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的鉴别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1-12-25|浏览量:1018次
精神病症状学的发展可从两个维推进,一是横向推进,即针对不能用现有症状术语解释的现象,提出新的症状学术语,予以定义,举例,并与相似症状进行鉴别,从量上丰富精神病症状学;二是纵向推进,即对公认的症状学术语如何解释更透,如何应用更广,从质上丰富精神病症状学。本文以沈渔?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精神病症状学的记忆部分为基础,通过作者经验和国外文献,试图从质上丰富记忆症状。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一。再现障碍?
病理性记忆增强和记忆减退属于再现障碍,即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病人回忆不起来,但别人提醒时,还有印象,故无再认障碍。相反,遗忘不仅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回忆不起来,而且在别人提醒下还是毫无印象,故遗忘不仅有再现障碍,而且有再认障碍,由于再认障碍比再认障碍重,故把遗忘归为再认障碍。
㈠病理性记忆增强
正常的记忆增强可带来方便和益处,而病理性记忆增强可带来痛苦或害处。病理性记忆增强可见于情感反应过强(如闪回和抑郁)时产生的自由回忆过强,是清除不期望的记忆和信息能力减退【1】。
⒈闪回:是反复自发性回忆创伤性体验,通过反复回忆,创伤性事件越记越牢,几乎占据病人所有的精神生活 。故闪回的一个侧面是被动注意增强,另一个侧面是病理性记忆增强。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接触相关场景时,易回忆创伤体验,为避免内心痛苦,故有回避反应,这种“触景生情”是记忆的再认过程增强,而闪回是记忆的再现过程增强,按照再现比再认为困难的法则,假设是闪回先消失,回避行为后消失。
最近动物研究提示,内源性大麻素抑制杏仁核,促进厌恶性记忆的消失【1】。例如,27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女性,有童年期躯体、情感和性虐待史,她尝试用过各种大街药物后,发现大麻比其他药物好得多,能使她忘记或不细想过去,故长期滥用大麻【1】。
2抑郁发作:当抑郁发作时,对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情节记忆减退,但对既往不快事件回忆的能力反而增强,如在抑郁背景下,病人能回忆他10岁时曾将一孩子摔倒,病愈后反而不能回记该事件。
㈡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再现能力减退。在再现中,抽象记忆的再现先减退,而形象记忆的再现后减退,等病人来看病时,形象思维的再现已有减退,例如:“做过的事记不得,听话前听后忘,手机放在那里也记不得”。在精神科临床,记忆减退常见于⑴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警醒和注意力减退,损害识记和短期保存能力,引起记忆减退【1】,例如:“洗5件衣服只甩干4件,留一件;洗完后洗衣机插头也不拔;凉台晒衣服,总有一两件忘了晒;削苹果,总忘了收拾果皮。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记忆减退用利培酮间或有效,而残留期的记忆减退用石杉碱甲可能有效。⑵精神药物:氯硝西泮和奥氮平通过降低警醒性和注意力,引起记忆减退【1】,氟奋乃静癸酸酯也可引起,但较少。⑶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的警醒过度增加,反而导致注意不集中,引起记忆减退【1】,焦虑障碍的记忆减退特征是主观评价比客观评价重,即记忆检视能力减退。⑷抑郁症:当抑郁症发作时有思维迟缓,思维迟缓的第一个侧面是注意迟缓,第二个侧面是记忆减退。多数情况下,情感低落与思维迟缓同消涨,但少数情况下,情感低落已缓解,思维迟缓仍残留,此时记忆减退也残留,病人感“脑子变笨,头绪一多就领不清,回忆困难,手机、遥控器常忘放哪,到处找 ”。⑸其他:当人格解体发作时,因感觉不清晰,注意力下降,部分病人报告记忆差,表现“讲了十几遍的事情,转身就忘”;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意识障碍时记忆也减退。
二。再认障碍
