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0-02-06|浏览量:914次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为口黏膜疼痛性、复发性溃疡。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尚未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胃肠障碍、变态反应、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多基因遗传、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近来提出颊黏膜的自身免疫学说和一过性的L型细菌感染学说。祖国医学认为“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20~30岁青年女性。好发于颊部、唇部、舌部,也可发生于腭部和咽部。皮损初为粟粒大小红斑和小丘疱疹,很快形成溃疡。溃疡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基底部有灰白色坏死组织,周围有红晕,上覆淡黄色伪膜,自觉疼痛。一般7~10d痊愈,但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疲劳、乏力、低热、食欲减退。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特点容易诊断,但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口腔单纯疹,为小而浅的疱疹性或溃疡性病变,密集成群。②白塞病的不完全型与本病鉴别困难。
【治疗】
1.局部治疗 目的在于止痛、消炎、促进愈合等。
(1)止痛剂:①表面麻醉剂如0.5%盐酸达克罗宁或1~2%苯唑卡因糊剂饭前局部涂布,很快可产生麻醉作用,且持续1h以上。对于口腔内散在性损害,可临时取适量上述表面麻醉剂掺入含漱剂中应用。②有人用黄蜀葵提取物-金丝桃甙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且不发生麻木感和苦辣异味。③撒敷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也有止痛作用。④用硝酸银棒或95%石炭酸涂搽溃疡,并以酒精中和,以破坏神经末梢,可缓解疼痛,但也发现使溃疡扩大,愈合时间延长者。
(2)含漱剂:①0.02%呋喃西林或复方硼酸溶液含漱。②5%四环素混悬液含漱2min后咽下,4次/d,较为有效。③Addy用0.2%葡萄糖洗必泰溶液含漱、1%凝胶涂布或5mg/片的含片含化,取得很好效果,认为能对L型链球菌产生抑制作用。④将泼尼松或曲安奈德加入溶解缓慢的糖锭内含化也有一定作用。⑤中成药仁丹数粒,含化可减轻疼痛,加速愈合。⑥溶菌酶口含片(20mg/片)每2~3h含1片,有抗菌、消炎、止痛、加强组织恢复功能。
(3)散剂:①常用锡类散、喉症散、养阴生肌散等撒敷患处,每日数次。②复方类固醇散(盐酸洗必泰0.25g、次碳酸铋1.0g、地塞米松0.75mg或倍他米松0.5mg,研成粉末)或加入复方西瓜霜喷雾剂中应用。③四环素糊或粉剂在溃疡初期使用效果亦好,可以缩短疗程。④章士珍用枯黛散(枯矾8g、黄连8g、青黛8g、地塞米松100mg、达克罗宁0.5g、冰片0.5g)治疗100例,其中96例用药1~3次痊愈,36例复发周期从每1~2月1次,延长到2~3月复发1次。⑤亦有用维生素E加香草香精0.5ml、乳糖100mg制成散剂外用。⑥勒视平用青黛粉(青黛、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过80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将青黛粉撒在溃疡上,闭口10min,3次/d。治疗350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d,最长5d。
(4)药膜:多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山梨醇为基质加入药物。①华西医科大学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樟柳碱制成口腔药膜,治疗419例,总有效率96.6%。②赵宏林用复方左旋咪唑药膜贴于溃疡面,1~2次/d,一般2d可愈,慢性复发性5~7d明显好转(制法:左旋咪唑0.5g、地塞米松0.075g、地卡因0.25g、羧甲基纤维素5.5g、糖精钠 0.05g、蒸馏水150ml。先用蒸馏水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浸泡,并加热溶解,再将其它药物研细加入胶浆中研匀,倾于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板上,在<80℃温度下干燥,剪成1cm2小块备用)。③有人用溶菌酶薄膜或蜂皇浆薄膜贴敷有效。方占平用蜂房散(露蜂房30g,煎碎炒焦,枯矾9g,研成细末),治疗时用香油调敷。④儿茶冰片散(青黛1.5g、冰片1.5g、细辛1.5g、儿茶3g)研细末备用,均取得疗效。
