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妄想心境的诱发因素
- 喻东山主讲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
- 喻东山主讲的“精神药理深度解析...
- 《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原理》DV...
- 喻东山主讲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 阿立哌唑引起惊恐发作1例
- 舒必利引起强迫性洗手1例
- 丙戊酸钠引起尿频1例
-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线路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感低落
- 躁狂的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 阿立哌唑引起胸骨和胁肋部疼痛1...
- 血锂浓度正常的锂中毒
- 文拉法辛导致尿失禁1例
- 引起强迫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 超价观念的常见类型
- 超价观念
- 强迫症的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 抗谷氨酸药物治疗强迫症
- 奥氮平引起失眠1例
- 喹硫平引起足面肿胀1例
- 拉莫三嗪与射精不能相关联1例
- 拉莫三嗪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 强迫和抗强迫机制
- 妄想性错认综合征
- 弗雷格利综合征
-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发...
- 精神疾病治疗手册重印出售
- 解析原发性妄想
- Capgras综合征
- 谨慎与冒险
-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
- 症状学中推理障碍的分析
- 精神分裂症的言语交流障碍
- 思维发作性连贯障碍的新描述
- 思维连贯性障碍的进一步描述
- 强制性思维引起两眼上翻用氯硝西...
- 精神分裂症的生育
- 碳酸锂与口吃相关联1例报告
- 精神分裂症的婚姻
-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记忆症状的强化理解
- 认知方面的精神病症状学增补
- 女性性欲减退的评价和非激素治疗
- 女性性欲减退的发生和治疗机制
- 女性性乐高潮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 阿立哌唑引起严重尿失禁1例
- 精神病症状学的幻觉补充
- 诱发性幻听
- 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精神分裂症效...
- 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谵妄的诊断
-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
- 为精神病院科普专栏提供资料--...
- 丙戊酸钠的致畸效应
- 如何当好精神分裂症的监护人
- 利培酮引起尿失禁1例
-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的不...
- 三环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 强迫的鉴别
- 作者:喻东山|发布时间:2012-10-13|浏览量:1482次
强迫的鉴别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强迫症状之间的鉴别,第二层次是强迫症状与其他症状的鉴别,第三层次是强迫症与其他强迫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的鉴别。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喻东山
一.强迫症状之间的鉴别
⒈强迫性意向与强迫性疑虑:强迫性意向是担心自己即将失控,引起伤害性事件。例如,“看到刀就想到杀人,看前排乘客背后的脖子,就想到一刀抹过去,因此内心紧张”。强迫性疑虑是担心自己是否已做了伤害性事件。例如,看到前排乘客下车后从视线中消失了,担心是不是自己刚才把他杀了。总之,强迫性意向担心的是“将来时”,强迫性疑虑担心的是“完成时”。
