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的鉴别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2-04-07|浏览量:1109次
推理障碍是病人通过混淆概念,导致象征性思维和音义联想;通过混淆概念、以偏概全和无前提推理导致逻辑倒错性思维。以前常用偷换概念替代混淆概念,但偷换概念是使人上当受骗而故意设计的逻辑错误,而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逻辑错误,故在精神病的推理障碍中,应当用混淆概念,而不是偷换概念。推理障碍包括象征性思维、音义联想和逻辑倒错性推理。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一. 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
象征性(symbolic)是指符号性,象征性思维即符号性联想,是用具体事物混淆抽象概念。如病人谈对象,就要换一条新裤头(具体事物),因为谈对象是新的开始(抽象概念)。
㈠正常性和病理性
象征性思维分正常性和病理性。
⒈正常性象征性思维:特点是大家易理解;不当真(对推理错误有自知力)。用以代表⑴艺术表达:如一家大型酒楼侧连有一圆形建筑,围绕着该圆形建筑有一排排霓虹灯,红色霓虹灯时而左转,时而右转,象征为:不管怎样经营(左转、右转),都是赚(与“转”同音);过一会儿,红色霓虹灯又变成蓝色霓虹灯,时而左转,时而右转,象征为:不管经营什么(红色还是蓝色),都能赚(与“转”同音)。这样设计是为了吉利。不至于因这种设计而不用心经营;⑵民俗取向:除夕时餐桌上的鱼不吃,留到年初一,表示年年有余(鱼),但不会因有余(鱼)而新年不上班挣钱。⑶盼望:如过年时门前贴一个倒写的福字,表示新年福到家,但不会因此而新年不上班,坐等福到来。
⒉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特点是不经病人解释,别人不能理解;病人把“象征”当真(对推理错误无自知力)。如追逐车尾的红灯(具体事物)认为是紧跟共产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抽象概念),象征性思维只有发生在意识清晰时才有诊断意义,因为催眠状态或梦中的混淆概念是正常的。象征性思维见于精神分裂症。
㈡后果
精神科所提到的象征性思维都是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轻的限于推理错误,如: “吃油条代表思维灵敏,喝豆浆代表心境稳定,吃不熟悉的东西代表进入陌生环境,从后门下车代表太常规,从前门下车代表很特别”。重的导致妄想性解释,引起情感和行为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⒈妄想性解释:一位男性罪犯看到病房里挂着一幅画,位于最上面的是一朵紫色喇叭花,病人认为那象征着自己(丈夫在家地位最高),比紫色喇叭花稍低的粉红色喇叭花是象征着自己的妻子(妻子地位第二),再低一点的粉红色喇叭花是象征着自己的情人冯××(情人地位次于妻子),由于自己情人冯××那朵花旁没有其他花,故可以判定冯××目前是单身,且特别爱自己。画面左角有三片树叶,其中两片是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另一片树叶是情人冯××的的儿子,三片树叶形成两个空挡,表示两个心,表示他妻子对自己的孩子和对情人的孩子有二心,这幅画凝缩了他的人生,是省监狱管理局授意画的。
⒉情感反应:⑴傻笑:例如,一病人独自傻笑,问之答道:“因为门口并排两棵大树,双木为林,我姓林,两棵大树暗示自己,树根上涂有一米高的石灰,表示自己在“爬灰”,我绝对无此事,故好笑”;⑵焦虑:例如,一女病人看到男友家的玩具是牛头上有支花,理解为牛头开花,她弟弟属牛,表示她弟弟头上要流血,为此焦虑;⑶盼望:一位死缓罪犯,在监狱里早晨吃紫菜,他认为熬到头了,要出狱了。因为紫表示紫日升高,说明天亮了,菜表示踩,是引路的意思。
