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保健可通过定期产检、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心理调适、预防感染等方式进行。围产期通常指妊娠28周至产后1周,是母婴健康的关键时期。
1、定期产检妊娠28周后需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1次。重点监测血压、尿蛋白、胎心监护等项目,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超声检查可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羊水情况。出现胎动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2、合理营养每日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钙剂满足胎儿骨骼发育。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多食深色蔬菜补充叶酸。体重增长建议控制在11-16公斤,避免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或妊娠期代谢异常。
3、适度运动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和游泳。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背疼痛,降低静脉血栓风险。避免剧烈运动和仰卧位运动,出现宫缩或阴道流液需立即停止。
4、心理调适围产期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分娩计划。严重情绪障碍需及时心理干预,避免影响产程进展和产后恢复。
5、预防感染注意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出现发热、尿痛等症状需排查泌尿系统感染。胎膜早破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围产期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穿着宽松衣物和支撑鞋,避免长时间站立。学习拉玛泽呼吸法为分娩做准备,准备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和婴儿用品。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阴道出血等临产征兆时,应及时住院待产。产后注意会阴伤口护理,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