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痘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临床防治
- 病案讨论: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
- 思考病案: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
- 小儿血脂异常的诊断及防治
- 如何预防21-三体综合征
-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何表现
- 转发:【奥一评论】缅怀512:...
- 转发自曼珠沙华:又一起杀害医生...
- 2012年春节,我在孤寂中思索...
- 陈林堂博士2012年春节之作:...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遗书让人...
- 转发: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遗书《...
- 转发:破解医患难题:不靠理解,...
- 转发:作家卧底医院揭医患关系恶...
- 医患对话(四)一秋季腹泻婴儿匪...
-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 医患对话(三)小儿腹痛待查
- 医患对话(二)缺铁性贫血
- 医患对话(一)儿科门诊就诊
- 再读《责任与良心》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 陈林堂博士之作:我们的“年”
- 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有利于构建医...
-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
-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和临床评...
- 医生的感动和心愿
- 炎夏要防热伤风
- 小儿惊厥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脱水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价
-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案讨论
- 婴幼儿如何接种肺炎疫苗?
- 宝宝春季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简单处...
- 宝宝冬季感冒家庭防治锦囊
- 儿科门诊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评...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思索医患关系的...
- 出生缺陷的临床防治
- 儿科医生何以捉襟见肘?
- 《医药卫生报》《一例瑞氏综合征...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下...
- 与朋友们分享新年的快乐和祝福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三...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二...
- 一瑞氏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实录(一...
- 《医药卫生报》《在委屈中默默奉...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药物疗法与临床...
- 《医药卫生报》《医生的理想人格...
- 医疗道德环境建设在深化医改中的...
- 你不得不看的健康忠告!(赵霖教...
- 小儿支原体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 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 由“三鹿结石宝宝”引发的奶粉问...
- 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应注...
- 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医药卫生报》《母 亲》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川崎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6年临...
- 做客《非常聊吧》,与郭蕊、早林...
- 21-三体综合征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为“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医生...
- 致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
- 《走近科学》的影响
- 从医与读书
- 医生和理发师
- 走近科学
- 《医药卫生报》《科学冷静地认识...
- 川崎病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
- 有感酒类标签警示语 “过度饮酒...
- 小儿疾病药物疗法的原则和临床评...
- 医患和谐 社会安宁
- 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医务工作...
- 过敏性紫癜
- 我的父亲
- 医生的价值与理想人格
- 先天性喉喘鸣的治疗措施
- 先天性喉喘鸣
- 医者之惑
-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迫在...
- 医患协力 共创医学奇迹
- 春节24小时值班日志
- 川崎病
- 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有利于消除医患...
- 如何防范儿科医疗纠纷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 《医药卫生报》《人文医学的思索...
- 重症监护室内外--医患都被对方...
- 《医药卫生报》《请多给孩子点自...
- 《医药卫生报》《责任与良心》
- 《医药卫生报》《儿科医生的苦与...
- 一位患者家属致书盛赞医务人员 ...
- 《医药卫生报》《母乳喂养益处多》
- 作者:徐灵敏|发布时间:2008-10-10|浏览量:226次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副教授 徐灵敏 在现代社会里,总是有很多家长因各种理由、诱惑放弃母乳喂养,选择用配方奶喂养婴儿。因此,临床医生有责任让年轻的父母们重新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母乳喂养的优点 一、母乳营养成分全面、营养素比例适合小儿消化能力与需要,尤其以最初4~6月最为适宜,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不仅如此,人母还可以随着婴儿的生长而调整成分,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应。 二、母乳含丰富的免疫成分,可降低婴儿感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三、人乳为直接喂哺,无感染变质的可能,且方便经济,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 四、喂哺母乳可增进母子感情,并可密切观察小儿微细变化。 五、产后即哺乳,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并有避孕效果,还可减少乳母患肿瘤的机会。 母乳喂养的方法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亲于产后0.5~1小时内可尝试喂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儿,虽然此时母亲的初乳很少,但新生儿有力的吸吮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也促进母婴的相互适应。 新生儿期只要母亲感到奶胀或小儿饥饿哭吵即可喂乳,一般每天喂哺10~12次。随着年龄的增大,婴儿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进食规律出现,两次哺乳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出生2个月后可减至昼夜7~8次,每2.5~3小时喂一次;3~4个月大时,昼夜哺乳约6次,夜间可减少一次。喂哺时两侧乳房轮流,先从一侧开始,这侧乳房排空后,再喂另一侧,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吸奶到满足为止,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正确的哺乳姿势。可各种各样,但应母婴均感到舒适。乳母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以乳头刺激婴儿的上下唇,引起觅食反射,婴儿应含乳晕的大部分,在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 喂哺完毕,将婴儿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促使胃内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一、母亲在孕期就应该建立自己喂养孩子的信心,并作好具体准备,如孕晚期每天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向外轻拉几次,使乳头皮肤坚实,防止内陷,以利小儿吸吮。 二、乳母应注意营养,保持充足睡眠、心情愉快,保证生活有规律、不随便服药,每天应较平时增加能量700~1000千卡和水分1~1.5升。 三、母亲的乳头应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 四、母乳量不足时,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小儿吞咽声少,哺乳后小儿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五、不应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且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而致畸形。 六、因为各种原因需暂停哺乳时,应定时将乳汁挤出,以免乳量减少。 断奶 婴儿生后头4~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但4~6个月以后单纯母乳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小儿会因眷恋母乳而拒绝其他食品,出现食欲缺乏或食欲异常,常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或贫血等。因此,母乳喂养儿应在适当时期断奶。8~12个月为断奶最佳时期。断奶应逐渐进行,在正常添加辅助食品的条件下,一般先从6~8个月起减少一次哺乳,用辅助食品代替,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在乳品缺乏地区,可每天保留1~2次人乳喂哺,直至1岁半至2岁。2岁时即使仍有少量人乳也应停止哺喂。在炎热夏季或婴儿患病时不宜断奶,以免发生腹泻等消化紊乱。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禁忌证,母乳应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婴儿不但可以使婴儿获得必需的营养,而且可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尽管现代工业及乳制品开发商以母乳为“金标准”来改善代乳品的性能,但永远没有完全无异于母乳的代乳品。 |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