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市人民医院论文获得全国疑难...
-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应“有的放矢”
- 慢性乙型肝炎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
- 临床医师参加感染性疾病科继续教...
- 应对H7N9 要警惕 莫恐慌
- 2013年度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宣...
- 《黄帝内经》与“健康四大基石”
- 《黄帝内经》与“健康四大基石”
- 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使...
- 基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抗病...
- 2012年乙肝研究领域新进展
- 春节注意预防输入性恶性疟疾“害...
- 妊娠妇女感染乙肝病毒后怎么办?
- 肝病科和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1例...
- 咳喘腹泻到滨河 贴穴治疗疾病...
- 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
-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肺感染病?肺结...
- 结核性胸膜炎足疗程规范抗结核治...
- 慢性乙肝诊治新理念
- 抗结核药致乙肝病毒携带者亚急性...
- 2011年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进...
- 肝衰竭(乙肝病毒导致)的中西医...
- 肝康Ⅱ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
-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急”...
- 中国肝移植研究进展
- 市人民医院肝病中心“十一”长假...
- 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2...
- 2012年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
- 干扰素-α在丙肝治疗中的应用
- 干扰素的种类及特性
- 乙肝治疗依从性低影响疗效
- 乙肝治疗全景图-延缓疾病进展
-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 以指...
- 妊娠期核苷(酸)类似物的安全性...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口服核苷(...
- 绞股蓝及绞股蓝提取物防治肝脏病...
- 市人民医院肝病中心肝康为患者打...
- 定量检测:让慢乙肝实现个体化治...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举办“3...
- 鸟肠球菌败血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 关于举办十堰市春季传染病诊治进...
- 2012 APASL乙肝诊疗指...
-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新进展
- 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的...
- 念好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三...
- 过早停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
- 市人民医院“三联疗法”治疗慢性...
- 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可加快疾病...
- 十堰市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乙肝父婴传播也应警惕
- 乙肝抗病毒备忘录 牢记五大黄...
- 优化+三“不” 乙肝耐药管理好...
- 影响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肝炎患者合并妊娠应注意什么?
- 乙肝停药有三个误区
-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版...
- “无声的杀手”丙肝防治知识十问
- 乙肝抗病毒治疗有无“胜利”的终...
- 绞股蓝抑制NAFLD兔肝脏脂质...
- 慢性肝病、咳嗽、腹泻久治不愈怎...
- 感染性疾病科(肝病中心)部分学...
- 肝康Ⅱ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胆红...
- 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
-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康Ⅱ号治...
- 肝硬化不是生命的终点站
- 肝源性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与省“五...
-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就一劳永逸了吗...
- 抗病毒治疗应答相关名词解释
- 肝硬化患者为何发生脾功能亢进?...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
- “抗病毒治疗”与“生育”
-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管理指南
- 科学管理乙肝相关人群,保障人民...
- 乙肝小三阳患者罹患肝癌可能性不...
- “乙肝”与“计划生育”
- 乙肝“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
- “无声的肝脏杀手??丙肝”母婴...
- 乙肝防治的“三大难点”,我们的...
- 中西合璧8年铸一剑 剑指“...
- 阳春三月防止甲型、戊型肝炎病从...
- 乙肝病毒感染者并发结核的诊治
- 我国首次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锁...
- 科学认识和管理“无声的肝脏杀手...
- 做好“教”“研”工作,为创建重...
- 治疗乙肝,没有捷径可走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中...
- 春天,谨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中...
- 感染性疾病(肝病)科“肝康Ⅰ~...
- 市人民医院肝病??感染性疾病科...
- “臭鸡蛋汽”下降可能是脂肪肝形...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
-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中...
- 寒冷冬季,营养增加、运动减少当...
- “重女轻男” 预防乙肝传播
-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策略
- 市人民医院肝病中心脂肪肝诊疗技...
- 科学防治乙肝 “四要”“四不...
- 别让脂肪“吞噬”了你的肝脏
- 科技成就领风骚 临床疗效...
