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尹有宽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科室:
感染病科
- 卧床休息是肝衰竭治疗的关键!
- 药物性肝硬化
- 乙型丙型肝炎、EB病毒双重感染...
- 肝硬化,时时警惕 救治一位年轻...
-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版)...
- 慢性乙肝患者,你会看病吗?《新...
- 乙肝父母也能孕育健康宝宝《大众...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
- 如何实现“安全停药”(幻灯)
- 干扰素治疗乙肝全方位介绍(幻灯...
- 不同患者如何选择适合治疗方案(...
- 口服抗病毒药物耐药管理(幻灯)
- 抗病毒治疗和药物选择(幻灯)
- 乙肝患者心理减压指导(幻灯)
- 乙肝病毒感染者自我管理(幻灯)
-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母乳喂养安全...
- APASL丙型肝炎管理指南解读
- 2012EASL指南解读--万...
- 2012EASL?EORTC肝...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路...
- 乙肝患者--要经得住诱惑 《大...
- 新书推荐-《乙肝丙肝不可怕》上...
- 终结脂肪肝--小心肝变肥肝
- 脂肪肝要内吃外补
- 脂肪肝患者更要防肠癌
- 脂肪肝患者吃菜不适合多放油
- 脂肪肝患者不得不做的7件事
- 脂肪肝的药膳食疗
- 脂肪肝的食疗保健
- 深圳市成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
- 认识了解脂肪肝坚决拒绝脂肪肝
- 多吃枸杞有助于治疗脂肪肝
- 单纯运动并不适合所有脂肪肝患者
- 脂肪肝--"管住嘴"和"迈开腿...
- 对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
- 头孢硫脒治疗急性细菌感染27例...
- 原因不明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和抗病毒...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
- 关于影响疗效和预后的机体免疫学...
- 散发性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特...
- 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策新进...
- 肝硬化并发症研究进展
- 隐匿性乙型肝炎免疫组织化学和s...
-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乙...
- 拉米夫定耐药HBV毒株的RT区...
- 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出...
- 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
- 慢性乙肝患者春节须知
- 乙肝及乙肝的传播途径
- 乙肝患者的饮食
-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何异同之处...
- 西方国家慢性乙肝治疗的策略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丙肝的诊断与治疗
-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注意事项 (...
- 乙型肝炎治疗实话实说
- 乙肝患者诊治的注意事项
- 病毒性肝炎休息注意事项
- 长效干扰素的运用
- 防止丙肝暗下毒手
- 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 年轻、初治乙肝的治疗策略
- 认识乙肝的本质,了解免疫治疗
- 漫漫乙肝路,何处是终点?
- 慢性乙肝患者的生育问题
- 丙肝可治愈,规范治疗是关键
- 关于慢性肝炎的标准诊疗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流程修订
- 肝衰竭诊疗指南
- 美国07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美国07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美国07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美国肝病研究协会2007年版慢...
- 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规...
- 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处理共识:...
- 优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 2009年恩替卡韦临床应用专家...
- 2009EASL慢性乙型肝炎临...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对慢性乙型肝...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
- 欧洲肝病学会2011年丙型肝炎...
- 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
- 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 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需要抗病毒...
-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版)...
- 应用复方甘酸苷治疗瘀胆型肝炎3...
- 血卟淋病误诊分析一例
- 上海地区145 例慢性乙型肝炎...
- 乙肝病毒DNA (FQ?PCR...
-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前瞻性调查
- 一起由屎肠球菌引起的人、猪败血...
- 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
- 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联合拉米...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新...
- 基于丙型肝炎病毒NS5基因序列...
- 国产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
-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暴发...
- 干扰素 一2a序贯或联合拉米夫...
- 乙肝抗病毒治疗发生耐药怎么办?...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临床...
- 乙型肝炎病毒再活跃复制的危险因...
- RNA干扰的抗病毒作用:阻止乙...
- HBsAg 阴性慢性肝炎患者肝...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仪一2a治疗慢...
