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分析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0-04-20|浏览量:596次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王宝崇 白继萍 0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乳房外 Paget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6例乳房外 Paget病患者临床特点、 病理资料以及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 6例均行局部扩大的病灶切除术 ,其中切除后直接缝合 4例,游离植皮 2例。随访6? 12月,复发 1例,再次手术。结论 局部扩大的病灶切除术是治愈的关键。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关键词:乳房外 Paget病;临床分析。
乳房外 Paget病 ( EMPD)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 ,据推测 ,它可能是起源于大汗腺导管开口部细胞 ,或是自表皮内向大汗腺分化的多能潜质细胞,近年来,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支持EMPD的大汗腺起源。我科自 2004年至 2009年共医治EMPD患者 6例,现结合其临床、 病理、 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1 病例资料 6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仅1例;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 60.5岁;确诊前病程 4月至 6年,平均 38月。
112 临床表现 发病部位:女性 1例中在大阴唇; 5例男性累及阴囊、 阴茎或阴阜 , 4例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损大小由 1.5cm ×2cm至 3.2cm × 5cm,皮损一般表现为境界较清的红斑 ,表面有糜烂、 渗液、 结痂 ,有 2例患者表面有疣状或乳头状增生。
113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及心肺均正常 ,相关检查未发现其它肿瘤 ,免疫组化癌胚抗原阳性 1例。
114 组织病理 表皮内可见大量 Paget细胞 ( P细胞 ) ,呈巢状、 条索状或单个分布 ,这些细胞胞浆呈细颗粒状或透明 ,核较大 ,空泡状且不规则 ,位于细胞中心 ,核仁明显 ,真皮内、 汗管也可见同样的 P细胞 ,真皮浅层有多少不等的非特异性炎症细胞呈带状或弥漫性浸润。4例肿大淋巴结病理示炎性反应 3例 ,癌浸润 1例。
115 手术方法 患者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沿病灶外 2cm处环形切除皮损 ,切除深度达浅筋膜以下 ,下腹部达深筋膜 ,阴囊达肉膜 ,阴茎至 Buck筋膜。病灶切除后的皮肤缺损 ,将周围皮肤作皮下游离后直接对位缝合4例 ,游离植皮2例肿大淋巴结同时切除。
2 结果 经常规术后处理后5例一期愈合 , 1~2w拆线 ,有1例切口出现糜烂、 渗液 ,换药 3w左右愈合。随访 6?12月后复发 1例 (占 16.6% ),复发者再次接受手术 ,再随访1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EMPD大多好发于男性 ,女性少见。常发生于 50岁以上 ,病程缓慢 ,病期半年至十多年 ,其损害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部位 ,如阴囊、 阴茎、 阴唇 ,大多为单发[ 1 ]。本组病例也证实了本病的上述特点。本组病例平均年龄60.5岁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2~3 ]。值得注意的是 ,本病临床表现酷似湿疹 ,常易误诊 ,这也是本组病例确诊前病程平均达38月的原因 ,因此对 50岁以上 ,发生在外生殖器或肛周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 ,特别是边缘明显者 ,应提高警惕 ,尽早做病理活检 ,一经确诊 ,必须尽快予以切除。关于手术方法目前均不主张进行所谓的根治术 ,如外阴切除术、阴囊切除术、 阴茎切除术等 ,但 Paget细胞可跳跃式出现在肉眼所见的皮损之外 ,因此我们采用沿病灶外 2cm处环形切除 ,深度达浅筋膜以下 ,阴囊达肉膜 ,阴茎达 Buck筋膜 ,这种局部扩大的病灶切除术 ,既避免了根治术带来的局部畸残 ,同时明显降低了复发。病灶切除后 ,留下的皮肤缺损 ,尽量利用周围及阴囊皮肤覆盖创面 ,其好处是其本身较好的延张性 ,另外这样做可使局部温度较低 ,利于睾丸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癌变。倘缺损过大 ,可用大腿内侧中厚皮片游离植皮。术中应注意: ① 彻底止血 ,由于外阴部供血丰富 ,组织疏松 ,如止血不彻底 ,极易形成血肿 ,甚至感染。② 术后应将阴囊托起 ,减轻对切口的牵拉作用 ,增加一期愈合率。③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 1 ]孔令城 1皮肤肿瘤 [A ]1杨国亮 1皮肤病学 [M ]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9931
[ 2 ]王持,李长岭 1阴囊 Pagets病的诊断和治疗 [ J ]1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0, 21: 175 - 1771
[ 3]宋飞,李红梅,曹栋成,等 1阴囊 paget’ s病诊断与治疗 [ J ]1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 17: 346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