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患者可艾灸天突穴、大椎穴、肺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咽喉黏膜炎症反应。
1、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属任脉穴位。艾灸该穴位能疏通咽喉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对咽干咽痒有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颈部皮肤,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进行。
2、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要穴。艾灸此处可调节全身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有辅助治疗效果。体质虚弱者艾灸时间不宜过长。
3、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与呼吸道功能密切相关,艾灸能宣肺利咽,缓解因肺热上攻导致的咽喉灼痛感。建议配合天突穴交替施灸。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艾灸此穴可清热解表,对伴随感冒症状的咽炎发作尤为适宜。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该穴位刺激。
5、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属足阳明胃经。长期艾灸能健脾益气,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咽喉异物感。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为宜。
慢性咽炎患者除艾灸外,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日常可用罗汉果、胖大海等中药代茶饮,室内保持适宜湿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咽喉部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