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结节性痒疹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3-01-01|浏览量:1055次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结节性苔藓,是一种好发于四肢伸侧的疣状结节性损害,伴有剧痒,常见于成年妇女。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尚未明确。近1/2的患者与臭虫、疥螨、蚂蝗等叮咬有关,患者多为过敏体质。可能为虫咬皮炎一种特殊表现。部分患者有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这可能与本病有一定关系。也有作者认为本病是不典型的结节性限局性神经性皮炎。
二、临床表现
皮损初起为淡红色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逐渐变为半球形结节,数目不等,数个至数十个。豌豆至蚕豆大小,顶端明显角化,表面粗糙呈疣状外观,红色或灰褐色。散在分布,触之有坚实感。结节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增厚或苔藓改变。结节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侧为多,其它部位亦可发生。自觉阵发性剧痒,以夜间和精神紧张时加重。因搔抓继发表皮剥脱、出血或血痂。慢性病程,部分可长期不愈。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形态、好发部位、虫咬病史等,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疣状扁平苔藓、丘疹性荨麻疹和寻常疣等疾病相鉴别。
四、治疗
1、预防昆虫叮咬,寻找可疑病因并尽量去除或避免。
2、全身疗法常用抗组胺药与镇静安眠药物,但多无满意疗效。国外报道用沙利度胺0.1g,口服,每日两次,有良好疗效,因其致畸作用而禁用于育龄女性。近年来试用维A酸类和免疫抑制剂如乙双吗啉,效果有待评价。
3、局部疗法较为常用。如外用曲安奈德尿素霜、派瑞松霜、肤疾宁贴膏、皮炎灵硬膏、5~10%硫磺煤焦油软膏、25%蛇床子酊等。此外,可用高锰酸钾腐蚀疗法:将2×2cm2胶布中心剪一与结节大小相当的洞,敷贴其上借以保护正常皮肤,再撒布高锰酸钾粉末,然后胶布封固,不久局部有灼痛感,无需处理,2~4d后待胶布出现微潮润时,将其揭去,见局部出现溃疡,7~10d脱痂愈合。也有人用浓硝酸、石炭酸火50%三氯醋酸溶液腐蚀治疗。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也可获得良效。
一项大样本研究对辣椒素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每天外用辣椒素(0.025~0.3%)4~6次,治疗2周至10个月,所有患者的瘙痒在12d内全部消失,并且辣椒素能有效地促进皮肤损害的逐渐消失。辣椒素外用的副作用主要是烧灼感、红斑以及神经肽作用于肥大细胞和血管引起的瘙痒加剧。外用辣椒素治疗无系统性副作用的报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4、中药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则。方剂:穿山甲、皂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各9g,三棱、莪术各6g。加水煎服,每日1剂。
5、物理治疗电灼、液氮冷冻、UVB、光化疗法和激光等治疗方法都可选用。放射性同位素32磷、90锶、浅层X线,均有一定疗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