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典型胸痛症状、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负荷试验、心肌酶谱检测等。
1、典型胸痛症状心绞痛患者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部位。症状多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这种具有特征性的胸痛模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2、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改变。发作时记录心电图可见动态ST-T改变,症状缓解后心电图异常可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是诊断心绞痛的基础检查手段。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是诊断冠心病金标准。通过导管技术注入造影剂,可清晰观察到血管腔狭窄超过50%的病变。该检查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
4、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平板运动或药物负荷诱发心肌缺血,同步监测心电图变化。当运动达到目标心率时出现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段改变,可辅助诊断隐匿性心绞痛。该检查能评估心肌缺血阈值和心脏功能储备。
5、心肌酶谱检测检测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可鉴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酶谱通常正常,而不稳定型可能出现轻度升高。该检查对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心绞痛后,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评估,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