㈠逆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是急性致病因素(如脑外伤、电休克)损害了已保存的信息所致,损害越多,遗忘越久远。神经科常见的逆行性遗忘是脑外伤,精神科常见的逆行性遗忘是电休克治疗后。电休克治疗醒后对此前的许多事情遗忘,如一位18岁男性,病前化学能听懂,两次住院,共做电休克治疗14次,病前的化学基础全忘了,所以现在的化学概念听不懂,但新课程照样能背进去,如英语照背。
㈡顺行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主要是通过意识障碍降低警醒性和注意力,引起识记和马上要保存的能力减退,无法形成新的记忆【2】;意识障碍的轻重与顺行性遗忘的轻重平行,由于意识障碍有波动性,时重时轻,故引起的遗忘时有时无,回忆断断续续,这也是部分性遗忘的一个原因【3】。顺行性遗忘常见于⑴精神分裂症:极少数精神分裂症在急性发作时有意识障碍,事后对这段时期的症状不能回忆。如21岁男性,急性出现被害妄想,紧张焦虑,因发热转到综合医院急诊科,问这是天堂还是地狱?是否在火葬场?次日部分回忆。⑵谵妄性躁狂:谵妄性躁狂病人因有意识障碍,所以事后有顺行性遗忘,如10岁谵妄性躁狂女童,被奶奶吓唬后突然大哭大闹,撕作业,见鬼从天上来,见妈妈说,你是哪里来的?怎么到我家?次日部分回忆。⑶氯氮平联合碳酸锂:这两种药联合偶可引起意识障碍,导致顺行性遗忘,如30岁男性,服氯氮平100mg一日二次联合碳酸锂0.25一日二次,夜里大声讲话,前后不连贯,听不懂。“老妈,你后面有个老头”,定睛一看,又说没了(幻视),事后不能回忆,碳酸锂撤除后缓解。⑷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尤其是氯硝西泮,可引起顺行性遗忘。如25岁男性,服艾司唑仑1mg一日二次+氯硝西泮0.5mg晚,次日对前一晚的烦恼忘得干干净净。改用艾司唑仑1mg早,2mg晚,停氯硝西泮,次日遗忘减轻。⑸电休克治疗:在电休克治疗期间,约一半病人体验到顺行性遗忘,末次电休克治疗后2~6周内,顺行性遗忘消除【3】。⑹脑血管病所致谵妄:例如 82岁男性,每晚说胡话 “被敌人包围了”,“我掉在坑里,快扶我起来”,次日白天意识正常,对昨晚的事多不能回忆。⑺脑外伤:闭合性脑外伤可引起轻度到严重的顺行性遗忘,遗忘的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脑外伤越重,术后留下癫痫发作或行为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大。在顺行性遗忘期间,病人感到“脑子模糊”,像在“雾”里一样【3】。
㈢.分离性遗忘
分离性遗忘的遗忘内容限于与痛苦体验有关的事件上。
⒈生理机制:创伤性应激因素保护性抑制皮质,从而抑制了创伤相关内容的再认和再现,其中个人事件比公共事件遗忘的多,传记性记忆遗忘多,遗忘的目的是避免回忆起创伤事件引起不愉快,在解除应激因素后,保护性抑制逐渐消退,病人可能再现和再认创伤相关内容。
⒉心理机制:分离性遗忘应理解为“隔离性遗忘”,是个体在无法逃避创伤性事件的情形下,为避免心理受伤害,心理防御机制将难以承受的记忆部分与意识“隔离”开;就像是杀毒软件在无法清除病毒的情形下,为避免电脑受病毒侵害,将病毒程序与电脑运转“隔离”开。由于被“隔离”的记忆部分只是放在无意识中看押,等到自己能承受创伤性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平息后,看押就解除,被“隔离”的记忆部分就回到意识中来,病人可能再次回忆创伤性事件。
⒊易感因素:因为分离性遗忘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故最常见于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癔症,童年性虐待一致引起分离性遗忘。分离性遗忘也见于其他分离性障碍,包括人格解体障碍、分离性神游症、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出神(对环境无意识或无反应)。其中人格解体发作未必与精神因素相关联。由于应激相关障碍和癔症是年轻女性多见,故分离性遗忘也是以年轻女性多见【2】。
⒋遗忘类型:分离性遗忘分4类:⑴广泛性遗忘:即遗忘所有或大部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个人史、亲戚和朋友身份统统忘光,这种情况很少,如一温州女性,来南京做生意期间,与丈夫相识并结婚,后丈夫因打架劳教1年,病人悲痛之极,南下去广州做生意,在广州期间,把自己历年的生活史全部忘光,不知自己从哪来,求助公安局, 经反复询问,才勉强回忆起温州有个哥哥,与哥哥联系上,被哥哥领回。丈夫劳教期满回来后,以前与丈夫生活的这段记忆才逐渐恢复;⑵局部性遗忘:是忘记一定阶段发生的事情,尽管病人能记得之前和之后的事件,例如,当病人卷入一场汽车事故时,尽管神经未损害,但他不记得事故前后几分钟的事情;⑶选择性遗忘:是忘掉特定事件或环境的部分情节,而不是所有情节。例如,受害者遭到暴徒武装抢劫,可能忘掉抢劫的一些核心情节;⑷系统性遗忘:是不能回忆某种类型的体验,例如,在自己同胞惨死后,就不能回忆该同胞的所有事件。
