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重要性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10-30|浏览量:3641次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 徐灵敏
在医改方案中,医生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沿用了过去的说法,诸如加强管理,树立敬业精神等字眼,主要在医德医风方面强调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笔者认为,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加强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职业道德的建设”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对疾病的抗争,患者是用自己的健康、精神和生命作为抗争失败的代价,而医生只是这场斗争的外部帮助的力量,他的代价相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平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医患道德环境的建设,主要就是从医者道德水平的建设和提高。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患者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医生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医生的价值观、技术能力、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等因素,决定了其诊疗水平。患者作为弱势的一方,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医生和患者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都是现实中的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他们受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折射社会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纯粹把医生的形象与天使、与圣人、与道德楷模挂钩,就无法解释今天我们的社会何以出现看病难、看病贵、医生职业道德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与落后的健康保证能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尊重个人合法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新型道德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我们的社会将不可能健康发展,我们将要么陷入坚持空洞的道德说教、要么陷入道德虚无主义的困境。
从医生角度看,也是如此。医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投资和艰难的学习训练过程,需要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医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和风险控制过程,需要得到充分的承认;医生的爱心、医德和良好服务,是一个医患感情营建的过程,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然而在实际中,这些特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小,医院要生存,必须依靠市场手段来运行,医生的劳动价值收入水平很低,医生的职业地位在我国实际上是受到了贬抑。具体来说,医生的诊治费用(挂号费、手术费等)不能充分反映其付出的劳动,特别是内科,挂号费甚至低得可怜,极大地挫伤了医生的职业自豪感,也是导致部分患者扭曲、蔑视医生职业形象的原因。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样的医疗体制下,医疗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道德水准都会对良好道德环境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在品行端正的医疗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为百姓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可信赖的医疗环境的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表现出的是大多数医疗从业者的向往和冀盼。因此,政府尽快选拔任用有道德的医疗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不失为一扭转目前医改困境和医患关系紧张的较为快捷的对策。如果等到某些无德的权威人士让“百姓家破人亡”后,再去问责让其“身败名裂”,我们的人民群众将会付出更多生命的代价。可以说,医疗道德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选拔任用有德的医疗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