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最大的丑?,中国式遗忘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12-05-12|浏览量:852次
一切都不幸言中,我们还是我们,并不因为西元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地震而有所改变。依稀还记得眼角的泪水,依稀还记得那刺耳的音乐,依稀还记得捐款的悲情,但回首这一切时,突然觉得:这一切不仅遥远,而且荒谬。
记得地震之后亲眼目睹人民的伟岸时,情不自禁执笔写下:2008,必将深深铭刻于民族青史之上,这一年,大怒、大喜、大悲……512地震让我们菩提顿悟,中华民族找到了曾经伟大的缘由:在面对巨大危难面前,这个“劣根深种”的种族能自发地携手相牵。看来,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生来就具有博大的情怀,并继承了先祖的血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细细想来,当时的这种冲动并非毫无来由的浅薄。面对国殇时,原本心浮气躁的社会心态瞬间变得肃穆冷静,人们开始互相安慰,一个“自私,冷漠,奴性、懒惰、撒谎、麻木、贪婪、嫉妒、懦弱、窝里斗、腐败”的群体突然变得“无私、团结、友爱、勇敢、善良、勤奋、孝顺、坚强、仁义,感恩”。人民悲悯而不愤慨,担忧而不紊乱,痛苦而不压抑,辛酸而不绝望,这个尚未从“历史悲情”中走出来的国度在一夕之间变得沉稳踏实,让一向自命理性的西方世界也为之侧目。当时以为这才是民族的原貌,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早就使国人遇变不惊、坚韧不拨。
地震之后,人们在悲伤祝福同情关怀之时,同时也能感受到一股积蓄千年的泪水在洗涤尘封已久的内心,有人说自南宋“崖山海战”陆秀夫背负8岁皇帝蹈海自杀后,这个民族主体再无自我,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从此一撅不振。我们无从考证此话真伪,毕竟那是730年前的事,但至少在过去60年里,国民心态要么感性得一塌糊涂,要么迷糊得四顾茫然。在最近30年时间里,物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随之而来的金钱至上,腐朽拜物等“精神垃圾”并不比取得的“物质成就”逊色多少,每每看到那些恶劣行径横行于红灯酒绿之下,让人觉得这个社会已经毫无希望。但在汶川地震后那一个月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勇敢、无所畏惧的伟大民族。
更有媒体得出结论:2008,中国将彻底改变,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再次站立于世界之巅。我们从“阿Q”的阴影里走出来,从《丑陋的中国人》的梦魇里逃脱,重铸国民性,重新找回失去百年的骄傲。
当时也怀疑,说2008年之后中国或将永远被改变可能早了些。也许悲剧过去之后,不到一月,一年……我们依旧冷笑与彷徨,我们依旧自私与麻木。这个民族的最大的丑陋不是:窝里斗,明哲保身,媚上欺下,金钱至上……我们最大的丑陋是:遗忘??与法国签订和约,就忘记了圆明园的火光;种下美丽的樱花,就忘记了甲午海战的羞辱;刚与汤姆大叔登上了珠穆朗玛,就准备忘记驻南使馆被炸……
前车殷鉴不远,在512地震之前的雪灾,人民表现出同样强烈的道义与乐于奉献的关爱。但是在雪灾过后?我们遗忘了万众一心的团结,没有转化成持续的正义力量,那种乐于奉献的热忱,也没有转变成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后车轮辙依旧,地震过去才几年,我们早已忘掉了那个给孩子留下遗言的母亲,早已忘掉了那批舍生忘死的官兵,早就忘掉了那将孩子领出群山的老师。我们浏览各种媒体,大部分都围绕“范冰冰”“小沈阳”“凤姐”“干露露”转圈圈。
当然,我们也在纪念,我们经常熄灯。但发自内心的悲悯早已散去,这个群体仍然丑陋。躲猫猫,醉掐,天价烟与明令抽烟,90后贱女孩,大庭广众之下的轮奸,血汗童工,震区的高档越野车,还有最新的汶川豪华办公楼……这一切的一切,将冯翔之死冲淡得渺如轻烟。汶川的伤口没有愈合,某些部位还在流脓,汶川的伤口要整个民族花费数年时间去慢慢抹平,而不是仅仅在2008年5月份瞬间止血。
而且除了天生“遗忘”的民族本性外,总有那样一股力量,想方设法让人民忘却那段悲伤的记忆,他们喜欢将民族悲剧装饰成国家喜剧,让庆祝声音压倒所有反思与批判,将他人所遭遇的劫难转变为自身功绩,将公开的信息删除而不给任何理由,让人民尽可能地早点遗忘这期间产生的血性与自豪,让本来骄傲的情感压抑成为对这个国度的愤怒。这些人的思维早已僵化,他们在灾难来临后根本没有眼泪,对这个国家所遭受劫难绝不动容,他们想的是如何去掩饰将来被问责的可能??绵阳那个“浅笑嫣然”的高官早已晋升(而且还不让媒体报道),地震中倒塌的无钢筋校舍的问责成了千古之谜,而汶川灾后重建现豪华办公楼 科级办公室达66平米,这类民族蛆虫不在少数,“犬儒主义”将个人利益包裹得严严实实。
善良的人民期待汶川国殇能让所有人良心发现,借正义的力量将挥之不去的腐败一并解决,也希望这个社会从此变得更加公平与和谐……可光明常常被遮盖,高贵容易被玷污。即使有部分清醒睿智人士不愿遗忘,但这股力量却引导人民再次走向迷糊。这在2008年是杞人忧天,到了2012年已经成为现实。巨大悲情产生的正当要求被忽视后,对灾难中出现的失职行为被又一次原谅后,“违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又一次被删除后,那么在这次地震中产生的健康心态将变得烦燥,那些为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人将变得悲观,更多人在无奈中又开始压抑自己的情感,那些沸腾起来的高尚情怀的又重新归于沉寂。高贵的内心被填上尘垢后,人们只会变本加厉的丑陋。
有些人希望512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情操能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常存,借助这份难得的骄傲,将长存于民族心中的毒愫一一排除,让长眠于九泉的柏老,能够死而瞑目。可一年后才发现, 地震之后的我们依然天真。512所展现出来的高洁操守,地震后衍生的道义与责任,不仅我们自己容易忘却,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希望我们忘却??因为高尚,将危害某些人的根本利益。
平庸民族有平庸民族的通行证,高尚民族有高尚民族的墓志铭。只有牢记悲伤的历史,黄土地上才能开出幸福的花朵,只有排尽骨子里肮脏的血液,正义世界里才会飘荡自由的清香。但愿,我们永远铭记这段悲痛而骄傲的岁月,如果继续遗忘,那我们依然丑陋!
奥一网评论员:罗金海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