⒊动作怪异:医生往往是先见到动作怪异,后问出象征性思维,如病人在街上走路总是靠左走,要左脚踩线,问之则答:“靠左走表示聪明,靠右走表示笨,左脚踩线表示自己聪明,右脚踩线表示自己不如人”。
见到怪异行为一定要问清楚,因为象征性思维和强迫行为都可引起怪异行为,而两者的治疗是不同的。如有怪动作,病人不肯解释,无自知力,也不主动求治,应考虑为象征性思维;而强迫症状病人一般肯解释,有自知力,且主动求治。
⒋衣着怪异:一病人把衣服扣子错开扣,造成衣服右高左低,问之则答:“高的代表我,低的代表我妈”。又如,病人9月份就穿上军人棉袄和棉裤,问之则答“学雷锋”。再如,病人经常反穿衣服,将白里子向外,表示自己 “表里如一,心地坦白”。
⒌进食怪异:一病人不吃鸡蛋、鸭蛋、油条和蚕豆,因为其他病人拍鸡蛋或鸭蛋时,要在桌子上捣一捣,是骂我捣蛋;吃油条是骂我老油条;吃蚕豆是骂我嘴馋,所以我不吃这些东西。
⒍自伤自杀:⑴自伤:一位病人当街铺下一张报纸,然后跪下,左臂平放在报纸上,右手拿出一把菜刀,对左臂猛砍,一下,两下,三下,看看还没有砍断,再砍,直至完全砍断,因失血过多,病人一头栽倒在地,被120救护车送入医院抢救,醒后,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砍左臂,病人说:“我就是要留一手”;⑵自杀:一位病人冲向疾驰的车辆对着车轮趴下,驾驶员急刹车,骂:“找死啊?”病人说:“我要投胎”。
㈢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功能不足,不能充分激活前额皮质背外侧部的D1受体,引起认知减退,不能识别象征性思维这种“混淆概念”的错误。
二.音义联想(clanging association)
“音”是“发音”,“义”是“含义”,音义联想是由发音联想到发音相同但语义无关的含义,如看到车牌上114,意思是骂她“要要死”,是同音生别义。音义联想可分为正常性和病理性。
㈠正常性和病理性
⒈正常性音义联想:特点是大家易理解;且不会当真。正常性音义联想代表⑴艺术表达: 如电视广告中宣传果味维生素C片剂,广告词是Hello C,Hello C,意思是喂C,喂C,谐音维C,维C;⑵民俗取向:表示吉祥或不吉祥,如手机号码和车牌号码都选“8”,表示“发”;不要“4”,以免“死”,一家服装店店叫1818,意思是“要发要发”;⑶玩笑:如一人姓名叫杨伟,人家可能笑他“阳痿”;戏称“师范”就是教学生怎样找饭;⑷网络用语:如斑竹表示版主,杯具表示悲剧,洗具表示喜剧。
⒉病理性音义联想:特点是不经病人解释,他人无法理解;病人把这种联想当真。如病人的身份证前6位数是142724,病人认为这是“要死儿妻二死”,就是儿子和妻子都要死。
㈡影响情感
⒈负性情感:把普通言语理解为隐喻。例如,病人男友打电话时问她,“你(用的)是否是座机(固定电话)”,她认为男友暗指她是否是做妓(女)。
⒉正性情感:病人在路上走的时候,车子超过病人,后面的车牌号码为3286,意思是‘32岁发喽’,病人当时是32岁,认为自己要发喽。
㈢鉴别和机制
⒈与象征性思维鉴别:音义联想是说话时同音解释为不同字的意思,如:“3286,表示32岁发喽”,而象征性思维是通过具体行为的言语发音解释不同字的含义,例如,病人发病后不吃不喝,因为病人认为,不吃“饭”就不“犯”病; “喝”晋南发音“活”,病人理解为家人活不了,“不喝”,就是家人不会活不了。又如,温度表的“表”与婊子的“婊”同音,故同意量温度表暗示同意做婊子。再如,病人进医院拒绝输液,因为“输”就表示自己在竞争中“输”了。“今天走路顺风,办事就顺;不顺风,办事就不顺”。音义联想与象征性思维鉴别是有意义的,因为音义联想既见于精神分裂症,又见于躁狂症【1】,而象征性思维仅见于精神分裂症。
