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近视可通过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均衡饮食、定期视力检查等方式实现。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用眼习惯等多种原因有关,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
1、控制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建议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避免连续用眼超过40分钟,课间休息时应闭目或远眺。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夜间使用需开启护眼模式。
2、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自然光线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户外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活动可锻炼眼部调节功能。阴天户外活动同样有效,不必刻意追求强光照射。
3、保持正确姿势读写时应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准姿势,即胸离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避免躺着或趴着看书,不在晃动的车厢内阅读。电子设备应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屏幕中心略低于眼睛水平线。
4、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含锌的海产品,含钙的乳制品等。少吃高糖食物,过量糖分可能影响巩膜胶原代谢。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眼球干涩。
5、定期视力检查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验光检查,建立视力发育档案。出现眯眼、揉眼、歪头看物等征兆时应及时就医。确诊近视后需科学验配眼镜,避免因矫正不足加速近视发展。可考虑角膜塑形镜等专业防控手段。
除上述措施外,应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学习环境光线要适宜,台灯应放在写字手对侧。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电子设备使用,营造良好用眼氛围。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保证课间休息和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家校联动的近视防控体系,共同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