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肾功能异常,但严重外伤可能通过继发性损伤间接影响肾脏。肾脏损伤可能由肾实质挫伤、肾血管损伤、尿路梗阻、创伤后感染、横纹肌溶解等因素引起。
1、肾实质挫伤外力冲击可能导致肾脏组织直接受损,表现为血尿或腰部疼痛。轻度挫伤可通过卧床休息和补液观察,严重者需影像学评估。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2、肾血管损伤车祸或高处坠落等强外力可能撕裂肾动脉,引发肾缺血甚至梗死。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腰痛和血压升高,需血管造影确诊。紧急处理包括介入栓塞或血管重建手术,术后需监测肌酐变化。
3、尿路梗阻外伤后血凝块或组织碎片可能阻塞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及肾区叩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解除梗阻需留置输尿管支架,配合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4、创伤后感染开放性伤口可能引发肾周脓肿或肾盂肾炎,表现为发热和脓尿。需进行尿培养并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严重感染需经皮引流。保持伤口清洁和足量饮水可预防感染。
5、横纹肌溶解挤压伤可能导致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发急性肾损伤。特征为酱油色尿和肌酸激酶升高,需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
外伤后应观察尿液颜色和尿量变化,出现持续血尿或少尿需及时就医。恢复期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肾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