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出现吐血便血通常属于晚期表现,提示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消化道黏膜病变。肝硬化进展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终末期,呕血黑便多发生在失代偿期后,主要与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1、门脉高压性胃病长期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扩张淤血,形成特殊的花斑样改变。胃黏膜屏障受损后易发生糜烂出血,表现为呕咖啡样物或黑便。这种情况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治疗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配合血管活性药物降低门脉压力。患者应避免粗糙坚硬食物,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饮食。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门静脉高压使食管下段静脉丛迂曲扩张,曲张静脉壁薄弱易受食物摩擦破裂。突发大量呕鲜血伴休克是典型表现,胃镜下可见串珠状曲张静脉。急性出血期需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止血,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预防再出血需长期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并严格禁酒。
3、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晚期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两者共同造成凝血机制紊乱。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需补充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严重出血时可使用重组凝血因子。日常需避免磕碰损伤,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
4、合并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有关。溃疡侵蚀血管会引起呕血或柏油样便,胃镜检查可见溃疡面渗血。除常规抑酸护胃治疗外,需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饮食上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5、肝癌破裂出血肝硬化基础上发展的肝癌可能自发破裂或受外力破裂,血液经胆道进入肠道表现为便血。这种情况常伴有剧烈腹痛和休克,增强CT可明确诊断。需紧急介入栓塞止血或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配合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压突然增高的动作。
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应立即禁食平卧,尽快就医进行内镜检查和止血治疗。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保证优质蛋白供给,选择鱼肉蛋奶等易吸收蛋白。严格控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腹水,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改善代谢功能,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食管静脉压力。绝对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