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 克利夫兰诊所推出2013年度十...
- 我的2012
- 《快乐是片大海》
- 《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的...
- 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孙燕院士谈...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文化的理由
- 回来的世界
- 乳腺癌 这样征服
- 《自然》网站公布2012年最受...
- 史上最伟大的13个思想猎手
-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
- 80后美女漫画家熊顿患癌去世
- 一个癌症患者的心声:决定医生可...
- 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
- 两位美国医学家荣获2012年诺...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
-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
- 生气是万病之源
- 化诅咒为祝福
- 2012,真的来了
- 生活如刀,都在领教:2011年...
-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 小悦悦和卡扎菲
- 宗教信仰与抗癌治疗
-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遗憾的...
- 兵路
- 聪明与善良
- 真正的井冈
- 活着就是王道
- 只有一个地球
-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 时代呼唤更多“慢学者”
- 快乐是最好的药
- 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学...
-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 别了,2010!
- 风从海上来
- 坚定理想信念 昂扬精神状态
- 你是“癌症候选人”吗?
- 造假之风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
- 打开那扇窗
- 犯罪心理学的最新案例-“刺客”...
- 挥手从兹去
-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 癌症预防新16条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相信未来
- 有一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 防癌密码13072512545
- 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同...
-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 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 肺癌维持治疗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 健康的定义
- 游总统府
- 化疗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 哲学家七言谈养生
- 不要忽视癌症征兆
- 如何让儿童远离癌症
- 癌症可以预防
- 永远的Michael Jack...
- 世界需要天真
- 生命无罪
- 乳腺癌患者认识上的七大误区
- 放飞5月心情--劳动光荣
- 男性为何更易患癌症?
- 伟大的最差总统
- 母亲给世界的信
- 我很重要
- 如何防范女性肿瘤?
- 老年医学与肿瘤学的交叉问题
- 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
- 世界镇痛年--关爱生命,对抗癌...
- 乳腺癌患者的食疗
- 新年快乐!
- 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 生命的意义
- 男性也会遭遇乳腺癌
- 乳腺癌转移了如何治疗
-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
- 肥胖与乳腺癌
- 最后一片叶子
- 生命的花园
- 分子靶向药物3-索拉非尼
- 分子靶向药物4-西妥昔单抗(爱...
- 中国肺癌临床十年之路
- 快乐是片大海
-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 肺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2??厄勒替尼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1--吉非替尼
- 正确认识肿瘤
- 食管癌的防治
- 肿瘤病人复发转移的常见征象
- 癌症与饮食
-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
- 给生命以美好期待
- 癌症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简述)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国内外病理现状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5
- 肿瘤的生物治疗4---基因治疗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3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2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1
- 肿瘤的化疗4
-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肿瘤的化疗3
- 肿瘤的化疗2
- 肿瘤的化疗1
- 肿瘤的放疗
- 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肿瘤的预防
- 肿瘤的病因2
- 肿瘤的病因1
- 肿瘤的概念
-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胰腺癌的防治
- 乳腺癌的防治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
- 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心灵的富足
- 作者:于正洪|发布时间:2010-12-02|浏览量:1144次
俞敏洪
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对于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都应该回归到心灵富足的层次才有意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风雨的住所之后,任何追求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最终将会归于无聊和空虚。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物质过剩的时候,我们便会变得十分腻烦和不知所措。酒喝得太多了会吐,饭吃得太多了会胀,肚子里油水太多了会胖,人不需要劳作了会生出很多富贵病。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源于物质生活的过剩。当我看到一个肥胖的人牵着一条肥胖的狗从路上走过,我不仅为人感到痛苦,也为狗感到痛苦。它本来应该健康地奔跑在田野上,追逐野兔或白云,现在却被害得连路都走不动。我想这条狗被物质的过剩牺牲掉了,同时牺牲的还有它本来应该更加快乐健康的生活。另外,当我们物质太多的时候,我们便在选择中迷失。女人们在满柜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选,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适;男人们在满桌的酒菜前左顾右盼,不知道从哪里下筷;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令人痛快的事情。我们小时候就那几部电影,看得死去活来,却成了我们童年最好的回忆;现在的孩子们光碟满天飞,几乎每天一部新片,但长大后对童年却没有太多的记忆。我并不反对物质丰富,但觉得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情况,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心灵也变得十分富足。
即使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如果最终不能得到心灵的富足,也会让人感到无比空虚和失落。当我们和朋友们一起聊天时,常常会因为朋友们带来新的思想和看法而感到快乐,但当一帮人在一起天天讲着同样的故事,听着同样的打趣,你就会因为枯燥无聊而不再参与。心灵渴望思想就像沙漠渴望水一样,是一种生命的追求。当我们在单位上班时,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工作态度,一种态度是把工作当作生存的工具,只要每天熬过八小时,最后拿到工资就行;另一种态度是把工作当作快乐的源泉,从工作中学习新的东西,迎接挑战为自己设计新的工作目标,完成目标得到心灵的满足。如果我们以第一种态度去工作,我们必然对工作越来越厌烦,最后成就感一无所有,唯一留给自己的是失落和痛苦。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们最终能得到心灵的富足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做这件事情。同时我们要把心灵的富足和虚荣心的满足区分开来,心灵的富足是长久的,而虚荣心的满足是临时的。人们互相斗富,今天你买宝马我就买奔驰,你戴浪琴我就戴劳力士,超过别人得到一时的满足,这是虚荣心的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常常会带来恶劣的后果。中国人好脸面和虚荣,什么东西都希望表面上光鲜,结果弄得自己死去活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年人结婚摆排场,租高级轿车,吃五星宾馆,结果欠了一屁股债导致夫妻关起门来天天吵架。追求心灵的富足也跟从小的教育有关,教育能够把这种追求变成一种习惯,比如当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就造就了一批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但现在上学的孩子们,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每天谈论的都是谁家的房子大,谁的父母官大,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手机更好。在这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未来很容易变成空虚而迷茫的一代。
寻找心灵的富足有一个标准,如果一件事情你越做越喜欢,通常能够引导你走向心灵的富足。当然这一标准必须排除像赌博、吸毒这样尽管让人上瘾,但最后却把人毁掉的事情。我们潜心读书,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读书,那是因为在读书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我们浪迹天涯,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远游,那是因为在远游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我们为什么奔向大海?因为大海的广阔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们为什么攀登高山?因为高山的险峻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有一个朋友收藏古董,倾家荡产,但却生活得幸福安宁,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收藏品脸上就洋溢出满足的笑容,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旅游一个月,差不多一年的积蓄都要用在上面,但每次回来都像仙人下凡一样,一无所有一身轻松,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
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当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美而不为所动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死亡,但当我们朗读下面的诗歌,内心感到一种情感在涌动时,我们便有了心灵的富足:
太阳在天上
风在自由地游荡
云的影子在树梢
低头,满地阳光
心情在远方……
物质过于富足却没有内心的人容易“吃饱了撑”。所谓的心如明镜,一生不过是为了修好一颗心,我们不要糟蹋了好日子。很欣赏作为商人的俞敏洪仍有这么好的文字,仍拥有一颗“诗意”的心。我的家庭永远都是我的港湾,无论大家还是小家,无论遇到什么,我们的家庭还是要前进的,我们的思想还会传承,我们的精神还会延续,心可以很小很小,也可以很大很大,象水一样的平静和包容!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