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从医与读书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05-11|浏览量:2865次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日,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2008年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郑州举办了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满城的书香味引起了我对读书的许多回忆。
作为一名医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职业的自豪感由然而升,但同时,又经常为医学技术在现实中的限制和不足而倍感责任重大。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25年来,我以书为伴,围绕自己的专业广泛涉猎,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讲,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需要医学从业者充分了解它。在打基础阶段,医学生需要读懂《医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这些基础课本,才能对人体有所了解。读懂了《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能对人体是怎样发病的了解点皮毛。要想学会怎样看病治病,还需读懂《诊断学》、《检验学》、《影像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读懂了这些医学书,拿到了毕业证,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开始了医生生涯,这只是从业实践的第一步。面对复杂多变的病症、面对一个个需要诊治的病人,我们的知识总显得是那样的不足和匮乏,总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总需要我们用心去向前辈、专家、老师、同事学习和求教。因此,总有读不完的书,这是医生这个职业艰辛的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生更艰辛的一面还包括病人心理思想的复杂性及其所处社会的复杂性,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医生必须读懂和理解的。
专业的读书学习,有许多被动和无奈,是完成社会分工必备的职业修养,而非专业的文学读书学习,也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严守职业道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各种诱惑和价值选择面前,秉持不变的信念。
我喜欢诗歌的简单透彻,许多作品能够说出医生想说的话。医生是个很辛苦的职业,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但在目前,我们的医疗环境并不令人满意,医生的辛苦敬业不一定就能得到理解和尊重。这种情况,早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作为医务工作者,许多人选择了回避、嫉俗,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和坚守,这时,我想起了臧克家的诗歌《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这种情绪也许比较悲哀,但如果医患关系还不能得到根本的好转,这样的悲哀恐怕将冲垮医生的自尊,将使本来最诚信、最圣洁的利益共同体不复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每个人都要追求自身正当的利益。从道德角度来看,人们没有过于指责的理由。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谋利的考虑中,许多东西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正如纪伯伦曾说的:“我们走的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要出发。” 的确如此,我们需要立足现实,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美言常能自励,刘禹锡的《陋室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又在《爱莲说》中写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人仿佛在告诉我们,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就应当处变守一。
医生应当是一个好的读书人。在医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医道,它与其他职业之道相通相引,需要医生多方寻找、多历修炼。这时,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就是高尚人士的卓识良言,就是迷茫中的良师益友。最近,理疗医生陈晓兰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典礼上,评委会给她的赠语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这样的评语是对陈晓兰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充分肯定。我想,她肯定读了不少书,没有满足于“糊涂”,当然也没有遁世到桃花源中,她由读书而思考、而探寻、而感动中国。
*此文发表于《医药卫生报》2008年7月1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