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的鉴别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3-02-02|浏览量:6441次
超价观念在精神科临床很少使用,因为⑴教科书上语焉不详;⑵没什么诊断价值,故一疏再疏,几乎无人过问。其实,少了超价观念,一些病人过于神经质的想法和做法就无处可归,这里描述常见的8种超价观念。
一.疑病超价观念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疑病超价观念是把不重要的疾病线索(事实基础)通过过度紧张(强烈情绪),担心自己患有重大疾病(超价),因而不断检查和治疗(行为维护);或者是病人确患有某种疾病(事实基础),但病人过度担心该病的致命性(强烈情绪→超价),从而过度治疗和保养(行为维护)。
㈠事实基础
疑病观念病人的事实基础包括:⑴自身症状或体征:例如,病人打嗝和反酸,担心反酸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会引起癌变;⑵接触传染源:病人接触传染源后,过度紧张和害怕。例如,病人被老鼠咬到手指,邻居讲会导致狂犬病,故反复化验、打针,仍不安,吓得背部发冷;⑶家人患重大疾病:病人担心该疾病会轮到自己头上,紧张不安。例如,两年内伯父和父亲相继因脑溢血死亡,病人才30岁出头,无高血压史,检查也无异常,但整天担心自己会得脑溢血。
㈡强烈情绪
⒈反应过度:病人对自身健康过度关注,一有轻微症状或体征就反应过度。例如,小便一发红(体征)就担心血尿,反复化验,结果无血尿,但蛋白±(检验值稍异常),医生说可忽略,自己不放心,又查两遍,正常,方放心。
⒉自知力差:病人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态度,关注自身健康,认为万一有病没查出来,那就太亏了。其实病人反复检查,自己也痛苦,说:“对别人的死亡,感到是一种解脱”。说明他也感到自己的理念不合理,并非完全无自知力。
㈢过度评价
病人不仅对自身稍有不适就小题大做,而且对家人也是如此。例如,7岁女儿感冒,喊头痛,病人担心是否是癫痫、脑肿瘤?每天问一遍女儿是否头痛,女儿说不痛,心中释然;女儿说有点头痛,马上紧张。
㈣行为维护
⒈自测:比如咳嗽有血丝(事实),就担心(强烈情绪)患肺癌(超价),咳出的痰要用放大镜观察有没有血(行为维护)。
⒉查询:“查”是上网查资料。例如,病人血糖是6.2,正常值是6.1,内科医生告知问题不大,病人不放心,上网查糖尿病资料,发现新正常值为5.6,糖尿病最终可致瞎眼、断腿,故想复测血糖,硬是忍住不测。“询”是反复询问医生。例如,病人漏服一次氯硝安定1mg和帕罗西汀20mg,出现戒断反应,感到头有些晃,疑为脑肿瘤,问了2~3个医生,保证无肿瘤后,还不放心,最后还是做了一次头颅CT,正常,方放心。
⒊检查:这里的检查是指医疗设备检查。例如,一次病人酒后腹痛,次日解黏液带鲜血便,就要做肠镜,结果正常;两月后大便带血丝,再做肠镜,又正常;又过了1个半月,大便带血,怕有肿瘤,再做肠镜,还是正常,每次肠镜800元,均自费,自己也觉得过分,心知至多是痔疮。
⒋治疗:一种是自我治疗,病人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使用和滥用各种药物【1】,例如一位22岁男性,无女友,整天关心自己激动不起来,性欲减退,上网查资料,给自己治病,买“生宝”药吃。另一种是遵医嘱治疗,但病人对治疗重视到可笑的地步【1】。
