替性鼻塞,热天加重,如何治疗
- 小儿反复鼻塞,流鼻涕,鼻后滴漏...
- 慢性咽炎相关知识速览
- 护嗓的生活禁忌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 咽异感症中医各家医案
- 慢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干燥性鼻炎中医各家医案
- 扁桃体炎中医各家临证医案
- 老年性耳聋耳鸣的防治
- 关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
- 咽喉病如何注意生活饮食调理
-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 如何评价中医治疗小儿扁桃体肥大...
-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与小儿扁桃体肥...
- 如何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单纯性咽...
- 如何根治声带白斑
- 如何治好急性喉炎
- 抗生素滥用的恶果
- 耳鼻咽喉科常用中成药
- 揭穿耳聋治疗中的伪科学和骗钱术
- 人生感言三两句
- 神经性耳鸣的中药经验方
- 神经性耳鸣、耳聋的饮食疗法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的机制
- 过敏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梅尼埃病医案解析
-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外治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鼻息肉各家医案解析
- 精神性失音
- 精神性失音
- 鼻前庭囊肿
- 鼻前庭囊肿
- 咽异感症的中西医诊疗
- 精神性聋
- 精神性聋
- 声带手术后如何禁声与进行发音训...
- 耳硬化症的中西医治疗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下...
- 冬病夏治法(穴位贴敷法)治疗变...
- 容易恶心作哕小单方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外伤性与爆震性耳鸣耳聋医案几则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药物中毒性聋各家医案
- 鼻窦囊肿
- 治疗哮喘病单方
-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
- 颈椎病与耳鼻咽喉症状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咽异感症各家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急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萎缩性鼻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慢性喉炎医案解析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水肿、小结、息肉医案(谭敬书...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
- 耳硬化症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耳鼻咽喉科少见病验案
- 神经性耳鸣的药物治疗(西药、中...
-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耳鸣、耳聋...
-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
- 自我按摩法治疗耳鸣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传染病源性耳鸣耳聋医案解析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突发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聋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感音神经性耳鸣医案
- 耳鼻咽喉科三大急性炎症如何彻底...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痰涕带血或鼻血如何排除癌症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治疗
- 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胆脂瘤型中耳炎要不要手术治疗
- 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 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如何治疗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汪洋谈医生的职业操守:有些医生...
-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
- 如何看待中医
- 如何看待中医
- 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慢性鼻炎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耳部湿疹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鼻疖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酒齄鼻各家医案解析
- 要求网络处方时如何介绍病情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耳科饮病案(谭敬书、徐绍勤、李...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耳聋二十六年案(链霉素中毒性聋...
- 复聪片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与老年性...
- 突发性聋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位置性眩晕医案(谭敬书教授医案...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眩晕案(李凡成...
- 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
- 外耳湿疹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
- 颈动脉炎的中医治疗
- 急慢性喉炎的中医治疗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咽部溃疡治验(谭敬书、李凡成治...
- 梅核气的治疗(谭敬书、李凡成经...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口咽干燥难忍案(谭敬书教授经验...
-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经验(谭敬书...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拔牙后出血三日不止案(谭敬书教...
- 鼻出血中医证治经验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
-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谭敬书...
- 治疗慢性鼻炎经验(谭敬书、李凡...
- 酒齄鼻的治疗(谭敬书教授经验)
- 我的导师谭敬书教授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中医对咽异感症的古今治疗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之一 官...
- 助听器
- 感冒后遗咳嗽不止如何治疗
- 嗅觉障碍的辨证论治(李凡成医案...
- 清热以治过敏性鼻炎(李凡成医案...
