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血色病
- 残胃炎治疗探讨
- 血色病概述
- 立克次体
- 肝科成功诊断一例罕见α1抗胰蛋...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之希望
- 乙肝能“不治而愈”吗????从...
-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
- 《发热待查》 的课件
- 胰岛素初始用量估算
- 残胃炎治疗探讨 (转载)
- 胃大部切除术后为什么会发生贫血...
- 围棋
- 肝一科成功诊断一例罕见α1抗胰...
- 湖北省襄樊市卫生高级职称晋升经...
- 男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期间,妻子能...
- 精确放疗和陀螺刀
- 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突出症
- 一例高位梗阻性胆管癌合并出血患...
-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指南(草...
- 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 小三阳患者何时可以停用抗病毒药...
- 免疫耐受性是大三阳携带者的天然...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 乙型肝炎病毒双重耐药的处理策略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之希望
- 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
- 什么是重型肝炎
- 护肝药、免疫调节药、或抗病毒治...
-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然病程
- 慢性HBsAg携带者的自然病程
- 什么是肝纤维化
- “大三阳”、“小三阳”与“小二...
- 患乙肝的朋友,您需要做肝穿刺吗
- 肝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 “大三阳”携带者该怎么办
- 肝癌能根治吗?
-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健康饮酒,顾面子更要顾身子 ...
- 勤劳俭吃的妈妈们为何患上脂肪肝
- 如何选用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治疗...
- 视患者为亲人 做人民健康的守...
- 岁末应酬,小心乙肝发作
- 干扰素a-2b与a-2a的区别
-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癌的发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
- 甩掉脂肪肝,不靠药物靠毅力
- 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进展
- 何谓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 肝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什么需要手...
- 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发生门脉高压...
-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 乙肝大三阳如何进行治疗?
- 乙肝携带者为什么不用吃药打针
- 我是丙型肝炎吗?会传染别人吗?
- 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会自然转阴
- 乙肝病毒可以遗传吗?
- 乙肝妈妈妊娠期间能服用保肝抗病...
- 教你如何看乙肝化验单
- 乙肝孕妇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
- 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怎么办
- 我是乙肝“大三阳”,我该怎么办...
-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自然转阴吗?
-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抗病毒治疗?
- 共餐、接吻会传播乙肝病毒吗?
- “大三阳”的大学生如何继续大学...
- 乙肝的4P医学管理模式
- 民营肝病医院的四大谎言
- 海尔:别让虚假乙肝药品海尔海明...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及胆管内支架...
- 这种情况会不会是病毒变异?
- 肝细胞腺瘤样增生和肝细胞不典型...
- 铁中毒概述
- 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用吗
- 转氨酶正常、HBV-DNA阴性...
- 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就是慢性肝炎...
-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
- 什么是磁共振
- 一种少见的肝脏肿瘤--肝脏肉瘤
- 请朱大夫帮忙看看我父亲到底是哪...
- 各种影像设备及其成像原理
- 如何预防肝癌
- 如何读懂胃镜检查报告
- 什么是肝脏占位病变
- 战胜肝癌
- 我父亲严重肝损害查不出病因怎么...
- 乙肝妈妈可以给宝宝哺乳吗
- 乙型肝炎疫苗的来历和研究进展
- 降酶药是乙肝的帮凶吗
- 多吃碱性食物可预防癌症
- 治疗便秘的水果蔬菜疗法
- 肝病用药越简单越好
- 乙肝病毒容易传染吗?
-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 何谓慢性浅表性胃炎
- 什么是乙肝病毒P区耐药基因测序
- 我现在该怎么治疗我的大三阳?
- 大三阳母亲生宝宝应注意哪些?
- 大三阳乙肝携带者能结婚吗?会不...
- 服替比夫定一年半耐药该怎么办?
- 小三阳患者两手有一个小红点,一...
- 被犬咬伤后如何预防狂犬病?
- 什么是基因型耐药
- 检测乙肝病毒YMDD 变异的意...
