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利夫兰诊所推出2013年度十...
- 我的2012
- 《快乐是片大海》
- 《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的...
- 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孙燕院士谈...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文化的理由
- 回来的世界
- 乳腺癌 这样征服
- 《自然》网站公布2012年最受...
- 史上最伟大的13个思想猎手
-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
- 80后美女漫画家熊顿患癌去世
- 一个癌症患者的心声:决定医生可...
- 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
- 两位美国医学家荣获2012年诺...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
-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
- 生气是万病之源
- 化诅咒为祝福
- 2012,真的来了
- 生活如刀,都在领教:2011年...
-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 小悦悦和卡扎菲
- 宗教信仰与抗癌治疗
-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遗憾的...
- 兵路
- 聪明与善良
- 真正的井冈
- 活着就是王道
- 只有一个地球
-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 时代呼唤更多“慢学者”
- 快乐是最好的药
- 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学...
-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 别了,2010!
- 风从海上来
- 坚定理想信念 昂扬精神状态
- 心灵的富足
- 你是“癌症候选人”吗?
- 造假之风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
- 打开那扇窗
- 犯罪心理学的最新案例-“刺客”...
- 挥手从兹去
-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 癌症预防新16条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相信未来
- 有一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 防癌密码13072512545
- 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同...
-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 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 肺癌维持治疗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 健康的定义
- 游总统府
- 化疗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 哲学家七言谈养生
- 不要忽视癌症征兆
- 如何让儿童远离癌症
- 癌症可以预防
- 永远的Michael Jack...
- 世界需要天真
- 生命无罪
- 乳腺癌患者认识上的七大误区
- 放飞5月心情--劳动光荣
- 男性为何更易患癌症?
- 伟大的最差总统
- 母亲给世界的信
- 我很重要
- 如何防范女性肿瘤?
- 老年医学与肿瘤学的交叉问题
- 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
- 世界镇痛年--关爱生命,对抗癌...
- 乳腺癌患者的食疗
- 新年快乐!
- 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 生命的意义
- 男性也会遭遇乳腺癌
- 乳腺癌转移了如何治疗
-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
- 肥胖与乳腺癌
- 最后一片叶子
- 生命的花园
- 分子靶向药物3-索拉非尼
- 分子靶向药物4-西妥昔单抗(爱...
- 中国肺癌临床十年之路
- 快乐是片大海
-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 肺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2??厄勒替尼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1--吉非替尼
- 正确认识肿瘤
- 食管癌的防治
- 肿瘤病人复发转移的常见征象
- 癌症与饮食
-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
- 给生命以美好期待
- 癌症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简述)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国内外病理现状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5
- 肿瘤的生物治疗4---基因治疗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3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2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1
- 肿瘤的化疗4
-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肿瘤的化疗3
- 肿瘤的化疗2
- 肿瘤的化疗1
- 肿瘤的放疗
- 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肿瘤的预防
- 肿瘤的病因2
- 肿瘤的病因1
- 肿瘤的概念
-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胰腺癌的防治
- 乳腺癌的防治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
- 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 作者:于正洪|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2002次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出版了,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本书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陈龙邦教授和江苏省肿瘤医院洪专教授作序,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西北大学赵红教授和我共同编著,赵红在海外多年,主要贡献的是idea,她认为我们书的定位是具有学术氛围的科普书,是用优美的笔调叙述着悲伤的故事,但并不让人感到绝望,仍可以感受到阳光,这也是本励志的书,对所有的人都会有帮助。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在美国,书也可以列入医保范畴,内分泌科的医生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教育比治疗更重要。作为一个肿瘤内科的医生,我认为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疾病重在预防,我们握紧拳头来到人间,却对世界一无所知,人生从一开始就在做实验,做之前我们都想做好,等做完了发现该犯的错都犯了,如果我们能知道一些常识,总可以科学地去防范。
现在的很多疾病都和生活方式有关,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癌症也是如此。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癌症同样可以预防”,2011年世界抗癌日的主题是“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我曾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做过“癌症可以预防”的节目,当中有很多听众打电话进来,我感到普通大众对于癌症一些基础知识了解太少,因而一些问题我也不知从何答起,在我回答我个人网页上一些问题时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有患者因为有段时间过于疲劳或心情不好,担心患癌,也有的患者因为一个肿瘤指标高一些而惊恐不安,在这本书里我都会有解答。我原本是想写一本“癌症可以预防”的书,但出版社倾向写一写心理与癌症,所以就成了这本从“心”出发的书。
关注心理和癌症的关系不是一开始从书本中得到启发的,而是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感悟到的,我写了一篇关于心理和癌症的综述,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写成了一篇关于“癌性性格”的文章,被转载很多次,南京电视台也来做过采访,临走时记者还对我说一定要出书,书出来后他们还会来采访,说明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个肿瘤内科的主任说过“整个社会都患了癌症。”癌症,就像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也象我们思想上的症结,还可以象人际关系中的纠结……我在培养细胞的时候发现癌细胞的生命力很顽强,越是恶性的东西似乎还越有韧性。我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并没有碰到特别难缠的医患关系,有时我甚至觉得躯体上的疾病并不是最可怕的,灾难疾病都是心的反射,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克服我们心理上的病态?