⒌保养:Marcel Proust报告1例病人,真患哮喘(事实基础),哮喘成为了他的先占观念(强烈情绪),他住在一间软木排成的屋里,与外界隔离,7天中 6天半在床上度过(超价→行为维护),偶尔出门要穿几件大衣,用原棉围颈,当他感到热时,又很快脱衣服(行为维护)。有一回,他参加婚礼,由于穿的太笨重,在教堂的长椅上无法坐下,只有站在教堂的过道上(行为维护)【1】。
㈤病因和病种
⒈病因:强迫性人格和偏执性人格易感疑病超价观念,反社会性人格和表演性人格障碍也可引发疑病超价观念。
⒉疑病超价观念主要见于疑病症,疑病症曾归为“疾病恐怖症”,但它没有恐怖症那种发作性的交感神经兴奋【1】;情感障碍全程都可有疑病超价观念,50%(Pilowsky’s,1970)~80%(Kenyon’s,1964)的继发性疑病症都是情感障碍;疑病超价观念也可为精神分裂症和痴呆的前驱症状;还可见于急性脑器质性障碍和脑外伤后【1】。
㈥病程
⒈缓解因素:⑴症状和体征消退:例如,病人打嗝、反酸,马上紧张,怕反酸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癌变,服胃药数天,打嗝、反酸消失,精神紧张缓解;⑵多名医生保证:例如,病人发现自己左颈部有一淋巴结,分别请四位医生检查,都说未查到淋巴结,方才相信。由于焦虑的影响,病人对医生的解释是当时相信,过一会又不全信;⑶多种检查正常:例如,病人近来咳嗽加重,马上想到肺癌,拍胸片正常,做CT正常,才不想了。
⒉复燃因素:尽管疑病超价观念可暂时缓解,但过度关心健康的素质不会改变,故一旦再有躯体不适,疑病超价观念马上再现,例如,上次发现淋巴结大,怀疑淋巴癌;这次咳嗽时吐出血丝,怀疑肺癌;下次患肠炎,怀疑肠癌。
⒊预后:疑病症的疑病超价观念预后差,总病程通常是几十年,而不是几年,病人的整个生活都变得次要,而怀疑患重病成了主要。部分病人最终以自杀为结局,目前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治疗,多少能有改善【1】,而抗精神病药和电抽搐治疗无效【1】。
㈦鉴别
⒈惊恐发作:惊恐发作和疑病症都有疑病超价观念,两者鉴别见表1。
表1 惊恐发作与疑病症的疑病超价观念鉴别
|
惊恐发作 |
疑病症 |
起病 |
急(以分钟计) |
较慢(以天计) |
症状 |
重 |
轻 |
濒死感 |
有 |
无 |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
半小时左右 |
数周~数月 |
每次发作内容 |
相同 |
可不同 |
⒉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可担心自身健康,但不积极看病,医生解释和检查阴性就放心;而疑病超价观念不仅担心自身健康,而且积极看病,医生解释和检查阴性不易使其放心。可以这样说,广泛性焦虑症担心健康的程度尚不足以引起疑病超价观念,而疑病症担心健康的程度足以引起疑病超价观念。
例如,病人患反流性食管炎,担心会得食道癌;患浅表性胃炎,担心会转化为胃癌;姐姐患肝炎,担心自己也会患肝炎,这是广泛性焦虑症。如果因担心患食道癌、胃癌或肝炎而反复就诊和检查,医生反复保证后仍将信将疑,这就是疑病超价观念。
又如,姐姐患胃癌,自己紧张,也去做胃镜,正常方放心,这是广泛性焦虑症;如果自己胃不适,担心患胃癌,去A医院做胃镜正常,不放心,又去B医院做胃镜,听了两家医院医生的解释,仍不能完全释然,这是疑病超价观念。
⒊疑病妄想:疑病妄想与疑病超价观念的鉴别见表2。
表2 疑病妄想与疑病超价观念的鉴别
|
疑病妄想 |
疑病超价观念 |
自知力 |
无 |
差 |
确信患病 |
是 |
否 |
对医生的无病解释 |
不愿听 |
愿意听 |
对医生的无病解释 |
