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与脓包...
- 小儿史-约综合征简介及多形性红...
- 着色性干皮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新生儿脓疱疮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脂溢性角化病
- 口角炎
- 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
- 掌跖角化病的诊疗
- 混合结缔组织病的诊疗
- 着色性干皮病
- 汗管瘤
- 脂溢性角化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黏膜白斑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月经疹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掌跖角化病
- 天疱疮
-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 单纯疱疹
-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疗
- 多形性红斑如何诊治?
- 口周皮炎
- 寻常型鱼鳞病
- Bowen病(表皮内鳞癌)
- 斑状萎缩
- 化脓(生脓)性肉芽肿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黑变病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 白发
- 男性型脱发
- 结节性痒疹
- 化脓性汗腺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20几岁头发慢慢的变白是怎么回...
- 副银屑病
- 甲病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 离心性红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基底细胞癌
- 日晒伤
- 混合结缔组织病
- 杨柳絮漫天飞扬易造成过敏反应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病态皮肤的保养
- 什么是PASI评分,它有什么意...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单纯疱疹
- 掌红斑
- 甲真菌病
- 白癜风
- 副肿瘤性天疱疮
- 什么是敏感皮肤?如何应对?
- 什么是“问题皮肤”?为什么“问...
- 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 甲病
- 白发
- 汗疱疹
- 跖疣
- 寻常疣
-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Bowen病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汗孔角化症
- 掌红斑
- 丘疹性荨麻疹
- 乳房外 Paget病 6例临床...
- 摩擦性苔藓样疹
- 斑状萎缩
- 光动力原理
- 为什么光动力治疗简称为PDT?
- 传染性软疣
- 多汗症
- 痒疹
- 化脓性肉芽肿
- 斑秃
- 男性型脱发
- 蚊叮咬
- 斯蒂尔病
-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 剥脱性唇炎
- 口角炎
- 淋巴管瘤
- 蕈样肉芽肿
- 项部疤痕性毛囊炎
- 化脓性汗腺炎
-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脂溢性角化病
- 指(趾)端粘液囊肿
- Paget病
-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 月经疹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Kaposi水痘样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疤痕疙瘩
- 急性女阴溃疡
- 黏膜白斑病
- 龟头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 新生儿脓疱疮
-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 脂溢性皮炎
- 着色性干皮病
- 环状红斑
- 红斑性肢痛
- 皮肌炎
- 传染性软疣
- 玫瑰糠疹
- 斑秃
- 硬皮病
- 过敏性紫癜
- 酒渣鼻的治疗
- 硬皮病
- 瘙痒症
- 多形性红斑
-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
- 常见防晒食物
- 结节性痒疹
- 防晒知识入门
- 防晒指数
- 带状疱疹
- 口周皮炎
- 扁平苔藓
- 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
- 白塞氏病
-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的诊断要点及...
-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小儿复发性单纯疱疹该怎么用药?
- 单纯疱疹怎么治疗?
- 荨麻疹如何根治?
- 毛周角化症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
- 什么是皮肤淀粉样变?有哪些症状...
- 黏膜白斑
- 急性女阴溃疡
- 龟头炎
- 剥脱性唇炎
- 结节性血管炎
- 结节性红斑
- 单纯疱疹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疥疮
- 神经性皮炎
- 手、足、口病
- 男性型脱发
- 汗管瘤
- 肥大细胞增多症
- 月经疹
- 萎缩纹
- 梅毒治疗
- 梅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梅毒实验室检查
- 梅毒临床表现
- 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寻常型鱼鳞病
- 严寒防冻疮
- 带状疱疹为何剧痛难忍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 尖锐湿疣
- 银屑病
- 疤痕疙瘩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天疱疮
- 红斑狼疮
- 手足癣
- 痤疮
- 火棉胶样婴儿1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 脓疱疮
- 掌跖脓疱病
- 异位性皮炎
- 接触性皮炎
- 荨麻疹的治疗
- 荨麻疹临床表现及诊断
- 荨麻疹(Urticaria)-...
- 冻疮
- 毛周角化症
- 面部基底细胞癌(溃疡型)一例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
- 维胺脂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阿维A治疗脓疱性银屑病27例临...