- 1 6份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
-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糖尿病
- RNA干扰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
- 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诊...
- 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乳胶凝集试验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
- 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
-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旁分...
- 乙型丙型肝炎、EB病毒双重感染...
-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
- 隐匿性乙型肝炎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治教训
- 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持之以恒
- 中国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替比夫...
- 提高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 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
- 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
- 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
- 丙肝的预后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丙肝疗效佳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
- 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治...
- 丙型肝炎更应引起重视
- 免疫控制治疗策略和追求HBsA...
- 派罗欣或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 如何使接受派罗欣治疗的HBeA...
- 乙肝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抗病毒药...
-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 防治丙型病毒性肝炎应切实提高患...
- HBV 耐药相关变异的诊断与监...
- HBV感染孕妇相关临床难题答疑
- 肝活检:是诊断肝硬化最好标准,...
- 药物性肝硬化
- ALT峰值变化与长期预后有关
- 肝病恶化,谁之过?
- 乙肝抗病毒:选好时机和药物《大...
- 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一例
- 派罗欣治愈HBeAg阳性慢性乙...
- 每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肝硬化到来...
- 抗病毒耐药问答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
- 抗病毒治疗5年,HBV DNA...
- 典型案例
-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
- 冬春季谨防戊肝
- 未婚妻“大三阳”能不能结婚 《...
- 肝炎健康热线问题答 《大众医学...
- 正视乙肝危害 认真随访治疗
- 丙型肝炎的传播与治疗
- 孕期女子勿养猫
- 乙肝父母也能孕育健康宝宝
- 地摊羊肉串带来的戊肝
- 肝病患者勿踩十大雷区
- 专家门诊 肝病驿站 乙肝抗病毒...
- 乙肝治愈标准是什么 《大众医学...
- 乙肝防治的科学目标
- 耐药变异 乙肝长期治疗的障碍
- 肝硬化饮酒与死神握手
- 得乙肝后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 如何保证乙肝治疗长期有效
- 乙肝患者,请从阴影中走出来
- HBsAg阳性,育龄男女好担心
- 科普问题
- 聚乙二醇干扰素干扰素的运用
- 内科医师关心的5个HCV感染问...
- 干扰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 影响丙肝治疗的因素
- 测一测,你是不是聪明的乙肝患者...
- 我国丙肝发病率高警隐匿性丙肝演...
-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原...
- 实时PCR在慢性乙肝和原因不明...
- 乙肝三抗体阳性,是否有传染性?...
- 抗病毒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再...
- 《2009 EASL慢性乙型肝...
- 测一测,你是不是聪明的乙肝患者...
- 丙肝能够治愈用药不可间断 《...
- 我国丙肝发病率较高,警隐匿性丙...
- 疑似乙肝 实为丙肝 《大...
- 正视乙肝危害 认真随访治疗 ...
- 重视医患沟通,选对乙肝治疗策略...
- 长期肝炎原因不明-警惕隐匿性乙...
- 积极面对和治疗乙肝 构筑幸福家...
- “乙肝作弊药”骗局 《大众医学...
- 治疗乙肝别跟广告走 《大众医...
- 面对丙肝“零忐忑” 《新闻晨报...
-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 慢性乙肝患者,你会看病吗?《新...
