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的鉴别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2-04-05|浏览量:1056次
思维连贯性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这是一个老话题,但老话题不代表没有新内容,我们根据4年来门诊收集的病例资料,希望能对这三个症状比教科书上有深刻、更全面的阐述。
根据逻辑同一律,说话应围绕论题展开,而思维持续性连贯障碍是不断转移论题,导致无法有效交谈,包括思维出轨和思维不连贯,其中思维出轨(derailment)是指一条思路突然破坏性地滑到另一条平行的思路上去,包括思维散漫和思维破裂【1】。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一. 思维散漫(Desultory thinking)
思维散漫又称离题症,病人的每个思维正常,语法也正确,但突然冒出的观念迫使思维一次次转向【2】,离开既定目标,越走越远,再也不会回来,病人甚至记不清起初的目标是什么【1】,记作段与段之间不连贯。如果说,讲话像一串链条,思维散漫病人每几节链条就有一节断开。如病人说:“我喜欢蓝色,蓝色代表蓝天,代表抑郁,我家住的民房,楼里点的蓝色灯,代表鬼火,对面有一条河,(掉一节)有人在恶搞我,就像一个小沈阳,一个宋祖英恶搞,我耳中被搞的滴血。(又掉一节)有条裤子有血,但不是我的血,我不会那样没有自理能力。 (又掉一节)包括现在有人跟踪我,你知道权钱交易吗?”。
㈠伴随症状
⒈回答不明朗:即看上去是离题了,但事后仔细思考,答案还在里面,而当时,医生通常理解不过来。如医生问:“你把新衣服扔到垃圾桶里是怎么回事,当时是怎么想的”。病人答:“当时想的,我本来在农村,农村家里有田,不可能有卫生间,这种习惯嘛,我也很难习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很难让自己养成这种习惯”。医生问:“在农村和扔衣服有什么关系?”病人答:“有时穿衣服,我在家没有穿什么好衣服,天天穿别人的衣服,人家也说话哎,就是我父亲不说话,人家也说话哎;一个农村小孩,穿的干干净净,人家也说话哎”(意思是我是农村人,不习惯穿新衣服,否则别人会讲闲话)。
又如,医生说:“你的工作境遇对多数人来说是有压力的”。病人答:“领导(百货商店的经理)经常很粗鲁,使我不能连续休假”。回答中包括了压力的成分。
再如,问:“你怎样转的学?”答:“我有很重的课程负担,我的姐姐数学很好,但我不行(暗指学习压力大才转学的)。
⒉思维含糊:思维散漫常伴思维含糊【3】,即看上去是回答问题了,但因很少使用名词【4】,故提供的信息很少。得不到贴切答案。如医生问:“你多少时间睡不好”,病人答:“不长”,“没多少时间”,“就是最近”。又如,医生问:“住院前,你住在哪里?”答:“那里很好”。 “我生活在那里时没有他”。 “我从那里来住院”。好像故意与医生兜圈子似的,其实病人不是有意的。
㈡机制和察觉
⒈机制:正常人思维时,内部有一监视系统,监视思维向目标前进,最终达到目标。在入睡过程中,该监视系统功能减退,此时一会想东,一会想西,无目的可言。如果把这时想的都说出来,就是思维散漫。精神分裂症病人是觉醒期间内部监视系统功能减退,思维一会想东,一会想西,无目的可言,当这些思维说出来时,就是思维散漫。
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精神分裂症病人处于催眠相,他们思维时脑中相应的兴奋灶较弱,其负诱导不足以抑制周围皮质,脑中不时冒出一个新兴奋灶,取代旧兴奋灶,使思维转向。其中自我退缩(表现自我中心、内向和个人关注至尚)时皮质兴奋性较低,是思维散漫的易感因素【3】。
⒉察觉:医生听病人回答时,希望得到答案,但病人说上几句就开始离题,把医生绕糊涂了,等医生反应过来打断再问时,病人往往接住医生的话茬,再说上几句,又开始离题,医生在三番五次的问话没有得到答案时,才开始察觉病人有思维散漫。
㈢鉴别和意义
