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血色病
- 残胃炎治疗探讨
- 血色病概述
- 立克次体
- 肝科成功诊断一例罕见α1抗胰蛋...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之希望
- 乙肝能“不治而愈”吗????从...
-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
- 《发热待查》 的课件
- 胰岛素初始用量估算
- 残胃炎治疗探讨 (转载)
- 胃大部切除术后为什么会发生贫血...
- 围棋
- 肝一科成功诊断一例罕见α1抗胰...
- 湖北省襄樊市卫生高级职称晋升经...
- 男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期间,妻子能...
- 精确放疗和陀螺刀
- 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突出症
- 一例高位梗阻性胆管癌合并出血患...
-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指南(草...
- 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 小三阳患者何时可以停用抗病毒药...
- 免疫耐受性是大三阳携带者的天然...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 乙型肝炎病毒双重耐药的处理策略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之希望
- 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
- 什么是重型肝炎
- 部分分子靶向药物说明书
- 护肝药、免疫调节药、或抗病毒治...
-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然病程
- 慢性HBsAg携带者的自然病程
- 什么是肝纤维化
- “大三阳”、“小三阳”与“小二...
- 患乙肝的朋友,您需要做肝穿刺吗
- 肝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 “大三阳”携带者该怎么办
- 肝癌能根治吗?
-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健康饮酒,顾面子更要顾身子 ...
- 勤劳俭吃的妈妈们为何患上脂肪肝
- 如何选用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治疗...
- 视患者为亲人 做人民健康的守...
- 岁末应酬,小心乙肝发作
- 干扰素a-2b与a-2a的区别
-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癌的发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
- 甩掉脂肪肝,不靠药物靠毅力
- 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进展
- 何谓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 肝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什么需要手...
- 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发生门脉高压...
-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 乙肝大三阳如何进行治疗?
- 乙肝携带者为什么不用吃药打针
- 我是丙型肝炎吗?会传染别人吗?
- 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会自然转阴
- 乙肝病毒可以遗传吗?
- 乙肝妈妈妊娠期间能服用保肝抗病...
- 教你如何看乙肝化验单
- 乙肝孕妇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
- 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怎么办
- 我是乙肝“大三阳”,我该怎么办...
-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自然转阴吗?
-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抗病毒治疗?
- 共餐、接吻会传播乙肝病毒吗?
- “大三阳”的大学生如何继续大学...
- 乙肝的4P医学管理模式
- 民营肝病医院的四大谎言
- 海尔:别让虚假乙肝药品海尔海明...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及胆管内支架...
- 这种情况会不会是病毒变异?
- 肝细胞腺瘤样增生和肝细胞不典型...
- 铁中毒概述
- 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用吗
- 转氨酶正常、HBV-DNA阴性...
- 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就是慢性肝炎...
-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
- 什么是磁共振
- 一种少见的肝脏肿瘤--肝脏肉瘤
- 请朱大夫帮忙看看我父亲到底是哪...
- 各种影像设备及其成像原理
- 如何预防肝癌
- 如何读懂胃镜检查报告
- 什么是肝脏占位病变
- 战胜肝癌
- 我父亲严重肝损害查不出病因怎么...
- 乙肝妈妈可以给宝宝哺乳吗
- 乙型肝炎疫苗的来历和研究进展
- 降酶药是乙肝的帮凶吗
- 多吃碱性食物可预防癌症
- 治疗便秘的水果蔬菜疗法
- 肝病用药越简单越好
- 乙肝病毒容易传染吗?
-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 何谓慢性浅表性胃炎
- 什么是乙肝病毒P区耐药基因测序
- 我现在该怎么治疗我的大三阳?
- 大三阳母亲生宝宝应注意哪些?
- 大三阳乙肝携带者能结婚吗?会不...
- 服替比夫定一年半耐药该怎么办?
- 小三阳患者两手有一个小红点,一...
- 被犬咬伤后如何预防狂犬病?
- 什么是基因型耐药
- 检测乙肝病毒YMDD 变异的意...
- 神医扁鹊为什么说“病有六不治”
- 在信任危机下,我们该如何去做医...
- 春节期间小心脂肪肝和酒精肝
- 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
- 小三阳, DNA弱阳性,肝功正...
-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肥胖、...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和复方甘草酸...
- 把知识告诉患者,把选择权留给患...
- 对重型乙肝的一点认识
- 关于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纳入医...
- 为什么他的HCV-RNA检测忽...
- 乙肝能“不治而愈”吗????从...
- 核苷类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 钙拮抗剂为什么能治疗高血压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
- 大三阳母亲生宝宝应注意哪些问题...
- 什么是丙型肝炎?
