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 克利夫兰诊所推出2013年度十...
- 我的2012
- 《快乐是片大海》
- 《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的...
- 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孙燕院士谈...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文化的理由
- 回来的世界
- 乳腺癌 这样征服
- 《自然》网站公布2012年最受...
- 史上最伟大的13个思想猎手
-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
- 80后美女漫画家熊顿患癌去世
- 一个癌症患者的心声:决定医生可...
- 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
- 两位美国医学家荣获2012年诺...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
-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
- 生气是万病之源
- 化诅咒为祝福
- 2012,真的来了
- 生活如刀,都在领教:2011年...
-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 小悦悦和卡扎菲
- 宗教信仰与抗癌治疗
-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遗憾的...
- 兵路
- 聪明与善良
- 真正的井冈
- 活着就是王道
- 只有一个地球
-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 时代呼唤更多“慢学者”
- 快乐是最好的药
- 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学...
-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 别了,2010!
- 风从海上来
- 坚定理想信念 昂扬精神状态
- 心灵的富足
- 你是“癌症候选人”吗?
- 造假之风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
- 打开那扇窗
- 犯罪心理学的最新案例-“刺客”...
- 挥手从兹去
-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 癌症预防新16条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相信未来
- 有一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 防癌密码13072512545
- 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同...
-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 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 肺癌维持治疗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 健康的定义
- 游总统府
- 化疗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 哲学家七言谈养生
- 不要忽视癌症征兆
- 如何让儿童远离癌症
- 癌症可以预防
- 永远的Michael Jack...
- 世界需要天真
- 生命无罪
- 乳腺癌患者认识上的七大误区
- 放飞5月心情--劳动光荣
- 男性为何更易患癌症?
- 伟大的最差总统
- 母亲给世界的信
- 我很重要
- 如何防范女性肿瘤?
- 老年医学与肿瘤学的交叉问题
- 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
- 乳腺癌患者的食疗
- 新年快乐!
- 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 生命的意义
- 男性也会遭遇乳腺癌
- 乳腺癌转移了如何治疗
-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
- 肥胖与乳腺癌
- 最后一片叶子
- 生命的花园
- 分子靶向药物3-索拉非尼
- 分子靶向药物4-西妥昔单抗(爱...
- 中国肺癌临床十年之路
- 快乐是片大海
-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 肺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2??厄勒替尼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1--吉非替尼
- 正确认识肿瘤
- 食管癌的防治
- 肿瘤病人复发转移的常见征象
- 癌症与饮食
-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
- 给生命以美好期待
- 癌症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简述)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国内外病理现状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5
- 肿瘤的生物治疗4---基因治疗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3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2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1
- 肿瘤的化疗4
-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肿瘤的化疗3
- 肿瘤的化疗2
- 肿瘤的化疗1
- 肿瘤的放疗
- 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肿瘤的预防
- 肿瘤的病因2
- 肿瘤的病因1
- 肿瘤的概念
-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胰腺癌的防治
- 乳腺癌的防治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
- 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世界镇痛年--关爱生命,对抗癌痛