- 神医扁鹊为什么说“病有六不治”
- 在信任危机下,我们该如何去做医...
- 春节期间小心脂肪肝和酒精肝
- 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
- 小三阳, DNA弱阳性,肝功正...
-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肥胖、...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和复方甘草酸...
- 把知识告诉患者,把选择权留给患...
- 对重型乙肝的一点认识
- 关于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纳入医...
- 为什么他的HCV-RNA检测忽...
- 乙肝能“不治而愈”吗????从...
- 核苷类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 钙拮抗剂为什么能治疗高血压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
- 大三阳母亲生宝宝应注意哪些问题...
- 什么是丙型肝炎?
- 知名教授谈肝癌治疗
- 一家三口感染乙肝,为什么出现三...
-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 甲胎蛋白与肝癌
- 怎样区分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 人为什么会生癌?
- 如何看懂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 脂肪肝的治疗概述
- 认识乙肝七大误区!
- 夫妻间乙肝传染少
- 肝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 肝病食疗的常见误区
- 乙肝患者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
- “大三阳”的母亲如何阻断母婴传...
- 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看上去很美!
- 同心协力救患者 细心呵护送健康
- 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
- 肝病常识
- 生活方式与肝病
- 乙肝母亲也能生育健康宝宝
- “乙肝转阴针”还要骗多少人?
- 干扰素对“母婴”传播的乙肝肝炎...
- 服核苷类药发生耐药是不可避免的...
- 你想用干扰素治疗吗?
- 慢性乙型肝炎以选择哪一种药物为...
-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治疗?
- 大三阳、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
- 部分分子靶向药物说明书
- 作者:朱刚剑|发布时间:2010-09-12|浏览量:1786次
索坦胶囊Sutent(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
【通 用 名】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
【商 品 名】索坦胶囊SUTENT
【汉语拼音】pingguosuanshunitinijiaonang
【英 文 名】SunitinibMalateCapsules
【化 学 名】
分子式:C22H27FN4O2C4H6O5
相对分子质量:532.6
CAS:557795-19-4
【成 分】本品主要成分为苹果酸舒尼替尼.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朱刚剑
【性 状】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色至橙色的颗粒.
【适 应 证】
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
2.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RCC).
【用法用量】:治疗胃肠间质瘤和晚期肾细胞癌的推荐剂量是5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4/2给药方案)。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
【贮藏】保存于25℃,允许范围15-30℃.
【包 装】14粒/瓶、28粒/瓶、30粒/瓶
【剂 型】胶囊型
【有 效 期】两年
【规格/价格】12.5mg×28粒/盒 4800元/盒
【注册证号】国药准字H20090030
【生产企业】美国辉瑞公司PfizerItaliaS.R.L.
索拉非尼
百科名片
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疗肿瘤的口服药物。其首要开发目标为,用于治疗对标准疗法没有响应或不能耐受之胃肠道基质肿瘤和转移性肾细胞癌。能选择性地靶向某些蛋白的受体,后者被认为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起着一种分子开关样的作用。它的上述适应证已在美国获得了FDA授予的“快通道”审批地位。
目录
基本信息
成分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服用方法
治疗时间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提示
基本信息
成分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服用方法
治疗时间
? 禁忌
? 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
? 不良反应
? 用药提示
展开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商品名:多吉美
通用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
英文商品名:Nexavar
英文通用名:Sorafenib tosylate
汉语拼音:Jiabenhuangsuan Suolafeini Pian
原产地英文商品名:索伦尼克(SORENIC)
原产地英文药品名:索拉非尼片 Sorafenib
中文参考商品译名:索伦尼克(SORENIC)
份子结构名:索拉非尼片
包装规格及销售价:200mg/片,120片/瓶
计价单位:瓶
产地国家:秘鲁利马 秘鲁巅峰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Pinnacle Pharma Del Peru S.A.C.