⒈与病理性赘述鉴别:典型的思维散漫是说不了几句就离题,再也回不到主题上,最终没有回答医生的问题;而病理性赘述的回答开始离题较远,在叙述过程中越来越近,最终能回答医生的问题。医生对思维散漫的感受是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对病理性赘述的感受是越听越不耐烦。思维散漫就像蚂蚁爬树,本来是要爬到主干顶端的,可是蚂蚁却爬到支干上去,永远爬不到主干的顶端;病理性赘述也像蚂蚁爬树,本来是可以沿着树的主干上直接爬到顶的,可现在在树的主干用一根草绳密密地缠上,蚂蚁是顺着草绳的弯路爬上主干顶端的。
⒉与意念飘忽鉴别:Bleuler认为,意念飘忽的联想跳跃能被理解【1】;而思维散漫的联想跳跃难以理解。因此,如果检查者能理解病人的跳跃性说话,则为意念飘忽;不能理解这种跳跃性说话,则为联想散漫。可是,每个检查者理解力不同,导致同一症状的判别结果也不同,例如,Bleuler认为,病人说的“花园开花的日子”不可理解,归为思维散漫;但失语学家认为,该短语可理解为“春季”【4】,归为意念飘忽。
⒊所见人群:在一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急性期思维散漫或思维含糊较重【3】,缓解期思维散漫或思维含糊较轻;在非精神分裂症性疾病,急性期无论有无刺激,明显增加轻度思维散漫和含糊率【3】;许多正常人也有轻度思维散漫,但正常人只是片刻偏离谈话主题,然后又回到主题上来,而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则永远回不到主题上来【3】。
㈣两难
⒈记录难:麻利的下级医生在上级医生精神检查结束时,就能完成精神检查记录,因为双方说话都是有逻辑的,只要提取要领,同步记录是不困难的。可是,思维散漫没说几句话就岔到第二个话题,再没说几句话又岔到第三个话题,医生很难提取要领,无法记录其全貌。
⒉伪装难:正常人觉醒时,内部监视系统在工作,想装成思维散漫都难。因为难装,所以司法精神科对明显的思维散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意义就较大。
二.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
思维破裂又称联想松弛(loose association)[2999],既往教科书将联想松弛等同于思维散漫,是理解错误。思维破裂中的破裂(Splitting)指 的是“分离”,思维破裂就是联想分离,即说话时句与句之间不连贯。讲话像一串链条,思维破裂病人的每节链条都是断开的。病人说: “鸡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爷,宝莲灯,保养身体”。“我叫XXX,所以我今天吃的煎饼卷大葱”。“哦,这里(医院)极好,你知道的,这辆列车坏了,并且这个池塘掉进前面的门口”。如果是对话,病人开始就答非所问,以后每句间无联系。例如问:“你近来好吗?”,答:“我不是坏人,家里没有房产,计算机病毒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医生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问:“去上海南京路干什么”,答:“南京路上好八连,英国领事馆门口有两个警察,我是第五条好汉,蓝墨水点点在面孔上,上就是下,下就是下”。偶尔,两句间可有联系。例如:“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买东西吃)”。思维破裂是精神分裂症的标志性特征【1】。
㈠表现形式。
⒈答非所问:正常人在回答问题时,应针对问题回答。病人转移话题,导致答非所问。如问女病人为什么站着小便,答“怕爬梯子”。问女病人这是什么地方,答 “丑哎,美唉”。如果病人当时的思维内容少,不能连续说话,就看不到成段的思维破裂。
⒉接触性离题:病人第一句回答还切题,以后每句间再无联系。如问:“你在哪里工作?”,答:“这是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马马虎虎,捣捣浆糊。”问:“这是什么地方”。答:“现在的地方不管他,就是一小部分”。问:“老张,吃过饭了吗?”病人答:“吃饭?天要下雨了,小心水车被碰坏了,冬天必须穿棉袄”。
⒊词的杂拌(word salad):word salad译作“词的杂拌”比译作“语无伦次”好,它反映了词与词的不连贯,导致不能成句,例如”米饭大部分是思想问题”,“现在就代表一句话”,“今天是下午”。词的杂拌与分裂性言语(Schizophasia)和言语混乱(Speech confusion)是同义词【2】,有些病人说话虽为词的杂拌,但却能干好不用言语的工作【2】。