(5)软膏:肤轻松软膏涂于溃疡,3~4次/d,能促进溃疡愈合,有人认为氯倍他索(Temovate)软膏更有效。Colon报告,外用脱甲氯四环素糖浆(Syrup demeclocycline)获得成功。0.1%曲安奈德的甲基纤维素凝胶,0.05%肤轻松的甲基纤维素凝胶,3~4次/d,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
(6)损害基底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常选用泼尼松龙混悬液或醋酸氢考的松混悬液加等量2%普鲁卡因,每次0.5~1ml(12.5~25mg),每周1~2次。
(7)激光:用氦氖激光照射,能使黏膜再生活跃,炎症反应下降,促进溃疡愈合。常用密度为20~150mW/cm2,照射时间0.5~5min,1次不超过5个病损。
2.全身疗法
(1)免疫抑制剂:①糖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仅用于严重病例。通常采用泼尼松5~10mg,3次/d,口服,疗程1~2周,病情控制后减量。同时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②环磷酰胺,25~50mg,1~2次/d,口服。或100~200mg,静脉滴注,隔日1次。③硫唑嘌呤,25~50mg,1~2次/d,口服,需注意白细胞下降及肝损害。④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对复发性口疮有治疗作用。
(2)免疫调节剂:①左旋咪唑50mg,3次/d,每半月连服3d或每周服2d,连用2月,可缩短溃疡期,但对免疫功能正常者作用小。②转移因子上臂内侧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周1~2次,10次为1疗程。高文信用3u(每u含1×108白细胞)治疗82例,89%获良效。③有人用胸腺素治疗50例,有效率在90%以上。④免疫核糖核酸于腋窝近淋巴结部位皮下注射,每周1次,每次2ml,左右侧交替,2月为1疗程。⑤聚肌胞是人工合成的双链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聚合物,能促进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⑥核酪含有核酸水解物和多种氨基酸,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⑦国产灵菌素(神灵杆菌提出物)肌肉注射,每次2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有效率92%。⑧胎盘脂多糖0.5mg肌肉注射,每周6次,30次为1疗程。
(3)纤溶活性促进剂:①双链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消除血栓,现已少用。②降糖灵,50mg,2次/d,并用康力龙2~4mg,ld2次,口服。
(4)性激素:用性激素治疗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的女性患者,常用己烯雌酚1mg ,1次/d,经前连服21d。三合激素(含丙酸睾丸酮25mg、黄体酮12,5mg、苯甲酸雌二醇1.5mg)lml肌肉注射,每周1~2次,或月经前连续用5d。苯丙酸诺龙25mg,肌肉注射,每周1~2次。这类药物有助于蛋白合成,增强抵抗力,促进愈合,但不宜久用。
(5)咪唑酸酯:0.4~0.6g,3次/d,连服3d,对复发病例再服3d。
(6)痢特灵:0.1g,4次/d,合并使用维生素B,片10mg,ld4次,连服1周。亦可并用维生素B2。
(7)反应停:50mg,2次/d,连服10d。也有人从300mg/d开始,10d后改为200mg/d,2月后改为100mg/d。
(8)甲硝唑:成人0.4g,2次/d,12岁以下儿童0.2,2次/d,服3~5d。
(9)苯乙肼(Phenelzine nardil):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抗抑郁作用。Roscnihol用30mg/d治疗1例,疼痛完全缓解,但不能作为常规用药。
(10)硫酸锌220mg/d,口服,对低锌患者(<160vg/d1)有效。有人用1%硫酸锌溶液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用含锌氨微宝冲剂(含锌10mg/袋)口服巩固。
(11)Wray等发现阿弗他溃疡患者中叶酸盐、铁、维生素B12含量低水平者占20%,予以补充可缓解症状。
(12)自血疗法:首次1~3ml,间隔4~6d 1次,且每次以1ml递增,5次为1疗程。
(13)猴菇菌片,每次5片(每片 0.25g),3次/d,连服15d;黄连上清丸,每次6片(每片0.3g),1次/d,连服7d,治疗22例,13例痊愈。也有用田基黄注射液2~4ml/d,10~15d 1疗程,治疗有肝炎病史的复发性口疮患者。
(14)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2、B12、C、U等均可酌情选用。
3.中医中药 中医辨证施治,表现为阳虚火旺者应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脾胃虚弱者健脾化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心脾实火者则清心泻火,用导赤散加减;脾胃积热者则应清泻积热,用凉膈散加减。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