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杏林抒大爱 大医精诚写...
- 心病科王振涛主任荣获第二批全国...
-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再添力-...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扩心病为什么要分两步治疗?
-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
- 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方---四参定...
- 王振涛教授应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扩...
- 丹参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
- 重症热结旁流证治疗体会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
- 消夏佳品数百合
-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血 脂 异 常--心脑血管病的...
- 心肌病患者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后有什么注意事...
- 扩张型心肌病人如何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可用药膳治疗吗...
- 扩张型心肌病的饮食有哪些?
- 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情绪激...
- 确保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几个原则
- 扩张型心肌病症状消除并不等于病...
- 扩心病患者恢复更快有什么“秘诀...
- 15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食品
- 铁观音的功效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中药处方中的一些小知识
- 63 岁,扩心病,求用药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大意!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 吃与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须终生服药
- 雾天晨练要等太阳出来---来源...
- 救危扶困 仁心仁术(原载大河健...
- 心电图正常也会突发急性心梗(原...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
- 孙建芝对心衰辨治的几点认识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 孙建芝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
-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证...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
- 治疗心血管病当顾护胃气
-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辨治体会
- 因“时”制宜在现代心血管病辨治...
- 石冠卿教授妙治季节性脱发症
- 系统性淀粉样变病累及心脏1例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
- 心肌康干预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
- 心肌康治疗成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
- 心血管科开展新技术--成功开展...
- 中药针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辨证...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常用对药的应...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辨治
- 从痰湿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 心肌康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规律述要
- 四参定悸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
- 病毒性心肌炎预后情况怎样?
- 影响心肌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 哪些疾病后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病毒有哪些?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是...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 什么季节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哪些情况预后不...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如何预防心衰
-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辨证施膳的原则...
- 病毒持续感染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 老年养生“心”字歌
- 冠心病病人应注意心理保健
- 冠心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 点滴线索追踪冠心病
- 中医治疗冠心病
- 中医是如何运用治疗高脂血症的?
-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化痰活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典型...
- 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治疗频发房性...
- 扩心病典型病例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知识
- 谈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
- 血压骤降危害大
- 降温需防心梗“来袭”
-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泡脚
-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适用人群
- 老年人晨起前应做到三个半分钟
- 老年人养生保健要点
-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饮食
- 老年人饮食“十要”
- 心血管病食疗单验方
- 秋冬季节青少年患感冒易伤“心”
- 日照当空阴霾自散--中医散寒法...
-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研究获得...
-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处方
-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处方
-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 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处方
-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
- 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要做心脏彩超(...
-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治体验
- 从虚、瘀、毒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 对中医治疗心衰研究现状的若干思...
- 试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病治疗
- 调畅肠腑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治疗中...
- 老年心血管疾病辨治体会
- 冠心病医案
- 扩张型心肌病病例
- “五驾马车”防治冠心病
- 地高辛治疗心衰的一些疑问
- 气温骤降当防“心”病
- 糖尿病 伤“心”没商量
- 治补两益话黄芪
- 心慌、胸闷莫轻心
- 中西医结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疗效佳
- 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谈谈老年人冬季进补
- 快速型心律失常辨治体会
- 作者:王振涛|发布时间:2012-11-30|浏览量:761次
王振涛 韩丽华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郑州 450002)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临床上常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种类型,目前起搏器安装术可使大多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虽有如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手段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得以治愈,但大多数快速型心律失常仍靠药物治疗,特别是各种早搏、阵发性心房纤颤等。笔者就有关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谈点粗浅体会,就正于同道。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振涛
