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军主任医师
-
医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
神经外科
- 颅脑火器伤的处置
- 垂体泌乳素瘤的手术治疗
- 外伤性脑脓肿
- 中颅窝脑膜瘤和鞍旁脑膜瘤
-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 医者仁心经典语录
- SARS十年,记住那些冲在一线...
- 脑外伤后急性脑血管损伤的诊断治...
-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手术诊疗
-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管理-江苏省手...
- “仿驾照”管理模式 三次黄牌医...
- 烟雾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
- 烟雾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 ...
- 2012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
- 脊髓栓系
- 后颅凹脑膜瘤
- 数字化手术室简介
- 医疗核心制度
- 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危...
- 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处理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
- 分享沉痛悼念王忠诚院士
- 我院邀请北京大学王岳教授来院讲...
- 脑性耗盐综合征
- 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 出血型烟雾病(Moyamoya...
- 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
- 颅内动脉瘤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
- 枕颈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
- 父爱无边如天地,请珍爱、怀念、...
- 《心术》经典语句经典语录
- 合理用药(rational a...
- 小脑前下动脉瘤(AICA)
- 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
- 一个医生的感慨:
- 从医一生一辈子幸福
- 松果体区肿瘤
- 垂体泌乳素瘤的手术治疗
- 垂体腺瘤复发的治疗策略
- 蝶窦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颅脑外伤后并发延迟的综合征(p...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系列临床...
- 复杂脑动脉瘤治疗多技术集成与融...
- 江苏省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技术管理...
- 江苏省鞍区肿瘤切除技术管理规范...
- 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创新...
- 中颅窝脑膜瘤和鞍旁脑膜瘤
- 特鲁多医生的铭言
- 颈椎病及颈椎病性眩晕的防治
- 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
- 手术选择有三原则
- 动脉瘤破裂致脑内血肿的特点
-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 江苏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椎管内...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颅颈交界区畸形
- 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
- 脑干血肿清除术 Evacuat...
- 脑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 颅内动脉手术治疗简史
- 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 前交通动脉瘤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
-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 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
-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临床路径
-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临床路径表单
- 垂体瘤诊疗要点分享
- 30个有趣的人生定律
- 男人的修养
-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
- 夏科氏关节(Charcot关节...
- 下丘脑性肥胖综述转
-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转
- 转放射性脑损伤
- 分享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
- 外伤性脑积水
- 中枢神经细胞瘤
- 转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
- 立体定向吸引法(脑出血 颅内血...
- 闭合伤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手术
-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 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10例临床...
- 颅脑外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研究
- 分享蛛网膜囊肿应该在何时手术?
- 分享脑动静脉畸形
- 分享动脉瘤手术体会
- 神经外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方法初...
- 分享蛛网膜囊肿的症状表现与手术...
- 转载]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表现 (...
- [转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 囊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二级)手...
- 微创硬通道置入技术治疗脑出血(...
- 微创硬通道置入技术治疗脑出血(...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
-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 脑室内脑膜瘤手术
- 小脑幕脑膜瘤手术
- 早年衰老综合症
- 脑出血微创学习交流
- 脑外伤后遗症的康复问题
-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 癫痫大发作时的紧急救助
- 鞍结节脑膜瘤完整切除
- 脊髓肿瘤完全切除手术分享
- 侧裂肿瘤手术时血管的保护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体会
- 后颅窝术后的一些处理体会
- 神经外科手术:知己知彼,百战不...
- 关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处理
- 小脑肿瘤的手术
- 特大型脑膜瘤的治疗
- 原发性脑干出血
- 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术区迟发...
- 痛的外科治疗
- 外伤大骨瓣手术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分...
- 颅脑重要标志分享
- 神经胶质瘤转
- 脑内囊肿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 胶质瘤治疗策略分享
- 读书笔记??脑的静脉分享
- 中央神经细胞瘤
-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有感
-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 颅脑损伤和颅内压管理分享
- 分级不良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伴...