- 过敏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
- 如何治疗慢性咽喉炎
-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
- 口疮的中医治疗
- 作者:李凡成|发布时间:2010-04-07|浏览量:3480次
中医临床优势病种论著
湖南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导师 李凡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口疮是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灼伤口腔肌膜,以口腔唇内、颊、舌、齿龈等处肌膜见豆大之小溃疡,周围红晕、表面凹陷,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本病在临床上有实证与虚证两类。西医复发性口疮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口疮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鼻窒口疡。”尔后,历代医家对口疮多有论述,亦称口疡、口破、赤口疮。
本病多发于25~45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病因病机】
口疮病机多分虚实,以心、脾、肾三经失调为主。明代薛已《口齿类要?口疮》说:“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上焦实热多心脾积热相兼,下焦阴火乃肾亏阴虚火旺,中焦虚寒多脾肾阳亏互见。
1、心脾积热:口为脾之窍,心为舌之苗。若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脏腑蕴热内生,心脾积热,上炎口腔,发为口疮。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说:“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2、阴虚火旺:素体阴虚,病后失养,思虑太过,致阴液暗耗,虚火内生,上炎口舌为病。如《寿世保元?卷六》说:“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
3、阳气亏虚:素体阳虚,久病阴损及阳,寒凉太过,脾肾阳虚,清阳不升,浊阴上干,寒湿困口而发。《口齿类要?口疮》说:“口疮……食少便溏,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
【诊断要点】
1、病史:实证者病程一般为7~10天,愈后不留瘢痕。虚证者可反复发作,或此起彼伏,致病程延长。
2、临床表现:口腔粘膜溃烂、灼热疼痛,妨碍饮食。
3、局部检查:口腔粘膜有绿豆或黄豆大小溃疡,周围绕以红晕,中心稍凹陷,覆有假膜。病损多位于口腔前半部,多见于舌、颊、口底部位,亦可见于龈、腭粘膜。颌下?核肿痛。
【鉴别诊断】
1、口糜:多见于婴儿或体弱成年患者。发病较急,口舌出现白色斑点,如糜粥样物,拭去后易再生,迅速蔓延,彼此融合成片状,甚则扩展至整个口腔。
2、狐惑病(白塞综合征):中青年男性多见。口腔溃疡数目多,形状小,多伴有生殖器疼痛性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以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辨证论治】
分型论治
一、内治
1、心脾积热证
临床表现:起病急,口腔粘膜溃烂、灼热疼痛,妨碍饮食。
口渴、口臭,心中烦热,脘腹胀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局部检查:口疮数目较多,甚则融合成片,周围色鲜红,表面覆黄白色假膜较厚。
证候分析:病证属实,火性急,故起病急;心脾积热上熏口舌,局部热毒结聚,气血壅滞,故见口腔粘膜溃烂、灼热疼痛,妨碍饮食,口疮多而色红,假膜黄厚。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积热证。
治法:清心泻脾,解毒消肿。
方药:凉膈散。
方解:方中大黄、芒硝泻热通便;连翘、黄芩、栀子、甘草清心脾而解热毒;薄荷载药上行,直达病所。
若疮生舌前部,小便短赤,心烦,乃心火炽盛,可用加味导赤散(方解见“口糜”)。
2、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反复性口腔粘膜溃烂、灼热疼痛,妨碍饮食,此起彼伏,病程延长。
倦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失眠多梦。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局部检查:口疮数目较少,分散,大小不等,边缘清楚微隆起,红晕明显但较细,表面有灰黄色假膜较薄。
证候分析:阴虚虚火上灼口舌,故见口腔粘膜溃烂、灼热疼痛,痛则妨碍饮食;病属阴虚不足,故口疮口疮数目较少,分散,疮周红晕细;每遇劳碌易致虚火上炎,故反复发作,或此起彼伏。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补肾,降火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可酌加四物汤以助养血,或加玄参、麦冬以助养阴清热。若虚火甚,酌少加肉桂反佐,以引火归原。
若见心烦不寐,舌质龟裂,心阴不足明显者,可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枸杞子、酸枣仁、柏子仁以滋阴养血,清火安神。
3、阳气亏虚
临床表现:口腔粘膜溃烂,久难愈合,或此起彼伏,病程较长。疼痛轻微,稍妨饮食。
倦怠乏力,面色晃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
舌脉: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弱。
局部检查:口疮数目较少,周围颜色淡红,溃面色淡,覆少许灰白假膜。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寒湿上困口舌,久则成疮溃烂;阳气不足,驱邪不力,故口疮疼痛轻微,口疮数目较少,溃烂面色淡,少许灰白假膜,久难愈合;阳虚体弱,遇劳则甚,故此起彼伏,病程长。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肾阳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温阳补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若见溃疡表面白腐较多,酌加苍术、五倍子健脾燥湿。若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属肾阳不足为主,可用金匮肾气丸。
二、外治
1、含?法:用漱口方或淡盐水含漱,以清洁口腔。
2、噙化法:实火证,用人中白散或锡类散吹布患处,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虚火证,用柳花散或青吹口散吹布患处,以解毒祛腐。每天5-6次。
3、敷药法:用吴茱萸醋调敷双足涌泉穴,以布包裹,次晨取去。每天晚1次。
三、针灸治疗
1、体针:取廉泉、足三里、合谷、曲池、颊车,每天次2穴,交替使用,每天1次。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法,或温和灸法。7-10天为1疗程。
2、耳针:主穴取神门、舌、内分泌、皮质下、口;配穴取肺、胃、脾。每欠3-4穴,交替使用。手法宜强,留针1-2h。
3、穴位注射:取牵正、曲池、颊车、手三里,每次2穴,交替使用,每穴注入当归注射液0.5ml,每天1次。
【预防与调护】
一、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很好的预防方法,最好检索文献,用传统中医的预防和调护方法。一些很一般的方法,如加强锻炼、戒除烟酒等少写或不写。
【预后与转归】
本病预后好。实证易治,虚证常病程长或反复发作,愈后亦应继续调治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