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 克利夫兰诊所推出2013年度十...
- 我的2012
- 《快乐是片大海》
- 《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的...
- 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孙燕院士谈...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文化的理由
- 回来的世界
- 乳腺癌 这样征服
- 《自然》网站公布2012年最受...
- 史上最伟大的13个思想猎手
-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
- 80后美女漫画家熊顿患癌去世
- 一个癌症患者的心声:决定医生可...
- 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
- 两位美国医学家荣获2012年诺...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
-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
- 生气是万病之源
- 2012,真的来了
- 生活如刀,都在领教:2011年...
-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 小悦悦和卡扎菲
- 宗教信仰与抗癌治疗
-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遗憾的...
- 兵路
- 聪明与善良
- 真正的井冈
- 活着就是王道
- 只有一个地球
-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 时代呼唤更多“慢学者”
- 快乐是最好的药
- 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学...
-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 别了,2010!
- 风从海上来
- 坚定理想信念 昂扬精神状态
- 心灵的富足
- 你是“癌症候选人”吗?
- 造假之风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
- 打开那扇窗
- 犯罪心理学的最新案例-“刺客”...
- 挥手从兹去
-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 癌症预防新16条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相信未来
- 有一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 防癌密码13072512545
- 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同...
-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 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 肺癌维持治疗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 健康的定义
- 游总统府
- 化疗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 哲学家七言谈养生
- 不要忽视癌症征兆
- 如何让儿童远离癌症
- 癌症可以预防
- 永远的Michael Jack...
- 世界需要天真
- 生命无罪
- 乳腺癌患者认识上的七大误区
- 放飞5月心情--劳动光荣
- 男性为何更易患癌症?
- 伟大的最差总统
- 母亲给世界的信
- 我很重要
- 如何防范女性肿瘤?
- 老年医学与肿瘤学的交叉问题
- 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
- 世界镇痛年--关爱生命,对抗癌...
- 乳腺癌患者的食疗
- 新年快乐!
- 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 生命的意义
- 男性也会遭遇乳腺癌
- 乳腺癌转移了如何治疗
-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
- 肥胖与乳腺癌
- 最后一片叶子
- 生命的花园
- 分子靶向药物3-索拉非尼
- 分子靶向药物4-西妥昔单抗(爱...
- 中国肺癌临床十年之路
- 快乐是片大海
-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 肺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2??厄勒替尼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1--吉非替尼
- 正确认识肿瘤
- 食管癌的防治
- 肿瘤病人复发转移的常见征象
- 癌症与饮食
-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
- 给生命以美好期待
- 癌症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简述)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国内外病理现状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5
- 肿瘤的生物治疗4---基因治疗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3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2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1
- 肿瘤的化疗4
-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肿瘤的化疗3
- 肿瘤的化疗2
- 肿瘤的化疗1
- 肿瘤的放疗
- 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肿瘤的预防
- 肿瘤的病因2
- 肿瘤的病因1
- 肿瘤的概念
-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胰腺癌的防治
- 乳腺癌的防治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
- 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化诅咒为祝福
- 作者:于正洪|发布时间:2012-07-28|浏览量:1047次