1. 西医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存在的问题:西药一直是防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预防中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慢心律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发展到了顶峰;90年代,CAST实验结果公布,人们注意到了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因此对心梗后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目前已不主张应用;用普罗帕酮、氟卡尼、慢心律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室性早搏虽可使早搏减少,但总死亡率增加。因此人们把治疗目光转向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乙胺碘呋酮在控制心律失常的同时可降低病人死亡率,但其肺、甲状腺、心脏等方面严重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具有严格的适应症,因此目前对不危及生命可以耐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早搏等不主张应用作用强而副作用大的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一部分病人确实存在症状有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与以上西药相比中医药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整体调节、改善症状、毒副作用小、不增加死亡率等优势,用于那些不适宜西药治疗(如基础心律缓慢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更为适宜。
2. 确立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分为:(1)窦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心房纤颤;(5)房性、结性、室性早搏;(6)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7)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心室颤动。对以上种类,并非所有类型均适宜中医治疗,对窦性心动过速,房性、结性、室性早搏,特别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危及生命时,中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可首选射频消融治疗,可达治愈目的。对阵发性、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首选电复律、射频消融或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可在发作控制后消除病因,防其复发。对于室速、室颤急性发作危及生命,应首选电复律治疗,中药在其发作中止后可用于病因治疗。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三个类型,对于永久性房颤,目前西医不主张转复,主要治疗手段是控制心室率和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并发症;持续性房颤可电转复或西药转复后药物维持窦律,对于阵发性房颤,可口服乙胺碘呋酮或索他洛尔治疗。中医药对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在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方面均不如西药,但可改善症状,祛除病因,整体调节。总结以上内容,不适宜中医为主治疗的病种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永久性和持续性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但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适宜中医治疗的有窦性心动过速、各种过早搏动、阵发性房颤等,对有些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阵发性房颤可用中药整体调节,祛除病因,对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中医药虽难以转律,但可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3.辨治紧紧抓住病机关键“虚”、“瘀”、“热”: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机特点可归纳为“虚”、“瘀”、“热”三个字,“虚”为气虚、阴虚,涉及心、脾、肝、肾四脏,瘀为瘀血内阻,心脉不畅,“热”为血分蕴热,与瘀胶结难解。常见临床上一些病人舌质暗红,有瘀斑瘀点,且病程较久,“久病多瘀”,一些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往往有心脏结构异常,此心脏结构异常可以看作是微观之“瘀”的表现,因此笔者体会,心脉瘀阻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人脉象往往表现为促、数,舌质暗红,舌尖有红点者居多,病人往往伴有心急烦躁、口苦等热象,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也多为清热药如苦参、黄连、莲子心、麦冬、郁金等(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多为温热药如附子、肉桂、麻黄、细辛等),这也反证了“热”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清热凉血解毒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则。
综上所述,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气虚、阴虚,标为瘀血、热毒,因此益气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治疗的根本大法。临床具体应用时还需对每一个个体辨证,是虚多实少,还是实多虚少,本是气虚为主,还是阴虚为主,标是瘀血为主还是热毒居多,在用药时紧扣病机才是取效之关键所在。
4. 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辨证的基础上注重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是取效的一个方面。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快速心律失常的中药有:苦参、黄连、莲子心、生薏仁、甘松、郁金、灵芝、常山、元胡索、桑寄生、西洋参、麦冬、枣仁等,但是这些药物在应用时一定要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选用,不能仅依据药理研究结果去堆砌药物,如病人偏于肾虚可选用灵芝、桑寄生;偏于气虚、阴虚可选用西洋参、麦冬、枣仁;火热较盛可选用苦参、黄连、莲子心;湿热较盛可选用生薏仁、常山、甘松、黄连;血瘀之象明显可重用郁金、元胡索。
5. 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勿忘安神定悸:快速型心律失常往往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安神定悸法应作为主要辅助治疗方法,根据病机之偏虚、偏实的不同,分别选用枣仁、夜交藤、远志、石菖蒲等养心安神药或生龙齿、生龙骨、磁石、紫贝齿、珍珠母、朱砂、琥铂等重镇安神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此类药物具有改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镇静安神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解除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另外,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异常的“动”,“动之者镇之以静”,故介壳金石类重镇潜降之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控制快速心律失常,但在临床上一定要辨证选用。
6. 注重疏肝理气法的应用:临床上见到一些快速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由于对病情没有正确认识,或由于医生没有正确告知患者病情,以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过于耽心,情志不舒,郁郁寡欢,日久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致使心脉瘀阻更甚,使已有的心律失常病情加重或成为各型心律失常的诱因。因此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如兼见气机郁结证候如脘腹、胸胁胀满,郁闷少欢,喜叹息,大便欠畅,食欲不佳,舌暗脉弦等象,可在原有治法基础上加入理气解郁之品,可选用郁金、青皮、元胡、制香附等,同时注重心理疗法,给病人讲清病情,使其释然开怀,积极配合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