⒉强迫性意向与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意向是出现自己要闯祸的想法,并有要付诸实施的冲动;而强迫性对立观念是出现自己厌恶的想法,并没有要付诸实施的冲动。例如,病人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师,立即想到咒骂的言语,但不担心会说出来,这是强迫性对立观念;如果担心会说出来而紧张,则是强迫性意向。因此,强迫性对立观念到强迫性意向是由轻到重的连续谱。
⒊强迫性计数与强迫性识忆:强迫性计数只是数数字,但数完不去记它,强迫性识记如果涉及数字,是要记住数字,而不是数数字。
⒋强迫性疑虑与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病人一遇到环境变化,马上就要强迫自己想出答案。如果答案关系自身安危,则是强迫性疑虑;如果答案无关自身安危,则是强迫性穷思竭虑。例如桌子上多了一个茶杯,心想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杀人抢来的?这是强迫性疑虑;如果桌子上多了一茶杯,心想这个茶杯是怎么制造的?有多少道工序?成本多高?这是强迫性穷思竭虑。又如,病人前天晚上在上海外滩找在哪里买船票,于是跟着一对旅行的母女走,最后跟丢了,心想是不是我把他们杀了?紧张了几小时,回到宾馆才缓解,这是强迫性疑虑;如果跟丢后心想,那一对母女是哪里人?他们是乘什么交通工具来上海的?他们会在上海逗留几天?这是强迫性穷思竭虑。
二.强迫症状与其他症状的鉴别
㈠感知
⒈没有听清:没有听清是对别人说的话未听清楚,所以会问第二遍,但不会反复问;强迫性询问并非没有听清,而是不能确定听的是否真切,故反复问。
⒉命令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可让病人反复做简单动作,常误认为是强迫行为。例如,男病人整天在网吧门口抄东西,问之才知:“脑中有无声言语告诉我,让我去网吧门口抄所有的信息,抄20天,我真的去抄,经常一抄就抄一夜,包括周围小广告”。又如,女病人反复穿鞋脱鞋,走走退退,问她方知,耳边声音叫她这么做,并说“不这样做就让你生病,让你吃不到肯德基”。显然,这种类强迫行为只要医生去问,是不难检出命令性幻听的。
⒊音乐性幻听:强迫性回忆音乐属于表象,按理说,表象是可随自己的意愿出现或消失,音乐性幻听则不能随自己的意愿出现或消失,但这一点在强迫性回忆音乐中不适用,因为强迫观念本身就具有侵入性,病人不能随意将之排遣掉。强迫性回忆音乐是想到,不是听到音乐;而音乐性幻听是听到音乐,这比想到要鲜明和真切得多。
⒋假性幻视:强迫表象是想到的图像,不够生动和鲜明;而假性幻视是像做梦一样看到的图像,比想象生动和鲜明。不过,仅靠与强迫密切相关的假性幻觉,不能颠覆强迫症的诊断,因为假性幻觉未必是精神病理性的,这点是最近才看到的观点。
㈡思维形式
⒈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强迫观念是自我力量驱动的想法,而思维插入是异己力量将思维插入脑中,而思维被夺是异己力量将思维从脑中夺走【1】;故强迫观念是自主的,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是不自主的;强迫观念是持续性的,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是发作性的。
⒉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是自己产生的,强制性思维是异己产生的【2】;强迫观念的内容是连贯的,强制性思维的内容是不连贯的;强迫观念的思维是常速的,强制性思维的思维是超速的;强迫观念的内容多数是意料之中的(强迫性对立观念的内容可以是意料之外的),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强制性思维的内容总是意料之外的,内容快速变化到目不暇接;强迫观念的内容能复述出来,强制性思维的内容复述不出来;强迫观念是持续性的,强制性思维是发作性的;强迫观念发作时是中度认知减退,强制性思维发作时是重度认知减退;强迫观念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有效,强制性思维用氯硝西泮有效。见表1。
表1 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的鉴别
|
强迫观念 |
强制性思维 |
思维来源 |
自己 |
异己 |
思维连贯性 |
连贯 |
不连贯 |
思维速度 |
常速 |
超速 |
思维内容 |
意料之中的,相对稳定 |
意料之外的,目不暇接 |
内容复述 |
能 |
不能 |
发作形式 |
持续性 |
发作性 |
认知减退 |
中度 |
重度 |
有效药物 |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
