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的鉴别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0-11-18|浏览量:8626次
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回收抑制的比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左旋西酞普兰>舍曲林[1]。5-HT /去甲肾上腺素(NE)回收抑制的比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左旋西酞普兰[1]。因此,艾司西酞普兰的5-HT回收抑制效应选择性最强,不良反应/疗效的比率理论上最低。本文综述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一.中枢5-HT能不良反应
⒈镇静和失眠: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通过激动5-HT2C受体而激动γ-氨基丁酸中间神经元,后者抑制NE神经元,引起镇静效应,轻则疲劳(5%~8%),重则思睡(7%);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5-HT2A受体,引起失眠(9%),艾司西酞普兰还增加皮质醇血浓度,增加警醒性,引起失眠。对具体病人来说,是引起思睡还是引起失眠,取决于他对哪种效应敏感。
理论上讲,阻滞性抑郁症的NE能低下,对5-HT抑制NE能更敏感,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思睡;焦虑性抑郁症的5-HT能低下,引起5-HT2A受体适应性超敏,服艾司西酞普兰易感失眠。这纯属理论推测,需要临床验证。
精神运动性操作。傍晚单次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非但不损害次日警醒性,而且还延长次日的入睡时间(P<0.001),而傍晚单次服阿米替林75mg,则增加白天思睡,故艾司西酞普兰比阿米替林提高加工速度和操作能力(P=0.011)[2]。
⒉焦虑: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当激动5-HT1A受体时,像丁螺环酮一样抗焦虑;当激动5-HT2A受体时,像氟西汀一样致焦虑(2%)。按照以往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SSRIs)的应用经验,服药头2~3天内致焦虑为重,服药2周后开始抗焦虑。
⒊躁狂: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当5-HT能过高时,抑制色氨酸向5-HT继续转化,导致色氨酸积聚,转而向N,N-二甲色胺方向转化,后者是致幻剂,其增加偶致躁狂或轻躁狂。艾司西酞普兰转化为躁狂的率(0.1%)比三环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氟伏沙明为低[3]。一旦躁狂发作,应立即中断艾司西酞普兰。
⒋自杀: SSRIs拟5-HT能,通过激动伏膈核5-HT2A受体而抑制DA释放,引起快感缺失,理论上增加自杀危险性,尤其是青少年。可是,一项对SSRIs安慰剂对照研究的再分析包括40,000多例病人,并未增加自杀危险性(差异比0.85 ),仅轻度增加非致命性自伤(差异比1.26),降低自杀观念危险性(差异比0.79),该资料包括约2600例服艾司西酞普兰的病人, 仅1例自杀,是发生在停药第6天[1],与服药无关。药物警戒评价了1千2百万服艾司西酞普兰的重性抑郁症(MDD)和/或焦虑症病人,提示服艾司西酞普兰的自杀率低至百万分之1.8[1],这个数字近似西酞普兰(1百万张处方有2例自杀),低于三环抗抑郁药及有关抗抑郁药(1百万张处方有12例自杀)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百万张处方有14例自杀)[1]。
⒌头痛: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 5-HT激动5-HT3受体,收缩脑血管,降低脑血流量,引起缺血缺氧,表现头痛(2%~18%)和头晕(6%)[1,3]。
⒍腿不宁综合征:SSRIs(包括艾司西酞普兰)激动皮质下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5-HT2A受体,抑制DA释放,导致5%~10%的病人出现腿不宁综合征[2]。Page等(2008)描述1例病人服艾司西酞普兰引起很严重的腿不宁综合征,停药改善,再服再现[4]。
⒎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Yang 等观察到,抑郁病人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西酞普兰,23%的出现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20次/小时,但服艾司西酞普兰不改变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频度[2]。