- 脑膜瘤的外科手术入路及临床效果...
- 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 [转帖]《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渗...
- 转首选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
- 转:心肺复苏
- 全脑血管造影术
- (转)创伤性双侧跨横窦硬脑膜外...
- 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 垂体瘤可致不孕
- 男子汉的内分泌异常与垂体瘤
-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 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临床...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治...
- 转: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
- 经鼻垂体瘤手术入路方法
-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
- 烟雾症最长能活多久?
- 手术治疗后颅凹硬膜外血肿45例...
-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厚度、中线...
- 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
- 现代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模式的...
- 棘突椎板切开复位在成人椎管内肿...
- 塑型钛板颅骨修补
- 转:警惕颅内的定时炸弹??脑动...
- 警惕颅内的定时炸弹—脑动脉瘤
- 转列举病例垂体瘤术后5年复发。
- 转患者,请尊重你的医生
- 转孩子不长个儿当心是脑瘤!
- 转儿童近视可预防!
- 不可忽视的性早熟
- 《曹操的头痛》
- 医药周评:医生成了廉价劳动力?
-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 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思维的探讨
- 颅内压增高脑损伤
- 重症脑外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 脑室及腰大池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
- 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临床分析
- 哪些因素导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
- 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诊治
- 去骨瓣减压术能缓解创伤后脑动脉...
- 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诊断与...
-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血钠紊乱及治...
- 曹操头痛的原因分析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介入栓塞治...
- 小儿疑似胶质瘤怎么办?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蛛网膜下...
- 早期超选择动脉灌注及血管成形术...
- 颅内动脉瘤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
- 微创硬通道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
-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原发...
- 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
-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 ...
-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微创手术治...
- 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
- CT 引导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
- 超早期动脉溶栓及血管成型术治疗...
-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
- 急诊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
- Chiari I型畸形合并脊髓...
- 蝶窦囊肿诊治47例分析
- 作者:陈军|发布时间:2012-02-16|浏览量:670次
摘要 目的:提高对蝶窦囊肿的认识,以利于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蝶窦囊肿47例,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蝶窦囊肿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约占64%;其次为眼部症状,再次为鼻部症状。蝶窦囊肿最易累及视神经,影响患者视力,早期手术有利于视力的恢复。显微镜下蝶窦囊肿摘除术有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手术时间短,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CT、MRI和显微镜的应用,提高了对蝶窦囊肿的诊断水平。显微镜下蝶窦囊肿摘除术是治疗蝶窦囊肿的优选术式,蝶窦囊肿致视力下降者,应尽早施行视神经减压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军