氯硝西泮 |
㈢思维内容
⒈妄想:强迫观念与妄想分别位于自知力连续体的两端,完全有自知力的是强迫观念,完全无自知力的是妄想,中间点是超价观念。病人可能说:“我知道,我洗手是愚蠢的,但是……。”这是强迫观念;病人说,“我总是洗手,因为别人企图传染病菌给我,让我得病。”这是妄想;病人说,“即使传染病菌的可能性很小,但如不洗手,万一得了大病,就太划不来了。”这是超价观念【3】。
不存在被害性质的强迫观念。如果有被害内容,即使有自知力,也要考虑是不成熟的被害妄想,而不看作强迫观念。例如,明知对方不是坏人,但情感上总是怀疑对方是坏人;又如,走路走到一半停住,左看右看,怕人家拿东西砸我;吃饭回头看,怕后面有人看着,对我不利;再如,看到路人总觉得是在笑我,但我不确定。
强迫转化为妄想。一部分病人的自知力由完整逐渐变得完全消失,对观念的真实性由疑惑逐渐变得信服【4】,强迫观念逐渐转化为妄想,转化率为5%~12%,如果强迫逐渐转化为稳固的妄想,而不是强迫严重时出现一过性自知力丧失的妄想,则更正为精神分裂症,但不必指责前面的医生误诊为强迫症,因为当时的自知力确实完整,无妄想的任何依据。
⒉超价观念:前面说过,完全有自知力的是强迫观念,自知力差的是超价观念,难道强迫症病人就一定没有超价观念吗?不是的,约1/4的强迫症病人自知力差,他们固执地坚持强迫观念【5】,此时的强迫观念实际上是超价观念,而超价观念的病人对暴露-反应阻止疗效差【3】,其他强迫谱性障碍(例如躯体变形障碍)的超价观念比强迫症强,故疗效比强迫症为差【3】。
同一强迫症病人的自知力在不同时间也可波动。一些病人为强迫观念而执行强迫行为,或回避某些事情,当时自知力差(强迫观念升为超价观念),但在这些行为停止几小时后,又认识到它是不合理的,此时自知力恢复(超价观念降为强迫观念)【5】。
⒊色情想法:如果病人自愿想到色情想法,则不是强迫性对立观念。如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洗手时想到洗阴茎,有时想到阴茎顶我,看到杯子想到装阴茎,病人不感到痛苦,这不是强迫性对立观念。即使出现一过性色情想法,不是自己愿意想的,只要无纠缠感,也算不上强迫性对立观念。非要是反复出现色情想法,自己感到厌恶,且被纠缠,才算是强迫性对立观念。推而广之,只要是意识接纳的想法,不感到厌恶,无纠缠感,就不算强迫性对立观念。非要是意识不接纳的想法,感到厌恶,有纠缠感,才算是强迫性对立观念。
⒋迷信(Superstitions):强迫观念和动作是个人独有的,而迷信观念和动作是那个社区或家庭的许多成员共有的【5】;迷信动作可以是为了增加好运机率而做,而强迫行为从来不会是为了增加好运机率而做【5】。
⒌病态的先占观念:抑郁症病人常见有病态的先占观念,正常人情感低落时也会出现先占观念,强迫观念和病态的先占观念都有侵入性和重复性观念特征,但先占观念是以目前真实的问题或烦恼为核心内容(如感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罕见受到抵制,病人通常认为它是合理的,哪怕感到有点夸张,而强迫观念是以不必要的问题或烦恼为核心内容(如别人是否碰到我了),受到抵制(反强迫),病人不认为它是合理的【5】。
㈣情感
⒈焦虑症:焦虑是过度担心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病人认为担心是有道理的,不会抵制担心;强迫性疑虑也是过度担心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但病人不认为担心是有道理的,会抵制担心(反强迫),尽管他还是在担心。
⒉恐怖症:恐怖症和强迫症都有焦虑,都属于焦虑障碍,都有回避行为,某些强迫症病人也有某些恐怖特征,如对污染的过度害怕,称强迫性恐怖【5】。可是,恐怖症必有恐怖,而强迫性仪式动作缺乏恐怖【3】。恐怖症对细菌污染不厌恶,只是恐怖,对细菌污染见到才怕,范围是局部的(例如其他病人或医院),可以完全回避,回避后感到安全【5】,不再担心【5】;强迫性清洁行为对细菌污染感到厌恶加恐怖,对细菌污染想到就怕,范围是广泛的,无法完全回避,即使远离污染源,还在担心(如我是否已经被污染)【5】。对细菌污染的恐怖症与强迫症鉴别见表2
表2 对细菌污染的恐怖症与强迫症鉴别
细菌污染 |
恐怖症 |
强迫症 |
感到厌恶 |
否 |
是 |
感到害怕 |
见到才怕 |
想到就怕 |
害怕范围 |
局部 |
广泛 |
完全回避 |
能够 |
不能 |
不暴露细菌污染场面时 |
不再担心 |
还在担心 |
⒊心境恶劣:心境恶劣和强迫性对立观念都会冒出最不愿想的事情,但心境恶劣的内容(病态的先占观念)与基础心境一致,而强迫性对立观念的内容与基础心境无关。例如,病人想到死去的人就害怕,总想坟山上的事,想父母去世时的事;见到老人,就想到老人要死了,想自己死的痛苦过程,这与病人的恶劣心境一致。又如,病人一见到尊敬的老师,内心就想到咒骂他,这与他对老师的真实态度无关。