- 作者:于正洪|发布时间:2009-02-13|浏览量:1165次
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10月20日为世界镇痛年。而中国镇痛周也从10月21日开始了,今年的主题是:对抗癌痛。
WTO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让癌症病人无痛生存”,有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在忍受着癌痛的折磨,中期癌症患者有50%伴有疼痛,晚期患者中70%??90%在经历疼痛。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2009年来了,世界仍然还在疼,癌痛病人还在痛的很厉害,我们怎么办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作为医务人员,面对患者的疼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希望大家都出来交流交流那怕是土方法也可以。
先简单的展望一下,目前阿片类的药物,芬泰尼,粗粗的看一下有关芬泰尼的各类产品,足有二三十种,包括治疗爆发痛的,舌下不算、口腔黏膜不算,泡腾片等等,咖啡类的我们讲了,比如口服的,喝的咖啡口服液、吗啡水等等。很多国外的专家也在研究这个,它确实对爆发痛有一些改变,神经传导。我们特别强调,我们十分期待我们大夫在用药方面得出我们疼痛科的心得、体会。还有神经调制技术也是这样,这是我们中国疼痛医学对世界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尚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之前专家探讨的,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爆发量,剂量是否必须与机械剂量呈比例。我们通常说爆发痛增加25%到30%的剂量,或者15%的剂量,老年人增加10%的剂量,但是这个观念对不对呢?正在考虑。这是不是最大的方案?是否适合我们?也可能适合欧洲、美国,我们做大夫,尤其做大夫,我们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的方针,治疗爆发痛到底是什么关系,每个人自己肯定能得出结果,而且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往往是量不太足。病人说给了,给了,还疼,再给药出问题了。如果不个性化治疗,恐怕会出问题。使用不同机械的药物,能够改善疗效,这也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如果补救药物导致限制治疗的不良反应,补救药物出了问题了,大部分治疗爆发痛的吗啡类药物不足,你要考虑这样的情况,非阿片的药物,以及非药物方法,最后一句话是非常值得我们医生深思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等等,比如神经介入的技术,我们怎么有效的应用它,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扎扎实实的课题。
PCA是治疗爆发痛的很重要的途径,PCA技术适合于不稳定性的剂量。一般PCA的方法,是医生最基本的技能。PCA不是说挂一个泵就万事大吉了。不是所有病人是同样的泵,如果你用的好,PCA本身会反应爆发痛在何处。PCA作为剂量定量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有关吗啡类药物治疗爆发痛,我们都很清楚了。如果疼痛不满意,进行剂量调整,都没有出三阶梯治疗的方案。但是除了吗啡吃的以外,还有一些吗啡口服液,吗啡气雾剂等等,这些也是治疗爆发痛的一种比较可以的良好选择,因为受到很多的限制。现在我们国家要求非常严格,新药的进来,从注册来说,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有。吸入吗啡也是治疗爆发痛的很重要的途径。当然芬泰尼肯定是治疗爆发痛的。要知道这个药是很重要的治疗爆发痛的药物。因为吸收的非常快,几乎和静脉是一样的速度,没有一个良好的病人教育的话,很容易出事。这是有关芬泰尼的。
胃肠道外部的治疗途径也是治疗爆发痛很重要的手段。恐怕在疼痛科医学里面,胃肠道外部这些重要手段,我们还是要非常重视去琢磨,怎么利用胃肠道,非胃肠道的一般都是侵入的。我们除了掌握这些固有的口服黏膜急速给药的,我们也琢磨琢磨胃肠道怎么控制它的爆发痛。
爆发痛的药物治疗等比如抗抑郁等等辅助药,没有足够的证据去支持抗抑郁治爆发痛。可能今后是不断地研究,这样的证据会出来,到目前为止,这个治疗爆发痛不太好。但是非阿片治疗爆发痛,也不排外。非阿片的药物,随着药物的进步,可能有中度性的非阿片或者很厉害的,这个我们不讲,但是一般来讲,证据不大。阿片类的药物是治疗爆发痛的首选。阿片类治疗疼痛,这都是十年前我们提过的问题。正因为爆发痛的治疗,阿片类药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三阶梯原则80%大家都在应用着。皮下、静脉等等,比例越来越少,符合我们现在有关治疗,80%肿瘤医学专家把疼痛理念多多灌输进去。20%、30%的病人需要我们特殊的介入治疗。但是四阶梯治疗方案,比如一二三四,还可以说出五阶梯。医生做特别的技术对癌痛,不是等病人吃了很大的吗啡还不管用我们考虑介入,而是在任何阶梯、任何阶段,适宜的介入适宜的技术。所谓的“四阶梯”,别人的阶梯都走完了,你不能做任何治疗了,而是在不同的阶梯,只要是合适的病人,无疑对提高他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它的治疗原则,对内在病人的治疗原则,比如有转移的,疼痛区的放疗,病理性骨折,复位固定,比如突然出现的组织爆发痛,还要考虑解压的问题,对局部感染,比如抗感染的治疗。就是出现了爆发痛很频繁,你觉得很难控制,要理清思路,有没有新的有关的癌症并发症或者非癌性并发症,或者治疗的并发症对我们的感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直接爆发痛的治疗还有很多很多办法,包括在座的诸位专家,我们特别熟悉的比如神经调制技术、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技术,等等都是治疗爆发痛的有力武器。但是治疗原则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我们熟知的WHO三阶梯、美国疼痛学会、欧洲疼痛学会等等所有的相关学会,大概和癌有关的学会都有一些指南,大体上全面评估、综合一下,比如发作的频度、发作的持续时间、强度、诱因,目前对基础痛治疗的推测,病理和疼痛的原因等等,这在评估里面应该全方位考虑进去,而不是说看看这个量马上就提量,这是重要的。这套原则要调整常规的用药剂量,这在三阶梯治疗疗法里面有明确的说法。