- 知名教授谈肝癌治疗
- 一家三口感染乙肝,为什么出现三...
-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 甲胎蛋白与肝癌
- 怎样区分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 人为什么会生癌?
- 如何看懂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 认识乙肝七大误区!
- 夫妻间乙肝传染少
- 肝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 肝病食疗的常见误区
- 乙肝患者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
- “大三阳”的母亲如何阻断母婴传...
- 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看上去很美!
- 同心协力救患者 细心呵护送健康
- 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
- 肝病常识
- 生活方式与肝病
- 乙肝母亲也能生育健康宝宝
- “乙肝转阴针”还要骗多少人?
- 干扰素对“母婴”传播的乙肝肝炎...
- 服核苷类药发生耐药是不可避免的...
- 你想用干扰素治疗吗?
- 慢性乙型肝炎以选择哪一种药物为...
-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治疗?
- 大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
- 脂肪肝的治疗概述
- 作者:朱刚剑|发布时间:2009-01-06|浏览量:1188次
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使其完全恢复正常。并且,脂肪肝即使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脏病变仍可得到逆转。但是如任其发展,则进一步可演变为肝硬化,此时即或积极治疗也难使肝病理学改变恢复正常。因此,通过早期处理促进肝内脂肪消退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朱刚剑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临床上,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性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为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应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以及各种中西药物综合处理,以兼顾防治脂肪肝及其基础疾病,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去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一、病因治疗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获得性疾病,寻找与去除病因和积极控制原发病对脂肪肝的防治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脂肪肝患者首先应明确脂肪肝可能的病因及诱因,尤须注意易被忽视的因素,如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和工业毒物中毒、L-肉碱缺乏状态、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胃肠外营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Wilson氏病、妊娠呕吐和妊娠中毒症、重症贫血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状态等。并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是否并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酒精依赖症和戒酒综合征等情况,对于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存的心脑血管疾病为患者的主要矛盾,应优先考虑治疗;同时注意区分不同病因及不同起病形式的脂肪肝诊疗方案的异同,如急性与慢性脂肪肝、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营养不良性与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治疗原则迥然不同,例如,急性脂肪肝有时需要立即受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而慢性脂肪肝则重在寻找病因和健康宣教及卫生干预。接诊医师如不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区别对待,则很难提高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轻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组织学改变即可获得好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戒酒对于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在戒酒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退。大多数药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后2-3月内,可完全恢复正常。饥饿及蛋白质-热量不足所致的脂肪肝通过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或氨基酸以及足够热量后,肝脏病变可迅速逆转。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胃肠外营养所致脂肪肝应避免过高热量及过多脂肪乳剂的输注,并尽可能及早开放经口或管饲饮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论病情是否需要,长期过高热量摄入和过分强调休息,均可因体重增加而诱发脂肪肝,故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小肠改道手术所致的脂肪肝应重新作吻合手术,恢复改道前情况,并补充必需氨基酸。妊娠呕吐引起的脂肪肝补充营养后肝脏损伤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中止妊娠和控制并发症后,肝内脂肪沉积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遗症。由此可见,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是治疗脂肪肝的根本方法。
二、饮食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许多脂肪肝的发生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及营养失衡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在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等的有效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调整饮食被认为是治疗大多数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饮食疗法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理想的目标体重,正确调整每日热能摄入和科学分配各种营养要素,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药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饮食中仍要含适量的脂肪,并注意适当控制糖类的摄入。因为适量脂肪摄入为人体健康所必需,即使摄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机体仍可利用糖类及氨基酸前身物质合成脂肪;而摄入过多糖类,特别是富含单糖或双糖的甜食,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使糖转化为脂肪。对于酒精性肝病、恶性营养不良病和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以及脂肪肝性肝硬化特别应强调补充足够优质蛋白及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总之,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和病情来制定具体的饮食治疗方案,并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予以调整。
三、运动治疗
运动不足会引起基础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呼吸循环功能低下,并可引起能量消耗减少,诱发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而适当运动乃是消耗热量、降脂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祛病防衰的最好方法。慢性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患者应坚持参加中等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及相对正常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并保持正常的胰岛素敏感性。大量事实表明,运动治疗对于促进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致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消退尤其重要,且可防治其并存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病,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卒中的发生。