癌症,现实生活中还是个谈之色变的话题,我们对之怀着恐惧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它,甚至对之还缺少科学的认识,现代人对疾病的认知上也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谈到“癌症”觉得不吉利,有出版社做过调查认为涉及“癌症”的书都不好卖。困惑如何解开?没有一个改革开放的自己,我们将永远困扰自己。当我旁观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感到在我们国家没有思想的人似乎活得更快乐一些,这种“乐”还来得“快”,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舒适的麻木”,我们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急流会在哪里转弯甚至搁浅,癌症也会玩潜伏,等到“狼”真的来了,患者总觉得很突然,其实癌不是一天炼成的,已经在体内暗战很多年。在快时代,大家都已经太在乎那短暂的表面的甚至没有内涵去支撑的成功,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激动和狂喜,才有那么多的失落和愤懑,以至于豆腐也掉在灰堆里,纪伯伦说:“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在社会上我们也不得不与“瘤”共存,我们常常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应付“癌细胞”,却忽视对正常细胞的保护,正气不足的时候邪气则盛,我目前所做的研究用的就是潜伏期细胞,潜伏期细胞也是肿瘤转移的根源。中国民间评价一个人身体健康和长寿与否,主要标准是:“没心没肺,能吃能睡”,其实说的是我们的心要放宽一点,“患”就是心老往上串,正如幸福不是东张西望,而是在朴素的守侯里,所谓的知音不是惊涛骇浪,而是在惊涛骇浪中紧握你手的人。地离天有多高?东到西有多远?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也在思考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真的有玄机吗?从亘古到永远,我们的心是否也曾支离破碎?又是谁在灰尘中抬举了我们?正如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分化程度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向恶永远都比向善要容易,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点小邪恶,但不要失控性生长,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走进恶性循环,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主要讲解的就是正向心理学,人生最难的是做自己,不管是社会病了还是自己病了,让我们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用我们的笑容去改变世界,不要让世界改变我们的笑容,世界因你而不同。
有个惊人的事实,就是智障儿童和患有精神疾患的人从不会患任何种类的癌症,智障儿童几乎不存在精神压力,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则在完全不同于正常人的精神体系中生活,我们也可以理解有种境界是在这个世界却不完全属于这个世界,懂得放下,善于超脱,不要纠结,适时转换情绪。有很多患者最后选择宗教信仰,圣经上说,能移走一座山的是信心。信心,是一个人最大的心理资本。
这本书里我也会强调精神的力量,you only live once, but if you do right, once is enough。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如果你活对了,一次就够了。无论对人对事我们都应该有起码的认知,回避解决不了问题,这本书里重点写了癌症如何预防,也讲述了癌症认识上的许多误区,who已经确认癌症也是慢性病,患者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放大痛苦。人与人之间并不遥远,不要在患难时才想到拥抱取暖,我的书也肯定有着人文关怀,我目前在做实验,幼体组织(尤其是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的组织容易培养,这本书里我写了“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也写了“男人,男人,哭吧,不是错”,当然有我一直强调的“女人,请爱你自己多一点”,同为女性,我知道女性工作中的艰难和生活中的承担,工作中我们还是必须尽我们的本职,生活中让我们做最好的妈妈,而这一切必须有个好的身体做后盾。本书以心为主线分心的迷途、心的认识、心的祈愿和心的行动四篇讲述癌症的相关知识,也和大家分享一个医生对健康的感悟、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探索,这本书写给那些健康的人,在拥有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懂得的是珍惜;这本书也写给那些被疾病、环境和情绪困扰的人,生命仍然在我们的手中!身体是灵魂的庙宇,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健康,健康也指的是一种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就打开了通往疾病的大门……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可以意译成:understanding cancer:stories from the heart,也是为了呼应我的《快乐是片大海》,同样融入了我的认识和感情,而且更加平和、朴实地去表达,癌症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和负担,这本书里有一个医者的苦口婆心。