有人描述神一样的女子,她们可能是歌者王菲、舞者杨丽萍、写者三毛……曾听过三毛的录音,非常的年轻,那么快快地说着,甜甜的、嗲嗲的,就象一个对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和探究的小女孩;在昆明观看过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看完震撼着了,真的有这样的一类人汲取了大自然的精髓,可以和天地对话;王菲也不是枉为天后,她“漫不经心”吟唱出来的竟是这样的空灵、富有哲理---“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人生其实只有两件大事:生与死,其它都可以忽略不计。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的影片中,有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李香山(孙红雷饰)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这部影片同时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2012年春天,一名前化学奥运会冠军,斯坦福博士,硅谷首席工程师,正处 在“四十一枝花”的年纪,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选择以最残酷的方式结束生命...... 王庆根的自杀,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因为这样优秀的华人在美国也并不多。这个 当年学校的佼佼者,如今事业家庭的顶梁柱,人到中年,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三明治”。据说王庆根患了抑郁症,自杀前刚开始药物治疗,写《南京大屠杀》 的华人张纯如的自杀,据说也是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抑郁症是西方最常见 的疾 病之一,三明治阶层,是最辛苦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巨大,如果没能及时 疏解,会导致精神焦虑和压抑,严重者就会患病。抑郁症不仅仅是精神的疾病, 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都有直接影响。我们可以用药物治疗身体的疾病,但对孤独 绝望的治疗,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照顾,爱能治病。 |
尘世如潮人如水,香港演员罗慧娟也因患胰腺癌于2012年6月底去世,但 她却令我们相信世上真是有天使。在她活着的时候,失恋、破产、失聪、患癌, 风浪一个紧接一个,人人都觉得她交了几辈子的霉运,而她留下的话语竟是 “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任何困难都是化了妆的祝福!”在患病以后,她认为 自己"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能决定它的宽度和深度,能力有限但是潜能无 限……对生命宽怀,将诅咒都转为祝福,甚至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点光。"知 道时日无多的时候,她拍摄短片和亲友告别, 生前面对一次又一次病情告急, 却不畏死亡威胁,更常叮嘱亲友,不要为她的离世太伤感,希望大家能像她一 样,笑对满途荆棘,以平静心情欢送她回家。临终前,还以纸笔把最后留言记 录下,一字一句披露被癌魔折腾的她,如何幽默面对,扭转负面情绪。罗慧娟 虽然一生坎坷,失财失聪失却健康,也没有令她失意,最后她说她没有“心灵负 资产”。近年娱乐圈中的许多明星,都遭遇癌症杀手。倘乐观面对,积极治疗, 一番厮杀,或能全身而退。在癌症的战车上,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应付各种各 样的后遗症,艺人还会在生活上面对各种颠覆性的变化,有些“副作用”是好 的,比如患难见真情,验证了身边人对自己的爱;有些“副作用”则不然,经济 拮据、流言纷飞…… 唯愿不幸者都能化解不幸,幸运者珍惜幸运。
疾病,但患者的的心情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修行,患乳腺癌去世的复旦大学青年学 者于娟生前说只要可以活着,哪怕是匍匐在路旁的乞丐,可以看到她的父母带着 她的儿子经过,也曾感慨“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 久的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听过一个华人博士的演讲,一个听众问“社会这么恶,人善遭人欺,我们 人该怎么自处?” 讲者回答:“你们知道鱼在水中是怎么游的吗?鱼在水中是 逆流而上的,什么样的鱼才顺流而下?没有生命力的死鱼。”答复得很有技巧, 但并没有解开我心中的疑问。 最近《蝙蝠侠3》首映礼上的枪杀案震惊世界,而美国的一个幽静的小城---- 爱荷华也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枪杀案,案件发生在爱荷华大学物理系凡艾伦 大楼309教室。山林华和导师克利斯多弗.高尔兹(Christoph Goertz)教授,另一 位教授罗伯特.施密斯(Robert Smith)及新生小李等许多人在开研讨会。突然, 山林华的师兄,中国留学生卢刚站起身,从风衣口袋里掏出枪来, 向高尔兹、 山林华和施密斯射击,一时间血溅课堂。接着他去二楼射杀了系主任, 又回 三楼补枪。旋即奔向校行政大楼。在那里他把子弹射向副校长安妮和她 的助 手茜尔森,最后饮弹自戕。 谁是卢刚?为什么杀人?卢刚是北大来的,学习特好,案发前两年与系 里的中国学生闹翻了,与导师之间颇有嫌隙,与山林华面和心不和,找工作 不顺利,为了优秀论文评奖的事与校方和系里多有争执。是报仇,是泄愤? 是伸张正义,是滥杀无辜?众口纷纭,莫衷一是。枪击血案震惊全美。小城 的中国学生被惊恐、哀伤、慌乱的气氛笼罩。血案折射出的首先是仇恨。物 理界精英,全美有名的实验室,几分钟内形消魂散,撇下一群孤儿寡母。 |
人家能不恨中国人吗?留学生还待得下去吗?中国学生怕上街,不敢独自去超市。
有的人甚至把值钱一点的东西都放在后车箱里,准备一旦有排华暴动,就驾车远逃。
学生会召开中国学生学者大会,教育系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副校长安妮。安妮
是教育学院的教授,也是许多中国学生的导师,她生在中国,无儿无女的安妮,待
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学业上谆谆教导,生活上体贴照顾。感恩节、圣诞节请
同学们到家里作客,美食招待,还精心准备礼物┅┅同学们为安妮心痛流泪。安妮
在医院里急救,她的三个兄弟弗兰克、麦克和保罗,火速从各地赶来,守护在病床前。
人们还存着一丝希望。两天后,噩耗传来。安妮的脑已经死亡,无法抢救。三兄弟忍
痛同意撤掉一切维生设备。看着自己的亲人呼吸一点点弱下去,心跳渐渐停止而无法
相救,这是多么残酷的折磨!在宣布安妮死亡后,三兄弟围拥在一起祷告,并写给卢
刚父母亲友一封信:
“我们刚刚经历了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在我们伤痛缅怀安妮的时刻,我们的
思绪和祈祷一起飞向你们??卢刚的家人,因为你们也在经历同样的震惊与哀哭┅┅
安妮信仰爱与宽恕,我们想要对你们说,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们的祷告和爱与你们同
在┅┅”这是一封被害人家属写给凶手家人的信吗?这是天使般的话语,没有一丝一
毫的仇恨。他们三兄弟此刻最有理由说诅咒的言语呀。安妮的三兄弟还希望这封信被
译成中文,附在卢刚的骨灰盒上。他们担心因为卢刚是凶手而使家人受歧视,也担心
卢刚的父母在接过儿子的骨灰时会过度悲伤。唯愿这信能安慰他们的心,愿爱抚平他
们心中的伤痛。
当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依稀看到一扇微开的门,门缝中
射出一束光……后来卢刚给他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也传到了大家手上。一颗被地狱之火
煎熬着的心写出的信,充满了诅咒和仇恨。信中写到“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死也找到几个贴(垫)背的”,如此聪明有才华的人,如此思考缜密的科学头脑,
在仇恨中选择了毁灭自己和毁灭别人!这两封信是如此的爱恨对立,泾渭分明。善后
工作在宽容详和的气氛中进行。不仅小山的家人得到妥善安置,卢刚的殡仪亦安排周
详。安妮三兄弟把她的遗产捐赠给学校,设立了一个国际学生心理学研究奖学金。案
发四天后从总领馆姗姗而来的李领事感慨道:“我本是准备来与校方谈判的。没想到
已经全都处理好了!”冥冥中一双奇妙的手,将爱城从仇恨的路上拉回。
如今的爱荷华河奔流依旧,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隧
道的尽头是什么?
Life is never perfect. 生命只是一次偶然,也许好好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