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硬皮病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09-09-06|浏览量:671次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内脏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分类:
一、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
(一)硬斑病(morphea)
(二)多发性硬斑病(generalized morphea)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三)线状硬皮病(Linearscleroderm)
a、剑伤性硬皮病(Sclerodermie en Coup de Sabre)
b、伴颜面偏侧萎缩性硬皮病(Scleroderma with facil hemiatrophy)
二、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 也称进行性系统硬化症Progressive Systmicsclerosis P.S.S).。
(一)肢端硬皮病(Acroscleroderma)
(二)弥漫性硬皮病(Diffuse Scleroderma)
病因:
本病原因不明有下列发病学说:
(一)自身免疫病:常合并红斑狼疮,皮肌炎,在血清中不存在有多种的自身抗体,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有T细胞功能破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等,故认为可能为一自身免疫病。
(二)胶原代谢异常:硬皮病患者有纤维母细胞缺陷,合成大量幼稚的细胶原纤维,在活动性硬皮病时,新合成胶原中交叉连接是易变的,且交叉连接增加,致使胶原不易溶解。
(三)血管病变:硬皮病患者的血管变化发生于胶原硬化之前。用毛细血管镜、体积描记法和血管造造影术,发现硬皮病血管病变符合特殊型的周围性血管闭塞病。从血管收缩素、5-羟色胺和冷对周围血管的影响以及某些早期损害的组织学变化,认为硬皮病是一种原发性的血管病。
临床表现:
(一)局限性硬皮病:以皮肤损害为主,无全身症状,好发女性,年龄20-50岁,最初出现皮肤浮肿、硬化、萎缩、呈斑状或线状分布,无Raynaud氏征。
硬斑病:好发于躯干的一种圆形、椭圆形、母指大至手掌大斑块。初始淡红色,而中央部带有光泽硬化。边缘部特有有炎症性红晕称为lilae轮。有进行性的色素沉着或脱失,局部皮肤凹陷。经过良好。数年后可自行消退。
多发性硬斑病:发生于四肢、面部或躯干硬斑病合并有带状硬皮病、关节痛、RA反应、抗ENA抗体阳性,在头发部常留有局限性永久性脱发。
线状硬皮病:多发于四肢伸侧,前额等部位线状皮肤硬化、萎缩、凹陷、伴有色素脱失。
剑伤性硬皮病:多发于前额近正中部向头皮延伸呈刀砍形。呈象牙色硬化,局部明显凹陷。
伴颜面偏侧萎缩性硬皮病:面颊部、四肢、偏侧性萎缩,无自觉症状。如果有发生在颜面部偏侧性萎缩,伴有同侧的舌萎缩,称之为Parry-Romberg , s综合症。
(二)系统性硬皮病
肢端硬化病:主要发生于青年或成年妇女四肢、面部、开始出现Raynaud征,继而指趾皮肤硬化、萎缩尖鼻,轻者可自行恢复。
系统性硬皮病:
前驱症状:开始多有Raynaud现象、关节痛、不规则发烧、咳嗽。
皮肤症状:开始为浮肿期,面部四肢浮肿性硬化,压之无凹陷。继而硬化期,皮肤坚实发亮,灰黄色似腊样,面部表情淡漠呈假面具颜貌,鼻尖变尖,开口受限,舌系带变短,手指尖细,指端常有糜烂、溃疡。关节活动受限,胸部皮肤受累可影响呼吸运动。出汗少,皮脂分泌缺乏。最后发展萎缩期、皮肤萎缩。出现色素沉着或脱失,并有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在四肢皮下,肌肉内可以出现钙沉着。
全炎症状:
1.食道:粘膜下固有层纤维化、硬化、食道下2/3蠕动低下、吞咽困难。
