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06-18|浏览量:5469次
来源:2008.2.14《医药卫生报》http://www.yywsb.com
(郑大三附院儿内科 徐灵敏)
今年的暴风雪,给春节回家的路带来了太多的艰辛和感动,“回家”一时成为各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医生,由于要值班,春节“回家”更是难上加难;早在暴风雪前,我就向科主任提出:想休几天假,春节回家看看父母,“我工作了近20年,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请求,希望领导能批准!”我强调着自己的理由,领导也很关心地说尽量安排,但仍然难以如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
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踏着泥泞光滑的冰雪路,听着患儿的啼哭和呻吟,感触着患儿父母的恐慌和期盼,我理解了领导的难处,没再向领导提出回家的请求。我把“想家”的思绪深埋心底,努力工作解决患儿的问题,希望我诊治的每位患儿都能尽快痊愈,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地“回家”过大年。但夜深人静时,我还是剪不断“想家”的愁绪,也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夜半泪湿巾”的愁绪常常使我想嚎啕大哭!
“家”是什么?“家”是母亲所在的地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郑州安家后,我每年都试图让母亲来过春节,但母亲总说:“平常可以去,过年不行,过年在家要串亲戚。”
我的母亲是文盲,但她所认定的老理却牢牢地控制着我这个在老家远近闻名的“女秀才”的灵魂。在幼年的记忆中,农历腊月是母亲最幸福最和蔼的时候;到了腊月,不许骂人、不许打人,亲戚邻居和和气气串门。母亲领着我,走东家串西家,迎亲戚送邻居,在一片喜气洋洋中迎来新年,忘了一年中所有的苦难和艰辛,母亲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白馍穿上新衣的记忆,也许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年”刻骨铭心的原因。记忆中,每年大年三十,收音机里播放的总是“白毛女”这出戏,母亲在忙忙碌碌包饺子、准备年夜饭时总要充满幸福地说:“看喜儿多苦,咱们能吃上这些好的,都是托毛主席、共产党的福!
吃完年夜饭,母亲才有空坐在油灯下给我们缝制新衣服,她说这是“熬年”。记忆中,新衣服只有在大年初一村中响起炮竹声后才能见到。我幸福地穿上母亲刚缝制的新衣服,和家人一起在院中点燃爆竹,爆竹声会吸引来许多“捡炮”的小朋友,我加入他们中,一起向着爆竹响起的人家奔去。据说,捡的炮多能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小朋友们在愉快幸福的奔跑中,一边比着谁捡的炮多,一边比着谁穿的新衣服漂亮。
如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有点空闲回家看看”却成了难以实现的梦想。电话中,我向母亲抱怨:“我一个月要看近1000名患儿,快累死了,回不了家,很痛苦!”母亲说:“那是积福的事,你应该高兴!人家求你看病,你好好对人家,这1000多人都说你好,你就为咱家积福了;上积父母老人幸福平安,下积小孩晚辈聪明健康!”一席话,说得我泪流满面。
都说母亲伟大,我的母亲也用她的方式诠释了伟大母亲的含义。就诊的每个患儿都是被伟大的母亲拥抱着、呵护着,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伟大的母亲,我们的人类社会才能够生生不息,逐步走向幸福安康!想到这,我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促使我在工作中更加耐心地倾听感触母亲们的诉说和痛苦,用极大的热情去承受这些生命的重托,尽自己所知所能去帮助每一位患儿度过生命的难关,用母亲的胸怀来诠释医生的人格和良心。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