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诱因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立即就医处理。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病理基础。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斑块破裂时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完全阻塞血管。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物稳定斑块。
2、情绪激动强烈情绪波动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这种生理反应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收缩。既往有冠心病者更易因此诱发急性事件。
3、过度劳累超负荷体力活动时心脏做功急剧增加,可能超出冠状动脉供血能力。尤其寒冷环境中剧烈运动时,外周血管收缩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中老年人群应避免突然进行无氧运动,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4、寒冷刺激低温环境引起体表血管收缩,血压反射性升高。寒冷还会直接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肌供血。冬季清晨时段发病率显著增高,外出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吸入刺激呼吸道。
5、暴饮暴食大量进食后血液集中流向消化系统,可能诱发心脏供血不足。高脂饮食会暂时性升高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合并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者餐后更易出现心绞痛症状,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
预防心肌梗死需综合控制危险因素。建议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持续性胸痛、冷汗等症状时须立即呼叫急救,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开通阻塞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