- 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
- 作者:尹有宽|发布时间:2012-04-16|浏览量:790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200040)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尹有宽
张继明 尹有宽 张清波 邬祥惠 翁心华
上海博华基因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郜(200092)倪晓龙昊海
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迅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水平,改善肝脏的组织学。但拉米夫定的长期应用,常因HBV P基因的YMDD基序发生变异而对其产生耐药性。治疗1年的耐药率为17%一46%,治疗3?4年的耐药率可达67%一75%。目前对拉米夫定相关的HBV变异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各有其局限性,尚未有作者报告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变异。为了验证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采用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基因芯片,对∞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了变异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血清标本
血清标本来自于3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20倒长期口服拉米夫定,另外lo例服用一般性保肝、降酶药物。留取治疗前及以后每次随访的血清标本,一70"C保存备用。
二、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基因芯片
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基因芯片由上海博华基因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基因芯片髑作的简要步骤是:人工合成针对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位点的特异性寡核苛酸探针,然后将探针基因、定位基因和阳性对照基因进行特殊处理,再用GMS417 Arrayer点样仪把这些基因固定于经特殊处理的硅质玻片上,经水合、紫外交联等后处理后,置一4。C保存备用。芯片矩阵以及耐药毒株位点、野生株位点的分布见图1略。图中每4行为一个矩阵,用于检测一个相应的变异位点。上海博华基因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基因芯片共有4个矩阵,故可同时检测4种拉米夫定相关性I-IBV变异位点。左边的3列为变异位点检测区.右边的2列为定位基因区。
三、HBV P基因区部分序列的PcR扩增及鉴定
1.引物设计:根据HBV P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扩增的核苷酸片段,覆盖B区和C区,把拉米夫定相关性HBV最常见的变异位点(YMDD基序的552位和上游的528位)包括在内々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一GTA TGT TGC CCG TfTGTC CTC一3’(m461?481);下游引物5’一CCTTC,A CATACTTIC CAA TCA A1认一3’(nt997?974)。引物由申友公司合成。
2.血清HBV DNA的提取:分别取治疗后12个月、21个月的血清标本100ut。加入300ul TES(含10ram Tri8一Hcl;10mM EDTA,0.1%SDS;200u异/11ll蛋白酶K)65℃冰浴3小时,酚/氯仿抽提,取上清 加入1/10体积5M的NaAC(PH5.2),用2倍无水乙醇沉淀,一∞℃过夜,12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 自然晾干,加人20ul三蒸水溶解。
3.PCR扩增与鉴定:PCR的反应体积为50ul,反应条件是94。C预变性3分钟;94"C 30秒,56℃30秒,72"E 45秒,循环35次;最后72"C 7分钟。取PCR产物5u1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初步鉴定。
四、HBVDNA的序列测定
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和21个月时HBV DNA为阳性的病例.其阳性的Ⅳm产物经透析纯化后,直接在全身动测序仪上进行测序,将所得序列与基因库中的HBV参照序列进行比较。同时对部分对照组HBv DNA阳性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五、用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
1.标本处理:经测序证实的有HBVYMDD变异和无HBVYMDD变异的血清标本各10份用于基因芯片检测。取200ul的试剂A于离心管中,加100ul的待检血清,充分震荡混匀,加入试剂B150ul混匀至无颗粒状,再加人200ul的试剂C,充分混匀。13000rpm离心5分钟后,吸取上清液(约200u1)人另一新的离心管中,加人等体积异丙醇,1/10体积的№^c(PH5.2),混匀后置冷藏离心机中,13000r/n离心15分钟,倒去上清.加人600ul 75%的无水己醇,13000qm离心10分钟,倒去乙醇后晾干备用。
2.PC,R标记:通过cv5标记的dCrP,对PCR引物进行标记,扩增含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位点的核苷酸片段(包括552、528、548 3个位点)。这样耐整个PCR产物进行了标记。主要步骤是,取出PCR反应混合物.离心数秒,取23d加入PCR反应管中,加入Taq酶0.3ul,UNG酶0.3ul,然后加入20ul已处理的标本(用20ul水溶解),离心数秒,即可放在I:"CR仪上循环。循环条件是,预处理37℃IO分钟,预变性94℃分钟;随后94"C 30秒、55"E 20秒、72℃20秒,进行柏个循环,72"E延伸5分钟。
3.杂交