㈤意志行为
⒈意志缺乏/意志减退:意志缺乏是认为没必要做这件事,所以不做(如感到自己不脏,无需洗澡,故不洗);意志减退是认为有必要做这件事,只是力不从心,或没有兴趣,所以不做(如感到自己脏,需要洗澡,但没劲洗,故没洗);强迫性检查病人是认为有必要做这件事,只是一做这件事就会没完没了,为回避这种没完没了,所以不做(如感到自己脏,需要洗澡,但一洗就要洗三小时,所以忍住不洗)。
⒉刻板言语:刻板言语是病人无目的地反复讲一句话,而强迫性疑虑病人是害怕自己没讲清楚而反复讲一句话,是有目的的反复。例如母亲问病人,“你吃过了”,病人答:“我吃过了,我吃过了,我吃过了,……”一直讲到对方答应为止,问病人才知道,自己感觉没说清楚,所以反复讲,直到感觉自己讲清楚了,就不讲了,这是强迫性疑虑。
⒊刻板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反复做重复动作,医生多次询问,病人未刻意隐瞒,但仍解释不出重复动作的意义,要考虑是刻板行为,不是强迫行为。因为刻板行为是无目的的行为,当然解释不出任何意义,而强迫行为是强迫观念的结果,必然能解释出有何意义。
⒋强制性行为与强迫行为:强制性行为是异己的力量驱使自己反复做,而强迫行为是自己的力量驱使自己反复做。例如,女病人反复洗手多年,长期服抗强迫药无效,一细问,她说不是自己在洗手,是有股力量驱使她身不由己的洗手,这是强制性行为,应当用抗精神病药治疗。
⒌强迫动作与成瘾行为:强迫动作和成瘾行为都有重复行为,但强迫动作无愉快感或满足感,而成瘾行为有愉快感或满足感[6]。
三.强迫症与其他精神疾病的的鉴别
㈠精神分裂症
⒈考虑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⑴无自知力:强迫症状应有自知力,如自知力差,不感痛苦,无求治欲,甚至拒绝治疗,倾向考虑精神分裂症,但还要有其他分裂症状方能诊断。强迫症状如无自知力,又涉及被害内容,那就不是强迫,而是妄想。例如,病人抄法文作业,写的很整齐,但最后一个字写错了,用透明胶粘了一下,感到不满意,怕人家说他对法文不尊重,会判他死刑,所以撕去一页重写,撕后本⑵内容荒谬:强迫性疑虑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正常人能轻易确定的事,病人确定不了,因而会提出很荒谬的问题,例如:我对着人呼吸会死人吗?打喷嚏怕溅死人吗?抓痒会害死人吗?咳嗽会咳死人吗?放屁会震死隔壁的人吗?打哈欠会不会打死人?指甲会不会缠死人?想不通就报110,证明自己没有杀人,没有害人。看到一粒饭,就问舅舅,“你不要笑我,这是不是死人?”故仅凭强迫的内容荒谬,不能成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证据,只能成为挖掘分裂症状的线索。只有当存在分裂症状时,才能诊断精神分裂症【2】。⑶说不清楚:强迫症病人能说清楚重复行为时是怎样想的,精神分裂症的重复行为则不一定能说清楚,如前述,说不清理由的是刻板症状,而非强迫行为;强迫症病人愿意配合医生说清楚,精神分裂症可能不愿配合医生说清楚,不愿配合应考虑有无情感淡漠。
⒉强迫症允许有一过性分裂症状:强迫症病人试图抵抗强迫观念,但在很严重的强迫症病人,病人可一过性放弃与症状作斗争,此时,强迫观念转化成妄想,或很严重的强迫症病人表象鲜明到一过性幻觉的程度,可能诱导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随访资料揭示,许多真正的强迫症病人可能发生精神病失代偿,但从不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此时应诊断为伴精神病特征的强迫症【7】。这种妄想、幻觉应当是原来强迫症状的延伸,就像是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幻觉一定是与心因密切相关一样,而不应当是孤立于强迫之外的精神病症状(如情感淡漠)。
例如, 30岁的强迫症病人,总冒出自己要冲动杀人的念头,并担心自己是否已经杀了人。一次从公司厕所出来,走在走廊上,看到前面象是一个人,一把刀插在他胸前,这个人是半身像,连脸都没有看清楚,也不知是男是女,但他还是相信看到的是人(真性幻视也可不完整、不清晰),所以病人心情特别紧张,背景本应是墙上的格子,但看到的却是空旷的(阴性幻觉),持续只有几秒钟。前两天趴在桌上与同事说话,突然看见同事的脖子上有发黑的液体流出来,持续2~3秒(真性幻觉也可不鲜明),担心是自己划的,故很紧张。中午躺在那里睡觉,眼睛闭着,距身左侧1米处有个身影,看不清,只是局部,旁边有一把刀飞过来,那身影的体内就象倒油一样,有液体往外流,自己理解为出血,整个场景是黑白的,没有颜色(假性幻视)。这里的幻视都与强迫内容密切相关,且持续时间极短,因此维持强迫症诊断,当然,治疗上应针对幻视加用抗精神病药。
