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不一定是晚期表现,但出现腹水通常提示肝功能已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等因素有关,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肝硬化腹水的发展阶段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早期腹水可能仅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患者无明显腹胀症状,此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限制钠盐摄入,部分患者腹水可消退。随着肝功能进一步恶化,腹水量增加导致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可能伴随下肢水肿、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联合利尿剂和白蛋白治疗。若出现顽固性腹水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则提示预后较差。
少数情况下,腹水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急性肝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腹水,需通过腹水化验、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腹水,其治疗重点与肝硬化腹水不同。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保持优质蛋白饮食,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建议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变化,遵医嘱使用利尿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对于顽固性腹水患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