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立即就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管理。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需争分夺秒进行干预。
1、立即就医疑似心肌梗死发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驾车就医。患者需保持静卧,停止一切活动,解开紧身衣物。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进行心电图监测、吸氧,并给予阿司匹林嚼服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发病12小时内为黄金救治期。
2、药物治疗急性期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替格瑞洛、抗凝药如肝素、镇痛药如吗啡、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稳定期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同时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适合多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开展,发病24小时内实施效果最佳。
4、手术治疗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可能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搭建旁路,绕过堵塞的冠状动脉。术后需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5、康复管理出院后需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呼吸锻炼和力量训练。同时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
心肌梗死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等不适。饮食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深海鱼类和坚果,限制动物内脏和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