适 应 症:晚期肾细胞癌或肾癌
扩大适应症:肺癌 , 肝癌或其他实体癌
编辑本段
成分
化学名:4-{4-[3-(4-氯-3-三氟甲基-苯基)-酰脲]-苯氧基}-吡啶-2-羧酸甲胺-4-甲苯磺酸盐。
实验式:C21H16ClF3N4O3 * C7H8O3S。
分子量:637.0克/摩尔。
编辑本段
性状
本品为红色圆形片
编辑本段
适应症
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编辑本段
规格
0.2g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推荐服用索拉非尼为每次0.4 g(2x0.2g),每日两次,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
编辑本段
服用方法
口服,以一杯温水吞服。
编辑本段
治疗时间
应持续治疗直至患者不能临床受益或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编辑本段
禁忌
对索拉非尼或药物的非活性成分有严重过敏症状的患者禁用。
编辑本段
注意事项
尚缺乏充分的中国人群临床研究数据,因此须在有本品使用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编辑本段
药物相互作用
索拉非尼与阿霉素或依立替康合用时,后两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将分别增加21%和26%~42%,目前尚不清楚上述现象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但一般建议索拉非尼与上述两种药物合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索拉非尼与酮康唑合用时较安全。从理论上说,任何能够诱导CYP3A4的药物均能加快索拉非尼的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索拉非尼是CYP2C9的竞争性抑制剂,因此,它有可能会升高其他经CYP2C9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当索拉非尼与其他治疗范围较窄的CYP2C9底物(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屈大麻酚、THC、苯妥英或磷苯妥英、吡罗昔康、舍曲林、甲苯磺丁脲、托吡酯和华法林等)合用时应注意观察,以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
尚无索拉非尼服用过量的特殊治疗措施。
索拉非尼的最高剂量为0.8 g每日两次,在此剂量下所观察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和皮肤毒副反应。
如怀疑服用过量,则应停药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相应的支持疗法。
药理及药代动力学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能同时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包括RAF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KIT和FLT-3。由此可见,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与口服溶液相比,索拉非尼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49%;高脂饮食可使索拉非尼生物利用度降低29%。索拉非尼达峰时间约为3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25~48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5%。索拉非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酶CYP3A4进行氧化代谢,以及通过UGT1A9进行葡萄糖苷酸化代谢。目前已知索拉非尼有8种代谢产物,其中5种可在索拉非尼达到稳态后的患者血浆中检测到。索拉非尼主要以原形物(占总剂量51%)和代谢物方式随粪便排泄,有部分葡萄糖苷酸化代谢产物(占总剂量19%)随尿液排泄。
编辑本段
不良反应
索拉非尼引起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血压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肿胀或出现水疱。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有腹泻、皮疹/脱屑、疲劳、手足部皮肤反应、脱发、恶心、呕吐、瘙痒、高血压和食欲减退。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3级和4级不良事件的数目分别占不良事件总数的31%和7%,而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22%和6%。
【改善手足皮肤反应的一些建议】:
1.穿软底鞋或者网球鞋时,应该穿棉袜或者软垫以防止足部受压;
2. 不宜长时间站立;
3.将硫酸镁溶于温水中,浸泡皮肤患处;
4.使用含尿素软膏或乳液抹在脚上,一天2次或涂上厚厚一层,穿棉袜保持整晚;
5.如果需要可以在患处使用去斑喷剂;
6.如果足部皮肤持续增厚或者起茧,可以请足疗师治疗,防止继续加重;足疗后立即使用保湿软膏;
7.使用芦荟汁涂抹患处
编辑本段
用药提示
患者在服药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及患者须知。应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以及在停药至少2周之后方可尝试怀孕。告知患者最好空腹服药。若患者忘记服药,下一次服药时也无需加大剂量。当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手足部皮疹,应及时联络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贮藏
低于25℃密封保存,请将药物放到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包装
中国产:60片/盒,铝铝包装
有效期
30个月
肿瘤专家点评晚期肾癌新药Sorafenib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周爱萍 孙燕
由拜耳药业开发的多靶点新药Sorafenib(索拉非尼,商品名Nexavar)2005年12月经美国食品药品局(FDA)批准作为治疗晚期肾癌的一线药物上市。
肾癌如果超越了手术切除的范围,多年来主要以生物治疗或生物化学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中位生存期只有10个月左右。当一线方案失败后,更无有效的二线方案。
