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日晒伤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1-04-27|浏览量:604次
日晒伤亦称日光性皮炎,是皮肤长时间暴晒于日光下,受UVB(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人体皮肤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临床特征是在暴晒的皮肤上发生境界明了的鲜红色斑、水肿,重者有水疱形成,继之以色素沉着和脱屑。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是由日光中的UVB强烈照射引起,约一半的UVB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的,故在雾天也可发生本病。日晒伤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光感物质发生能量的传递作用或是在光能作用下与DNA结合所致,也可能是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致细胞损伤,其反应程度,常与光线的强度、照射时间和范围、环境因素、皮色的深浅和体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对本病的研究主要在于发现致红斑炎症的化学介质,已证实的有前列腺素、组胺、血清素和激肽等。本病春夏季多见。儿童和妇女易发病。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临床表现】
强烈日晒后迅速发生红斑,一般数小时内或次日,个体差异较大。在露出部位的皮肤上发生弥漫性鲜红色斑及肿胀,重者出现水疱、大疱,境界清楚,自觉烧灼感或有刺痛,触之更甚。一般日晒后次日病势达到顶点。弥漫性水肿伴皮肤绷紧样肿胀(特别是腕、踝和面部)常持续数天,继之糠秕样脱屑,严重者并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以及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甚者心悸、谵妄或休克。一般经过7~10d后恢复,于上述急性期后,皮肤逐渐出现色素沉着。
日晒伤有时可激起单纯疱疹、多形性日光疹、光线性荨麻疹、多形红斑、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红斑狼疮、白癜风、毛细血管扩张症或日射病的发生、复发和加剧。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有强列日光曝晒史,露出部位皮肤红肿或出现水疱,或呈黑色素沉着晒斑,有明显季节性,自觉烧灼或刺痛。但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皮损与接触部位相一致,自觉瘙痒。与日晒无关,可发于任何季节。
2.烟酸缺乏症 除日晒部位外,非暴露部位也有红棕色斑,常伴发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治疗】
1.轻度日晒伤
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药物疗法,以消炎、安抚、止痛为原则。一般外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即可。严重者可局部用冰牛奶湿敷,直至急性症状消退。可选用下列外用方法:
(1)0.5~1%消炎痛霜剂(或溶液),外用可抑制紫外线红斑(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疗效较好。
(2)自来水或醋酸铝溶液冷湿敷,每次20min,每天3~4次,亦可酌情增加次数。
(3)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洗剂、乳剂或凝胶剂,可减轻局部炎症和疼痛。
(4)外用润滑剂可减轻和消除干燥。
(5)外用抗晒剂,大多数市售防治晒伤的成药含有局部麻醉剂(苯唑卡因、狄布卡因或利多卡因)、防腐剂、润滑剂和香料,其中有效成份是20%苯唑卡因(Americaine)。加有麻醉剂的喷雾剂、乳剂和洗剂等有清凉作用,软膏有润滑作用,因而能减轻症状。使用时应考虑到致敏的可能性,尤其是对苯唑卡因。
2.严重日晒伤
(1)若患者受到日光灯或日光的过量照射应立即就诊,控制尚未出现的严重皮炎相对较容易和有效的。症状出现前可口服阿斯匹林,1.0~2.0g/d,连服2d。短时间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泼尼松40~60mg/d,疗程3d。
(2)对已经发生的严重日晒伤,其局部处理应包括外用0.5~1%消炎痛霜或溶液或持续性冷湿敷,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润滑剂,必要时用止痛药和预防并发细茵感染。对各种皮损,可根据病损不同情况参照皮炎湿疹治疗。
(3)全身用药 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和少量镇静剂,并给予补液及其它对症处理。可选用以下药物:①抗组胺类:如氯苯那敏、赛庚啶、左西替利嗪、皿治林(咪唑斯叮)等。②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2、维生素PP、维生素C及烟酰胺等均可阻抑或减弱光敏作用,应用剂量宜较大。
3.中医方药 日光性皮炎中医称谓“日晒疮”,其发病“受酷日曝晒,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非血气所生也”。法宜凉血解毒,清热除湿,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外用寒水石洗剂或清凉膏。
4.验方 石白六味饮:方用石菖蒲、薄荷、白僵蚕、荷叶各9g,秦艽、银花各6g。舌苔厚腻者加六一散;舌苔厚黄者加黄芩、苡仁;小便黄少者加八角枫、桑叶、蚕砂。用法:将上药研粉,分为3包,每日用米汤调匀5min后服。每日1剂,7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d。
【预防】
1.室内工作者应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
2.对日光感受性较强者,应避免烈日曝晒。外出应撑伞,戴宽边帽,着长衫长裤。
3.野外作业者,在烈日下工作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避免日光照射最强的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在户外工作。
4.曝晒前15min涂布遮光剂,如5%对氨基苯甲酸(PABA)酒精、5%二氧化钛乳剂或10%萨罗(Salo1)软膏等。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