在运动疗法开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疗检查、物理检查和生活方式检查。具体运动以尽可能动员全身肌肉的中等量有氧项目为主,即最大强度的50%前后,心率达到一定标准(170-年龄/分钟),并根据运动强度决定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15-60分钟)和实施的频率(每周3-5次)。同时注意运动疗法消耗热量有限,应与饮食疗法等并用,并坚持预备和整理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运动量应由小到大,缓慢递增,同时向患者交待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许多研究表明,对肥胖者运动减肥比节食减肥更重要,其原因为运动减肥去除的主要是腹部内脏脂肪,而腹部内脏脂肪性肥胖比皮下脂肪性肥胖更易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脂肪性肝炎等恶性疾病。营养不良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脂肪肝,以及伴有严重的心、脑、肾和肝功能不全的各种脂肪肝患者均应适当限制活动量,而急性脂肪肝患者则需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四、心理及行为修正治疗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一模式。健康的概念也不再仅局限于没有病,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生物因素固然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心理因素及不良行为等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应考虑心因性因素的参与,而正确合理的心理治疗对于慢性肝病脂肪肝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对于大多数局灶性脂肪肝的治疗可能仅需通过心理安慰,解除患者恐癌心理即可。
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一大类疾病甚至可看成是新兴的“城市时髦病或现代生活病”,其发生主要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以及竟争日益激烈的工作环境有关。此外,过量和过快摄食、进零食和夜食、不吃早餐、以及晚餐质量过高和过迟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等的发病提供条件。因此有必要纠正其不良的饮食及生活行为。脂肪肝的行为修正治疗系通过改变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主要适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的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辅助治疗,对于前者可用图表化的饮食、体重日记,咀嚼疗法和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等方法,并鼓励其参加运动,让其明白“做什么都比坐着不动强”这一道理;后者则应戒除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包括低度的啤酒、黄酒,并注意防治酒精依赖和戒酒综合征。
五、药物治疗
对部分脂肪肝患者,特别是并发肝功能损害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选择适当的保肝、降酶、去脂药物,以促进肝内脂肪和炎症的消退,防治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由于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许多问题尚在研究之中。因此,迄今还未找到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尽管有报道认为,在不去除病因、控制原发病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药物即可治愈脂肪肝,但是总的来说,药物在脂肪肝的治疗中仅起辅助作用,可根据脂肪肝的病因、分型、分期及其合并症适当选择2至3种药物联合使用。
目前大多数用于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几乎都是以肝脏的生理生化过程为基础,通过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而选择的,目的是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即所谓的“去脂药物”。现发现,有些去脂药物包括复合维生素B、胆碱和蛋氨酸,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并不肯定;水飞蓟素、多烯不饱和卵磷脂(易善复)及熊去氧胆酸等细胞保护剂对某些脂肪肝患者有效,但对另一些脂肪肝患者则无效;丙基硫氧嘧啶和皮质类固醇可能也仅对部分酒精性肝炎患者有效;包括干扰素、秋水仙碱在内的抗纤维化药物,对肝纤维化治疗的利弊仍有争议;有些药物(特别是弹性酶、安妥明、苯扎贝特等降血脂药物),甚至有可能诱发肝功能损害和加重肝内脂肪堆积。但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营养过剩性疾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此,脂肪肝患者是否需使用降血脂药物应从降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卒中,以及对肝内脂肪沉积、肝细胞损害和纤维化的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有一点可基本肯定的是,大多数降血脂药物对于肝内脂肪消退作用有限,故单纯脂肪肝可能并非应用降血脂药物的指征。对于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通过保持大便通畅、调整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吸收等措施,以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能对其疾病转归有一定影响。
六、中医中药治疗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黄精、大黄等许多中药可降低血脂、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甚至具保护肝细胞、防治肝纤维化之功效。因此,可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组方或选用丹参、胆宁片等成药,以减轻患者症状,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防治并发症。日本报道大、小柴胡汤治疗脂肪肝有效,国内也有许多应用其它复方以及血脂康、胆宁片等中成药的报道。中药最大的优点是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但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疗效确切,可使各种脂肪肝完全逆转的中药方剂。一些在广告上介绍的所谓治疗脂肪肝的特效中药是不可靠的,这些药方均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此外,长期大剂量服用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也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药源性疾病,切忌对患者进行“中药无毒”的误导。
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一大类疾病甚至可看成是新兴的“城市时髦病或现代生活病”,其发生主要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以及竟争日益激烈的工作环境有关。此外,过量和过快摄食、进零食和夜食、不吃早餐、以及晚餐质量过高和过迟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等的发病提供条件。因此有必要纠正其不良的饮食及生活行为。脂肪肝的行为修正治疗系通过改变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主要适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的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辅助治疗,对于前者可用图表化的饮食、体重日记,咀嚼疗法和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等方法,并鼓励其参加运动,让其明白“做什么都比坐着不动强”这一道理;后者则应戒除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包括低度的啤酒、黄酒,并注意防治酒精依赖和戒酒综合征。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