拜耳和Onyx药业公司从肿瘤的发生机理和肿瘤生长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入手,联合研制了Sorafenib。Sorafenib是一种口服的新颖靶向治疗药物,能抑制RAF-1、B-RAF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以及VGFR-2、VEGF-3、PDGF-β、KIT、FLT-3多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Sorafenib具有双重的抗肿瘤作用:既可通过阻断由RAF/MEK/ERK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通过作用于VEGFR,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而达到遏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Sorafenib在临床前动物试验中显示了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治疗晚期肾癌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中,903例接受过一次系统治疗(生物免疫或化疗)失败的晚期肾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Sorafenib,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中期分析时已发生222例死亡事件,结果表明两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0%和2%,另分别有74%和53%的病人肿瘤保持稳定。Sorafenib组的无进展生存期较安慰剂组延长一倍(5.8vs2.8个月,风险比为0.51),且Sorafenib较安慰剂治疗显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Sorafinib组的生存期较安慰剂组长,风险比为0.72,但这一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由于这只是中期分析的结果,因此需到试验最终分析时才能对生存期作最后的比较。
Sorafenib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可控制的腹泻、皮疹、疲乏、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脱发、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
美国FDA正是基于这一临床试验的结果快速批准了Sorafenib作为晚期肾癌治疗的药物,“这是近10多年来唯一被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肾癌的新药”,也是肾癌治疗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
至今,临床试验考察了Sorafenib对20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已接受其治疗的病人已超过4000多例。目前正在开展Sorafenib治疗肝癌、转移性黑色素瘤和皮肤癌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Sorafeni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将2006年开始。
Sorafenib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一个多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Sorafenib正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燕院士作为主要研究者在亚洲开展临床试验。我国有四家单位参与这一工作,试验的主要对象是有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转移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这些患者既往最多可以接受过一次系统的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百科名片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药理作用是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能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系细胞、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新鲜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此外,甲磺酸伊马替尼还可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受体、干细胞因子(SCF),c-Kit受体的酪氨酸激酶,从而抑制由PDGF和干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行为。
目录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简介
临床研究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症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简介
临床研究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症
注意事项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儿童用药
? 老年患者用药
?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过量
展开
编辑本段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简介
产地英文商品名:格列卫 ( Gleevec , Glivevc)
原产地英文药品名:甲磺酸伊马替尼 ( imatinib mesylate )
中文参考商品译名:格列卫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分子结构名:甲磺酸伊马替尼
包装规格:100毫克/粒 120粒/盒
计价单位:盒
产地国家:瑞士
生产厂家:Novartis ( 瑞士诺华制药 )
适 应 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胃肠间质瘤
性状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名称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分子式为C29H31N7O?CH4SO3,分子量为589.7。
贮藏/有效期 宜保存在30°C以下。有效期2年。
编辑本段
临床研究
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提示,有些病人可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耐药性。
注1:细胞遗传学反应指标:相应细胞遗传学疗效包括完全反应和部分反应。完全反应 :分裂细胞中Ph染色体阳性细胞消失。部分反应 :分裂细胞中,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为1-35%。