蝶窦囊肿发病率较低,国外文献报道蝶窦囊肿占鼻窦囊肿的1%,占蝶窦病变的15%~29%。由于蝶窦位于颅底,部位较隐蔽,解剖关系复杂,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蝶窦内,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上蝶窦囊肿最易被忽视和漏诊。本文分析了47例蝶窦囊肿,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收集了蝶窦囊肿47例,男22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1.14。年龄18~67岁,平均44.7岁。左侧囊肿28例,右侧囊肿19例。所有病例诊断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鼻内窥镜检查及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27例行镜下蝶窦囊肿摘除术,3例经鼻内径路蝶窦囊肿摘除术,15例行鼻侧切开蝶窦囊肿摘除术,2例放弃手术。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
2 结果
蝶窦囊肿临床表现见表1,其中9例以头痛为其唯一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因头痛首诊于神经科或以视力下降首诊于眼科,仅15%的病例出现鼻部症状。
所有病例均行鼻腔常规检查。47例蝶窦囊肿中,5例发现中鼻道后端、嗅沟或鼻咽部有脓涕,未见明显新生物。32例术前行鼻内窥镜检查,发现蝶窦前壁膨隆7例,蝶筛隐窝充血水肿13例,嗅沟或鼻咽部积脓8例。术中均证实为脓囊肿或粘液囊肿,并经病理证实。
蝶窦囊肿往往表现为在蝶窦内均匀低密度软组织,无增强,膨胀性改变者可伴有骨质吸收变薄,可侵及筛窦、眶内,表现为眼球突出,甚至可累及斜坡和鞍底。
表1 蝶窦囊肿术前、术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头痛 | 视力改变 | 脑神经麻痹 | 眼球突出 | 鼻出血 | 鼻阻塞 | 鼻涕 | ||
术前 | 例数 |
30 |
27 |
12 |
14 |
3 |
4 |
2 | |
发病率/% | 64 | 57 | 26 | 30 | 6 | 9 | 4 | ||
术后 | 例数 |
0 |
8 |
3 |
0 |
0 |
0 |
0 | |
缓解率/% | 100 | 70 | 75 | 100 | 100 | 100 | 100 |
47例蝶窦囊肿中,27例行显微镜下囊肿摘除术,出血30~100 ml不等,随访发现有4例囊肿复发。3例经鼻内径路囊肿摘除术,15例行鼻外径路囊肿摘除术,术中出血约200~500 ml,术后各有1例囊肿复发。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时发现蝶窦造口封闭,经扩大造口后不再复发。所有手术病例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见表1,其中9例失明患者有7例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其病程在1个月以内。2例术后视力无提高,其病程在1个月以上。没有出现脑脊液漏、视力下降、大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头痛为蝶窦囊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文47例中,64%出现头痛,9例以头痛为其唯一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因头痛首诊于神经科,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蝶窦囊肿转我科治疗,因此对头痛患者要警惕蝶窦囊肿可能。Bauer等曾报道1例蝶窦囊肿因头痛而误诊为三叉神经痛,长期治疗无效后行MRI检查,发现蝶窦囊肿,手术后症状消失。因此,临床上头痛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有必要行鼻窦CT检查。Lawson等和Gilain等发现孤立性蝶窦病变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分别为89%和66%,其中良恶性肿瘤的头痛分别为90%和71%。他们也认为头痛位于双侧颞部、前额、球后,头痛部位无特异性。
由于在蝶窦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视神经,蝶窦同眶尖关系密切,蝶窦囊肿常可累及,出现相应的眼部症状,同时蝶窦囊肿易向筛窦、眶内发展,因此易出现眼部症状。视神经受累导致视力改变,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而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受累,可致眼球运动障碍,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等。本文57%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26%的患者有复视,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因此蝶窦囊肿患者视神经较其它脑神经易受累,其中有不少患者以视力下降首诊于眼科,治疗无效后经CT检查发现蝶窦囊肿。国外文献也报道蝶窦病变视神经最易受累,约为24%~50%,可能由于视神经同蝶窦关系密切,视神经常可突入窦腔,骨管薄甚至裂开、缺如。视力下降可能由于视神经炎症或受压迫水肿所致。27例视力下降患者经手术后19例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其中9例失明患者有7例术后视力好转,其病程在1个月以内。2例失明患者术后视力无提高,其病程在1个月以上,可能由于视神经长期受压产生不可逆性变所致。在临床上一旦蝶窦病变导致失明,应立即行视神经减压术,以避免因视神经长期受压产生不可逆性变。另一易受累的脑神经为外展神经,外展神经麻痹所致复视已成为蝶窦囊肿的早期症状。
蝶窦囊肿较少累及鼻腔,因此鼻部症状较少。Lawson等认为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鼻出血为4%。
蝶窦囊肿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体检又不易发现。临床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以判断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和范围。特别是近年来CT及MRI的应用,能更直观地观察蝶窦解剖结构、蝶窦病变及周围骨质破坏,及病变向颅内、眶内侵犯情况。
同常规检查相比,显微镜由于视野好,能更清晰地观察蝶筛隐窝、嗅沟、蝶窦前壁及其开口,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提示病变。同传统蝶窦手术相比,显微镜下蝶窦囊肿摘除术有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文还提示术中蝶窦造口开放应足够大,以免术后复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