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的推荐实施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04-07|浏览量:2299次
中央电视台2008年“3•15”晚会上,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人就是河南舞阳市的女教师王英。看着她疲惫而坚毅的面容,许多因孩子生病而痛苦绝望但同样疲惫坚毅的母亲形象在我脑海中匆匆闪过;在回味中,震撼我灵魂的是她们熠熠闪烁的热爱亲人生命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这些女性的形象光芒四射,因为有了母亲、妻子的称呼,显得朴素无华但更加美丽动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1997年4月,王英的丈夫因酗酒而死,年仅41岁。王英悲痛之余便想:烟盒上都标有“吸烟有害健康”,酒也能让人上瘾并能喝死人,为啥酒瓶上不加警示标志?王英一纸诉状把某酒厂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在酒瓶上标出“饮酒过量会导致人中毒或死亡……”之类的警示标志。之后,为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能出现在每一瓶白酒上,瘦弱女教师王英整整奔波了八年。
8年里,王英举债20万元,调查了上千受害者家庭,写了两米多高的调查材料,为申诉到底跑了多少趟北京和郑州已经记不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国家质检总局采纳了她的建议,要求从2007年10月1日起,饮料酒标签上必须标示“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的劝说语。
我感到痛楚难以理解的是:“过度饮酒有害健康”是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事实,为什么实事求是的把这句话放到商品标签上那么难?! 为什么必须让一个如此善良的中年女性牺牲掉8年的事业和幸福生活?据记载,美国消费者要求在烟盒上写上“吸烟有害健康”而整整努力了13年!我思前想后,似乎明白了,这些关乎老百姓民生的好政策的难以出台,不是由于国家有关当局者不能理解其浅显的道理,而是由于行业利益的难以平衡!
王英是认理而坚强的,一场又一场的公益诉讼,她从简单的一己之愤的宣泄,变成满腔热血地为公众利益代言;从单纯一己之力的鼓与呼,到拿起法律武器对法制进程进行力所能及地推动。市场经济下,许多人在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下会忘了生活的真正目的,而王英孤独简单的坚守着她认定的理,把这一惠及所有消费者和子孙后代的胜诉当成生活的目的,最终取得了胜利。最近王英高兴地说:“前几年是孤单过,现在好了。其实,党和政府一直重视解决民生问题,饮酒历来都是民生问题,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酒当歌的事也就多了,饮酒问题也就变成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个新标准的实施,就是政府关注民生、关怀人性的表现。”
医生是个需要认理、认真、敬业才能做好的职业,默默无闻从医、做学问是我多年的追求,但近年来我在疲惫不堪中却为麻木不掉的灵魂而痛苦凄凉!下面这一条近日广为流传、令许多人轻松嬉笑的短信却让我焦躁不安:“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别忘了给孩子们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天是蓝的,水也是绿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耗子还是怕猫的,法庭是讲理的,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 难道现在的医生不是救死扶伤的?想到卫生部领导说的“准备再挨十年骂”的话我就更加焦躁痛苦!盼望政府关注民生、关怀人性的阳光尽快普照到关乎老百姓生存权的医疗卫生界!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