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属于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严重且并发症风险极高。晚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生存质量和预后显著下降。
1、肝功能衰竭肝脏代谢、解毒、合成功能几乎丧失,导致黄疸持续加重、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皮下瘀斑、水肿等症状。此时需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或肝移植治疗,但多数患者因条件限制只能接受保守治疗。
2、门静脉高压肝脏结构改变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引发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急症,死亡率较高。可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压力,但术后易诱发肝性脑病。
3、腹水感染腹腔积液容易继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水浑浊。需及时进行腹腔穿刺引流并应用抗生素,但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控制困难,易发展为脓毒血症。
4、肝性脑病血氨等毒素突破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精神异常,从嗜睡、行为异常逐渐进展至昏迷。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乳果糖、利福昔明等药物,但反复发作会加速病情恶化。
5、多器官衰竭常合并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凝血功能衰竭等,全身器官灌注不足导致循环衰竭。此时以维持生命体征为主,但多数干预措施效果有限。
肝硬化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和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应立即就医。虽然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但受供体、费用等限制,多数患者以延缓并发症为目标。建议通过定期复查、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措施改善生存质量,家属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医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