二.外周5-HT能不良反应
⒈抑制免疫:给大鼠腹腔内注射5-HT, 降低体液免疫反应。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可降低人类体液免疫反应,易感咽炎(2%)、鼻咽炎(3%)和上呼吸道感染(2%)。
⒉交感神经兴奋: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5-HT激动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5-HT2A受体,抑制DA释放,当抑制下丘脑-脊髓交感神经通路上的D2受体功能时,节前交感神经元脱抑制性兴奋,继之节后交感神经元兴奋,释放NE,抑制唾液腺分泌,引起口干(6%);抑制肠蠕动,引起便秘(5%);收缩背部肌肉,引起背痛(2%);在汗腺,节后交感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引起多汗(5%)。
⒊消化症状: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上消化道的5-HT3 受体,引起恶心(15%~17%)[1];激动肠道5-HT4受体,引起腹泻(8%)[1]。治疗头28天内恶心最常见,继续治疗则逐渐减少[1]。
⒋减慢心率:艾司西酞普兰增加5-HT能,激动5-HT2A受体,抑制DA释放,当DA激动心脏β受体不足时,引起心率减慢2~3次/分。QTc间期延长3.9毫秒[3]。
⒌抑制性功能:艾司西酞普兰不影响催乳素血浓度,但增加5-HT水平,5-HT抑制性功能,引起性欲减退(4%)、阳痿(5%)、射精延迟 (9%)和性乐高潮缺失(2%) [1,5]。舍曲林有DA能,安非他酮有DA和NE能,这些都是改善性功能的因素,而艾司西酞普兰则缺乏这些因素,故艾司西酞普兰的性功能障碍比舍曲林或安非他酮为重[1],艾司西酞普兰的性乐高潮功能障碍率(29%~32%)比安非他酮缓释剂(13%~16%)高[3]。帕罗西汀的拟5-HT能比艾司西酞普兰强,而拟5-HT能致射精不能,故帕罗西汀的射精不能率比艾司西酞普兰为高[1]。
比度洛西汀。度洛西汀拟NE能,理论上性功能障碍率比艾司西酞普兰低。在女性,度洛西汀仅抑制性欲和性唤醒[7],而艾司西酞普兰抑制性反应的各个阶段(性欲、性唤醒和性乐高潮)。Chayton等(2008)给无性功能障碍的MDD成人随机分配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d(N=39)、度洛西汀60mg/d(N=51)或安慰剂(N=24),8周后增至理想剂量,结果性功能障碍率艾司西酞普兰组49%>度洛西汀组33%>安慰剂组17%;治疗8个月,性功能障碍率艾司西酞普兰组44%>度洛西汀组33%>安慰剂组25%[7]。看来,性功能障碍率倾向是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安慰剂。
⒍出血:SSRIs抑制血小板5-HT 回收,理论上降低血小板凝集性,实际上,所有SSRIs都罕见引起皮下出血(紫癜和瘀斑),故SSRIs联合降低血小板凝集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需小心[6]。
三.其他不良反应
⒈抗5-HT2C和组胺H1受体效应:阻断5-HT2C受体引起饱胀感缺失,导致多吃;阻断H1受体引起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西酞普兰率有一半是左旋西酞普兰,左旋西酞普兰有抗5-HT2C和抗H1受体效应,这可解释西酞普兰有轻度的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效应,而艾司西酞普兰对5-HT2C和H1受体无显著拮抗作用[3]。故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理论上比西酞普兰为轻。
已知艾司西酞普兰的抗组胺H1受体效应(如口干和思睡率)比西酞普兰为低[1],其中思睡率比西酞普兰为8%:13%【8】。多数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不改变体重 [3]。可是,Davidson给GAD病人开放标签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4周,体重增加1.35kg。Pigott等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比度洛西汀显著增加体重(1.83kg: 0.61kg, P<0.05)[3]。
⒉低钠血症:艾司西酞普兰可能直接抑制垂体后叶的抗利尿素分泌,引起多尿,多尿引起口渴,口渴引起多饮,多饮引起低钠血症,低钠血症表现为精神症状(虚弱、思睡、意识模糊和轻躁狂)[3]、神经症状(头痛、癫痫发作和昏迷)、消化症状(恶心和呃逆)和肌肉症状(痛性痉挛),重致死亡。故有癫痫发作史者慎用艾司西酞普兰。但Bladwin等的临床试验的基础资料未能证明,艾司西酞普兰可引起癫痫发作[3]。