完全不信 |
不完全信 |
对医学检查阴性结果 |
排斥 |
不排斥 |
例如,病人患灰指甲,用药治好了灰指甲,他感到体内不适,认为灰指甲虽治好了,但真菌跑到内脏里,感染了内脏,于是大量服抗霉菌药(服药治疗,说明已确信,故为疑病妄想);如果病人只是担心真菌跑到内脏里,感染内脏,于是到处看病(只是担心,未服药治疗,说明未确信),则为疑病超价观念。
⒋转换型癔症:转换型癔症的潜意识知道,这些躯体症状不是病,对自己有益(回避应激、要求赔偿),故对躯体症状漠不关心,不着急;而疑病超价观念的意识和潜意识都高度怀疑躯体症状是严重疾病,对自己有害,故对躯体症状过度关心,着急。
二.体象超价观念
体象超价观念是以躯体外貌稍有瑕疵为基础(事实基础),甚至“稍”到外人根本看不出的水平,病人通过过度焦虑(强烈情绪),对该瑕疵做出过度的评价,认为丑的不可忍受(超价),并坚持这种评价,用行为维护这种评价(行为维护)。
㈠观念形成
⒈稍有瑕疵:例如,病人感到自己的左脸小,有点萎缩,影响美观,医生细看左脸是略小,但一般看不出来。约2/3的瑕疵集中在头面部,如头发少、胡须少、嘴撅、门牙小、脸大,仅1/3的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如两手不对称、背陀、屁股撅、髋关节变粗。
⒉看不出瑕疵:病人感到自己的瑕疵不可忍受,而外人根本看不出这种瑕疵,说明瑕疵之小。例如,病人感到自己的头发少,而医生看不出他的头发少;病人感到自己的眼袋大,而医生看不出他有眼袋;男病人担心自己的生殖器小,而医生认为他的生殖器大小正常。
⒊过度焦虑:一些病人本来对小瑕疵并不在意,后经人指出后才开始专注并放大。例如,男病人暗恋一女生,那女生说他是酒糟鼻,他以后再不敢看那女生;其他男生说他长得丑,他表面上与人吵,但心里却很自卑,从此关注自己身上的丑。
另一些病人则相反,人家说她长得好看,她反而开始寻找自己脸上有无瑕疵。例如,17岁女性,近几天别人夸她长得漂亮,她开始反复照镜子,看到深更半夜,不看不安,看了放不下,总能找到瑕疵。
⒋过度评价:病人总感觉自己某部位很丑,每天大部分时间纠缠在这件事上,感到痛苦,他讲给医生听,希望医生说他不丑,但他又觉得自己确实丑,总走不出这个怪圈。
⒌自知力波动:例如,病人感到他的右大腿不断变粗,说右髋关节变粗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其他人观察的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在其他场合,他又说该观念是荒谬的,可他又说,右髋关节是真的变粗了。
㈡行为维护
⒈反复检视:病人感觉自己丑,又希望这种感觉是假的,于是自我检查,看是不是真丑,但每次检查结果都是自己真丑(例如,男病人感屁股撅,每天照镜子1小时,照的左右不是人),于是自我掩饰(例如,感自己的屁股撅,穿风衣掩盖;感到自己的阴茎小,不敢与同学一起洗澡)。
⒉自我治疗:病人觉自己丑,于是自我纠正(例如,感鼻子不好看,反复捏,将鼻子捏破,留下色素疤痕)或自我治疗(例如,男病人整天关注自己不长胡须,买“生宝”药吃;又如,病人关注自己过胖,15年来每天坚持跑步几公里,经常参加马拉松长跑)。
⒊做整形术:病人感局部丑陋,要求做整形术,可能做过多次整形术,但结果常不满意[2999]。例如,病人感到屁股撅,医生认为程度轻微,病人坚持要做腰4、5与骶1关节融合术,这样屁股撅略好些,对此担心好了1年,次年又认为屁股还是撅。又如,病人感到自己是招风耳(客观上看有一点),非要做整形术不可。
⒋功能损害:病人感自己丑,故不肯出门;感自己头发少,怕洗头和洗澡会掉头发,故不洗头、不洗澡,怕脱套头衫会掉头发,故睡觉不脱衣。