- 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白癜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 瘤型麻风病一例报告
- 斑秃
- 作者:王宝崇|发布时间:2010-08-15|浏览量:411次
本病是一种较常见的非疤痕性脱发。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有关因素包括神经损伤、精神异常、感染病灶、内分泌失调和遗传素质等。30%病例有家族史。组织学检查发现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T淋巴细胞机能异常,而且本病有时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很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
【临床表现】
仅有一至数片境界清楚的脱发斑,称为斑秃。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所有的毛发(包括体毛)都脱净,称为普脱。病区皮肤除无毛发外,不存在其它异常。在边缘部有时可见到“感叹号”样毛发。
患者(尤其是全秃和普秃)有时可出现甲异常(甲板混浊、起嵴和小凹陷)和眼白内障。可与本病伴发的其它异常包括特异反应性、Down综合征、甲状腺病和白癜风等。
【治疗】
大多数普通斑秃有自然痊愈倾向,数月后可望长出新发;也有在数年之后才得以完全恢复的。少数病例反复发生,对各种治疗都无显著反应,长期不愈。全秃,尤其是在儿童期发病的,康复的希望相当渺茫。但是,不管医师均应以关心体贴的态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树立信心,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下列疗法,均可酌情选用。
1.外用药
(1)米诺地尔:1%米诺地尔霜或溶剂,每日涂1~2次。作用机理不详。可能与它的免疫抑制和外围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2)蒽林:0.25~0.8%蒽林软膏或霜,是一种原发刺激剂。每日外涂1至数次,以使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皮炎为限。
(3)二硝基氯苯(DNCB):一种常用的化学致敏剂。先用2%DNCB丙酮溶液使皮肤致敏,然后在头部脱发区外涂浓度较低(0.001~0.01~0.1%)的DNCB软膏、丙酮或酒精溶液,每3~4d或每周1次,以使局部发生湿疹样反应。本疗法对脱发范围小、病期不长的女性患者效果较好,但亦适用于脱发面积较大的患者,对在涂药区以外的脱发也有一定效果。由于最近发现DNCB有致癌作用,故目前有人改用另一种接触性致敏原一鲨烯酸丁二酯(SADBC)。
(4)糖皮质激素:各种高效外用类固醇激素的洗剂或霜剂,常规外用或加封包。0.05%地塞米松50%二甲基亚砜溶液外用常比霜剂等有更好疗效。
(5)盐酸氮芥:配成每毫升含0.2mg的溶液,每日外涂1~3次。
(6)其它:包括30%补骨脂酊、斑蝥酊、辣椒酊、0.01%风箱树素酊和斑秃膏(配方:水杨酸10g,液态酚5ml,白凡士林加至100g),等。
2.内用药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5~40mg/d,内服,数周后逐渐减量,然后以小剂量(10mg/d)维持2~3个月。生发效果好,但副作用也大,停药后易复发,故不作为常规疗法。但是,为控制来势凶猛的斑秃,避免发展为全秃或普秃,此法值得试用。
(2)免疫调节剂:常用的有转移因子、胸腺素、干扰素、左旋咪唑和Inosiplex等。
(3)血管扩张剂:烟酸,100mg,3次/d,口服。
(4)安定药:安定,2.5mg,3次/d,或5mg,每晚1次。
(5)风箱树素:6~30mg/d。
3.局部注射法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混悬液(3~5mg/ml),每4~6周1次,每次总量不宜超过20mg。适用于范围较小的脱发,或普脱患者的重要美容部位(如眉毛)。可直接注射脱发区;也可注射其周缘部,以期控制脱发范围的继续扩大。要注意避免可能引起的局部皮肤萎缩和凹陷。
4.PUVA(光化学疗法) 局部性PU-VA疗法有一定疗效。方法是先在脱发区外涂0.1~0.5%甲氧补骨脂素溶液(软膏或洗剂),1~2h后,局部照射长波紫外线。照射完后必须将皮肤洗净。本法只适用于个别难治的病例。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远期副作用,勿用于儿童。全身PUVA疗法,即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10~40mg)后局部照射长波紫外线,对毛发生长也有作用。
外涂各种焦油类制剂(如煤焦油)和照射中波紫外线(UVB)也具有与PUVA相似的作用。
5.冷冻疗法
(1)二氧化碳雪(干冰)疗法:这种冷冻疗法宜在病情稳定阶段进行。把CO2雪捏成团块,按压皮损部3~4 s或更长,以其后能出现轻度水疱为度。每次治疗面积不宜超过6~7cm2,同一部位可反复治疗2~3次以上,每次间隔时间约2周。这种治疗有一定痛苦。
(2)液氮疗法:用液氮喷射,或用蘸液氮的大棉签直接按压局部,以患者感觉刺痛不适为度,每隔数分钟作1次,连续作2~3次。
6.神经封闭疗法对枕大神经作封闭术。该神经被封闭后,其支配区域的皮肤温度上升,有利于毛发再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