⒊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⑴升格为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病人一旦检出孤立于强迫之外的精神病症状,就诊断为伴强迫特征的精神分裂症。但如果强迫症仅出现假性幻觉,可看做是强迫表象过度鲜明化的结果,假性幻觉不一定是精神病理性的,不足以诊断精神分裂症,而真性幻觉才是严重精神疾病的指证【1】。⑵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相互转化:Sullivan(1956)声明,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可能由一种转换为另一种,过一段时间可能再转换回来。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由强迫症逐渐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例如,先有强迫,后逐渐出现幻觉、妄想、淡漠、意志缺乏,更正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一旦诊断精神分裂症,再更正为强迫症,就很难让医生接受。我们遇到2例男学生,开始有1~2个月的强迫和关系妄想,诊断精神分裂症,以后5~6年,强迫症状成了唯一顽固的主诉,关系妄想始终不再现,医生集中治疗强迫症,因为诊断是精神分裂症,故不得不长期维持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这时的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了多余。喻东山认为,在精神分裂症缓解2年后,只剩下强迫症状,可改诊断为强迫症,但不否认以前为精神分裂症,以前的精神分裂症已经痊愈了。
⒋下两个诊断:如果把有强迫症和独立于强迫之外的分裂症状下两个诊断,既容易操作,又便于治疗, DSM-Ⅳ-TR也允许同时诊断这两种疾病。可是,国内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到了冲突无法解决的地步,不同时诊断两种精神疾病。
㈡心境障碍
⒈抑郁症:当强迫伴抑郁时,如果先强迫,后抑郁,强迫症状多于抑郁症状,强迫时间长于抑郁时间,就诊断强迫症;如果先抑郁,后强迫,抑郁症状多于强迫症状,抑郁时间长于强迫时间,就诊断抑郁症。这种提法已将强迫和抑郁的诊断等级划到同一水平上。但是,当强迫和抑郁症状相当时,又按照抑郁诊断等级高于强迫的原则,就诊断抑郁症了,对诊断等级的应用此时使用了双重标准。
下两个诊断。DSM-Ⅲ-R不排斥在存在抑郁症的前提下,再诊断强迫症。但规定:强迫观念不是指受内疚支配的思维反刍内容(如我拖累了家人,对不起家人)【5】。
可交替诊断。许多强迫症病人倾向既往有抑郁发作史,抑郁缓解2个月以上就称痊愈,如果这次发的是强迫,就诊断强迫症,不因上次的抑郁发作而诊断抑郁症【5】。
治疗的重叠。强迫症和抑郁症有治疗重叠部分,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增加5-羟色胺能,迟钝情感,既治疗强迫,又治疗抑郁;强迫症和抑郁症治疗也有不重叠部分,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能,治疗强迫无效,但治疗抑郁有效;强迫症和抑郁症治疗也有相反的部分,拟多巴胺药物可能恶化强迫症,但治疗抑郁症。
⒉双相障碍:如果强迫症和双相障碍独立存在,应下两个诊断。如果强迫症治疗过程中冒出躁狂症,则添加双相障碍(躁狂相)诊断。例如,一位病人开始发强迫症状数年,服三环抗抑郁药后促发轻躁狂,此时不看作是药物引起的轻躁狂反应,而下强迫症和双相障碍(轻躁狂相)两个诊断【4】。
⒊治疗:在心境障碍背景下的强迫症,用电抽搐治疗有效【2】。
㈢恐怖症
病人可能既患恐怖,又患强迫,此时可下两种诊断,这两种病的治疗方法有重叠部分,例如,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迟钝情感,对两种疾病治疗都有效;但这两种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不重叠部分,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强迫无效,而治疗恐怖有效。
想看 喻东山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和选择”讲座,点击视频网址:http://video.baidu.com/v?word=%D3%F7%B6%AB%C9%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