⒌抑郁、自杀:病人因感自己丑而抑郁,因抑郁而要自杀。例如,病人因自己的门牙是小米牙,嫌不好看而拔掉,换成烤瓷牙,后更不满意,后悔换成烤瓷牙,后悔地要自杀。
㈢特征
⒈性质:病人把美貌的价值评价的过高,对美貌的理解过于理想化,并逐项自我对照,这样易导致体像超价观念【2】。病人对自己躯体的知觉正常,故不是感知综合障碍,而对自己躯体的某部分评价过丑,故为观念障碍。
⒉伴发强迫:体象超价观念因焦虑而起,而焦虑又易感强迫观念,故体象超价观念常伴强迫观念,例如,一女病人主诉自己头发稀少,实际上并不少。她还怕脏,坐自家抽水马桶时要垫卫生纸;碰遥控器要用卫生纸;饭碗下面要垫卫生纸。又如,一男病人主诉自己屁股撅,其实橛的很轻微;经常要在手心上画个零字,方心安。
⒊病种:体象超价观念常见于躯体变形障碍,主要是感到自己躯体局部丑陋;次常见于神经性厌食,主要是过度关注肥胖造成的丑陋;少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罕见于抑郁症,后者的体像超价观念常泛指自己又老又丑。
⒋病程:躯体变形障碍的体象超价观念可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治疗,但效果有限,病程常持续几年和十几年;神经性厌食的体象超价观念指望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象超价观念时起时伏,比躯体变形障碍预后好;抑郁症的体象超价观念随情绪改善而缓解,比精神分裂症预后好。
三.牵连超价观念
牵连超价观念又称牵连观念或援引观念,病人感自己有弱点(事实基础),通过强烈的担心(强烈情绪),感到周围熟人的举动是针对自己弱点的(超价),故增加对周围人的注意(行为维护)。例如,男性患双相障碍(事实基础),怕(强烈的担心)人家说他有精神病(超价),故注意周围熟人的举动(行为维护)。
⒈有弱点:病人本身有弱点,例如,有精神病史、有外遇、处境恶劣、受过伤害,易引起牵连超价观念;也可无特定弱点,完全是自卑引起的牵连超价观念,例如,抑郁症病人感自己什么都不好,同学瞧不起自己。
⒉强烈的担心:例如,男病人自己有外遇,每次会过女人回来,妻子嫌他回来迟,跟他吵(事实基础),他以为妻子知道他在外面会女人,其实妻子并不知道(强烈的担心→超价)。
⒊感周围人的举动针对他的弱点:例如,病人原为手外科医生,后并入骨科,去进修骨科1年,回来后科主任不让他做骨科,要他重建手外科,给他小鞋穿(事实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病人怀疑科里人说话是否影射自己(强烈的担心→超价),出了医院则没这种感觉(不泛化)。
⒋易感人群:社交恐怖症、偏执型人格、外逞强而内自卑的人易感牵连超价观念。
⒌鉴别关系妄想:牵连超价观念者知道这是自己的感受,并非坚信不疑;而关系妄想认为这是客观事实,坚信不疑。既往将牵连超价观念等同于关系妄想,那是因为超价观念没有认真用于临床之故。
四.被害超价观念
被害超价观念是确有于己不利的事实基础(事实基础),病人通过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事实做出过度的评价(超价),并坚持这种评价,用行为维护这种评价。
⒈事实基础:例如,病人与楼上邻居老头先吵后打,吃了亏(事实),现在每次下楼时都要张望张望,怕老头打他(强烈的担心→超价)。又如,一抑郁症女性特别怕人知道自己的女儿患精神分裂症(事实),有段时间甚至担心(强烈情绪)与她关系不好的同事在监听她的电话(超价)。
