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杏林抒大爱 大医精诚写...
- 心病科王振涛主任荣获第二批全国...
-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再添力-...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扩心病为什么要分两步治疗?
-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
- 王振涛教授应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扩...
- 丹参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
- 重症热结旁流证治疗体会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
- 快速型心律失常辨治体会
- 消夏佳品数百合
-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血 脂 异 常--心脑血管病的...
- 心肌病患者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后有什么注意事...
- 扩张型心肌病人如何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可用药膳治疗吗...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有哪些?
- 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情绪激...
- 确保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几个原则
- 扩张型心肌病症状消除并不等于病...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15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 铁观音的功效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中药处方中的一些小知识
- 63 岁,扩心病,求用药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大意!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 吃与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须终生服药
- 雾天晨练要等太阳出来---来源...
- 救危扶困 仁心仁术(原载大河健...
- 心电图正常也会突发急性心梗(原...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孙建芝对心衰辨治的几点认识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 孙建芝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
-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证...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
- 治疗心血管病当顾护胃气
-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辨治体会
- 因“时”制宜在现代心血管病辨治...
- 石冠卿教授妙治季节性脱发症
- 系统性淀粉样变病累及心脏1例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心肌康干预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
- 心肌康治疗成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
- 心血管科开展新技术--成功开展...
- 中药针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辨证...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常用对药的应...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辨治
- 从痰湿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心肌康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规律述要
- 四参定悸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
- 病毒性心肌炎预后情况怎样?
- 影响心肌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 哪些疾病后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病毒有哪些?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是...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 什么季节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哪些情况预后不...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如何预防心衰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辨证施膳的原则...
- 病毒持续感染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老年养生“心”字歌
- 冠心病病人应注意心理保健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 点滴线索追踪冠心病
- 中医治疗冠心病
- 中医是如何运用治疗高脂血症的?
-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化痰活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典型...
- 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治疗频发房性...
- 扩心病典型病例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知识
- 谈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降温需防心梗“来袭”
-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泡脚
-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适用人群
- 老年人晨起前应做到三个半分钟
- 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点
-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
- 老年人饮食“十要”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秋冬季节青少年患感冒易伤“心”
- 日照当空阴霾自散--中医散寒法...
-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研究获得...
-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处方
-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处方
-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 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处方
-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
- 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要做心脏彩超(...
-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体验
- 从虚、瘀、毒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对中医治疗心衰研究现状的若干思...
- 试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病治疗
- 调畅肠腑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治疗中...
- 老年心血管疾病辨治体会
- 冠心病医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例
- “五驾马车”防治冠心病
- 地高辛治疗心衰的一些疑问
- 气温骤降当防“心”病
