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杏林抒大爱 大医精诚写...
- 心病科王振涛主任荣获第二批全国...
-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再添力-...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扩心病为什么要分两步治疗?
-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
- 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方---四参定...
- 王振涛教授应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扩...
- 丹参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
- 重症热结旁流证治疗体会
- 快速型心律失常辨治体会
- 消夏佳品数百合
-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血 脂 异 常--心脑血管病的...
- 心肌病患者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后有什么注意事...
- 扩张型心肌病人如何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可用药膳治疗吗...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有哪些?
- 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情绪激...
- 确保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几个原则
- 扩张型心肌病症状消除并不等于病...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15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 铁观音的功效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中药处方中的一些小知识
- 63 岁,扩心病,求用药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大意!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 吃与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须终生服药
- 雾天晨练要等太阳出来---来源...
- 救危扶困 仁心仁术(原载大河健...
- 心电图正常也会突发急性心梗(原...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孙建芝对心衰辨治的几点认识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 孙建芝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
-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证...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
- 治疗心血管病当顾护胃气
-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辨治体会
- 因“时”制宜在现代心血管病辨治...
- 石冠卿教授妙治季节性脱发症
- 系统性淀粉样变病累及心脏1例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心肌康干预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
- 心肌康治疗成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
- 心血管科开展新技术--成功开展...
- 中药针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辨证...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常用对药的应...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辨治
- 从痰湿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心肌康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规律述要
- 四参定悸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
- 病毒性心肌炎预后情况怎样?
- 影响心肌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 哪些疾病后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病毒有哪些?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是...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 什么季节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哪些情况预后不...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如何预防心衰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辨证施膳的原则...
- 病毒持续感染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老年养生“心”字歌
- 冠心病病人应注意心理保健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 点滴线索追踪冠心病
- 中医治疗冠心病
- 中医是如何运用治疗高脂血症的?
-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化痰活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典型...
- 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治疗频发房性...
- 扩心病典型病例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知识
- 谈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降温需防心梗“来袭”
-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泡脚
-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适用人群
- 老年人晨起前应做到三个半分钟
- 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点
-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
- 老年人饮食“十要”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秋冬季节青少年患感冒易伤“心”
- 日照当空阴霾自散--中医散寒法...
-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研究获得...
-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处方
-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处方
-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 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处方
-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
- 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要做心脏彩超(...
-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体验
- 从虚、瘀、毒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对中医治疗心衰研究现状的若干思...
- 试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病治疗
- 调畅肠腑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治疗中...
- 老年心血管疾病辨治体会
- 冠心病医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例
- “五驾马车”防治冠心病
- 地高辛治疗心衰的一些疑问
- 气温骤降当防“心”病
- 糖尿病 伤“心”没商量
- 治补两益话黄芪
- 心慌、胸闷莫轻心
- 中西医结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疗效佳
- 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谈谈老年人冬季进补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3例疗效总结
- 作者:王振涛|发布时间:2012-11-30|浏览量:976次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 王振涛 曾垂义
(郑州 450002)
摘要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软胶囊和复方丹参片,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心电图等情况,并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血塞通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耗量明显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中成药。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振涛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心绞痛 临床观察
血塞通软胶囊为中药三七的提取加工品,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脉痹阻证患者。其辨证标准是:
主证:胸痛、胸闷。
次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面色恍白或面色晦暗。
舌脉:舌质淡暗或暗红,或舌质紫暗、瘀点、瘀斑,脉涩或结、弦细。
1.2纳入病例标准
具有胸痹心痛主证,中医诊断明确,西医诊断为劳累性心绞痛或自发性心绞痛,符合中医辨证心脉痹阻证,需具备主证一项及次症和舌脉各一项以上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每周发作2次以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观察对象。
1.3排除病例标准
1.3.1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其他原因所致胸痛者。
1.3.2 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血压在24/14.6KPa以上,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1.3.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一般资料
1.4.1病例来源 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明确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 心脉痹阻证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各组基本情况见表1-4。
治疗组:103例,住院64例,门诊39例。
对照组:87例,住院55例,门诊32例。
1.4.2 性别,见表1
表1 性别分布表
组别 | N | 男 | % | 女 | % |
治疗组 | 103 | 71 | 68.93 | 32 | 31.07 |
对照组 | 87 | 59 | 67.82 | 28 | 32.18 |
合计 | 190 | 130 | 68.42 | 60 | 31.58 |
经卡方检验,χ2=0.027,P=0.869>0.05
1.4.3 年龄,见表2
表2 年龄分布表
组别 | N | ~40岁 | ~50岁 | ~70岁 |
治疗组 | 103 | 8 | 23 | 72 |
对照组 | 87 | 4 | 15 | 68 |
合计 | 190 | 12 | 38 | 140 |
经卡方检验,χ2=1.797,P=0.407>0.05
1.4.4 病程,见表3
190例中,病程最短者11天,病程最长者21年,平均3.23年。
表3 病程分布表
组别 | N | ~1月 | ~1年 | ~5年 | ~10年 | >10年 |
治疗组 | 103 | 6 | 21 | 52 | 15 | 9 |
对照组 | 87 | 5 | 14 | 47 | 12 | 9 |
合计 | 190 | 11 | 35 | 99 | 27 | 18 |
经卡方检验,χ2=0.735,P=0.947>0.05
1.4.5 心绞痛类型,见表4
表4 心绞痛类型分布表
组别 | 劳累型 | % | 自发性 | % | 合计 | ||
初发型 | 稳定型 | 恶化型 | |||||
治疗组 | 5 | 58 | 13 | 73.79 | 27 | 26.21 | 103 |
对照组 | 5 | 45 | 9 | 67.82 | 28 | 32.18 | 87 |
合计 | 10 | 103 | 22 | 70.05 | 55 | 28.95 | 190 |
经卡方检验,χ2=1.046,P=0.790>0.05
2.观察及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研究计划要求,认真选择符合标准的纳入病例共19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治疗组103例,对照组87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昆明圣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 19990022),每次2粒,一日二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批号:ZZ-0259-粤卫药准字(1996)第132170号),每次3片,一日三次,疗程均为四周。
凡入选病例在西医常规治疗(扩冠、抗凝、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软胶囊或复方丹参片,并详细记录其用法、用量、停减时间。填写统一观察表,每周观察记录一次患者的病情变化。
2.2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有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心电图等。
2.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主要症状依据轻重采用1-4分半定量积分法。疗效分为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总积分减少>70%。有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40-69%之间。无效:原有症状无明显好转,总积分减少<40%。加重:原有症状治疗后有加重,总积分较治疗前增加10%以上。
3.2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5%,明显优于对照组81.61%,且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方面亦以治疗组为优。见表5、表6。
表5 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效率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
治疗组 | 103 | 85 | 82.52 | 13 | 12.62 | 4 | 3.88 | 1 | 0.97 | 95.15 |
对照组 | 87 | 59 | 67.82 | 12 | 13.79 | 13 | 14.94 | 3 | 3.45 | 81.61 |
经卡方检验,χ2=9.217,P=0.027<0.05
表6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
分组 | N |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 | 心绞痛持续时间(分/次) | ||
疗前 | 疗后 | 疗前 | 疗后 | ||
治疗组 | 103 | 6.85±2.10 | 1.55±1.17※ | 7.42±2.52 | 2.26±1.67※ |
对照组 | 87 | 7.20±2.06 | 1.92±1.30※# | 7.16±2.69 | 2.79±1.92※# |
经t检验,自身前后对比 ※ P<0.01
组间疗后对比 # P<0.05
3.3 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情况
疗后治疗组显效率40.78%,总有效率68.93%,对照组显效率26.44%,总有效率60.92%,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7。
表7 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
组别 | 心电图缺血表现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ST-T改变 | 68 | 29 | 18 | 19 | 2 | 69.12# |
ST改变 | 23 | 9 | 7 | 6 | 1 | 69.57* | |
T波改变 | 12 | 4 | 4 | 3 | 1 | 66.67▲ | |
小计 | 103 | 42(40.78%) | 29(28.16%) | 28(27.18%) | 4 (3.89%) | 68.93◆ | |
对照组 | ST-T改变 | 43 | 12 | 15 | 12 | 4 | 62.79 |
ST改变 | 28 | 7 | 9 | 8 | 4 | 57.14 | |
T波改变 | 16 | 4 | 6 | 3 | 3 | 62.50 | |
小计 | 87 | 23(26.44%) | 30(34.48%) | 23(26.44%) | 11(12.64%) | 60.92 |
经卡方检验,与对照组同等情况相比#χ2=2.393,P=0.495<0.05;*χ2=2.116,P=0.549>0.05;▲χ2=2.738, P=0.434<0.05;◆χ2=8.037,P=0.045<0.05
3.4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情况
临床主要观察胸闷或胸痛、气短、心悸、自汗出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26%,明显优于对照组81.61%,见表8
表8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统计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 效率%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
治疗组 | 103 | 84 | 81.55 | 10 | 9.71 | 7 | 6.80 | 2 | 1.94 | 91.26 | |
对照组 | 87 | 55 | 63.22 | 16 | 18.39 | 11 | 12.64 | 5 | 5.75 | 81.61 | |
经卡方检验,χ2=8.321,P=0.040<0.05
3.5硝酸甘油停减率及其用量变化情况 见表9,表10
表9 硝酸甘油停减率统计
组别 | N | 停药 | 减半 | 未停 | 停减率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 | ||
治疗组 | 23 | 7 | 71.43 | 12 | 19.64 | 4 | 8.93 | 91.07 |
对照组 | 18 | 4 | 30.77 | 6 | 34.62 | 8 | 34.62 | 65.38 |
经卡方检验,χ2=6.668 P=0.036<0.05
表10 硝酸甘油用量变化(±S 片/周)
组别 | N | 疗前 | 疗后 |
治疗组 | 23 | 35.61±10.10 | 12.78±10.26※ |
对照组 | 18 | 34.61±10.86 | 22.56±14.91 |
经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讨论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多归属中医胸痹范畴,临床以心前区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多虚实夹杂出现。发病阶段,患者往往主要表现为标实证候,血瘀为临床常见表现证型。血塞通软胶囊针对胸痹临床上普遍存在的血瘀现象,以活血通络为主治法,提取三七有效成分,治疗以血瘀为主的胸痹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具有活血化瘀、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等作用[1],能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2];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3];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患者的甲襞循环[4];减少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5];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6];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的能力及对抗再供氧造成的损害,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7];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8];抑制VSMC增殖而抗动脉粥样硬化[9];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也有保护作用[10]。
临床观察表明,以活血通络为主的血塞通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日耗量明显减少,心绞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甚至使上述症状消失,对心电图亦有很好疗效,其结果优于对照药复方丹参片,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有效的中成药。
参考文献:
[1] 张宝恒.三七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草药,1984,15(11):34
[2] 汪坚敏,王俏,朱健.三七总皂甙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功能的影响.临床中老年保健,2002,5(3):183-184
[3] 孙小梅,姚琰,纪三娇,等.三七总皂甙对冠心病病人血浆内颗粒膜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1):26-27
[4] 任国成,曲利平,夏风云,等.三七总皂甙对心绞痛患者甲襞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微循环技术杂志,1995,4:220-221
[5] 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等.三七总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核转录机制的实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32-36
[6] 刘季春,陈朋,方功德,等.三七总皂甙对犬心肌的保护作用.中国循环杂志,1998,13(2):109-110
[7] 苏善国,王晓晴.三七总皂甙和阿托品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的观察.昆明医学院学报,1994,15(1):56
[8] 陈朝凤,陈洁文,李小英.三七皂甙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广州中医学院杂志,1994,11(2):88
[9] 庞荣清,王慧萱,潘兴华,等.三七总皂甙、大鼠高胆固醇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4-6
[10] 李杏,陈俊秀,孙家钧,等.三七皂甙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90,11(1):26-2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