取9u】的PC8产物加入1.5nlI的离心管中,再加人9Ill的杂交液,混匀后置95℃变性5分钟,立即放在冰上,取出18ul滴加在芯片的点样区,盖上盖玻片,放人杂交沧,量50℃杂交箱杂交30分钟。
4.洗脱
取两染色缸,分别盛有洗脱液1,洗脱液2,放人45T:的水浴锅,将杂交完的芯片置洗脱液1洗脱15分钟。取出放^洗脱液2洗脱lO分钟,取出芯片,自然晾干。
5.扫描
将芯片置scBna??000中,在特定区域上扫描,根据结果判断耐药性。
6.重复性试验:对检测阳性和阴性的标本进行50次重复试验,以验证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结果
1.HBV P基因的扩增及产物鉴定: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的血清标本中,有2例PCR扩增阳性;在治疗21个月的血清标本中,有8例PCR扩增阳性。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可见539h,的校苷酸片段,与预期的片段一致。对照组8侧病例12个月、21个月的血清经1V.R扩增呈阳性,改用拉米夫定的2例呈阴性反应。所有病例筛选时(治疗前)血清I-IBV DNA均为阳性。电泳鉴定结果见图2略。
2.脚w P基因的序列分析:对20份标本进行了测序分折,其中,拉米夫定治疗】2个月和21个月时,HBV DNA为阳性的PCR产物有10份.另10份为对照组HBV DNA阳性的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治疗组lo份标本均HBV YMDD基序和(或)上游528位基因变异,HBV变异情况见表1。另lO份对照组标本未发现HBV YMDD变异
3.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对已进行测序分析的加份标本,用基因芯片对变异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与测序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对有些标本,还可识别2种毒株混合感染。其中2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见图3略。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重复率在96%以上。
讨论
目前,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收到明显疗效,但长期应用时可因HBV YMDD基序出现变异而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简便、高教的方法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对用药后的HBV基因变异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渊,以便及时停用拉米夫定或更换其它治疗方案。
现有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PCR?RⅡ卫、基因测序、线性探针检测、Hghtcycler技术等,但各有其局限性。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拉米夫定诱导的HBV变异位点多达25处以上,采用PER?RELP法同时对这么多的位点突变进行检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工作量巨大,操作繁琐,是难以开展的。此方法多用于552位和528位单点变异的检测。而测序方法虽可发现多位点的变异,但操作复杂,需要数个工作日,极易发生测序失误,多数只能检浏一种优势毒株,对多种毒株的混合感染通常不能识别。并且,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较为昂贵,是一般压疗、科研单位所不能承受的。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高通量、平行的基因分析技术,经过设计台理的基因矩阵,可以一次性检测多个位点的突变,并可分辨出突变位点上硷基的替换情况。对已进行测序分析的∞份标本,用基因芯片对变异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与测序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特异性和敏感性达100%。对有些标本,还可识别2种毒株混合感染。如果每次检测10份标本,整个操作所需时间仅为4个小时,实验操作相对简便,稳定性高,所需设备都是较为常用的普通实验仪器。另外,基因芯片检测成本低,相对于基因测序,基因芯片技术的低成本将是一个优势。并且芯片技术灵敏度极高,检测的样品的只需long.而基因测序所需的样品的浓度至少为100rig,在HBV滴度相对低的血清即使经过PCR扩增,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往往导致测序失败,
本研究还发现,基因芯片检测I-IBV变异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能获得96%以上的重复率。较好的决定了基因芯片检测的可靠性。
尽管在现有文献报道中,I-IBV相关变异位点很多,但多数同时伴随着YMDD区的变异,而其它位点变异在耐药中的重要性及意义,尚待进一步证实,因此,我们采用的芯片暂时选用了4个常见位点,基本能检测耳前报道的常见耐药株。以后可根据临床需求和新的有重要意义变异位点的发现,增加新的检测位点,这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
总之,我们在国内外率先采用针对拉米夫定常见耐药位点的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并获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及良好的重复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检测方法。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3209285.aspx
授权使用:复旦大学图书馆(fddxlwxsjc),授权号:abfd298e-51e7-4d75-ace2-9e4e00c119c6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6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