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 克利夫兰诊所推出2013年度十...
- 我的2012
- 《快乐是片大海》
- 《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的...
- 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孙燕院士谈...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作者5月...
- 你了解癌症吗(Cancer-d...
- 保护环境 远离癌症--2013...
- 文化的理由
- 回来的世界
- 乳腺癌 这样征服
- 《自然》网站公布2012年最受...
- 史上最伟大的13个思想猎手
-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
- 80后美女漫画家熊顿患癌去世
- 一个癌症患者的心声:决定医生可...
- 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
- 两位美国医学家荣获2012年诺...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
-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
- 生气是万病之源
- 化诅咒为祝福
- 2012,真的来了
- 生活如刀,都在领教:2011年...
-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 小悦悦和卡扎菲
- 宗教信仰与抗癌治疗
-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遗憾的...
- 兵路
- 聪明与善良
- 真正的井冈
- 活着就是王道
- 只有一个地球
-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 时代呼唤更多“慢学者”
- 快乐是最好的药
- 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学...
- 细胞爆炸可引发瞬间癌症
- 别了,2010!
- 坚定理想信念 昂扬精神状态
- 心灵的富足
- 你是“癌症候选人”吗?
- 造假之风已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
- 打开那扇窗
- 犯罪心理学的最新案例-“刺客”...
- 挥手从兹去
-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 癌症预防新16条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相信未来
- 有一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 防癌密码13072512545
- 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同...
-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 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 肺癌维持治疗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 健康的定义
- 游总统府
- 化疗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 哲学家七言谈养生
- 不要忽视癌症征兆
- 如何让儿童远离癌症
- 癌症可以预防
- 永远的Michael Jack...
- 世界需要天真
- 生命无罪
- 乳腺癌患者认识上的七大误区
- 放飞5月心情--劳动光荣
- 男性为何更易患癌症?
- 伟大的最差总统
- 母亲给世界的信
- 我很重要
- 如何防范女性肿瘤?
- 老年医学与肿瘤学的交叉问题
- 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
- 世界镇痛年--关爱生命,对抗癌...
- 乳腺癌患者的食疗
- 新年快乐!
- 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
- 生命的意义
- 男性也会遭遇乳腺癌
- 乳腺癌转移了如何治疗
-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
- 肥胖与乳腺癌
- 最后一片叶子
- 生命的花园
- 分子靶向药物3-索拉非尼
- 分子靶向药物4-西妥昔单抗(爱...
- 中国肺癌临床十年之路
- 快乐是片大海
-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 肺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及其诊治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2??厄勒替尼
- 分子靶向药物介绍1--吉非替尼
- 正确认识肿瘤
- 食管癌的防治
- 肿瘤病人复发转移的常见征象
- 癌症与饮食
- 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
- 给生命以美好期待
- 癌症要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简述)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 国内外病理现状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5
- 肿瘤的生物治疗4---基因治疗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3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2
- 肿瘤的生物学治疗1
- 肿瘤的化疗4
-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肿瘤的化疗3
- 肿瘤的化疗2
- 肿瘤的化疗1
- 肿瘤的放疗
- 肿瘤的生物学基础
- 肿瘤的预防
- 肿瘤的病因2
- 肿瘤的病因1
- 肿瘤的概念
-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胰腺癌的防治
- 乳腺癌的防治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
- 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风从海上来
- 作者:于正洪|发布时间:2010-12-15|浏览量:1338次
