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斑秃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0-05-18|浏览量:1694次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多见于妇女。不管男女病例,好发部位均在生殖器。女性生殖器的LSA以往称为女阴干枯(Kraurosis),男性生殖器的LSA则称为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生殖器外的发病部位包括躯干、脐周、颈、腋窝、乳房及腕屈面等。生殖器外皮损可单独出现,或与生殖器部的并发。
【病因及发病机理】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病因不详,可能与内分泌、自身免疫、感染或外伤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女阴部皮损为境界清楚的限局性淡白色斑片,剧痒。晚期,大小阴唇、阴蒂萎缩,阴道口狭窄。多见于绝经期后的妇女,有癌变的可能。个别发生在女童者,至青春期常可自然痊愈。
男性生殖器部的皮损累及包皮和龟头,可引起尿道口狭窄,晚期亦有癌变倾向。
躯干部皮损为瓷白色的扁平丘疹,可融合成片,其表面常有粉刺状毛囊角栓。触之略发硬。虽然皮损通常呈限局性,但亦有呈泛发的,有时可见水疱和出血。
LSA可与硬斑病并发。
【病理变化】
组织病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帮助。皮肤病理表现为表皮萎缩,角化过度伴毛囊角栓,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显著淋巴水肿,中度炎症细胞浸润。陈旧的皮损炎症细胞浸润较轻,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外阴部的病损与皮肤相同,但无毛囊角栓。
【治疗】
相当一部分LSA可自然消退,尤其是儿童和青年女性患者。治疗目的是控制发展,缓解症状。通常以外用药治疗为主。
1.外用药 2%丙酸睾酮软膏。配制方法是,先把药物溶于芝麻油中(100mg/ml),然后按要求调入白凡士林内。开始时,每日外涂2次,大约需6~8个月才显效,其后改为1次/d,以至每周1~2次,长期涂用。本药主要用于男性和绝经期妇女患者。副作用包括阴蒂肥大、性欲亢进、多毛和痤疮。
0.3~1.0%黄体酮软膏,每日外涂2次。奏效更慢。适用于儿童和生育期妇女。糖皮质激素霜外涂,可减轻症状。有时可与丙酸睾酮制剂并用,尤其是对有明显上皮增生的皮损,尽可能选用能控制症状的最低效糖皮质激素,以避免加重皮肤萎缩。
2.内用药 已烯雌酚、氯喹和维生素A,可能有一定疗效。大量维生素E可作为辅助药物。
3.局部注射疗法 曲安奈德混悬液或其它糖皮质激素制剂皮损内注射,每1~2周1次。纯酒精局部注射可破坏神经,达到控制顽固性瘙痒的目的。疗效维持时间长短不一。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