⒌典型病例:一名20多岁的美国士兵被军队开除,在乘回家的飞机上起病,当别人发现他时,他正躺在飞机浴室的地上喘气,不能回忆自己的姓名、家庭、来自哪里、要到哪去,并因焦虑而口吃,起初连家人或女友也不认识(广泛性遗忘),在送入军队医院用催眠药治疗后,焦虑症状消退,能认识家人和女友,记忆回到原来水平。可是,当6个月随访时,他对被军队开除的那件突发事件还是不能回忆(局部性遗忘)。
⒍善于捕捉:病人可能因遗忘发作而不能回忆,故可能不主诉遗忘。他们可能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某个地方,而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来的;或者他们假设,每个人都这样 “忘记”。如果医生怀疑病人有遗忘,应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记忆的空白,例如,有无发现最近买来的东西,但对买东西的过程全无记忆【2】?有无经常“错过时间”的发作?或在病人既往的经历中寻找记忆的空白,例如,病人不能提供童年后期的突出事件?或记不得13~15岁时的任何事件?【2】。
⒎与器质性遗忘鉴别:分离性遗忘是逆行性遗忘,病人不能回忆所有或部分创伤或既往的事件,只损害陈述记忆(自传性记忆),但不损害非陈述性记忆(一般知识,情感,轰动一时的事件,条件反射和习惯),遗忘内容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回忆创伤以后的事件没问题,学习新材料没问题,遗忘可能恢复;而器质性遗忘是顺行性遗忘,可能保留较老的记忆,陈述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都有损害,遗忘内容与情感无关,对起病后事件不易回忆,对新材料的记忆不清晰,遗忘不能恢复(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即使恢复也很慢和不完全(如脑外伤后)【2】。
⒏预后:创伤性事件后如果紧接着发生分离性遗忘,病程不长,一旦当事人回到安全环境治疗几天或几周,就能逐渐完全或大量恢复记忆;另一方面,如果是长期和反复发作性遗忘,虽经治疗,后果也不很确定【2】。
㈣一过性全面遗忘症
高龄老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引起脑功能大部分抑制,依赖于缺血时间的长短,出现持续几小时~几天(最典型的是持续4小时)的全面遗忘症,特点是突然发作自传性记忆遗忘,但知觉、程序性记忆和语言完整,且无局部神经体征【3】。待脑供血恢复后,脑功能抑制解除,记忆恢复,如果残留器质性损害,则有部分遗忘,这种情况称为遗忘性中风。年轻病人发作一过性全面遗忘最可能是偏头痛,其次要考虑癫痫【3】。
㈤遗忘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是病人的言语和智力正常,但近事记忆出现顺行性遗忘,如忘记了近几小时发生的事情,故难以学习新事物【2】。分4种。
⒈酒精中毒性科萨科夫综合征:酒精中毒导致维生素B1缺乏, B1缺乏导致下丘脑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和额叶皮质损害【1】,这些损害导致近事遗忘,假设认知速度与时间感受成正比,近事遗忘就抹掉最近几小时-几天的时间感受,故易引起时间定向障碍,他们倾向用虚构 “填补”他们这几小时-几天的遗忘事件。可是,近事遗忘与虚构症的相关性很差,并不支持两者有因果关系【3】。故认为,近事遗忘是引起虚构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虚构症的发生还与病人平时自尊心强、好面子、敢吹牛的人格特征有关。
⒉单纯海马损害导致的遗忘综合征:比科萨科夫综合征少见,且遗忘程度更重,给科萨科夫综合征病人充分的提示和足够的时间,他们还能学习。可是,单纯海马损害的遗忘病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学习新材料【2】。
⒊左颞叶损害导致的遗忘综合征:这种病人选择性不能回忆言语材料,具体表现为难以学习词汇表【2】。
⒋右颞叶损害导致的遗忘综合征:这种病人选择性不能回忆非语言材料,具体表现为难以画几何图形【2】。
三.记忆错误?