⒉强烈情绪:例如,躁狂女性说丈夫阳痿,自己7年无性生活,自己有性要求(事实),现与丈夫分居(怨恨)。一夜睡过来窗户大开,自己冻了一夜(事实),疑为丈夫开的窗(超价);自己买的锁才5天,锁弹子就松了(事实),疑是丈夫搞松的(超价);自己的眼镜坏了(事实),疑为丈夫弄坏的(超价),认为丈夫想离婚,希望借自己的口说出来(超价)。
⒊过度评价:例如,病人7年前因抑郁而扩大性自杀,用锤子锤打睡着的妻子,打的妻子满脸是血(事实),现抑郁复发(强烈情绪),认为政府、公安和邻居都在监视他,把他当扰乱治安的典型(超价)。
⒋行为维护:自知力越差,行为维护就越强。例如,躁狂女性在家激越和争吵,父亲来院汇报,医生根据病情加用卡马西平,结果出现多形性红斑(事实),病人认为是父亲有意把自己的病情讲得很重,诱使医生用卡马西平害她(怨恨→超价),为此与父亲吵了几次,摔碟掼碗(行为维护)。
五.夸大超价观念
夸大超价观念是以自己的某种成绩为基础,通过强烈的情绪,对该成绩做出过高的评价(超价)。例如,轻躁狂男性,过节6天做导游,赚了7000元(成绩),感到自己有能力成为百万富翁(情感高涨→超价)。其中强烈情绪可为情绪高涨,也可为强烈愿望。当行为维护这种过高评价时,可表现为意志增强;当强烈愿望受挫时,可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⒈情绪高涨:例如躁狂症男性,25天前正式接管厂长职务(成绩),说自己达到创业高峰,有创业激情(情绪高涨),1年挣100~200万没问题(超价)。说厂长要有包装,所以抽中华,穿名牌,忙个不停,不断打电话找这个科级干部,那个党校老师(意志增强),说重要人物他都认识(超价)。
⒉强烈愿望:例如一服刑病人,检举其他犯人做工时偷工减料,认为这是立功行为(成绩),要求加分减刑(强烈愿望),管教告诉他,要检举出其他人的犯罪行为才算立功。病人不听,坚持认为这是立功行为(超价),反复向法院申诉,均被驳回,依然不服(意志增强)。
⒊强烈愿望受挫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偏执性人格男性,因抢劫罪判无期徒刑,入监12年,5年前在狱中常与人发生冲突,经常提一些建议和发明(事实基础),要求作为立功(强烈愿望),用以减刑(超价),均被狱方否定。 2月前在保护其他精神病人时,手指被咬伤,需要植皮(事实基础),病人以为算是立功(强烈愿望→超价),后得知不算立功,于是失眠、在室内来回走动,面壁比划,自语 “算了吧,算了吧”(沮丧情绪),极端时踢门(脱抑制行为)。
六.自责超价观念
自责超价观念是以遗憾的事为基础,病人通过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和抑郁),对遗憾的事过度自责(超价),遗憾的事可涉及道德、理财和学习方面。
⒈道德方面:例如, 55岁的双相抑郁症女性,总想着对不起已死的母亲(超价),认为母亲生前,自己没好好照顾她(事实基础),感到内疚(强烈情绪)。又如,24岁的精神分裂症男性,以前去外省的某中医精神病院治疗,上吐下泻,还要交钱住院,为了报复,将大便拉在塑料纸袋里,仍在马路的花坛上(事实基础),4年后想起来,觉得那是破坏环境(强烈内疚情绪→超价),要妈妈去清理花坛里的大便(行为维护)。
⒉理财方面:例如,65岁的抑郁症男性,10年前单位有买房改房的机会,病人没买(事实基础),如今自家房子要拆迁,自感无处去,后悔当初没买房子(强烈情绪),回忆一生,自己没有一件事情做得对(超价)。
⒊学习方面:例如:强迫症病人一次考试不及格(事实基础),感到前途渺茫(强烈情绪),再努力也没用(超价),于是打了自己十几个耳光(行为维护),其实班上只有18个人及格,其余都不及格。
七.不洁超价观念
