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03-17|浏览量:3648次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晴
逢年过节时,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要接收比平时多几倍的从其他医院转来的急、危重症患儿,门诊排队候诊的患儿和家属也一点不比平时少。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春节期间,我们的一线住院医师仍然要像平时一样上班、值班,坚持每日早晚两次查房,只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二线医师改为24小时值班,这样可使他们连续休息的时间延长一点,但这“24小时值班”也不轻松,期间的劳动强度和风险甚至超过了平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昨天是大年初五,我值24小时二线医师班。我必须要在凌晨7点前赶到病房,先查房解决一线医师碰到的疑难问题,然后在9点前要赶到门诊坐专家门诊,坐诊期间还要兼顾病房三个病区,只要病房有事、一线医师呼叫,必须一方面协调好门诊工作,一方面尽快赶往病房。我们的一线住院医师都是训练有素的,平时需要从病因、发病机制讲解到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在这种非常时期只需告诉他怎样解决问题,他就可以准确领悟、正确执行医嘱了。
紧张的查房终于结束,我一看时间,已经过了9点,赶紧赶到门诊坐诊,这时,候诊病人已经在焦急地等待了,得抓紧时间,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出最满意的诊治措施。我努力调动自己,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患儿和家长们走了一拨又一拨,紧张工作中,病房总住院医师来电话请示:“荥阳一医院有一8个月肺炎患儿喘憋、呼吸困难较重,想让我们去接诊,可我们的人也很紧张,怎么办?!”我礼貌地示意就诊的患儿家属稍等,电话说道:“别着急,你问问患儿的心率和肝脏大小,尿量多少,有无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帮助当地医生评估一下心功能,若无心力衰竭,告诉他用平喘化痰的药给患儿雾化后清理一下呼吸道,喘憋、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后再上路,应该可以顺利到达我们医院。有情况保持联系。” 上午12点后,我处理完门诊患儿,来到病房,总住院医师高兴地告诉说:“患儿顺利到达,没多大问题,已做出了妥善处理。”
下午4点多,我在门诊接诊到一名6个月大、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的患儿,呼吸困难明显,头皮上还带有留置静脉输液针,4个愁眉不展的家属带着3个包裹,说是在郑州市某医院“已住院输液一周病情不见好转,今天上午已输完液体,现想转到你们医院治!”我知道病房已没空床位了,就和家属商量道:“先心肺炎属于难治之病,既然那里的床还没退,今天也已用过药,应该回去和原来的医生再沟通沟通,尽快把病治好。”家属坚决要求在这里住院,我打电话到病房和护士协商“能否加床”,护士回答“已无地方可加了!” 而此时后边还有许多焦急候诊的患儿,我不能再化费太多时间了,于是就边开住院证边对家属说:“你拿着住院证先别交钱,先带着孩子到病房6楼内一病区和护士把情况详细说说,看她能否帮你想想办法,若实在不行,你就再去其它医院。”我知道这是“踢皮球”的做法,也许护士会抱怨我,但这样做也不违规,但愿这一家人有好运气。过了一会儿,患儿母亲满脸欢喜充满感激地回来对我说:“你们的护士很好,在护士站给铺了个小床,说等别人出院了再给搬到大床上。谢谢你!”我也很高兴,能够帮助患者,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这在当前是很不容易的。
晚上11点多,7楼内三病区住院医师呼叫,说是“有一白血病患儿需输注血小板”,但遇到了疑难问题。我赶到病房,见是一个8岁大的男孩,长得很帅气。查看情况后,我把患儿的父亲请到医生办公室,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治疗方案确定后,大家分头开始工作,我刚起身想去处理其他事情,却看到患儿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鼓励他不要有顾虑,有什么想法只管讲出来。患儿父亲慢慢地说:“我们这是双胎,这孩子一直是多灾多难,他弟没事。3岁那年,两个小孩在路边玩,一辆过路汽车响着大喇叭,疯着跑, 小孩吓坏了,各往一边跑,司机也慌了神,结果把他撞飞了两米多,当场昏迷,在省人民医院脑外科住院半个月,幸亏没留后遗症。这次又得个这病,刚开始时真受不了,现在也只能认了!”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光头上戴个军绿色旧帽子,看上去有50多岁,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弄得非常憔悴;我安慰他说:“人人都会碰到沟沟坎坎,跨过去就过去了!你回病房照看小孩吧,有事再叫,我们会尽心的!”他连声感谢,迷茫的双眼里闪出了希望之光。
凌晨4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朦胧中惊醒,6楼内一病区住院医师呼叫:“21床不行了,快来!”我急忙赶到病房,看到医师正在进行心肺复苏,看到我着急地说“快转入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吧”,我看看心电监护仪上未显示自主心跳,指示道:“继续人工心肺复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尽可能心跳恢复后再移动!” 静脉推入肾上腺素0.05mg(4个月男孩,5kg重)后, 患儿心跳马上恢复,心电监护仪上显示自主心跳115次/分,我吩咐道:“停胸外按压,复苏气囊接氧气袋,转入PICU!” 啼哭中的家属看到心跳恢复,连声道谢,我告诉家属:“患儿自主呼吸仍未恢复,我们要在PICU继续抢救,稍候再向你们讲病情!”
在PICU的急救保暖辐射台上清理完呼吸道后,患儿恢复了自主呼吸,但呼吸困难很明显,双肺布满细湿?音,急查血气显示严重酸中毒、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储留很明显。我指示一线医师下完改善呼吸功能的医嘱后,来到外边见患儿家属。爷爷应该是这家的主心骨,他看到我出来,先迎上来表示感谢,在他身后,是仍在小声哭泣的患儿的父母和奶奶。我说:“患儿恢复了自主呼吸,但呼吸衰竭明显,我们先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观察一会儿,若呼吸功能维持不住,就得上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儿爷爷说:“小孩的病我知道很重,要是不重不管它也会好,这已治1个多月了也不见好转!你辛苦了,多谢,我们刚才以为救不过来了!”我说:“患儿仍未脱离危险,我们会尽力抢救,你们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你们先别离开这儿,一会儿还有医生护士出来和你谈话,有一些通知单需要家属签字。”
回到紧张繁忙PICU,听着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呼吸机的送气声、婴儿的呻吟声和啼哭声,感受着医护人员快促的脚步声、对话声和吸痰翻身拍背声,回忆着不久前在医院发生的死亡患儿家属的谩骂和尖叫声,我深深地感到医生这个职业实在太沉重太沉重!
24小时快过去了,在这段高强度的工作时间里,许多病人的感谢也给了我鼓舞和安慰,但我仍感疲惫不堪,想到早上8点交班后,我还得接着进行几小时的查房,真希望自己来一场病躺下休息,睡一场好觉已是奢侈的愿望。
今天上午近11点,我才查完房,拖着疲惫的身躯骑着自行车往家赶,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我得赶快回家为孩子做饭,他今天下午要回学校上课,而他的被罩还没套到被子上!各种节假日,孩子总看着我紧紧张张的仍然需要工作,节日的各种乐趣仿佛离我们很远,不知他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很担心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前的尴尬处境,会对下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愿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