对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髓性原始细胞危象)、加速期和经α-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进行了三组开放、非对照性的II期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病例中,40%患者的年龄≥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60岁,10-12%≥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70岁。
加速期 :(235例,其中63%患者在加速期已接受过其他治疗,235例患者中77例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每日1次 ;158例接受600 mg,每日1次)。结果63%患者获得确切的血液学反应,28%患者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21%患者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即分裂中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到<35%,14%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以血液学缓解为主要终点的分析,发现400 mg和600 mg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600 mg剂量组的细胞遗传学反应改善更明显,其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中,600 mg剂量组的疾病出现进展所需的时间明显不同。
急变期(髓性原始细胞危象):(260例,95例[37%]在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后均已接受过化疗,另165例[63%]此前未接受过化疗。223例开始治疗的剂量为600 mg, 每日1次)。以不同的完全血液学反应作为主要疗效进行统计,26%获得了肯定的血液学反应(未接受过治疗患者为30%,经过治疗的患者为19%),13.5%患者观察到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未接受和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7.1和5.2个月。
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慢性期):(532例,开始剂量400 mg,每日1次)患者的49%获得了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30%获得了完全反应,88%获得了完全血液学反应。
编辑本段
药代动力学
本研究的药代动力学系单剂量口服25-1000 mg甲磺酸伊马替尼并达稳态后测定。
甲磺酸伊马替尼剂量在25-1000 mg范围内,其平均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与剂量间存在比例性关系。重复给药的药物累积量可达稳态时的1.5-2.5倍。成人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性别对药代动力学无影响,体重的影响也可忽略而不计。
吸收
胶囊剂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8%,口服1次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血浆AUC的变异系数波动在40-60%之间。与空腹时比较,高脂饮食后本药吸收率减少甚微(Cmax减少11%,Tmax延长),AUC略减少(7.4%)。
分布
约95%与血浆蛋白结合,绝大多数是与白蛋白结合,少部分与α-酸性糖蛋白结合,只有极少部分与脂蛋白结合。整个机体内的总体分布浓度较高,分布容量为4.9 L/kg体重,但红细胞内分布比率较低。体内组织中有关药物分布情况仅来源于临床前的资料。肾上腺和性腺中摄取水平高,中枢神经系统中摄取水平低。
代谢
人体内主要循环代谢产物是N-去甲基哌嗪衍生物,在体外其药效与原药相似。该代谢物的血浆AUC是原药甲磺酸伊马替尼AUC的16%。甲磺酸伊马替尼是CYP3A4的底物,又是CYP3A4、CYP2D6、CYP2C9和CYP2C19的抑制剂,因此,可影响同时给予药物的代谢。
排泄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清除半衰期为18小时,其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为40小时,7天内约可排泄所给药物剂量的81%,其中从大便中排泄68%,尿中排泄13%。约25%为原药(尿中5%,大便中20%),其余为代谢产物,大便和尿中活性代谢产物和原药的比例相似。
肝肾功能衰竭
对肝、肾功能衰竭病人未进行过临床研究,这些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时要谨慎。已知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排泄很少经肾脏,估计肾功能衰竭患者服用不会出现问题。
编辑本段
适应症
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开始剂量: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 mg/日 ;对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以及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推荐剂量为400 mg/日,均为每日1次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
如果血象许可,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400 mg/日增加到600 mg/日,或从600 mg/日增加到800 mg/日(400 mg,分2次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
下列情况中必须调整剂量:如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严重水潴留),宜停药,直到不良反应消失,随后再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严重肝脏毒副作用时剂量的调整:如胆红质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3倍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5倍,宜停药,直到上述指标分别降到正常范围上限的1.5或2.5倍以下。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时剂量的调整:加速期或急变期 :如果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0.5×109/L和/或血小板<10×109/L,建议剂量减少到400 mg/日。如果血细胞持续减少2周,则进一步减少剂量到300 mg/日,如血细胞持续减少4周,宜停药,直到中性粒细胞≥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109/L和血小板≥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0×109/L。再用时剂量为300 mg/日。