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小时候因家里的孩子多,被父母摔在奶奶那在农村读的小学,不过上初中时就被父母接走到县城里读了那里最好的中学,后来我自己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我也是从那开始离家的。当时曾想本科读南京最好的大学,研究生读北京最好的大学,然后出国……可是直到今年冬天我才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梦想不是一条直线,但梦想可以是个圆,有时绕弯不是因为迷茫,而是因为倔强,回头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是必须坚持的,有时也没有必要那么倔,再倔碰上我们家的“老大”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大今年14岁,1米77了,经常俯视着我说“妈妈,你发育不良啊,长这么多年才长这么高。”前两年一个中学同学带着她的两个混血儿来南京,玩得很开心,老大对我囔囔“妈妈,你没出息,为什么不把我生在美国呀,美国的孩子多开心啊。”出于“内疚”,今年夏天让他去美国修学旅游了半个月,回来后告诉我“美国确实很好,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我喜欢波士顿,你要陪我一起奋斗。”
相对于我,“老大”可是太自由了,我小时候受到的可是反苏修、反美帝的教育,父母的思想也太“红”,红得都有点土有点偏,因为我是老大,父母一方面需要我做榜样另一方面也把当“试验品”了,对我的约束很多,我现在都觉得自己的好多天性未得到发挥,所以现在家里人总认为我对我自己的孩子管得太松,弟弟妹妹常笑我当年对付他们的那股“狠”劲哪去了。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每一集都有这样的话“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纽约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纽约是地狱。”其实有这么大的反差吗?我们的宣传教育总是有失偏颇。后来又看过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感受到的是美式幽默。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陪他看《猫和老鼠》,觉得好玩好玩真好玩。看过电影《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人家的感情为什么可以描述得那么纯真,那么荡气回肠,而我们的电影描写的感情都是压抑的甚至是扭曲的,张艺谋最近拍了一部《山楂树之恋》,是宣传纯爱的,但还是单薄了一点。有欧美做法的我们称为“海派”或“欧美范儿”,其实纯海派在中国是没法混的,海归的也有种是钱钟书《围城》里描述的方鸿渐那样的人物?混个假文凭,回来忽悠国人。
不管怎么样,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所感受到的美国其实是勤劳、朴实的民族,坐在飞机上看到的空姐没有国内的年轻漂亮,但人家勤勤恳恳,在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美国看起来并不比中国“豪华”,甚至商业气息都没有中国浓,更不是“灯红酒绿”,人看起来甚至比我们老实、憨厚但做事很专注、很敬业,而且做得很“have fun”。人家看上去没有我们那么阴险狡诈、心机重重但人家可是卖“idea”的,人家也不是“腐朽的、没落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苍蝇、蚊子”总怪是“进口”的,其实人家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比我们要好得多,没有空间来滋养害虫。我们参观太空中心的时候是他们的一名电脑专家开车、开门又当讲解员,人家的人力和资源都是节约的,不象我们有那么多的闲人,有闲人就会有闲事。美国的高楼没有我们这么多,空气好,坐在车上看到大片原野,很少看到人,不知道为什么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我想那主要缘于美国人的自律。坐在花园里,小松鼠就在脚边跑来跑去,鸟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傍晚时分,电线上站满了鸟儿,人家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什么是“可持续协调发展”。当然我们的人多,人家的地大,我们这些年“建设”得太厉害,恨不得把所有的农村变成城市,将所有的原野点缀成花坛,以为那就是“发展”。前几年回老家我心痛地发现小时候我经常玩耍的湿地“黄河滩”已被挖成鱼塘,芦苇荡已被填平,我们的一些原生态美国根本就比不上,但人家做得就是比我们规范。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内战??南北战争,还没有带来多大的损伤,结果还废除了奴隶制。而我们的历史上却是内战连连,难道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土地一样已千疮百孔?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它极具包容性,但想在那片土地上出人投地绝非易事。美国也有不公平,希拉里在党内选举中就输给奥巴马,当然因为奥巴马是一匹“黑马”,也说明在美国女人的地位还不比黑人高,美国人其实并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女人来当总统。但奥巴马就是再有魅力,最后还得靠实力说话,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美国不象英国有“贵族”,美国的官员没有“官架子”,不摆谱;美国的富豪也不摆阔。我曾经管过一个患者是县委书记,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穷,常被村里和乡里的干部欺负,所以从小就立志要当官,其实这和白毛女被黄世仁欺压,后来自己却成为黄世仁有什么区别?乱世里才会有许多故事,所有故事写到最后,写的都是人,是命运。人们各怀心事粉墨登场,最后是否都有心无所依的落寞?是否因一些乱七八糟废弃了你横溢的才华?你是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作品。位置只是个平台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不是用来摆谱和作弄的。其实有的人离开那位置什么都不是,有的人甚至连一般人都不如,还拽什么拽?那不是自信,是无知。美国人生活其实很简单,工作之外就回家,人家的家庭观念挺重,文明程度要比我们高,所以我们很多人到那里会觉得人家人情味淡,太寂寞,我想我在那待久了也会孤独,有漂泊感。我们的人情味是比人家“浓”,但“浓”得化不开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其实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尊严更重要?我们的文人很多背着“纸枷锁”,而我们的“官”不知到底“镣”住了谁?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奋勇前进”那都是在正确的方向基础上,如果方向都错了,我们进什么进?我们首先就应该做身心健康正常的人,如果人都折腾没了,还谈什么发展?
