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13-02-07|浏览量:611次
此文发表《中国临床医生》于2012年第7期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1岁6个月,住院号143755,于2008年4月21日以“发热10余天,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发热待查,败血症?颅内感染?”。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足体重、正常娩出。预防接种随社会计划进行,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入院后第2天,上级医生查房时发现患儿左下肢运动异常,再次详细询问病史,更改主诉为“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了解到患儿二爷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偶有与患儿密切接触的病史。患病2个多月来,患儿体温大多波动在37.5~38℃之间,热峰为38.5℃,先后被多家乡、县市级医院诊断为“肺炎、气管炎”,予以静脉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咳嗽时有好转,但发热未见好转。入院前1个多月来,患儿发热的同时又出现左下肢运动障碍,经多家医院诊治无效,入院前半个月辗转就诊一市级骨科医院,诊断为“左股骨脓肿”,给予住院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半月;入院4天前,患儿病情加重,又出现呕吐症状,随转入我院治疗。
入院时查体:体温37.6℃,呼吸29次/分,心率121次/分,体重11.5公斤。患儿营养状况差,神智清,反应差、精神差,时有烦躁,哭闹不安,查体不配合。全身皮肤黏膜未见丘疹,左上臂可见卡斑,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口腔粘膜及舌体无异常发现,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未闻及固定的湿罗音;心音可,节律稍不齐,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边钝质韧;肝脾均无肿大现象。入院后第2天,上级医生查房时才发现患儿颈有抵抗,脑膜刺激征阳性。
入院后辅助检查:①4月22~25日间:血常规WBC 5.35×109/l,PLT 340× 109/l,CRP19 mg/l,血沉(ESR)因凝血未测出。支原体、衣原体抗体均阴性。②4月22日脑脊液检查:细胞计数 82×106/l,分类单核细胞76%;葡萄糖降低。③4月22日: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饱满。外周血细菌培养阴性、结核抗体IgG检测阴性。④外院半月前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双下肢X片显示左股骨有一空洞,骨质破坏明显,边界清楚。
入院后处理措施:①向家属讲明病情、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②完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患儿发热、咳嗽、左下肢运动障碍及呕吐的原因。③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④详细询问病史,积极组织全科病例讨论,尽快明确或排除结核感染。
2 思考题
⑴该病案的特点是什么?
⑵根据现有资料,如何对该患儿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⑶该患儿的最后诊断是什么?
⑷从该患儿的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得到哪些反思?
⑸该患儿的预后如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