㈠虚构症
⒈闲聊内容是近事: confabulation本来就译作闲谈,因为进了专业名词,才改为虚构症,故虚构的实质与不负责任的闲聊差不多,是为了填补近事遗忘,才随意编造故事搪塞医生的,故虚构内容应是近事。
⒊不是“记忆的幻觉”:病人在虚构时,是自主的、随意的编造,对编造有自知力,故把虚构症说成是“记忆的幻觉”是不对的,因为幻觉是被强加的,不随意的,通常无自知力。
⒋不易认定:由于病人智力正常,故编造的情节可能接近现实,需向知情人核实才能判定是否虚构;如果无知情人可供核实,则无法判定病人讲的是否为虚构。
⒌虚构的鉴别:要有近事遗忘,虚构内容是近几天的事,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证据,才考虑虚构症。下列3种情况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这3条,故不是虚构症:⑴全景幻觉:病人把全景幻觉当真,描述给医生听,其情节类似虚构,如一名南京籍青海战士因发病被遣送回南京,回忆说,几个月前国家主席请他去中南海怀仁堂座谈过;⑵妄想性虚构症:病人把想象当做记忆内容,以充实妄想,如23岁男性,无饮酒史,认为自己曾与邻居吵过架,你骂过来,我骂过去,妈妈证实他从未与邻居吵过架。但病人坚信吵过,并认为从那以后,邻居在自来水里放爱滋病毒,现后悔不该与邻居吵架,要向人家道歉,妈妈说,你又没与人吵架,道什么歉? ⑶病态人格的说谎: 病态人格病人是在超价观念的背景下,对事实进行想象性发挥,掺进许多编造情节,目的是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即病理性谎言。
㈡错构症
错构症又称记忆的错觉,是在记忆减退背景下,病人将真实事件的时间、地点或人物记错,并坚信不移,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把远事记成近事,外地说成本地,疏远的人说成亲近的人,因为远事、外地、疏远的人较易忘掉,而近事、本地、亲近的人不易忘掉,故当记忆不清和难以辨别时,病人更容易错忆为近事、本地和亲近的人。教科书上对错构症的举例是,“一位病人初次与医生见面时,便说他与这位医生在某地见过面,谈过话,实际上他在某处见面的是另一个人”,这例子也可归为错视。
㈢潜隐记忆
⒈定义:在记忆减退的背景下,病人对事件的来源混淆不清,把听过、看过、读过、想过、梦过或现实发生过的事件互相混淆,例如33岁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男性,初中文化,有遗忘症状,称自己给国家主席当过法语翻译1年,每月工资1200元,因为偷主席身上的东西,如手帕,后被解职。又如,在过去意识障碍期间出现幻视和幻听体验,在意识障碍恢复以后还能记得一部分,对此无自知力,信以为真,也属潜隐记忆,而不宜归为梦呓性虚构,因为它不符合“为摆脱遗忘的窘境,临时编造情节予以填补”的虚构特征。
⒉混淆:当病人叙述一个事件时,即使我们知道他是无中生有,但有时仍无法明确无误地归类,例如,病人说他最近某天在大雨中运煤,其实那天他住在病房里未出过门,可归入虚构,而雨中运煤如果是他既往的经历搬到最近的某天来,则叫错构症,如果他从小说或电影里看过雨中运煤的情景,把它搬到最近的某天自己身上来,则叫潜隐记忆,但医生无法核实病人的既往经历,所以无法判别。这说明虚构症、错构症和潜隐记忆的临床操作性较差。此时,可能就只能叫他记忆错误了。
㈣熟悉感的障碍
⒈似曾相识症:当前事物的映象与以往类似表象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就有熟悉感,如果当前事物的映象与以往类似但不同的表象进行比对,由于意识模糊,可错误地判断为比对一致,就对生人、生地、生作品有熟悉感,生人好像见过,生地好像到过,生作品好像看过。一种相关的现象是似曾听过症,实际上是首次听过,但病人却感到是既往听过的【1】。
⒉旧事如新症:人格解体时记忆减退,当前事物的映象与以往类似的表象进行比对,但这些表象过于模糊,无法清楚再认,比对是否一致毫无把握,故对熟人、熟事、熟地有陌生感。人格解体病人说:“我好像电话也不会打了,但毕竟还是打了(熟事的陌生感),我好像路也不认识了,但毕竟还是摸到医院来了(熟地的陌生感)”,“看到熟人,心里知道他是熟人,但感觉到他是生人(熟人的陌生感)”。如果记忆损害严重,就不认识这个世界,人格解体病人说:“自己好像在另一个时空里一样”。如果病人的描述去掉“好像”,坚持把熟人、熟事、熟地说成是生人、生地、生事,即对这种陌生感缺乏自知力,此时病人脑中找不到类似表象可供比对,那就是遗忘症了。旧事如新症可分为旧视如新症、就听如新症和旧想如新症,即病人把见过、听过或想过的事情体验为从未见过、听过或想过,这些现象在人格解体中较常见。
想看喻东山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选择”视频讲座,点击视频网址:http://video.baidu.com/v?word=%D3%F7%B6%AB%C9%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