在休斯敦见了自己当年帮助带的一个研究生,他正在MD ANDERSON肿瘤中心读博士,当年读研的时候就是他们班上最优秀的学生,读研的时候就发了两篇SCI文章,影响因子都是3.0以上的,到美国三年半了,他没有发过文章,他说过去发的文章也不敢给老板看,现在做的还不够发好文章,老板要求发的文章必须有质量,有质量的一篇就够了。所以美国的博士不好读,五年能读完就不错了,有的延长至八年都读不完。我这个“于老师”真的很惭愧,我们是“做文章”,人家才是“做学问”。同行的人里有一个是华盛顿医学部实验室的一个老板,她说她下面就带着一个人,他们的医学部可是全美第三大的医学部。我一个大学同学在西北大学的实验室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他们实验室的老板可是在《NEW ENGLANG》、《NATURE》上发文章的,《NEW ENGLANG》常邀他写review,他下面也就带着两个“assistant professor",一个是我同学,另外一个是美国本土的博士,这在美国就算很大的实验室了。看样子不是“多”就可以“快、好、省”。美国人是厉害,普通的一个篮球比赛就把他运作成NBA,临走前的一天看了NBA,是火箭队主场,规模很大,就象个大PARTY,很轻松愉快,人家真正地体现了什么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美国把我们的精英都搞过去,其实美国帮我们也培养了不少人,例如郎平,我们国家把郎平培养成世界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之一,是美国把她锤炼成世界最优秀的排球教练之一,她虽然没有当年队友们的高管厚禄,但谁可否认她是他们当中最优秀、最有思想、最有水平的一个?单身的她还把自己的女儿培养上了斯坦福大学,无论自己有多艰难对前夫却从来不说一句坏话,风雨一肩挑。例如陈冲,当年在国内最红的时候,她回想自己当年并不会演戏,现在的她却被称为“戏骨”,在哪一部戏里都可以做“秤砣”,她没有我们现在大陆的一些演员风光,但她才是真正的演员,也是优秀的导演,可以用中英文为自己哥哥的画配诗,同时拥有幸福的家庭,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导演李安可以说是华人导演里获奖最多的,他也称自己只要在大陆待一段时间就会找不着北,一回到美国他还是原来的家庭“煮夫”,有次得奖了就立即打电话回家报喜,他那个做科学研究的妻子立即向他吼“吵什么吵,深更半夜的。”李安也说过妻子吼一下他就清醒了。你可以瞧,美国现在也把我们的姚明“整”得多优秀。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中国毕业生张磊(音),承诺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最大一笔个人捐款。网上有很多争论,对此,张磊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耶鲁“改变了他一生”。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心境的旅行,现在的我不可能再去盲目崇拜了,了解和别人的差距不代表我们不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独在异乡为异客,万水千山我们都一直带着亲人那份不变的疼爱和呵护。正如我心中的海早已不是儿时的那片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确实越来越念旧,常常怀念儿时那海鸥飞起、海天一色的宁静和自由。
大海呀,无论汹涌还是平静,我只是你的一朵浪花,如果我心痛,你是否会在意?是否会在意?
于休斯敦MD ANDERSON肿瘤中心研究院前留影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