⒈定义:不洁超价观念是病人对无害的污染(事实基础)极度厌恶(强烈情绪),作出过度评价(超价),并坚持这种评价,用行为维护这种评价(行为维护)。例如,病人洗澡时,碎头发积在地漏上,父亲将碎头发拣起扔掉,没洗手就把手放进口袋(不洁),病人感到父亲的衣服被污染,让父亲脱下这件衣服烧掉(强烈厌恶→超价),最后达成妥协,立即洗掉这件衣服,病人亲自将父亲衣服口袋里的碎头发找出来,扔掉,方罢休(行为维护)。
⒉强迫家人:一般人认为脏的东西(事实基础),病人认为脏的不能忍受(强烈厌恶→超价),只要家人从脏东西旁边走过,病人就认为家人碰到了,要家人洗手,禁止家人再从该脏东西旁边走过(行为维护)。
⒊鉴别强迫:不洁超价观念与强迫性清洁行为的鉴别见表1。
表1 强迫性清洁行为与不洁超价观念的鉴别
|
不洁超价观念 |
强迫性清洁行为 |
自知力 |
差 |
完全 |
感到痛苦 |
否 |
是 |
认为有必要 |
是 |
否 |
就诊 |
被动 |
主动 |
八.嫉妒超价观念
⒈定义:嫉妒超价观念是配偶对一次不重要事件的错误解释或性能力减退后(事实基础),病人高度担心配偶有外遇(强烈情绪),无根据地推测配偶有外遇(超价),并采取多种方法考验和侦察配偶(行为维护),但始终未得到确定的证据。
⒉病因:⑴人格基础:嫉妒超价观念可由偏执性人格、衰弱性人格或反社会性人格发展而来,其中衰弱性人格以女性为多,由于自身的无价值感,故不自信,需要别人过度爱他,一旦失去爱,就感到被贬值,于是对失去爱有强烈的恐惧心理,故病态地担心丈夫有外遇;⑵精神病:嫉妒超价观念少见于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帕金森氏病、痴呆、双相障碍的两个位相和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⒊表现:嫉妒超价观念病人会根据一点不重要的的证据,就不断谴责配偶,没完没了地质问配偶,如为男病人,有时通过拷打来审问,为了证实他的谴责不虚,在妻子外出时跟踪,妻子回家后检查妻子的内衣和外阴状态,阻止妻子穿时髦的衣服,用化装品,可有暴力攻击,甚至谋杀【1】。如为女病人,可设置圈套来考验丈夫,任何模糊结果都会成为不忠诚的明确证据(行为维护),并用过频的性交去耗竭丈夫的性能力,使丈夫不能再与想像中的情妇发生性关系。
⒋预后:嫉妒超价观念呈慢性病程,可持续数年,期间可有恶化或改善,但不出现精神病或人格恶化,抗精神病药治疗一般无效,精神疾病干预(或监禁)偶尔缓解,但在以后数年,又可在另一任配偶身上重演。由于少数病人最终出现精神病,故抗精神病药尽管无效,但还是得用。还有少数病人最终出现脑器质性障碍,应认真随访。
⒌与病态的嫉妒的关系:Mariet(1908)首先描述了病态的嫉妒(Norbid jealousy),后分成三种,一种是对配偶过度的占有,但无其他方面的人格障碍,类似正常人的嫉妒,只是将之神经质性放大;第二种是嫉妒妄想;第三种是嫉妒性单狂(Mairet,1908),又称异常个体的嫉妒性反应(Ey,1954)或强迫性嫉妒(Mooney,1965),等于这里讲的嫉妒超价观念【1】。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由喻东山主编,于2009年出版,2012年重印,重点阐述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的发生原理和治疗原理,定价29元,邮售价29元,欲购者汇款至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南京脑科医院 喻东山,款到发货。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