㈡机制与联系
⒈机制:思维破裂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青春型的起病年限在25岁以下,多在青春期(13~19岁)发病,此时皮质发育不及成人成熟,而皮质下(如边缘系统)动力又比成人强,发病后皮质抑制,导致思维逻辑抑制,而皮质下兴奋,导致病人好说话,表现无逻辑的语言---思维破裂,如果皮质抑制,皮质下也抑制,则思维逻辑虽抑制,但病人不想说话,故无成段的思维破裂,表现阴性症状,偶尔回答一句,则为答非所问。
⒉与思维散漫的关系:思维散漫是段与段之间不连贯,而思维破裂是句与句之间不连贯。从这个角度上看,好像思维散漫发展到严重时就是思维破裂,是一种量的渐进性变化。但没有见过思维散漫发展为思维破裂的,也没有见到思维破裂经治疗后,先经思维散漫,再恢复正常的,提示思维散漫与思维破裂不可互变。两者不是一个连续谱,而是两个平行症状。
三.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
思维不连贯是在意识障碍背景下思维出轨。至于出轨的程度,可以是段与段的不连贯,可以是句与句的不连贯,也可以是词与词的不连贯。
㈠表现形式
⒈段与段的不连贯:一位49岁的双相障碍(谵妄性躁狂发作)女性话多,“东边有个毛泽东,西边有个喻座山,以后国家发达,药方要改,否则成卡车的药方,你写不完,晚上再跟你说;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吃一个苹果,百病都好;晚上没事跳绳,用蚕丝做线,不会有假”。次日住院,住院2天后才感到,怎么住到医院里来了,出院复诊时,对上述的话遗忘。有遗忘说明有意识障碍,在意识障碍背景下,话多虽似思维奔逸,但段与段之间不连贯,故为思维不连贯。
我们以前认为:意识障碍只是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指证,而思维不连贯又是以意识障碍为基础,故出现思维不连贯就要考虑器质性精神障碍。但现在发现,功能性精神障碍(如谵妄性躁狂、急性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少数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状态)也有意识障碍,故思维不连贯未必是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指证。
⒉句与句的不连贯:一位男子饮酒至酩酊状态,问坐客A:“林彪的飞机是导弹打下来的?”,坐客A正在回答,又问坐客B:“西凤酒现在多少钱一瓶?”,好像他已经忘了自己提问的第一个问题,这就是思维不连贯。
3。词与词的不连贯:一位54岁的席汉氏综合征伴发谵妄状态女性, 3天来睡不好,24小时内突然认不识家人,说医院是草芳村,自语不停“动则那边了,带姑娘,走,杀猪杀鸭,瞎子,上代白冲,爸爸,爷爷,奶奶,戴眼镜的,爷爷,奶奶,姓李,有好事,背了板凳,带两条腿,带两个手,戴眼镜,不要戴,包不要”。不断在桌上乱拿东西。
㈡机制和鉴别
⒈机制:意识障碍时有瞬间遗忘,刚才说什么,几秒~几分钟就忘了。意识障碍越重,忘的越快(几秒钟就忘),不连贯程度就越重(如词与词或句与句的不连贯);意识障碍越轻,忘得越慢(几分钟才忘),不连贯程度越轻(段与段的不连贯)。
⒉意识障碍为何不总是有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分多动型和少动型,多动型时多语多动,思维不连贯才能表现出来;少动型时少语少动,甚至不语不动(器质性木僵),思维不连贯表现不出来。
⒊与思维破裂和思维散漫鉴别:思维不连贯有意识障碍(其中定向障碍和事后遗忘是意识障碍的证据),而思维破裂和思维散漫无意识障碍,这是最根本的鉴别点。而不是说:“思维散漫是段与段的不连贯,思维破裂是句与句的不连贯,思维不连贯是词与词的不连贯”。这经常是试题的题眼。
想看喻东山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和联用”视频讲座,点击视频网址:http://video.baidu.com/v?word=%D3%F7%B6%AB%C9%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