爆发痛的治疗现状,我们谈一下,上面的这个药物过量了,就变成呼吸抑制,再往下就是药物不足。这体现了目前爆发痛的治疗,大家的统计,都没有把这个阶梯覆盖起来,仅仅在基础剂量上有一定量,病人疼到八九分十几分,还是出现的。现在爆发痛很不完善,对爆发痛的治疗,病人仍然感到强烈的疼痛。这是一个理想模拟的,现在还没有达到的,有办法通过这样给你盖住,这是我们治疗爆发痛的终极目标,既不过量,又不药物足量,等等,当然这是非常理想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理想化的状态。但是治疗原则要全面地评估。刚才讲的爆发痛的各种类型,包括各种性质,爆发痛的各种评估,千万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一个爆发痛其中包含了很深很深的东西。对内在的病因要进行直接的治疗,比如血管堵塞了,我们经常治癌症的病人中间,原来肚子疼,最后发现动脉血栓,或者静脉血栓,你得想办法怎么把血栓弄通以后,不是我会治疗癌痛,我就用大量吗啡压它,这是不对的。
爆发痛持续的时间,症发型的发作,比如持续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几乎是所有的病人一旦出现爆发痛就是中度和重度的疼痛。与慢性疼痛没有十分必然的关系,不是说慢性疼痛一个时期就出现一次。爆发性的疼痛和慢性的痛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75%的患者对爆发痛的控制不满意,这也恐怕是今年抗痛年出来的很重要的动因,就是癌症患者里面由于爆发痛引起的人群很多,爆发痛患者不满意,这是全球进行关注的一个焦点。
可预测性的爆发痛,我们知道不能预测的占一半,所以病人非常痛苦,终日恐慌状态,被动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要经受下地狱般的煎熬占一半。病人说我总能预测15%,几乎总能在10%,有时候能19%,你说我不能洗澡,我不洗澡,我甚至不能坐起来吃饭,我不吃饭,或者别人喂我,这都可以,这个总体上占一半。一半左右的不能预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爆发痛的特点,比如自发性疼痛,没有任何刺激诱因,这个大概占20%到60%,为什么有这么宽的范围呢?各家的报告都不一样。偶发性疼痛,没有任何刺激的爆发痛占到一半以上。剂量中末型的疼痛是10到30%,就是一个剂量停12小时,很多病人告诉我,停12小时,不到12个小时就不行了。从药物动力学上来讲,12小时缓失剂应该到12小时末,但是临床中一混合,支持不到12小时,我们退而求其次,现在学术上也不是非常坚持到12小时,但是至少8小时。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整,在这个剂量中末型爆发痛中,占的相对小。说明什么?我们相对是可以控制的,它才占才占的比例小。而这些相对我们不好控制,所以就占的比例很大。
我们看一下分类,比如混合性爆发痛,大概14%,神经病学大概10%。爆发痛的神经病痛在爆发痛里面非常难以治疗。这是一个爆发痛的分类。大概爆发痛的发病率在全球肿瘤患者中是65%。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基本来讲,爆发痛在癌痛里面占的比例很大,比如说2000年伦敦400多例癌症病人进行爆发痛的调查,80%都有爆发痛。很多流行病学调查里面,肿瘤住院的患者大概50到90%,家庭护理这方面也是90%。国际疼痛学会进行了一些调查,24个国家的58个地方已经参与的1000多例调查,爆发痛是64%。最低也是60%多,最高高达90%。爆发痛的治疗实质上是癌痛治疗的难点,甚至构成了全部的难点,所以,我们要特别对爆发痛的治疗进行一些特殊的关注。与无爆发痛的患者相比,有爆发痛的患者,严重的降低了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因为爆发痛的病因十分复杂。就是病理学本身对吗啡类药物不是十分敏感也是有关的,与疼痛相关的障碍,更多的经济负担,甚至绝望。爆发痛还有一些亚型,自发痛,无刺激因素,有发的,有刺激因素。我们能做的很大一部分,治疗方案我们可以进行时时调整,偶发的、自发的因素,有时候我们非常难以控制。这是爆发痛的一些亚痛。
这是一种最糟糕的疼痛,正因为这些疼痛使初发病人感到生活无望,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这些疼痛里面,有一个基础痛,通过三阶梯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而爆发痛的问题,现在不是做的很完善。有关爆发痛的一些发生机制,传统观念认为,爆发痛的机制和肿瘤痛的机制是相似的,也可以说肿瘤本身引起,也可以是针对肿瘤治疗引起的一种疾病,这是比较传统的认识。当然现在观念认为,爆发痛主要来源于组织侵犯、压迫导致一系列神经病变的改变,这是一些进展,不是说有了新的认识就把传统观念完全摒弃,不完全是这样的。
有关癌性爆发痛的定义,爆发痛不是持续稳定的疼痛,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是大家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就是在用阿片治疗药物,稳定的疼痛形成基础上所形成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大概这是爆发性疼痛。这是一个持续性的。比如四分之一在接受治疗中,一半以上病人有疼痛,70%、80%都有一些癌痛的病人。癌痛的治疗是癌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只管治癌不管疼,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只管治癌不管疼是不行的。癌痛的问题,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国际组织一般把某个日子和某个阶段定为一个世界性的日子,世界镇痛日也是这样的。有关癌痛的问题,不仅是国际疼痛学会,甚至WHO,我国政府都特别重视,坦率地说,2000年早就过去了,我们没有做到,美国也没有做到,欧洲国家也没有做到。
癌痛病人最怕什么,就是爆发,被国际称作最糟糕的疼痛,甚至引起病人的轻生,不是急痛,是爆发痛。疼痛的定义就不多说了,最终还是一个不愉快的感觉,情绪上的感觉。大家都熟知了。有关癌痛最常见的症状,很多症状还是当时指出的一样,很多病人不怕死,不怕死是假的,因为知道活不了了,能活下去还是想活的,不怕死,就怕痛,痛是最终导致病人失去生活下去勇气的最基本的一个动因。我们经常见到报道,某某某不堪忍受病人的折磨死了。大体都是癌性的疼痛。癌性疼痛可能发生于癌症的各个阶段,过去很多人晚期癌症有,不一定是晚期癌症,有的病人很早期就出现了癌痛。 重视疼痛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