每一篇都以一首小诗和一个典型病例引出,其中贯穿着全书的许多个小故事来自于我平常工作中的积累,所以这本书里有患者的贡献,书中讲述的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为作为医生,我们最终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本书完成于2012,出版时间也正好是我的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绿色主题年。曾听人感叹“生活在南京比北京有更好的前途,因为北京的空气太糟糕。”到了美国后我也感受到花钱也买不来好空气,作为中国人,我们谁不想活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意境,青山绿水是最大的民生,don’t boil the ocean,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本书列举了很多癌症村,我们已经知道正是人类对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才导致了癌症的泛滥成灾,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来承担我们曾经犯下的错。
对于我,用这种方式来写作是种尝试,写书的过程里,我常常一回到家就两眼发直地走向电脑,写作其实也是个把心掏空的过程,我还没有修炼到完全不介意外界纷扰的境界,寂寞也是一种清福,或许等我们老的时候才会明白心灵的安宁是最重要的,无论我们现在身居何处,我们只是天地之间的寄居者,人类还不可能与日月同辉,当世界覆压着太多的偏见和虚荣的时候,我也借我的书来怀念我们曾经的纯真年代,感谢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如果不是海水这样猛烈地拍打到礁石上,还不会有这么美丽的浪花。对于“癌症”这个沉重的话题,这本书具有实用性,我也希望能赋予这本书一点灵气,使书具有可读性,从而能把自己的知识和体会传输出去,本书想普及的是:远离癌症,可以从生活做起。
圣经里有话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类花了很大力气还没有攻克癌症,其实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废除对我们灵魂的限制,人们只有更多地关照自己的精神与灵魂时,才会谦卑智慧,不再乐于放纵狂傲,转而对生命怀有敬畏。西方社会最大的疾病,不是癌症,是孤独,感受不到被人爱和惦记,孤独则带来忧郁,有时候我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了解??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清醒的前提是自我的觉醒,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不要丢掉我们灵魂中的温厚、善良和坚强…… 柏拉图说过“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科学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做过很多年的老年科和肿瘤内科医生,见过太多的结局,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有一些患者病危、去世,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也肯定已有患者离我们而去,这本书是我作为医生的总结和回馈,张爱玲说"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人生就是一个剥洋葱的经历,一直泪流满面最后撒手西去,经历的年岁都化为一声叹息,回首来生,我们会发现太多毫无意义的东西占据着我们的生活,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在这本书里我一样也写到医患关系、社会保障和临终关怀,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该怎样去面对生命中的爱与伤痛?
“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人生不可能是一路狂欢,所有的虚假繁华终将褪去。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喜悦,人在旅途,行色匆匆,最大的幸事是和放飞的心同行。
心简约,则心健康,心和谐。
(癌症是国人最恐惧的一类疾病,这是从心出发的一本书,我真的很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普及,从而有益于更多人的身心健康。本书在书店和网店都应该有售,江苏省内的各大新华书店都应该上架了,出版社会在一些主要网站做公告,需要此书的也可联系责任编辑陈潇潇025-83793681)
http://211.99.8.90/pdm/business/cipinfoaction.do?method=checkapproveno&isdecorator=false
书在国家书号中心的登记记录
http://www.amazon.cn/%e4%bb%8e%e5%bf%83%e5%87%ba%e5%8f%91-%e4%ba%8e%e6%ad%a3%e6%b4%aa-%e8%b5%b5%e7%ba%a2/dp/b008ibncy4/ref=sr_1_4?ie=utf8&qid=1348629141&sr=8-4 在亚马逊上的书籍链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