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慢性期患者 :当中性粒细胞<1.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时宜停药,仅在中性粒细胞≥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5×109/L和血小板≥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75×109/L时再恢复用药,剂量为400 mg/日,如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重新减少到上述数值时,再恢复用药时剂量减至300 mg/日。
儿童和青少年:尚无18岁以下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资料。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剂量:有肝功能损害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可以升高,因此这些患者用本药时要谨慎,目前尚无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资料,无法提出剂量调整的建议。
肾功能衰竭和老年患者的剂量:已知肌酐清除率可随年龄老化而降低,而年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由于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进行过临床试验,故无法提出剂量调整的建议。
编辑本段
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在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属轻到中度。考虑到疾病本身也会产生症状,常难以明确他们的因果关系。临床试验过程中,因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在α-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粒慢性期患者中仅占1%,加速期中约占2%,慢粒急变期占5%。
最常见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肌痛及肌痉挛,这些不良事件均容易处理。所有研究中均报告有浮肿和水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7-59%和7-13%,其中严重者分别为1-3%和1-2%。大多数患者的浮肿表现为眶周和下肢浮肿,也有报告为胸水、腹水、肺水肿和体重迅速增加的,此时通常暂停药,用利尿剂或给予某些支持治疗。个别患者情况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有1例慢粒急变患者因并发胸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情况而死亡。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多见于每天≥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600 mg时。
按系统器官分类及发生的频度,将不只是发生于个别患者的不良反应罗列如下。频度的定义为很常见>10%,常见>1%≤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10%,偶见>0.1%≤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1%,罕见>0.01%≤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0.1%,非常罕见≤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0.01%(CIOMS分类法)。
全身性异常:
很常见 :水潴留(10%)和周身浮肿(两者共51%)。
常见 :发热、疲劳、乏力、畏寒和体重增加。
不常见 :不适、出血和体重减轻。
传染病/感染:
不常见 :败血症、肺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上呼吸道感染。
血液与淋巴系统异常:
很常见 :中性粒细胞减少(14%)、血小板减少(14%)和贫血(11%)。
常见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代谢和营养失衡:
常见 :食欲不振。
不常见 :脱水、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食欲增加。
精神异常:
不常见 :抑郁症。
神经系统异常:
很常见 :头痛(11%)。
常见 :头晕、味觉障碍、感觉异常、失眠。
不常见 :出血性卒中、晕厥、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减退、嗜唾、偏头痛。
眼异常 :
常见 :结膜炎、流泪增多。
不常见 :眼刺激症状、视力模糊、结膜出血、眼干、眶周浮肿。
耳和迷路异常:
不常见 :头晕。
心脏异常:
不常见 :心力衰竭、肺水肿、心动过速。
血管异常:
不常见 :血肿、高血压、低血压、潮红、四肢发冷。
呼吸道、胸和纵隔异常:
常见 :胸水、鼻衄。
不常见 :呼吸困难、咳嗽。
消化系统异常:
很常见 :恶心(56%)、呕吐(33%)、腹泻(24%)、消化不良(12%)。
常见 :腹痛、腹胀、胀气、便秘、口干。
不常见 :胃肠道出血、黑便、腹水、胃溃疡、胃炎、胃食道反流、口腔溃疡。
肝胆系统异常:
不常见 :黄疸、肝酶升高、高胆红质血症。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很常见 :周身浮肿(30%)、皮炎/湿疹/皮疹(共25%)。
常见 :脸肿、眶周肿、瘙痒、红皮症、皮肤干燥、脱发、盗汗。
不常见 :瘀斑、多汗、荨麻疹、指甲断裂、光过敏反应、紫癜。
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异常:
很常见 :肌痉挛、疼痛性肌痉挛(33%)、骨骼肌肉痛包括关节肿胀(25%)。
不常见 :坐骨神经痛。
肾和泌尿系统异常:
不常见 :肾衰、肌酐升高。
生殖系和乳房异常:
不常见 :男性乳房女性化、乳房肿大、阴囊水肿。
实验室检查异常
所有研究均报告有血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750 mg/日的大剂量时发生率为高(I期研究),然而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也明显取决于病期,3或4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ANC<1.0×109/L)和血小板减少(<50×109/L),在急变期和加速期发生率分别为58-62%和42-58%,相比之下在慢性期分别只有33%和17%,前者为后者的2-3倍。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ANC<0.5×109/L)和血小板减少(<10×109/L)发生率分别只有8%和1%。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的中位数持续时间分别为2-3周和3-4周,仅少数病例需为此而长期停药。