- 认识甲乙丙肝,科学防治肝病
- 打造鄂西北肝病治疗第一品牌
- “乙肝”与“计划生育”
- 及时预防三肝 防止肝硬化、肝...
- 流感科普知识
- 作者:谭华炳|发布时间:2013-01-22|浏览量:2813次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流感。它是一种可经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流感的症状一般要比普通感冒严重,一般突然发病,多出现高热(39℃-40℃);除了引起咳嗽、发热、寒颤、头疼、肌肉疼痛、关节痛等症状外,还会引发细菌感染,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甚至扩散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肌炎,威胁生命。老年人、儿童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等免疫力差的人更要警惕流感,对这些人来说,流感是重要的死亡诱因和原因。十堰市人民医院肝病科谭华炳
2、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感冒,俗称伤风、医学上称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它的主要特征是病原体复杂多样,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一个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而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卡他症状。局部症状为主,无高热及中毒症状,无季节性,呈散发状态。流感则完全不同,病原为独特的流感病毒,它的流行一般发生在冬春两季,发病没有诱因,一年中不会多次发病。它最大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症状一般来势凶猛,病人常发生高烧、打冷战、头痛、乏力、全身关节痛等严重的全身症状;严重的病人还会并发肺炎、心肌炎,甚至造成死亡。
3、流感的危害:对普通个体的危害:在普通人群会感觉身体不适,如发热、咽痛等,一般会在3-5天康复。对特殊人群加重疾病、引起并发症:如慢性病病情加重,老年人继发肺炎,孕妇可能因为高热可能给胎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有自然流产的危险;儿童患上流感后,高热很容易引起小儿嗜睡或惊厥。对群体的影响:引起单位、集体生活或工作其他人群的感染和发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国家、单位和个人付出医疗费用,因流感旷工旷课等间接导致经济损失。
4、流感是怎么传播的?流感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当病人咳嗽、打喷嚏及大声说话时,病毒随口腔飞沫喷到病人周围的空气中,侵入正常人的鼻粘膜而传染;流感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等物品进行传播,流感也可以通过空气尘埃及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感染病人。
得病的流感病人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头,病人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时候就可能有传染性,而发病的3 天内,对他人或者环境的传染性是最强的。流感的传播并导致流行,一般先由城市后到农村,先在人群密度高如学校的集体单位流行,后逐步分散到普通居民。
5、流感的流行得到有效的监控:流感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得到全球范围的监控,1948年WHO成立了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并实时在全球监视流感的活动情况,了解流感流行的趋势及强度、发现流感的流行和散发情况、为每年流感疫苗接种提供信息。我国1957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以流感实验室工作为主的全国流感监测网络,2004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监测系统,2009年甲流期间监测网络覆盖所有地市,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掌握人群流感的发生、流行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对流感防治进行预测预警。
6、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流感的预防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公众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洗手,防治病从口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休息;充分睡眠,合理调配饮食、多饮水等。在流感流行季节,为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老年人、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应如此。
二是接种流感疫苗: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每年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弱病残人群,更应该及时接种。三是有病及时就医,也可以采取一些中药进行预防,如口服野菊花、贯众、板蓝根等中药或中成药。
7、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得流感以后的症状。如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冠心病和中风的发作,接种疫苗可以减少83%的与甲型流感感染有关的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减少或减轻流感发病还可以大幅度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接种流感疫苗还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保护效果。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每接种一人可节省医疗花费46.85美元;每接种100人可以减少12.3个工时损失和2.5次到医院看病次数。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流感流行引起的人群超额住院率和超额死亡率,减少流感流行造成的危害,减轻流感造成的疾病治疗等产生的负担。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由流感造成的门诊率和住院率,减少流感造成的并发症和死亡。
8、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一是重点推荐人群建议及时接种疫苗,这类人群包括: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门诊一线的医护人员;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和老师。二是推荐接种疫苗的人群: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三是慎用人群:如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四是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包括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TA的其他文章: