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杏林抒大爱 大医精诚写...
- 心病科王振涛主任荣获第二批全国...
-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再添力-...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扩心病为什么要分两步治疗?
-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
- 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方---四参定...
- 王振涛教授应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扩...
- 丹参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
- 重症热结旁流证治疗体会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
- 快速型心律失常辨治体会
- 消夏佳品数百合
-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心肌病患者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后有什么注意事...
- 扩张型心肌病人如何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可用药膳治疗吗...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有哪些?
- 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情绪激...
- 确保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几个原则
- 扩张型心肌病症状消除并不等于病...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15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 铁观音的功效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中药处方中的一些小知识
- 63 岁,扩心病,求用药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大意!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 吃与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须终生服药
- 雾天晨练要等太阳出来---来源...
- 救危扶困 仁心仁术(原载大河健...
- 心电图正常也会突发急性心梗(原...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孙建芝对心衰辨治的几点认识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 孙建芝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
-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证...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
- 治疗心血管病当顾护胃气
-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辨治体会
- 因“时”制宜在现代心血管病辨治...
- 石冠卿教授妙治季节性脱发症
- 系统性淀粉样变病累及心脏1例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心肌康干预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
- 心肌康治疗成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
- 心血管科开展新技术--成功开展...
- 中药针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辨证...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常用对药的应...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辨治
- 从痰湿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心肌康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规律述要
- 四参定悸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
- 病毒性心肌炎预后情况怎样?
- 影响心肌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 哪些疾病后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病毒有哪些?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是...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 什么季节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哪些情况预后不...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如何预防心衰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辨证施膳的原则...
- 病毒持续感染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老年养生“心”字歌
- 冠心病病人应注意心理保健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 点滴线索追踪冠心病
- 中医治疗冠心病
- 中医是如何运用治疗高脂血症的?
-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化痰活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典型...
- 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治疗频发房性...
- 扩心病典型病例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知识
- 谈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降温需防心梗“来袭”
-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泡脚
-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适用人群
- 老年人晨起前应做到三个半分钟
- 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点
-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
- 老年人饮食“十要”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秋冬季节青少年患感冒易伤“心”
- 日照当空阴霾自散--中医散寒法...
-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研究获得...
-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处方
-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处方
-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 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处方
-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
- 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要做心脏彩超(...
-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体验
- 从虚、瘀、毒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对中医治疗心衰研究现状的若干思...
- 试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病治疗
- 调畅肠腑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治疗中...
- 老年心血管疾病辨治体会
- 冠心病医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例
- “五驾马车”防治冠心病
- 地高辛治疗心衰的一些疑问
- 气温骤降当防“心”病
- 糖尿病 伤“心”没商量
- 治补两益话黄芪
- 心慌、胸闷莫轻心
- 中西医结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疗效佳
- 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谈谈老年人冬季进补
- 血 脂 异 常--心脑血管病的“ 引信 ”
- 作者:王振涛|发布时间:2012-11-30|浏览量:591次
脂质基础知识
v 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中,占人体重的10-20%。
脂肪:皮下,内脏周围,肠系膜等。
营养过剩,肥胖--脂肪含量增高
营养不良,消瘦--脂肪含量降低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振涛
类脂:脑、神经、各种细胞膜。
膳食等因素影响小!
v 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外源性脂质
v 人体自身合成,为内源性脂质
v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血脂(血液中的脂质)
不要歧视胆固醇
v 胆固醇是细胞膜机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v 在肝脏形成胆汁酸;
v 合成激素。
三酰甘油??良好的热量贮存形式
v 为机体提供热量及作为热量的贮存形式;
v 隔热和保护机体。
载脂蛋白像条船
v 载着脂质沿血管将其送到各个港口??组织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是协助胆固醇排泄的载体
低密度脂蛋白是储运胆固醇至全身的载体
∴最具风险提示作用的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之比 ?3最合理;3~5为一般;?5时风险较大
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全国血脂异常
现患病人数为1.6亿。
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10.14
血脂异常的危害
v 是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最重要
v 且可干预的易患因素!
高脂血症不如称血脂异常
v 高脂血症是血脂异常最常见的表现,血脂异常还包括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下。
血脂异常的原因及分类
v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n 遗传和饮食、营养、药物等环境因素
n 糖尿病
n 肝脏疾病
n 胰腺疾病 脂质
n 肾病综合症 代谢
n 甲状腺疾病 异常
n 肾上腺疾病
n 激素对血脂的影响
我国饮食不当是引起血脂异常的主因。
就医指南
血脂检查的对象
v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
v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v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
v 有黄色瘤或黄色疣者
v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v 4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期女性
血脂检查的内容
n 血脂四项
n 血脂六项
n 必要时可加作血糖等内容
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事项
v 抽血前夜的晚餐中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饮酒,空腹12小时,抽取前臂静脉血。
正确分析血脂检查的结果
v 总胆固醇TC
合适范围<5.20mmol/L,
边缘升高:5.23-5.69 mmol/L
升高>5.72 mmol/L
v 低密度脂蛋白LDL
合适范围<3.12mmol/L,
边缘升高:3.15-3.61mmol/L
升高>3.64 mmol/L
n 高密度脂蛋白HDL
合适范围>1.04 mmol/L,
减低<0.91 mmol/L
n 甘油三脂TG
合适范围<1.70 mmol/L,
升高>1.70 mmol/L
正确认识血脂的正常范围及参考值
v 参考值是在指明的特定条件下用特定的方法所得到的生理、生化参数。
v 没有明确的所谓正常范围,它因人群的生活条件而异。世界各地人群的平均水平悬殊。
v “参考值”前不应加定语。
血脂异常应去哪一个专科就诊?
v 心血管内科
v 内分泌科(如伴有内分泌疾病时)。
医嘱防治
为什么要预防血脂异常
v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血清胆固醇每上升1%,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就增高2%?3%
v 降脂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调整血脂水平后,5年内能使冠心病发生率下降34%。
要恰如其分的评价血脂异常
v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v 高总胆固醇血症者发生冠心病的较多,但不是所有高总胆固醇血症者都有冠心病临床事件。
v 此外,其他疾病也有引起总胆固醇增高的。
v 血脂异常不等于得了冠心病。
预防血脂异常的具体措施
v 针对病因分别对待:
饮食因素:饮食调控和加强体力活动。
内分泌代谢因素:治疗原发病,调脂药物。
遗传:采取综合措施。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v 明确诊断。
v 明确血脂异常的类型。
v 按冠心病的危险程度,确定治疗方法。
v 服药期间的随访。
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降脂药物的作用与分类
v 一、 通过不同途径调脂!
v 二、 降胆固醇的药物 胆酸螯合剂
普罗布考 弹性酶
主降胆固醇兼降三酰甘油的药物
他汀类
主降三酰甘油兼降胆固醇的药物
烟酸类 贝特类
降三酰甘油的药物 海鱼油类
正确对待治疗进程中检测
v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3-6个月复查血脂水平。
v 药物治疗开始后6星期复查血脂,如能达到要求,逐步改为6-12个月复查1次。
v 在药物治疗时,合理的剂量,必要的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保证,必须定期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必要时测定肌酶。
哪些人不宜采取降脂药物治疗
v 活动性肝炎病人。
v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v 恶性肿瘤病人。
二、改善生活方式
v 1、减肥: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v 2、戒烟:吸烟能引发和加剧血脂代谢异常。
v 3、限酒:适量红酒有益;过量或烈酒有害!
v 4、多做运动:
多做运动
v 1、运动种类:有氧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车、爬坡、广播体操、太极拳等
v 2、运动原则:贵在坚持,循序渐进,适量运动。
v 3、运动强度:
持续运动20~30分钟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4、运动时间:15分钟~1小时
5、实施时间:
血脂异常膳食治疗的重要性
血脂异常膳食治疗的控制原则
v 一、符合健康要求、保持食量与热量消耗间的平衡、维持理想体重。特别是老年人,不应过分限制饮食。
v 二、同时要调节饮食结构:
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
可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等);
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蔬菜、谷类等)
饱和脂肪酸不宜多食
v 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汁中,这些食品也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
不饱和脂肪酸并非多多益善
维生素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v 维生素C:
促进胆固醇降解;降低三酰甘油水平。
在各种水果中如苹果、青菜、猕猴桃等含量较多
v 维生素E:
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血脂有调节作用。
在植物油及豆类、坚果、谷类中含量较多
v B-胡萝卜素:
清除自由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所有绿色或黄色蔬菜中(如菠菜、油菜、胡萝卜等)含量较多。
豆制品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v 人体蛋白质很好的来源
v 营养价值较高,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
v 大豆制品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远较其他植物油为高
v 含有丰富的磷脂和微量元素
v 总之,以适量替代动物性蛋白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十分有利
合理食用鸡蛋
v 强调合理食用:
健康人每日食用1个不会引起血脂的明显升高。
高三酰甘油血症允许适当食用鸡蛋,每日不超过1个。
高胆固醇血症尽量少吃鸡蛋,每周不应超过2个。或弃食蛋黄。
牛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v 营养丰富,但不宜过多食用。
蔬菜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Ø 多食蔬菜,有利于血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蕈类食物与人体健康的作用
v 具有许多独特的保健作用。
v 防止恶性贫血和改善神经功能。
v 防止各种皮肤与粘膜的炎症。
v 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v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v 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的能力;促进抗体形成。
大蒜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Ø 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Ø 经常食用对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并可预防脑卒中。
洋葱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Ø 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特别对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非常有益。
坚果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n 营养丰富,
n 不宜多食。
茶与血脂代谢
v 茶色素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v 茶色素可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并提高其利用率。
v 饮茶还有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v 茶色素含量越高其质量越好。
v 绿茶
山楂与血脂代谢
v 古代文献:消食化积
v 现代研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
v 溃疡病人慎用。
吸烟与血脂代谢关系
v 升高TC
v 降低HDL
v 升高TG
v 促进LDL的氧化。
酒与血脂代谢
v 酒精会影响脂质代谢。
v 适量饮酒HDL升高,LDL降低。
v 大量饮酒可导致高脂血症。
季节、气候变化与血脂的关系
v 研究提示,人体血脂随季节性而发生变化。
v TC: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v TG:夏季最低,秋季最高。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