严重的转氨酶或胆红质升高少见(<3%病例,常需减量或停药(中位数持续时间约为1周),只有不到0.5%患者由此而长期停药。有1例加速期患者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但该例患者尚不能排除大剂量扑热息痛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物相互反应的结果。
编辑本段
禁忌症
对本药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编辑本段
注意事项
一开始治疗就应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大约有1-2%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患者发生严重水潴留(胸水、浮肿、肺水肿和腹水),因此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如用药过程中体重出乎意料地快速增加,应作详细检查,必要时采取适当支持治疗和处理措施。
水潴留可以加重或导致心衰,目前尚无严重心衰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类法的III-IV级)临床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经验。对这些患者用本药要谨慎。
肝功能衰竭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量可能会增加,有肝功损害者慎用本药。
有关本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临床资料尚有限。
临床前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尚未在人体进行过研究。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第1个月宜每周查1次全血象,第2个月每2周查1次,以后则视需要而定(如每2-3个月查1次)。若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调整剂量。
开始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包括转氨酶、胆红质和碱性磷酸酶),随后每月查1次或根据临床情况决定,必要时宜调整剂量。
对驾驶员和机器操纵者能力的影响尚无有关对驾驶员或机器操纵者能力可能发生的影响的信息和资料。
编辑本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动物研究表明本药对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孕妇使用的资料,对胎儿可能的毒性目前不详。除非使用后可能的好处大于对胎儿/婴儿的危害,否则妊娠期间不宜应用。如妊娠期间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必须告诉其对胎儿可能的危害。生育期妇女在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应劝其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孕。
哺乳 :在动物实验中,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大量从乳汁中排出,但未进行过人体研究,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妇女不应哺乳。
编辑本段
儿童用药
个别样本中,儿童血浆浓度可升高1.5- 2倍,这一数据尚不足以作为推荐儿童药物剂量的依据。
编辑本段
老年患者用药
已知肌酐清除率可随年龄老化而降低,而年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编辑本段
药物相互作用
可改变甲磺酸伊马替尼血浆浓度的药物
CYP3A4抑制剂 :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单剂酮康唑(CYP3A4抑制剂)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物暴露量大大增加(平均最高血浆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可分别增加26%和40%,因此同时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和克拉仙)时必须谨慎。
CYP3A4诱导剂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同时给予苯妥英药物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降低,疗效减低。其它诱导剂如地塞米松、卡他咪嗪、利福平、苯巴比妥和含有St John麦汁浸膏制剂等,可能有类似问题,但尚未进行专门研究,因此同时服用这些药物时须谨慎。
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使下列药物改变血浆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使辛伐他丁(CYP3A4底物)的平均Cmax和AUC分别增加2倍和3.5倍。当同时服用本药和治疗窗狭窄的CYP3A4底物(如环孢素、哌咪清)时应谨慎。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增加经CYP3A4代谢的其他药物(如苯二氮类、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的血浆浓度。
在与抑制CYP3A4活性相似的浓度下,甲磺酸伊马替尼还可在体外抑制细胞色素P450异构酶CYP2D6的活性,因此在与甲磺酸伊马替尼同时服用时,有可能增加全身与CYP2D6底物的接触量,尽管尚未作专门研究,用药时仍应谨慎。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体外还可抑制CYD2C9和CYD2C19的活性,同时服用华法令后可见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因此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始末或更改剂量时,若同时在用双香豆素,宜短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应告知病人避免使用含有扑热息痛的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编辑本段
药物过量
剂量超过800 mg的经验尚少,也无剂量过量的病例报告。若发生过量,应密切观察病人,并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