⒉机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功能下降,导致前额皮质背外侧部的多巴胺D1受体功能不足,引起认知减退,不能识别音义联想这种“混淆概念”的错误。躁狂症时可有音联意联,其中音联(clanging association)就是音义联想,即同样发音联想到不同的意思,并缺乏自知力。
三. 逻辑倒错性思维(paralogic thinking)
逻辑倒错(paralogic)是指推理错误,逻辑倒错性思维是指通过推理错误的联想得出错误的结论,推理错误以混淆概念最常见,以偏概全和无前提推理为少见。发生率极低,我们用了4年8个月的时间收集病例,仅遇到3例逻辑倒错性思维,其他病例摘自文献。
㈠混淆概念
正常人的思维同一概念前后含义一致。而病人的思维同一概念前后含义不一致,从而混淆概念,得出错误结论。如病人说:人的头脑长在脖子上,头脑是想事的,下巴在头上,所以我可以用下巴想事(混淆头脑与下巴的概念)。”又如,“因为物质不灭,所以人也不灭,所以人不会死,我父亲是人,所以也不会死(混淆物质不灭与生命不灭的概念)”。混淆概念可致3种后果。
⒈进食异常:病人不吃荤菜,理由是: “人是动物,肉类是动物的尸体,人不能吃自己的尸体,所以我不能吃肉(混淆动物的尸体与人的尸体的概念)。“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动物是人类的祖先,猪也是动物,吃猪肉就是吃祖先(混淆猪肉与人类祖先的肉的概念)。”
病人感吃猪肉恶心,理由是“猪是靠吃猪食长大的,我吃猪肉,就象吃猪食一样恶心(混淆猪肉与猪食的概念)。病人感吃素菜也恶心,理由是“蔬菜是以人的大便为肥料长大的,我吃素菜,等于是吃人的大便,所以恶心(混淆素菜与大便的概念)”。
⒉毁物:一病人没有工作,生活困难,却认为有钱害人,为了要儿子将来自食其力,不给儿子留财产,故将手上仅有的7000元烧掉。姐姐每月给他500元零用,他出门就送给乞丐了(混淆有点钱与有许多钱的概念,混淆可能害人与必然害人的概念)。
⒊怪异行为:病人从床上抱被子到地上睡觉,理由是:“因为床在地上,地便是床,地床更大,故我喜欢在地上睡觉(混淆床与地的概念)”。
㈡以偏概全
⒈正常性:正常人有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如老人因大便困难而提出不吃饭,这样就没有大便了,也就没有大便困难了;又如,老人因前列腺肥大而排尿困难,为减少排尿困难次数,尽量不喝水,这样小便少了,小便困难的次数也就少了,但正常人的以偏概全可被说服。
⒉病理性:如一病人几天来不肯吃饭,每次吃饭都要反复催,理由是“吃饭后想睡觉,睡觉会影响工作,从而影响将来前途,故不肯吃饭”。病人只考虑想睡觉会影响工作,没考虑不吃饭引起饥饿,饥饿会更大程度的影响工作,饿死将彻底终结未来的前途。病理性以偏概全不能被说服。
㈢无前提推理
正常人推理需要前提,例如,南京盐水鸭好吃(大前提),这是一只南京盐水鸭(小前提),所以这只盐水鸭好吃(推出结论)。逻辑倒错性思维病人可以没有前提就推理,从而得出错误结论,如一病人给父母取外号,说:“取外号好,有外号能避邪,避邪能当官,父母有了外号,就可避邪当官。”其中“外号能避邪,避邪能当官”的推理就无前提。
㈣机制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功能低下,导致前额皮质背外侧部的多巴胺D1受体功能不足,引起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不能检出推理错误,从而引起逻辑倒错性思维。
想看喻东山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和联用”视频讲座,点击视频网址:http://video.baidu.com/v?word=%D3%F7%B6%AB%C9%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