- 糖尿病 伤“心”没商量
- 治补两益话黄芪
- 心慌、胸闷莫轻心
- 中西医结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疗效佳
- 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谈谈老年人冬季进补
- 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方---四参定悸饮
- 作者:王振涛|发布时间:2012-11-30|浏览量:1483次
验方:四参定悸汤
出处:当代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四参饮和古方安神定志丸加减而成。
组成:太子参30g,丹参15g,苦参15g,南(北)沙参12g,郁金12g,生百合30g,炒枣仁12g,莲子心3g,茯苓神各15g,生龙齿30g,远志15g,节菖蒲12g,回心草30g,绿萼梅12g,生甘草6g。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安神定悸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振涛
主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等辨证属于气阴两虚、瘀热互结、心神不宁者。
方解: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 张镜人老先生所创制的“四参饮”原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而设,但病毒性心肌炎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其病机相同,均为“虚”、“瘀” 与“热”,病毒性心肌炎每多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因该类患者主要以“心悸”为临床表现,因此合安神定志丸以养心安神,定悸复脉。安神定志丸是清代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中的名方,“有惊恐不安卧者,其人梦中惊跳怵惕是也,安神定志丸主之”,药物组成为:茯苓、茯神、人参、菖蒲、远志、龙齿、朱砂等组成,具有镇惊安神、益气宁心的功能。方中太子参补气,丹参苦寒清泄,入心肝两经除烦安神,古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苦参“专治心经之火,与黄连功用相近”,现代药理研究有抗快速性心律失常作用;沙参滋润上焦,其力虽薄,但不恋余邪;如热邪较盛,用南沙参,如阴虚偏甚,则用北沙参。郁金为血中气药,擅入心活血通滞,取其辛开苦降,芳香宣达,对瘀热所致胸闷、心悸有较好的效果;莲子心长于清心除烦,炒枣仁宁心安神,调肝安魂,是治疗虚烦惊悸不眠之良药;远志、节菖蒲养心安神,化痰散郁;生龙齿宁心定悸;快速性心律失常日久多合并肝郁,故用绿萼梅疏肝解郁。回心草为云南产草药,载于《中药大辞典》,性味淡,微甘苦,功用“安神镇静,治心脏病心慌、心悸、神经衰弱 ”[1],故本方用之以加强安神定悸之效;甘草养心和中,诸药相合,益心气、滋心阴、安心神、缓心脉、攻补兼施,升降通调,相辅相成,其效益彰。
临床应用: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如瘀热较重,证见舌质暗红,有红点者加丹皮15g,赤芍12g,黄连12g;失眠者加合欢花15g,夜交藤30g;大便稀薄者加芡实30g,煨诃子15g,炒山药30g;腹胀纳呆者加甘松15g,焦三仙各15g,焦谷芽15g;烦躁者加栀子12g,胸痹心痛者加瓜蒌15g、元胡12g、赤芍12g;痰热内盛加黄连12g,陈皮12g,半夏10g。
典型病案举隅:
例1.窦性心动过速案:马х ,女,38岁。2003-06-15初诊,诉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检查正常,柯萨奇病毒抗体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服用心得安时症状稍有减轻,一停药则症状如故,甚至加重。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数,HR:116次/分,律齐,心脏杂音(-)。辨为气阴亏虚、热瘀阻脉、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活血、宁心安神,药用太子参30g,苦参15g,丹参15g,南沙参12g,生百合30g,丹皮15g,赤芍12g,黄连12g,茯苓神各15g,远志15g,生龙齿30g,诃子15g,甘草6g。服7剂心悸症状基本消失,又服10余剂巩固疗效,1月后随访病情稳定。
例2.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案:周х ,男,65岁,2003-05-16初诊。患者心肌炎病史20年,20年来心悸反复发作,心神不宁,精神状态较差,遍诊于中西医,疗效欠佳,病情时轻时重,现服用心律平已近1年,病情仍未控制,心理负担较重。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伴头晕,纳差,乏力,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中部少苔,脉沉弦细。BP:126/80mmHg,HR:120次/分,心律不齐,早搏每分钟少则5~6次,多则16~17次,心脏杂音(-)。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早,呈二联律。证属气阴两虚、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方药:太子参30g,苦参12g,炒枣仁12g,郁金12g,生百合30g,麦冬15g,茯苓15g,白术15g,茯神15g,生龙齿30g,黄连12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甘草6g。服上药7剂,心悸、胸闷等较前明显减轻,睡眠亦有改善。此后复诊均以上方为基础随症加减,又服40余剂,心悸、胸闷、气短,失眠等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偶尔还有少许早搏出现,但不明显且很快消失,仍不定期服用中药。
例3.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案:郑某某,女30岁,07年7月24日初诊,因长期服用减肥药后出现心悸症状,既往曾在当地医院服用心律平等西药治疗,症状稍有减轻,一停药则症状如故,查体: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心率:76次/分,每分钟可闻及早搏>5次,心电图示:窦性?异位心律 HR:78次/分,频发室性早搏。现症见:心悸,劳累后症状加重,平素眠差,夜梦多,大便干,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舌尖红甚,苔白,脉沉细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阴亏虚,瘀热互结证,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清热,安神定悸,方以太子参30g 丹参24 g 苦参15 g 北沙参10 g, 郁金12 g, 生百合30 g, 炒枣仁12 g, 回心草12 g,莲子心3 g ,茯苓神各15 g ,生龙齿30 g, 远志12 g ,节菖蒲12 g, 甘松15 g, 芡实30 g, 甘草6 g。服7剂后患者心悸症状好转,早搏较前减少,睡眠、大便都有明显改善,此后复诊随症加减再服40余剂,未再诉心悸,早搏明显减少。
例4.阵发性房颤案:马х ,女,46岁。患者风心病史28年,1996年行二尖瓣换瓣手术,术后2年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尤以清晨5时左右为重。心电图:阵发性房颤。服用地高辛、乙胺碘呋酮等药,开始服药时症状控制尚可,然时间不长心悸又频作,药物逐渐加量,症状时轻时重,于2002-04-02来诊。症见:阵发性心悸,夜间为甚,饱餐、劳累、或情绪激动可诱发或加重,严重时影响睡眠,伴五心烦热,纳食一般,夜寐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促。BP:115/70mmHg,HR:93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杂音(-)。证属气阴两虚、瘀热扰心,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化瘀、镇心安神,药用太子参30g,苦参15g,丹参15g,南沙参15g,郁金12g,生百合30g,莲子心3g,炒枣仁12g,生龙齿30g,白薇15g,远志15g,合欢皮15g,茯苓神各20g,地骨皮12g,甘草6g。上方服用1月余,心悸症状基本消失。几天前因劳累后复加感冒上述症状复作,于2002-10-22来诊,守上方化裁服用20剂,症状消失,随访3月未复发。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药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海科技出版社,1977:1778-1782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