⒊妊娠:动物试验报告艾司西酞普兰无致畸性,Baldwin等收集了60例服艾司西酞普兰的妊娠妇女,17例流产,其中10例由治疗引起;1例分娩前1天胎盘过早剥离,导致剖腹产,剖出的婴儿有致命的痛苦,出生后3天死亡;1例37岁的孕妇生出1例唐氏综合征婴儿,既往口服过避孕药,她的1个大孩子也患发育迟滞,除服艾司西酞普兰外,还服D类药物氯硝西泮和C类药物安非他酮,最末一次月经后1个月中断艾司西酞普兰和氯硝西泮治疗,但妊娠期间一直在服安非他酮。这些资料不能表明,妊娠期暴露艾司西酞普兰,有自发性流产或致畸危险性[3]。美国FDA将艾司西酞普兰归为C类药物。
⒋哺乳:尚未研究服艾司西酞普兰对妇女哺乳的影响,但西酞普兰经人类乳汁分泌,估计艾司西酞普兰也经人类乳汁分泌[1]。制造商推荐,妊娠期服该药要高度小心,哺乳期间不宜服用。
⒌戒断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的戒断反应率与安慰剂相似[9],比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17%和31%,P<0.01)显著为低[10]。
四.耐受性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第1周就出现一半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0.8%~1.2%的病人有严重不良反应 [1]。一些不良反应率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3]。
⒈比其他抗抑郁药:⑴比氟西汀:服艾司西酞普兰老人的耐受性与氟西汀大体相似;⑵比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比帕罗西汀的肌痛率高,口干、便秘和出汗率低[1];⑶比舍曲林: 18~80岁的病人服艾司西酞普兰,其耐受性与舍曲林相似[1];⑷比西酞普兰:大型对照试验提示,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事件种类及发生率与西酞普兰相似[1];⑸比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比文拉法辛缓释剂的恶心率低,出汗和便秘率高[1];⑹比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10mg/d比度洛西汀60mg/d的恶心、口干、呕吐、打哈欠和易激惹少[3],不良反应发生稍迟[3];⑺高剂量比低剂量:艾司西酞普兰20mg/d组是10mg/d组不良反应率的两倍,治疗中断率的2.5倍(10%:4%)[1]。
⒉治疗中断: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中断率是安慰剂的3倍(6%:2%)[5],与西酞普兰(2.6%~10.4%:3.8%~9.9%)[1]和度洛西汀相似[3],其中2%的因恶心而中断,2%的男性因射精障碍而中断[1]。
⒊其他SSRIs换成艾司西酞普兰:Rosenthal 等给46例病人服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或帕罗西汀,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换成艾司西酞普兰10mg,随访8周,85%的病人完成研究,之前的不良反应不再出现[3]。提示艾司西酞普兰的耐受性比其他SSRIs好。
五.安全性
⒈治疗量:安全试验证实,艾司西酞普兰对生命体征、化验值和心电图均无临床意义的改变[9]。
⒉药物过量:在艾司西酞普兰上市后,有5个过量报告,剂量均≤600mg,没有哪个症状与过量相关联,也无任何有害结果【3】,所有病人均恢复[1]。 LoVecchio等于2003~2004年收集了28例单服艾司西酞普兰过量的病人,平均62.5 mg (范围5~300mg),平均28岁(范围2~75岁),其中8例意外过量, 6例在家观察随访24小时,无不良后果,剩下两例在急诊室观察,出院后无不良事件;20例有意过量, 19例在急诊室观察4~6小时,然后出院回家,1例住入精神科病房。1例持续昏睡,但后果良好。艾司西酞普兰过量无特殊解毒药,只有洗胃和医学监测,血液透析无效【3】。
六.禁忌征
⒈禁忌:禁用于对艾司西酞普兰过敏者[3]。因为5-HT综合征危险性,艾司西酞普兰禁止与匹莫齐特、典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吗氯贝胺和其他5-HT能化合物(如曲坦类药物)联用,停用艾司西酞普兰7天后才能服MAOIs,停用不可逆性MAOIs 14天后,或停用吗氯贝胺2天后,才能服艾司西酞普兰[3] 。
⒉慎用:艾司西酞普兰对18岁以下的儿童无适应证[3],但不意味着对儿童禁用。当儿童病人有理由用艾司西酞普兰时,应随访病人的自杀体征或敌意行为 [3]。自杀病人服艾司西酞普兰应仔细监测。有躁狂或轻躁狂史、有癫痫、糖尿病、.出血危险性者,或服用增加出血危险性的药物,服艾司西酞普兰宜小心[3]。
想看喻东山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和选择”视频讲座,点击视频网址:http://video.baidu.com/v?word=%D3%F7%B6%AB%C9%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