2.肺: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弱、肺功能低下,出现肺纤维症症状。
3.肌肉:压痛、硬化、萎缩等肌炎症状,最后导致肌力下降。
其他:可以有心肌炎、心包炎、关节风湿样强直、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指趾骨末端破坏.股骨头坏死等。
实验室检查:
1.血沉加快、嗜酸细胞增多、纤维蛋白元含量明显增加。
2.免疫学检查:IgG增高,RA反应阳性。
抗核杭体:抗ENA(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Scl-70抗体在进行性皮肤硬化或肺纤维症阳性,但局限性硬皮病阴性。抗DNA抗体阴性,血清补体效价一般正常。
3.病理:在急性期表皮大致正常,附属器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真皮胶原束肿胀,增厚、变性,晚期病损,皮肤附属器萎缩,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可见广泛的钙沉着。
均质化胶原区希夫氏过碘酸(PAS)阳性和沉粉酶增加。
诊断
1.皮肤症状
初期:手背、上眼睑原因不明的浮肿,皮肤对称性弥漫性硬化。
晚期:皮肤硬化、手指屈曲性挛缩。
2.四肢症状
Raynaud 症状
指趾端尖端溃疡或瘢痕化
3.关节症状
多发性关节痛或关节炎
4.胸部症状:
肺纤维化
5.消化道症状
食道下部扩张,收缩功能下降
(二)病理所见
1.由前臂伸侧皮肤活检,本症特点胶原纤维肿胀或纤维化。
2.血管壁也有上述类似变化。
治疗:
局限性硬皮病:
1.去炎松每毫克稀释5毫升局封闭,对硬斑病效果较好;或用透明质酸酶150单位每日一次,局部注射。
2.二疏基丙醇(BAL);对于局限性硬皮病有一定治疗效果,用法为0.1-0.2每日或隔日肌注一次,15次为一疗程。
3.苯妥英钠,是一种抗惊厥药,它有明显刺激纤维母细胞和特性,近来在少数病人中应用,取得一定疗效,一般100毫克一日二次。
4.维生素E,高剂量900-1200毫克/日,口服,可作为辅助治疗。
5.物理疗法:可用音频,腊疗等治疗。
6.中医治疗:法宜健脾益气,温经通络,活血软坚,方用:生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10克,鸡血藤30克,鬼箭羽30克,当归10克,白芥子15克伸筋草30克,贝母10克,金丝瓜15克,刘寄奴10克,加减,体壮者加三梭,莪术,肾阳不足,手足不温者加肉桂、附子、血虚者加鹿角胶.草河车。
系统性硬皮病
1.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静脉滴注,可以在其中加入丹参注射液。对手指痉挛疼痛者有效。
2.血管扩张药:如妥拉苏林25毫克每日三次,血管舒缓素(保妥丁)10单位/日,肌注:肼苯哒嗪25毫克每日三次,烟酸50毫每日三次。腹蛇抗栓酶0.01~0.012u/kg 静滴。
3.D-青霉胺:此药通过松弛分子间的结合而促使胶原纤维破坏,有人主张与维生素B6并用,B620毫克每日三次,D-青霉胺100-300毫克每日三次。可获疗效。
4.皮质激素:一般认为对浮肿期患者有效,需长期使用中等剂量。如强的松40毫克/日。
5.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50毫克每日三次可使皮肤、关节症状改善,多与皮质激素并用。秋水仙碱(colchicine),100mg/周,可以促使皮肤症状改善。
6.其他:康力龙(Stanozolol)4毫克每日2次,肝素5000单位加入5-10%葡萄糖100毫升内滴注,有助于Raynaud现象的改善。前列腺素E1早期使用有效,特别是治疗肢端溃疡。
7.中医治疗:法宜健脾益胃,温阳化水,活血软坚,方用:肉桂10克、白芥子15-30克,制附子5-10克、麻黄5克,鹿胶角10克,黄芪15-30克,黄精15克,茯苓10克,车前子15克,鸡血藤30克,当归10克,僵蚕10-15克,白术10克,可兑黄酒10毫升服用,指(趾)端破溃,气血运动不畅,加红花、桂枝、片姜黄、重用黄芪。气虚者加用人参或党参。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